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改良颞颊部隐蔽切口除皱术在老年面部除皱中的应用研究

鲁开贵;陈桂菊;甘文林

关键词:老年, 面部, 除皱, 颞颊部, 隐蔽, 切口
摘要:目的 对改良颞颊部隐蔽切口除皱术在老年面部除皱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与分析.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拟行除皱手术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均50例.予以对照组传统除皱手术,试验组则采用改良颞颊都隐蔽切口除皱术.对比分析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除皱效果.结果 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4.00%)明显低于对照组(30.00%)(P<0.05);试验组除皱效果优良率(98.00%)明显高于对照组优良率(72.00%)(P<0.05).结论 改良颞颊部隐蔽切口除皱术可有效提高除皱效果优良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应用价值较高.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途径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SSNHL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经鼓室注射和经耳后筛区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突发性耳聋(SSNHL)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126例SSNHL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鼓室内组(64耳)和耳后筛区组(62耳).鼓室内组给予鼓室内注射甲强龙,耳后筛区组给予耳后筛区注射甲强龙,两组均为每隔4d治疗1次,共3次,甲强龙总用量120 mg.观察两组听力、耳鸣改善情况及治疗过程的不良反应.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气导纯音听阈均值(PTA)均显著降低(P<0.05);而两组治疗后PTA降低程度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鼓室内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1.3%,耳后筛区组为83.9%,两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鼓室内组的耳鸣改善总有效率为90.6%,耳后筛区组的耳鸣改善总有效率为91.9%,两组相比也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经鼓室注射和经耳后筛区局部应用甲强龙治疗SSNHL疗效相当,但鼓室注射是一项鼓室有创操作,因此,推荐使用耳后筛区注射治疗SSNHL.

    作者:姚亮;李继红;任同力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苓甘五味姜辛汤联合复方甲氧那明治疗慢性咳嗽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苓甘五味姜辛汤联合复方甲氧那明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慢性咳嗽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口服复方甲氧那明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苓甘五味姜辛汤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1个月.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日间咳嗽评分、夜间咳嗽评分、咳嗽消失时间及咳嗽消失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2.50% vs 70.00%) (P< 0.05);治疗后,观察组较对照组日间症状和夜间咳嗽症状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咳嗽消失时间显著缩短(P<0.05),咳嗽消失率显著升高(P<0.05).结论 苓甘五味姜辛汤联合复方甲氧那明治疗慢性咳嗽可显著提高治疗有效率,明显改善咳嗽症状,缩短咳嗽消失时间.

    作者:刘会智;刘丽;陈也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老年住院患者产ESBLs-ECO的检测与耐药性研究

    目的 分析老年住院患者感染产ESBLs-ECO的临床分布特点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2011年1月~2015年12月老年住院患者分离出的696株ECO中的产ESBLs-ECO检出率、临床分布及耐药性检测结果.结果 696株ECO中,共检出393株产ESBLs-ECO (56.47%),ICU、急诊科、肿瘤科检出率居前3位,分别为25.70%、16.03%和14.25%;尿液、痰液和血液标本检出率居前3位,分别为33.08%、20.87%和13.49%;产ESBLs-ECO对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耐药率高为98.47%,对庆大霉素、哌拉西林、妥布霉素、头孢唑林耐药率均高于90.00%;产ESBLs-ECO与非产ESBLs-ECO均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较敏感,耐药率均低于3%,产ESBLs-ECO对临床其他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均存在较高耐药率,且显著高于非产ESBLs-ECO(P< 0.05).结论 产ESBLs-ECO耐药现象严重,临床应加强合理用药指导,并加强ICU、急诊科、肿瘤科等科室的监测,以减少产ESBLs-ECO感染的发生和传播.

