学术投稿

硬膜外麻醉置管致脊髓损伤1例

周庆;唐小平;陈毅飞;王灵君;何厚沐

关键词:麻醉, 硬膜外导管, 脊髓损伤
摘要:病例 女,51岁,身高150 cm、体重63 kg,以“子宫多发肌瘤10+年,阴道不规则出血40 d”入院,拟于2014年5月22日在持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子宫次全切除术.既往史无特殊,体格检查无异常,ASA Ⅰ级,实验室检查:三大(血、尿、大便)常规,出、凝血时间,肝、肾功能,血生化,心电图,胸部X线片均未见异常.患者入手术时,血压118/70 mmHg,心率64次/min,SpO2 98%.鼻导管吸氧3 L/min,开放上肢静脉后,选择T12~L1间隙正入路行硬膜外穿刺.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长链非编码RNA在癌症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

    在人类基因组当中,只有2%的序列编码蛋白质[1],并且至少有75%会被活跃地转录为mircoRNA和被称为长链非编码RNA (long noncoding RNA,lncRNA)等非编码RNA[2].lncRNA被定义为长度大于200个碱基,缺乏蛋白质编码能力的RNA[3-5].癌症是由于基因突变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所导致的一类疾病.虽然很多基因突变都位于缺乏编码蛋白质能力的区域,但其突变所产生的效应却可以通过被转录为非编码RNA来实现.microRNA在癌症中起到重要作用,相比于microRNA,lncRNA的研究才刚刚起步.

    作者:艾贻伟;刘洋;魏云巍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鼻咽癌调强放疗护理体会

    鼻咽癌是少数几个可以通过放疗达到治愈的恶性肿瘤,但由于放疗过程中和放疗后大多患者会出现口腔黏膜溃疡、放射性皮肤灼伤、甚至轻度烧伤、口干等放疗副反应,不但明显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部分患者还由于难以忍受放疗副反应而中断治疗,终导致肿瘤复发[1].开展调强放疗以来,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患者放疗的副反应,但仍未能彻底、有效地缓解放疗带给患者的痛苦.因此,探寻合理、有效的护理方法,以明显减轻患者放疗副反应,从根本上缓解放疗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保证放疗顺利完成,对于延长鼻咽癌患者的生存期,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回顾医院开展调强放疗以来,鼻咽癌患者护理的经验,探讨鼻咽癌调强放疗护理的新方法.

    作者:王利莎;郭瑞威;杨茜;康保国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重度鼾症患者表面麻醉时突发意识丧失1例

    病例男,52岁,身高162 cm,体重95 kg.因“睡眠打鼾20余年”入院.术前诊断:重度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重度鼻中隔偏曲,呈“S”形弯曲.拟一期行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双下鼻甲消融术.既往高血压病史20余年,现口服倍他乐克、氯沙坦,血压控制可.否认心脏病史.查体:精神较差,颈粗短,张口度2指,Mallampati分级3级.血压147/90 mmHg,心率70次/min,心肺听诊无特殊.辅助检查:心电图:心率80次/min,窦性心率,电轴正常.

    作者:谭金慧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血清TNF-α水平与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脑损伤程度的相关性

    目的 研究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与脑损伤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医院诊治的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患者78例为观察组,同期出生的46例健康足月新生儿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NBNA)和TNF-α水平,并对不同NBNA组间TNF-α水平进行比较,对TNF-α水平与NBNA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观察组的NBN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而TNF-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不同NBNA评分组间的TNF-α水平相比均有明显差异(P<0.05),NBNA评分越低,TNF-α水平越高.TNF-α水平与NBNA呈明显负相关(r=-0.251,P<0.05).结论 TNF-α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脑损伤的程度,并与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早期诊断、临床分度、评价脑损伤和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

    作者:包晓玲;张丽;宋文萍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超声SR比值测量及等级评分法对乳腺占位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超声SR比值测量及等级评分法对乳腺良恶性占位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医院诊治的乳腺占位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均接受超声检查,观察超声弹性5期评分法及超声弹性应变率(SR)比值法对乳腺占位的诊断情况.结果 以术后病理结果为标准,恶性乳腺占位SR比值为2.69±0.75,显著高于良性乳腺占位的0.99±0.25 (P< 0.05);根据ROC曲线,以SR≥1.45为判断恶性肿瘤的标准,超声SR比值法共诊断良性占位116例,恶性占位44例,8例误诊.超声等级评分共诊断恶性占位44例,良性占位116例,误诊12例.两种超声检查方法对乳腺占位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率、阴性预测率、正确率及诊断符合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超声SR比值测量及等级评分法对乳腺良恶性占位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李明君;肖萤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军队研究型医院建设实践回顾

    研究型医院是以完成临床医疗工作为基本任务,以培养优秀人才为突出优势,以创新性科学研究为重要使命,以制定和修定临床医学标准和规范为水平标志的一流现代化医院[1].2004年,解放总医院率先提出了研究型医院建设理念,2011年,原总后勤部提出:在“十二五”期间全军1/3以上的师级医院初步建成研究型医院.该院于2013年被列入全军研究型医院建设试点单位,医院秉承“立足临床科学技术创新,倡导临床与科研有机结合,注重持续提高临床诊疗水平”原则,经过几年的建设和发展,在医疗、科研、教学等方面均取得了长足进步,既不断夯实了自身综合实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周边地区医疗服务能力的共同提升,现将简要做法介绍如下.

