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建;杨晓辉
目的 探讨奥卡西平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小儿癫痫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78例各类型癫痫患儿,随机将患儿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37例,对照组给予单纯奥卡西平治疗,观察组则给予奥卡西平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脑电图治疗效果以及用药不良反应.结果 通过6个月的治疗,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85.4%)与观察组(91.9%)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脑电图治疗效果显示,观察组的总有效率(83.8%)明显高于对照组(51.2%)(P<0.05);在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单纯奥卡西平治疗与奥卡西平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小儿癫痫均效果明显,但联合疗法可显著改善灰质痫样放电,可有效保护患儿的认知功能,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
作者:白庆峰;刘菲;拜博;段晴睛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万古霉素骨水泥链填塞和Ilizarov牵拉成骨治疗慢性骨髓炎合并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收治的骨髓炎合并骨缺损患者63例,其中采用万古霉素骨水泥链填塞治疗26例(A组),采用Ilizarov牵拉成骨术治疗37例(B组),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治愈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愈合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平均手术次数多于B组,而住院天数、住院花费均低于B组(P<0.05).A组平均骨痂愈合分级在不同时间段(术前、术后12月除外)均高于B组(P<0.05).炎症指标计分随术后时间递减,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在治疗慢性骨髓炎合并骨缺损时,万古霉素骨水泥链填塞与Ilizarov牵拉成骨术各具优缺点,需根据患者骨缺损范围及患者个体情况制定合适的手术方案.
作者:冉建;杨晓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跟骨及其外侧结构的解剖学特点,为跟骨输液急救技术在寒区伤员战伤救治中的安全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对15例30侧成人足部标本进行解剖,选定并标记解剖标志点,在踝关节中立位测量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腓骨长短肌腱、腓骨肌下支持带及跟腓韧带跟骨止点与各解剖标志点之间的距离,同时测量跟骨外侧皮肤至外侧壁厚度、跟骨外侧壁厚度以及跟骨的后部宽度.结果 在拟定穿刺点部位,跟骨外侧皮肤至外侧壁厚度为(7.9±0.9)mm,外侧壁厚度为(1.1±0.3)mm,后部宽度为(32.3±2.1)mm.腓肠神经走形在外踝尖后(19.9±5.1)mm,在外踝尖下(15.0±4.9)mm;小隐静脉走形在外踝尖后(19.1±8.1)mm,在外踝尖下(14.4±8.0)mm;腓骨长肌腱走形在外踝尖后(10.1±4.1)mm,在外踝尖下(15.1±5.7)mm;腓骨短肌腱走形在外踝尖后(6.7±4.8)mm,在外踝尖下(7.2±4.0)mm.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腓骨长肌腱、腓骨短肌腱、腓骨肌下支持带跟骨止点及跟腓韧带跟骨止点与解剖穿刺点(外踝尖与足跟连线中心点)的距离分别为(17.5±5.4)mm、(18.4±6.1)mm、(22.7±5.9)mm、(27.1±4.4)mm、(9.9±3.3)mm和(15.3±3.3)mm.结论 以外踝尖与足跟连线中点作为跟骨输液穿刺点具有体表定位容易、无重要解剖结构经过的优势,可作为寒区伤员跟骨输液急救较为安全的穿刺点.
作者:解冰;张贺;黑任轶;孙蕊;杨宇;田竞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适合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根治方案.方法 328例Hp阳性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为观察对象,其中接受三联疗法128例,四联疗法200例.分析三联及四联疗法Hp根除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对肾功能的影响.结果 本组患者总Hp根除率为81.1%,其中三联疗法根除率为76.6%,四联疗法为84.0%,两种疗法Hp根除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328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8%,主要包括胃部不适、恶心呕吐、腹泻、便秘及过敏反应,两种疗法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接受三联疗法或四联疗法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肌酐(Cr)与尿素氮(BUN)均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 标准剂量和疗程的三联或四联疗法均适合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Hp感染的根治.
作者:蔡志岳;庞玉洪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肾移植受者BK病毒(BKV)感染对其长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以在医院行肾移植的患者182例为研究对象,移植后1年内规律性复查,将术后BKV感染者作为观察组,将无BKV感染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调整免疫抑制剂用法,并随访治疗效果,对比两组移植肾长期存活率和肾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 (1)术后发生BKV感染者(BKV尿症)71例,其中BK病毒相关性肾病(BKVAN)5例.调整免疫抑制剂用法后,BKV尿症患者中,58例BKV转阴,占81.7%,转阴时间(12.8±1.4)个月,其中BKVAN患者转阴2例,占40.0%.(2)BKV尿症患者肾移植存活率及第5年移植肾功能与非BKV尿症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调整免疫抑制剂用法后,BKV感染者治疗响应效果较好,可避免BKV尿症对移植肾长期存活率及肾功能指标的长期影响.