    作者:高弘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直肠癌根治术低位吻合预防性回肠造口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低位直肠癌是指癌肿位于腹膜返折平面以下,即癌肿距离肛门7 cm以内.近年来,低位直肠癌行保肛手术的越来越多,但术后容易发生吻合口瘘.随着吻合器的应用,低位直肠癌行保肛手术及预防性回肠造口术,降低了吻合口瘘的发生.医院2013年1月~2016年6月实施直肠癌根治术(Dixon术)的同时,采用预防性回肠造口术.经过良好的综合护理,提高了患者围手术期的生活质量,使患者尽快适应,恢复自信,更好地回归社会.现将护理方法和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许晓芳;耿协强;张力峰;秦艳花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两种方法治疗慢性骨髓炎合并骨缺损的疗效比较

    目的 探讨万古霉素骨水泥链填塞和Ilizarov牵拉成骨治疗慢性骨髓炎合并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收治的骨髓炎合并骨缺损患者63例,其中采用万古霉素骨水泥链填塞治疗26例(A组),采用Ilizarov牵拉成骨术治疗37例(B组),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治愈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愈合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平均手术次数多于B组,而住院天数、住院花费均低于B组(P<0.05).A组平均骨痂愈合分级在不同时间段(术前、术后12月除外)均高于B组(P<0.05).炎症指标计分随术后时间递减,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在治疗慢性骨髓炎合并骨缺损时,万古霉素骨水泥链填塞与Ilizarov牵拉成骨术各具优缺点,需根据患者骨缺损范围及患者个体情况制定合适的手术方案.

    作者:冉建;杨晓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CK-20 mRNA对直肠癌的临床诊断价值研究

    目的 探究细胞角蛋白-20(CK-20)mRNA对直肠癌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在医院行手术治疗的120例直肠癌患者,采集其术前外周血检测CK-20 mRNA表达量,并对手术切除组织进行病理学分析,研究影响CK-20 mRNA阳性表达的病理相关因素.结果 直肠癌患者的CK-20 mRNA表达阳性率为46.67%;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肝脏转移是CK-20 mRNA阳性表达的影响因素.相关性分析显示,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肿瘤浸润深度与CK-20mRNA表达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 直肠癌患者外周血CK-20 mRNA是直肠癌微转移的敏感指标,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肿瘤浸润深度是影响CK-20 mRNA表达水平的主要因素,CK-20mRNA可作为直肠癌预后检测和肿瘤转移预防的重要参考指标.

    作者:李恒;杨晓晔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应急医疗队高原野外条件下感染控制的难点与对策

    高原环境下,野外医疗队各种流动手术车、临时手术室、隔离室及治疗室交叉感染、交叉传染、交叉污染、交叉沾染(交染)的防控质量,直接关系到卫勤保障的救治效果.随着保障任务的多样化和艰巨化,为了更好地执行高原野外应急卫勤保障任务,笔者结合医院医疗分队10多年来多次高原训练、保障实践经验与体会,分析了高原野外条件下感染控制面临的难点和应对措施.

    作者:张玉良;鱼敏;梁海霞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鸡胚卵黄囊膜血管缺血模型的建立与研究

    目的 探究鸡胚卵黄囊膜(sac membrane)右侧腹主血管结扎后鸡胚血管的变化,为研究血管再生及缺血后再灌注提供研究模型及理论基础.方法 选用受精的罗曼鸡鸡胚,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结扎鸡胚右侧腹主血管,对照组不结扎.对两组鸡胚在相同的培育条件下进行实时拍摄,利用Photoshop软件处理图片,Image J软件分析两组血管的长度、角度以及密度变化.结果 有效的建立了鸡胚体外(outshell)模型以及血管缺血模型,并实现了体外实时动态拍摄.鸡胚sac膜腹主血管结扎后,结扎侧血管出现淤血、退化的现象;随着培养时间增加(6h以后),未结扎侧血管长度较对照组均有增加,角度偏转明显(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未结扎侧血管密度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鸡胚Sac膜血管可实现血管定向生长调控,结扎鸡胚Sac膜血管可以作为一种方便、有效的缺血研究模型建立方法;在缺血缺氧环境下,血管的生长速度及方向会产生明显的改变.