    作者:叶平;谭艳;沈君;王攀;李奕;谭映军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损害控制对多发骨关节创伤的救治效果研究

    目的 研究损害控制对多发骨关节创伤的救治效果.方法 以172例多发骨关节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早期救治方案不同将其归为损害控制组(77例)和早期手术组(95例).损害控制组先行出血控制、临时固定、简单手术解决危险损伤等方案,以控制损伤,待生命体征平稳后行内固定术;早期手术组确诊后即行确定性内固定治疗,同步处理并发症.对比两组手术、转归及并发症处理效果.结果 (1)损害控制组平均手术时间(66.9±12.5)min短于早期手术组(172.5±43.2) min;术中输血量(1372.5 ±452.5) ml少于早期手术组(1953.5±377.5)ml;手术一次成功率为97.3%(218/224),高于早期手术组的83.9%(261/311),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损害控制组术前死亡l例,术后死亡2例,病死率为3.9%,早期手术组术中及术后死亡13例,病死率为13.7%,两组死亡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3)两组术中均可有效控制损伤并发症,损害控制组并发症少于早期手术组(P<0.05).结论 对多发骨关节创伤患者,于早期优先控制各种并发症,稳定患者生命体征后行确定性手术治疗,能有效降低损伤并发症对手术的影响,提升术中及预后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率和死亡率,值得优先采用.

    作者:黄志龙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超声引导下颈臂丛神经阻滞迟发性局麻药中毒1例

    病例患者,男,25岁,身高160 cm,体重42 kg.因“摔伤后左肩部疼痛、肿胀伴活动受限3+小时”收住入院,入院诊断:左锁骨中段骨折.平日体健,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入院后第3d拟行左锁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采用超声引导下颈臂丛神经阻滞麻醉.麻醉前访视:患者少言,精神淡漠,自诉因受伤后颈部肿胀,说话时牵拉颈部疼痛,故说话声音微弱无力.心电图、肝肾功、血常规、出凝血功能正常.

    作者:刘群;翁艳;蒋庆梅;钟庆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一例混合浓酸吸入致急性重度肺损伤的救治

    病例男性,44岁,因吸入“浓酸气雾致突发咳嗽、咯痰伴呼吸困难5h余”,于2015年7月25日16:44来医院急诊科就诊.患者缘于当日11:00在仓库内用浓酸清理容器时,不慎吸入大量“浓酸烟雾”,据患者本人回忆所用清洗剂为浓盐酸、浓硝酸及过氧化氢混合物,吸入时间约为6min.之后即突发咳嗽,并咯白色泡沫痰,同时出现呼吸困难,无发热、胸痛、咯血及痰中带血,无心悸、心前区疼痛及压迫感.患者未予重视,未行特殊处理.5h后,患者呼吸困难加重,并出现咳粉红色泡沫痰,急由家属送至医院急诊科,询问相关病情并完善相关手续后即收入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进一步治疗.入科后嘱患者半卧位,并给予持续心电监护,示:体温36.2℃(肛温),心率156次/min,呼吸32次/min,血压114/82 mmHg,血氧饱和度(SpO2)78%~82%.

    作者:杨晓鲲;徐明元;王萍;范云飞;苟放;徐朝霞;徐贵森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情景式教学在干部病房护生培训中的应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国民的平均寿命明显增长,人口老化趋势日渐明显,军队医院干部病房高龄老年患者的数量也在相应增多.本院干部病房患者的特点是年龄大、病种多、病情复杂[1].临床护理人员沟通能力是决定患者满意度、依从性及康复程度的关键因素[2].能赢得老干部患者的信任,除了具备娴熟的操作技术外,还应具备有效的沟通技巧.实习护生刚刚进入临床工作,对于操作环境、操作规程的生疏、护理技能的欠缺和缺乏护患沟通经验等因素,严重影响实习效果.因此,在干部病房护生的教学中,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护生的沟通能力,提高老干部患者的满意度,是干部病房临床教学的重要内容.近年来,笔者通过对护生开展情景式教学,较好地提高了干部病房护生护患沟通能力,现将做法与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段玉琴;陈邱玲;李敏;杨静;吴超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羟苄羟麻黄碱对妊娠期糖尿病先兆早产疗效研究