作者:李阳波;卢奕;许亚宏;贾志刚;罗顺文;张波;莫非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稳心颗粒联合普罗帕酮治疗老年慢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72例老年慢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6例.两组均给予普罗帕酮治疗,观察组加用稳心颗粒.对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24h动态心电图、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生活质量进行观察与对比.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室性早搏、短阵室速、ST段压低及ST段压低持续时长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稳心颗粒联合普罗帕酮治疗老年慢性心律失常具有良好的疗效及安全性,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胡晓星;彭亚飞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改良早期微创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腹腔穿刺引流管的固定方法,以提高工作效率及护理质量.方法 将102例在B超引导下使用中心静脉导管穿刺留置腹腔引流管的SAP患者分成传统组和改良组.传统组50例使用无菌纱布块、布胶布条固定引流管;改良组52例使用3M透明薄膜敷贴、水胶体敷料和C型导管固定器等材料固定引流管.结果 传统组中,非计划性拔管7例,皮肤问题9例,39例患者满意(78.00%),28名医务人员满意(57.14%);改良组中,非计划性拔管1例,皮肤问题2例,49例患者满意(94.23%),48名医务人员满意(97.95%).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讨论 与传统固定方法比较,改良的固定方法能降低拔管率,减少皮肤问题,增加医患者满意度,提高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丽芳;杨晶;卢嘉渝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对老年稳定期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炎性因子、血管内皮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收诊治的稳定期重度COPD老年患者80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静卧、低流量吸氧、抗炎及对症治疗基础上,对照组予以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再予以噻托溴铵治疗,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8(IL-8)、前清蛋白(PAB)、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单核细胞趋化因子蛋白1(MCP-1)、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的水平及COPD评估测试呼吸问卷(CAT)评分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两组IL-8、MMP-9、MCP-1、hs-CRP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PAB明显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NO和ET-1均明显降低,且低于对照组(P<0.05),而对照组治疗后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CAT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老年稳定期重度COPD,能够降低患者炎性因子水平,维护血管内皮功能,改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和进一步研究.
作者:崔玉清;李万禹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经鼓室注射和经耳后筛区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突发性耳聋(SSNHL)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126例SSNHL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鼓室内组(64耳)和耳后筛区组(62耳).鼓室内组给予鼓室内注射甲强龙,耳后筛区组给予耳后筛区注射甲强龙,两组均为每隔4d治疗1次,共3次,甲强龙总用量120 mg.观察两组听力、耳鸣改善情况及治疗过程的不良反应.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气导纯音听阈均值(PTA)均显著降低(P<0.05);而两组治疗后PTA降低程度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鼓室内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1.3%,耳后筛区组为83.9%,两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鼓室内组的耳鸣改善总有效率为90.6%,耳后筛区组的耳鸣改善总有效率为91.9%,两组相比也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经鼓室注射和经耳后筛区局部应用甲强龙治疗SSNHL疗效相当,但鼓室注射是一项鼓室有创操作,因此,推荐使用耳后筛区注射治疗SSNHL.
作者:姚亮;李继红;任同力 刊期: 2017年第06期
颌面颈部多间隙感染是指发生在颌面部及颈部多个组织间隙内的炎性疾病[1],感染可波及眶下、颞下、颞间隙、咽旁间隙、甚至颈根部或纵膈.据国内外报道,颈部多间隙感染病死率达20%[2],Estrera等[3]报道的纵膈脓肿病死率则高达40%~50%.如果合并糖尿病,可引起局部感染症状加重,甚至引起全身严重并发症导致死亡.现就收治的3 1例重症颌面颈部多间隙感染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顾琴;余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是由符合资质的药师对临床医师处方或用药医嘱进行适宜性审核,经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在洁净环境条件下,按照无菌操作规范,对静脉用药物统一进行加药混合调配,为临床提供可直接静脉输注的成品输液和合理用药咨询等服务的综合性、技术型的药学部门[1].PIVAS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是保证静脉输液安全有效的关键.因此,建立完善规范的培训体系,加强PIVAS专业技术人员的系统培训,是保障患者静脉输液安全的重要措施.医院PIVAS自2013年2月投入运行以来,对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建设非常重视,积极探索和完善专业技术人员培训、考核的内容和方式,逐步建立完善了以岗前培训、在岗培训、拓展培训、理论考核和实践操作考核为主要内容的适合医院PIVAS实际的专业技术人员培训体系.现将PIVAS培训体系和做法介绍如下.