    作者:潘莲;李晨军;李焰;张馨月;任凯歌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p65通过调节GLUT3基因的表达抑制胶质瘤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

    目的 探讨p65对神经胶质瘤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 构建p65真核表达载体pIRES2-ZsGreen1-p65,设计合成p65基因特异RNA干扰序列siRNA-p65,培养胶质瘤细胞U87,并将pIRES2-ZsGreen1-p65、siRNA-p65转染到U87细胞内(对照组分别转染pIRES2-ZsGreen1与siRNA-NC),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细胞中GLUT-3的表达变化;Transwell小室检测胶质瘤细胞U87侵袭能力的变化;CCK-8检测U87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结果 与转染pIRES2-ZsGreen1组相比,转染pIRES2-ZsGreen 1-p65可以增加p65蛋白与GLUT3蛋白的表达,并增强U87细胞增殖与侵袭能力(P<0.05);与转染siRNA-NC组相比,用siRNA-p65沉默p65基因表达,可以下调P65与GLUT-3基因蛋白水平的表达,并减弱U87细胞增殖与侵袭能力(P<0.05).结论 p65可以通过调节GLUT-3基因的表达,抑制神经胶质瘤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

    作者:杨堃;郑传宜;李争争;张家润;叶富跃;吴然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良性前列腺增生剜除术治疗患者NLR和PSA及Ⅰ-PSS的变化

    目的 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剜除术治疗患者的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率(NLR)的变化及其与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水平及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Ⅰ-PSS)的关系.方法 以行BPH剜除术治疗的患者50例为研究组,同期30例健康查体志愿者为对照组.检测比较两组NLR、血清PSA水平、Ⅰ-PSS评分、大尿流率(Qmax)和残留尿量(PVR)等,并分析研究组NLR与PSA水平、Ⅰ-PSS评分、Qmax、PVR的关系.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术前Qmax降低,PSA水平、NLR、Ⅰ-PSS评分和PVR则均升高(P<0.05).与术前比较,研究组术后3d和术后3 m的Qmax升高,PSA水平、NLR、Ⅰ-PSS评分和PVR则均降低(P<0.05).研究组术前PSA水平≥2.5 ng/ml、Qmax<25 ml/s、Ⅰ-PSS评分≥20分和PVR≥50 ml患者的NLR均相对较高(P<0.05),其NLR与Qmax、血清PSA水平、Ⅰ-PSS评分和PVR均相关(P<0.05).结论 BPH患者NLR与其血清PSA水平、Ⅰ-PSS评分、Qmax、PVR等均密切相关,NLR检测可用于BPH患者术前病情评价,指导临床治疗.

    作者:向宸辉;陈胜龙;王鹏桥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风洞参试人员肛周疾病行为危险因素及诊疗现状调查分析

    目的 探讨风洞参试人员不良行为生活方式对肛周疾病的影响,为防治肛周疾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近5年来住院诊疗的168例风洞参试人员中肛周疾病患者资料作为病例组,采用自行设计的肛周疾病调查表,对242名与患者工作生活环境均一致的风洞参试人员为对照组进行调查,分析饮食习惯、生活习性、排便方式及就诊治疗等因素对肛周疾病发生的影响.结果 风洞参试人员肛周疾病发病率为60.33%,对照组中便秘和肛周皮肤病发生率高于病例组;男性、年龄超过55岁、已婚以及文化程度低的人群,肛周疾病患病率比较高;睡眠不足、较少参加体育锻炼、荤素饮食不均衡、喜食辛辣、饮水少、长时间坐站蹲、吸烟饮酒、接触噪声和电磁波、坐式排便以及不定时排便、排便时间过长是肛周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保证充足睡眠、均衡荤素善食、定时排便、缩短排便时间和坐站蹲时间可以降低肛周疾病发病率.结论 风洞参试人员肛周疾病发病率高,就诊率低,不良行为生活方式与肛周疾病关系密切,应加强肛周疾病宣教,积极开展不良生活方式干预.