    目的 研究羟苄羟麻黄碱对妊娠期糖尿病先兆早产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诊治的妊娠期糖尿病先兆早产患者210例,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盐酸羟苄羟麻黄碱保胎治疗,对照组采用硫酸镁保胎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累积用药时间、宫缩抑制的显效时间、保胎成功率(即分娩延迟>48 h)、延长孕期时间、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9.5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57%(P<0.05);观察组的累积用药时间、宫缩抑制的显效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保胎成功率、延长孕期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羟苄羟麻黄碱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先兆早产的保胎治疗效果明显优于硫酸镁,且安全有效,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殷金凤;张晓霞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不同骨材料对上颌窦底提升术骨吸收和种植体存留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骨材料对上颌窦底提升术骨吸收率和种植体存留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医院收治的48例牙列缺损患者,全口曲面体层X线片检查显示上颌后部分剩余牙槽骨高度≤4mm,均接受经上颌骨前外侧壁的上颌窦底提升术和植骨延期种植术治疗,根据骨移植材料的不同,将患者分为2组,其中28例采用单纯异种骨移植材料作为异种骨组,20例采用自体骨联合异种骨移植材料作为混合组.结合X线片随访结果,比较两组植骨术后骨吸收率和种植体存留率.结果48例均成功完成上颌窦底提升术和延期种植体植入,术后随访2年,两组移植骨量均有一定程度减少,但异种骨组随访期末植骨面积(45.75±6.91)mm2大于混合组(40.04±4.57)mm2,骨吸收率(1.99%)低于混合组(15.24%)(P<0.05);异种骨组、混合组分别植入57、42枚种植体,随访存留率分别为98.25%、97.62%,二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上颌窦底提升术采用异种骨移植材料的骨吸收率低于异种骨联合自体骨,但二者对延期种植体存留效果无明显影响.

    作者:蒋澍;雷志敏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骶尾部脊索瘤误诊肠易激综合征1例

    病例 男性,因“反复便秘1年余”,于2014年11月25日人院.2013年初起不明原因出现便秘1次/3~5 d,量少,成羊粪状,先后在当地多家医院就诊,行结肠镜检查提示;结肠黏膜未见明显异常,诊断为:“肠易激综合征(IBS)”.长期口服“润肠胶囊”等通便剂及调节肠道群菌药物,便秘症状反复,且呈进行性加重.于2014年下半年起,经常出现阵发性下腹部胀痛伴双下肢麻木、乏力,在当地县医院按“IBS”治疗,症状无缓解.为进一步诊治到本院就医,门诊以“IBS”收住院.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尚好,心肺听诊无特殊,腹平坦,全腹无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肠鸣音正常,肛门指诊无异常.腰椎活动轻度受限,骶椎轻度叩击痛,直腿抬高试验阴性,双下肢肌力正常,生理征存在,病理征未引出.

    作者:陈建兴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妊娠晚期宫颈巨大息肉电灼切除术1例

    病例初产妇,32岁,G1P0,主因“孕30+2 w、阴道间断出血1个月,加重1w”就诊.患者平素月经规律,孕18w时在外院行产前检查建卡,定期孕检,未见异常.孕25 w时无诱因阴道呈点滴状少量出血,色暗红,无腹痛、外伤史,外院检查提示“宫颈息肉”(大小不详),未给予处理,嘱孕妇避免剧烈活动,禁忌性生活、盆浴.近1个月来,阴道反复少量出血,白带增多、偶有异味、外阴瘙痒,余无不适,外院诊断“妊娠合并宫颈息肉”,建议入院手术摘除宫颈息肉.

    作者:王玉芹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不同浓度右美托咪定对颅内动脉瘤术者脑氧代谢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不同靶控浓度右美托咪定对颅内动脉瘤全麻手术患者脑氧代谢的影响.方法 将于医院行颅内动脉瘤手术治疗的58例患者分为A组29例和B组29例.麻醉诱导前,右美托咪定靶控输注浓度A组设为3 ng/ml,B组设为5 ng/ml;两组均采用相同的麻醉诱导和麻醉维持方案.于入室时(T0)、手术开始时(T1)、阻断颅内动脉瘤时(T2)、术中(T3)、恢复供瘤动脉时(T4)、手术结束时(T5)各时点,监测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HR、MAP)和脑氧代谢指标[D(a-jv)O2、CEO2].同时,于T0、T5及手术结束后24 h(T6)各时点,检测患者脑损伤指标(NSE、MBP、S100β蛋白).结果 T1-T3时,两组HR、MAP较T0时均下降(P<0.05);但在T4-T5时,逐渐恢复至T0时水平;在T1-T5时,两组HR、MAP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T1-T3时,B组平均D(a-jv)O2、CEO2较T0时的下降幅度均大于A组(P<0.05);而在T4-T5时,两组D(a-jv)O2、CEO2均逐渐恢复至T0时水平,但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T6时点,两组NSE、MBP S100β蛋白较T0均升高,但B组均低于A组(P<0.05).结论 应用3 ng/ml和5 ng/ml两种浓度右美托咪定,患者均能维持稳定的血流动力学,但在5 ng/ml靶控浓度下,能更好维持患者脑氧代谢的稳定,并减轻脑损伤.