作者:韩玉霞;朱龙社;李念;王凤;郭书莉;张瀚芬;谭晶;赵芋苏;康传哲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病例 女,年龄11个月零4d,体重8.5 kg,ASA分级Ⅲ级,心、肺及肾功能未见明显异常,以“左拇指周围见多余指;多余指近节指骨与第一掌骨形成关节”收住入院.入院以来精神良好,食欲正常,睡眠正常,体重偏轻.无家族遗传史.拟行“吸入麻醉联合超声引导下末梢神经阻滞麻醉行多余指切除术”,术前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凝血功能及感染4项未见明显异常.入室后监测心电图(ECG)、心率(HR)、无创袖带血压(NBP)及血氧饱和度(SpO2),面罩吸氧,开放右上肢浅静脉.入室HR131次/min,SpO2 96%,置入喉罩后七氟烷吸入维持2 L/min,行超声引导下腕部正中神经和桡骨远端桡神经浅支神经阻滞.选择曲棍球杆式高频探头行短轴扫查,扫查深度3 cm,增益适度,使用0.1%罗哌卡因注射液,正中神经及桡神经浅支两点阻滞容量各2 ml,超声引导穿刺采用短轴平面内穿刺技术.手术顺利完成,耗时1h,术中未给予其他镇痛药物,神经阻滞镇痛效果满意,无意外情况发生.术中失血15 ml,输入胶体液60 ml、5%葡萄糖注射液80 ml,术中血压动力学稳定.术后送入麻醉复苏室,患儿情绪稳定,未出现哭闹情况,手指活动度及肌力与术前相比无明显差异,术肢可自主活动.
作者:邱昌明;麻伟青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苓甘五味姜辛汤联合复方甲氧那明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慢性咳嗽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口服复方甲氧那明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苓甘五味姜辛汤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1个月.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日间咳嗽评分、夜间咳嗽评分、咳嗽消失时间及咳嗽消失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2.50% vs 70.00%) (P< 0.05);治疗后,观察组较对照组日间症状和夜间咳嗽症状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咳嗽消失时间显著缩短(P<0.05),咳嗽消失率显著升高(P<0.05).结论 苓甘五味姜辛汤联合复方甲氧那明治疗慢性咳嗽可显著提高治疗有效率,明显改善咳嗽症状,缩短咳嗽消失时间.
作者:刘会智;刘丽;陈也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风洞参试人员不良行为生活方式对肛周疾病的影响,为防治肛周疾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近5年来住院诊疗的168例风洞参试人员中肛周疾病患者资料作为病例组,采用自行设计的肛周疾病调查表,对242名与患者工作生活环境均一致的风洞参试人员为对照组进行调查,分析饮食习惯、生活习性、排便方式及就诊治疗等因素对肛周疾病发生的影响.结果 风洞参试人员肛周疾病发病率为60.33%,对照组中便秘和肛周皮肤病发生率高于病例组;男性、年龄超过55岁、已婚以及文化程度低的人群,肛周疾病患病率比较高;睡眠不足、较少参加体育锻炼、荤素饮食不均衡、喜食辛辣、饮水少、长时间坐站蹲、吸烟饮酒、接触噪声和电磁波、坐式排便以及不定时排便、排便时间过长是肛周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保证充足睡眠、均衡荤素善食、定时排便、缩短排便时间和坐站蹲时间可以降低肛周疾病发病率.结论 风洞参试人员肛周疾病发病率高,就诊率低,不良行为生活方式与肛周疾病关系密切,应加强肛周疾病宣教,积极开展不良生活方式干预.