    作者:郭文俊;徐正荣;张杰;肖庆;余帆;杨慎柯;彭吉国;费桃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奥卡西平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小儿癫痫的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 探讨奥卡西平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小儿癫痫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78例各类型癫痫患儿,随机将患儿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37例,对照组给予单纯奥卡西平治疗,观察组则给予奥卡西平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脑电图治疗效果以及用药不良反应.结果 通过6个月的治疗,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85.4%)与观察组(91.9%)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脑电图治疗效果显示,观察组的总有效率(83.8%)明显高于对照组(51.2%)(P<0.05);在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单纯奥卡西平治疗与奥卡西平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小儿癫痫均效果明显,但联合疗法可显著改善灰质痫样放电,可有效保护患儿的认知功能,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

    作者:白庆峰;刘菲;拜博;段晴睛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康菜特对结肠癌化疗患者T细胞亚群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康莱特对结肠癌化疗患者T细胞亚群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就诊的晚期结肠癌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化疗方案均采取FOLFOX4+西妥昔单抗,观察组加用康莱特注射液200 ml静脉滴注,1次/d,3w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CD4+、CD8+、CD4+/ CD8+、NK细胞计数及QLQ-C30评分变化.结果 治疗前,两组T细胞亚群及NK细胞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T细胞亚群及NK细胞水平均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及NK细胞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体健康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中情绪、认知、疼痛、呕吐恶心、食欲下降的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接受化疗的晚期结肠癌患者中,应用康莱特可以显著改善其细胞免疫功能,提高患者生命质量,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倪婷婷;谭诗生;张红丽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医院静配中心净化配置室管理制度的实践与优化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harmacy intravenous admixture service,PIVAS)是由符合资质的药师对临床医师处方或用药医嘱进行适宜性审核,经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在洁净环境条件下,按照无菌操作规范,对静脉用药物统一进行加药混合调配,为临床提供可直接静脉输注的成品输液和合理用药咨询等服务的综合性、技术型的药学部门[1].医院PIVAS从2013年3月开始运行,承担4个病区的静脉用药配置,日均配置量700余组,在万级层流净化室内和局部百级层流环境下,在严格执行PIVAS的基本操作流程的基础上,不断优化净化室的管理制度,避免了配置人员的职业暴露,保证了配置人员的调配安全,也进一步提高了患者用药的安全合理性.在此基础上,医院PIVAS质量控制小组从2014年1月起开始对净化配置室环境进行监测,并对净化配置间消毒灭菌效果进行对比分析,不断探索改进净化配置间的管理制度.从2015年1月起开始对净化配置间管理制度、管理细则及消毒制度进行优化,取得非常明显的效果,现将具体优化措施及效果介绍如下.

    作者:力万顺;李念;敬蓝琦;曾李会;韩玉霞;朱龙社;王正莉;康传哲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Balo同心圆硬化的诊疗进展

    Balo同心圆硬化(Balo'sconcentric sclerosis,BCS)又称Balo病,其特殊之处在于病理上所见的脱髓鞘改变区呈特征性的同心圆或洋葱皮样相间排列,各层之间存在正常的脱髓鞘保留区.1906年Marburg首次报道,1928年匈牙利神经病学家Balo报道1例23岁男性患者,其临床表现为右侧偏瘫伴视神经炎,后的尸检报告显示该患者为同心圆样脱髓鞘脑炎[1].既往的诊断多依靠尸检,随着影像学技术特别是MRI的快速发展和普及,临床诊断病例逐渐增多,使许多患者生前得以确诊,极大提高了Balo同心圆硬化患者的诊疗效果.

    作者:张梅杰;宋敏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基于微信群的延续护理在PICC带管出院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具备操作简单、安全、成功率高、留置时间长,不受年龄、性别、疾病种类所限制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主要用于临床化疗、肠外营养、长期间歇式输液及5d以上连续输液的患者[1-2].正确而及时地维护PICC留置管对于延长其使用寿命、降低置管后并发症至关重要.部分患者因个人诉求或治疗安排等原因需带管出院,如何做好这些患者的延续护理引起人们的关注[3].随着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以微信为代表的智能通讯软件的应用极大地方便了人们日常沟通,也为更好地与患者之间建立随访联系提供了良好平台[4].通过微信能够与患者进行文字、图片、视频、语音等多方位的沟通,对于知识宣讲、疑问解答起到重要的帮助.现将利用微信群对PICC带管出院患者进行延续护理的经验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李丽;刘丽;王丽芹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调强放疗对肿瘤微环境的影响