    作者:季称心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人文视角下的医患和谐策略

    医患关系是因疾病的诊疗和康复建立起来的人际关系,其本质应是和谐互信的关系.但近年来,我国针对医务工作者的暴力和辱医、伤医事件时有发生,其频率和严重程度日益突显,有加速递增的态势[1],给医患关系蒙上了一层挥之不去的阴影.本研究从人文视角探讨医患关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和谐医患关系的人文策略.1 医患关系现状据2015年《中国医师执业状况白皮书》[2]显示,当前医患关系紧张、医疗纠纷增多,59.79%的医务人员受到过语言暴力,13.07%的医务人员受到过身体上的伤害,仅27.14%的医务人员未遭遇过暴力事件.医师普遍感到执业中的人身安全和人格尊严得不到保障,有73.33%的医生要求在《执业医师法》修改时加强对医师的权益保护.

    作者:李世英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气管导管管芯折断入右主支气管1例

    病例 女性,59岁,因左侧腮腺包块入院治疗.既往有剖宫产及脾切除史.术前检查肝肾功能、胸片、血常规、心电图、电解质均正常,拟在全身麻醉下行左侧腮腺肿瘤切除+面神经解剖术.入室后建立静脉通道,监测无创血压、心电图、血氧饱和度,血压118/72 mmHg(1 mmHg=0.133 kPa)、心率85次/min、SpO2 98%.给予长托宁0.7 mg、地塞米松10 mg、力月西2 mg、丙泊酚80 mg、顺式阿曲库铵16 mg、芬太尼0.2 mg麻醉诱导.充分暴露声门后,成功插入带铝制管芯的7.0号气管导管,导管深度21 cm.顺利拔除管芯后,发现管芯较平时短一截.考虑可能管芯折断,此时听诊双肺呼吸音清晰对称,气道压力正常,血流动力学平稳,Sp02 100%.

    作者:汪海洋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胎儿后颅窝囊性畸形的MRI诊断与鉴别诊断

    目的 探讨MRI在胎儿后颅窝囊性畸形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50例疑诊为后颅窝囊性畸形的孕21~36 w胎儿MRI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与出生或引产后测量值比较,产前MRI测量小脑延髓池宽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0例疑诊病例中25例经产后随访或引产证实存在后颅窝囊性畸形;MRI准确诊断20例,其中典型Dandy-Walker综合征3例,变异型Dandy-Walker畸形2例,大枕大池9例,后颅窝蛛网膜囊肿6例,诊断准确度为88.00%(43/50),灵敏度为80.00%(20/25),特异度为92.00%(23/25).结论 MRI能较好地显示妊娠中晚期胎儿后颅窝结构,有利于对胎儿后颅窝囊性畸形的定性诊断,为临床制定科学决策提供参考.

    作者:徐志宏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输尿管软镜联合钬激光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经验回顾

    目的 探究输尿管软镜联合钬激光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2012年6月~2016年3月确诊上尿路结石并行输尿管软镜联合钬激光碎石术治疗的患者资料,总结分析该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 382例患者均完成了输尿管软镜联合钬激光碎石术,11例失访,共371例纳入研究分析,平均手术时间(82.9±19.3)min,并逐年缩短(P<0.05).一期结石清除率为88.7% (329/371),各年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期碎石失败的患者中38例行二期手术,两期总结石清除率为98.9%(363/367).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55%,且各年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输尿管软镜联合钬激光碎石术可有效清除上尿路结石,易掌握,安全性好,具有明显的临床优势.

    作者:向宸辉;王鹏桥;陈胜龙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改进护理措施降低老年患者静脉输液并发症

    静脉输液是将无菌液体、药品、电解质通过静脉输入体内的方法.随着输液患者的增多,发生输液并发症的患者数也在逐年增多,而并发症的发生降低了患者对输液的护理满意度,增加了医患纠纷的发生[1].老年患者由于身体机能衰退,自身抵抗力差,且多有慢性病,多数患者需长期静脉输液[2],由输液导致的并发症发生率更高,因此,如何提高老年患者的输液满意度,有效防止输液并发症尤为重要.本研究探讨了改进护理措施对老年长期静脉输液满意度及输液并发症的影响.

    作者:高宏琰;何玉琴 刊期: 2017年第04期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

主管:成都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成都军区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