作者:郭文俊;徐正荣;张杰;肖庆;余帆;杨慎柯;彭吉国;费桃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保护子痫前期肾损害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收集医院收治的73例子痫前期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7例给予降压、解痉等常规治疗;试验组36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治疗.观察治疗后两组尿蛋白、血肌酐(Cr)、尿酸(UA)、尿素氮(BUN)、胱抑素C(Cys-C)、血浆白蛋白(ALB)水平等指标的变化及肾损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肾损害发生率为13.8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5.14%(P< 0.05).治疗后,试验组血Cr、UA、Cys-C及尿蛋白水平明显降低(P<0.05),尿量、ALB显著提高,且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压均显著降低,但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试验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延长,D-二聚体水平明显降低,且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均未发现较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低分子肝素可改善子痫前期孕妇血液高凝状态,降低肾损害的发生率,且不增加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周叶;邢秀月;张潍;王丽娜;许文丽;李晓丽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康莱特对结肠癌化疗患者T细胞亚群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就诊的晚期结肠癌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化疗方案均采取FOLFOX4+西妥昔单抗,观察组加用康莱特注射液200 ml静脉滴注,1次/d,3w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CD4+、CD8+、CD4+/ CD8+、NK细胞计数及QLQ-C30评分变化.结果 治疗前,两组T细胞亚群及NK细胞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T细胞亚群及NK细胞水平均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及NK细胞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体健康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中情绪、认知、疼痛、呕吐恶心、食欲下降的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接受化疗的晚期结肠癌患者中,应用康莱特可以显著改善其细胞免疫功能,提高患者生命质量,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倪婷婷;谭诗生;张红丽 刊期: 2017年第06期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harmacy intravenous admixture service,PIVAS)是由符合资质的药师对临床医师处方或用药医嘱进行适宜性审核,经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在洁净环境条件下,按照无菌操作规范,对静脉用药物统一进行加药混合调配,为临床提供可直接静脉输注的成品输液和合理用药咨询等服务的综合性、技术型的药学部门[1].医院PIVAS从2013年3月开始运行,承担4个病区的静脉用药配置,日均配置量700余组,在万级层流净化室内和局部百级层流环境下,在严格执行PIVAS的基本操作流程的基础上,不断优化净化室的管理制度,避免了配置人员的职业暴露,保证了配置人员的调配安全,也进一步提高了患者用药的安全合理性.在此基础上,医院PIVAS质量控制小组从2014年1月起开始对净化配置室环境进行监测,并对净化配置间消毒灭菌效果进行对比分析,不断探索改进净化配置间的管理制度.从2015年1月起开始对净化配置间管理制度、管理细则及消毒制度进行优化,取得非常明显的效果,现将具体优化措施及效果介绍如下.
作者:力万顺;李念;敬蓝琦;曾李会;韩玉霞;朱龙社;王正莉;康传哲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剜除术治疗患者的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率(NLR)的变化及其与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水平及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Ⅰ-PSS)的关系.方法 以行BPH剜除术治疗的患者50例为研究组,同期30例健康查体志愿者为对照组.检测比较两组NLR、血清PSA水平、Ⅰ-PSS评分、大尿流率(Qmax)和残留尿量(PVR)等,并分析研究组NLR与PSA水平、Ⅰ-PSS评分、Qmax、PVR的关系.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术前Qmax降低,PSA水平、NLR、Ⅰ-PSS评分和PVR则均升高(P<0.05).与术前比较,研究组术后3d和术后3 m的Qmax升高,PSA水平、NLR、Ⅰ-PSS评分和PVR则均降低(P<0.05).研究组术前PSA水平≥2.5 ng/ml、Qmax<25 ml/s、Ⅰ-PSS评分≥20分和PVR≥50 ml患者的NLR均相对较高(P<0.05),其NLR与Qmax、血清PSA水平、Ⅰ-PSS评分和PVR均相关(P<0.05).结论 BPH患者NLR与其血清PSA水平、Ⅰ-PSS评分、Qmax、PVR等均密切相关,NLR检测可用于BPH患者术前病情评价,指导临床治疗.
作者:向宸辉;陈胜龙;王鹏桥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化疗与过继免疫(树突状细胞-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DC-CIK)在小细胞肺癌(SCLC)联合治疗中的协同机制和临床疗效.方法 60例SCLC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化疗组30例,接受全身化疗4~8周期;联合组30例,除接受相同疗程的化疗外,还接受自身DC-CIK免疫治疗4~8周期.观察联合组在第1次化疗前后的免疫指标变化,比较两组治疗后生活质量、实验室指标和临床疗效.结果 联合组第1次化疗后,体内免疫抑制指标明显下降;治疗后3个月,联合组的生活质量和实验室指标均优于化疗组(P<0.05);治疗后6个月,联合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化疗组(P<0.05).结论 化疗能减弱联合组患者体内部分免疫抑制指标;化疗联合DC-CIK治疗能提高SCLC患者的临床疗效.
作者:闵敏;于学军;陈利君;江莉;游雪梅;钟国成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对改良颞颊部隐蔽切口除皱术在老年面部除皱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与分析.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拟行除皱手术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均50例.予以对照组传统除皱手术,试验组则采用改良颞颊都隐蔽切口除皱术.对比分析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除皱效果.结果 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4.00%)明显低于对照组(30.00%)(P<0.05);试验组除皱效果优良率(98.00%)明显高于对照组优良率(72.00%)(P<0.05).结论 改良颞颊部隐蔽切口除皱术可有效提高除皱效果优良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鲁开贵;陈桂菊;甘文林 刊期: 201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