    作为恶性肿瘤治疗手段之一的调强放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是本世纪初发展起来的一种革命性的新技术,IMRT既能提高肿瘤控制率,又能降低治疗的不良反应.作为肿瘤细胞赖以生存的场所,肿瘤微环境在肿瘤发生、发展、转移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肿瘤微环境的变化主要与以下3类指标相关:(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2)等血管相关因子;(2)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等凝血功能指标;(3)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癌胚抗原(CEA)、糖蛋白125(CA125)、M2型丙酮酸激酶(M2-PK)等血清肿瘤标记物.笔者围绕近年来IMRT对肿瘤微环境的影响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陈凯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肾移植受者BK病毒感染对长期预后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肾移植受者BK病毒(BKV)感染对其长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以在医院行肾移植的患者182例为研究对象,移植后1年内规律性复查,将术后BKV感染者作为观察组,将无BKV感染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调整免疫抑制剂用法,并随访治疗效果,对比两组移植肾长期存活率和肾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 (1)术后发生BKV感染者(BKV尿症)71例,其中BK病毒相关性肾病(BKVAN)5例.调整免疫抑制剂用法后,BKV尿症患者中,58例BKV转阴,占81.7%,转阴时间(12.8±1.4)个月,其中BKVAN患者转阴2例,占40.0%.(2)BKV尿症患者肾移植存活率及第5年移植肾功能与非BKV尿症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调整免疫抑制剂用法后,BKV感染者治疗响应效果较好,可避免BKV尿症对移植肾长期存活率及肾功能指标的长期影响.

    作者:李阳波;卢奕;许亚宏;贾志刚;罗顺文;张波;莫非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可视化神经阻滞联合吸入麻醉完成多指切除术1例

    病例 女,年龄11个月零4d,体重8.5 kg,ASA分级Ⅲ级,心、肺及肾功能未见明显异常,以“左拇指周围见多余指;多余指近节指骨与第一掌骨形成关节”收住入院.入院以来精神良好,食欲正常,睡眠正常,体重偏轻.无家族遗传史.拟行“吸入麻醉联合超声引导下末梢神经阻滞麻醉行多余指切除术”,术前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凝血功能及感染4项未见明显异常.入室后监测心电图(ECG)、心率(HR)、无创袖带血压(NBP)及血氧饱和度(SpO2),面罩吸氧,开放右上肢浅静脉.入室HR131次/min,SpO2 96%,置入喉罩后七氟烷吸入维持2 L/min,行超声引导下腕部正中神经和桡骨远端桡神经浅支神经阻滞.选择曲棍球杆式高频探头行短轴扫查,扫查深度3 cm,增益适度,使用0.1%罗哌卡因注射液,正中神经及桡神经浅支两点阻滞容量各2 ml,超声引导穿刺采用短轴平面内穿刺技术.手术顺利完成,耗时1h,术中未给予其他镇痛药物,神经阻滞镇痛效果满意,无意外情况发生.术中失血15 ml,输入胶体液60 ml、5%葡萄糖注射液80 ml,术中血压动力学稳定.术后送入麻醉复苏室,患儿情绪稳定,未出现哭闹情况,手指活动度及肌力与术前相比无明显差异,术肢可自主活动.

    作者:邱昌明;麻伟青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金纳多联合莫沙必利和甲钴胺治疗DGP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金纳多联合莫沙必利、甲钴胺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126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随机分成A、B、C3组,42例/组,分别给予金纳多+莫沙必利+甲钴胺(A组),莫沙必利+甲钴胺(B组)及莫沙必利(C组,对照组);每组治疗时间6w,比较三组治疗前后的胃排空率和临床疗效.结果 经过6w治疗,A、B、C3组胃排空率分别为88.41%、84.64%和72.56%,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且A组和B组治疗后胃排空率高于C组(P<0.05).A组与B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2.58%和90.58%,均显著高于C组的71.43%(P< 0.05);A组的显效率为52.38%,显著高于B组(26.19%)和C组(16.67%)(P<0.05).结论 莫沙必利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胃轻瘫能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胃排空率;在此基础上,联合金纳多可改善临床疗效,但需大样本临床试验进一步验证.

    作者:毛红;王宜杰 刊期: 2017年第06期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

主管:成都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成都军区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