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调强放疗对肿瘤微环境的影响

陈凯

关键词:调强放疗, 肿瘤, 血管相关因子, 凝血功能, 肿瘤标记物
摘要:作为恶性肿瘤治疗手段之一的调强放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是本世纪初发展起来的一种革命性的新技术,IMRT既能提高肿瘤控制率,又能降低治疗的不良反应.作为肿瘤细胞赖以生存的场所,肿瘤微环境在肿瘤发生、发展、转移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肿瘤微环境的变化主要与以下3类指标相关:(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2)等血管相关因子;(2)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等凝血功能指标;(3)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癌胚抗原(CEA)、糖蛋白125(CA125)、M2型丙酮酸激酶(M2-PK)等血清肿瘤标记物.笔者围绕近年来IMRT对肿瘤微环境的影响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调强放疗对肿瘤微环境的影响

    作为恶性肿瘤治疗手段之一的调强放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是本世纪初发展起来的一种革命性的新技术,IMRT既能提高肿瘤控制率,又能降低治疗的不良反应.作为肿瘤细胞赖以生存的场所,肿瘤微环境在肿瘤发生、发展、转移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肿瘤微环境的变化主要与以下3类指标相关:(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2)等血管相关因子;(2)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等凝血功能指标;(3)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癌胚抗原(CEA)、糖蛋白125(CA125)、M2型丙酮酸激酶(M2-PK)等血清肿瘤标记物.笔者围绕近年来IMRT对肿瘤微环境的影响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陈凯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配置专业护理人员指导乳腺癌患者术后功能锻炼的效果

    乳腺癌是常见危害女性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外科手术是目前主要的治疗措施,但是术后并发症严重影响治疗效果[1],而术后护理不当及缺乏功能锻炼是导致术后并发症的重要原因[2].由于多数患者康复认知水平普遍较低,使得开展术后功能锻炼的依从性较低例.配置专业护理人员指导和监督,可以增强患者术后锻炼的意识,提高患者的依从性,规范锻炼的方法,从而可能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然而目前研究多评价术后康复训练与未进行训练的效果差异,而对配置专业护理人员指导患者开展术后功能锻炼的效果报道较少.因此,本研究探讨了配置专业护理人员指导乳腺癌患者术后合理功能锻炼,降低术后并发症的效果.

    作者:文花;周淑萍;杜爱银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风洞参试人员肛周疾病行为危险因素及诊疗现状调查分析

    目的 探讨风洞参试人员不良行为生活方式对肛周疾病的影响,为防治肛周疾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近5年来住院诊疗的168例风洞参试人员中肛周疾病患者资料作为病例组,采用自行设计的肛周疾病调查表,对242名与患者工作生活环境均一致的风洞参试人员为对照组进行调查,分析饮食习惯、生活习性、排便方式及就诊治疗等因素对肛周疾病发生的影响.结果 风洞参试人员肛周疾病发病率为60.33%,对照组中便秘和肛周皮肤病发生率高于病例组;男性、年龄超过55岁、已婚以及文化程度低的人群,肛周疾病患病率比较高;睡眠不足、较少参加体育锻炼、荤素饮食不均衡、喜食辛辣、饮水少、长时间坐站蹲、吸烟饮酒、接触噪声和电磁波、坐式排便以及不定时排便、排便时间过长是肛周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保证充足睡眠、均衡荤素善食、定时排便、缩短排便时间和坐站蹲时间可以降低肛周疾病发病率.结论 风洞参试人员肛周疾病发病率高,就诊率低,不良行为生活方式与肛周疾病关系密切,应加强肛周疾病宣教,积极开展不良生活方式干预.

    作者:郭文俊;徐正荣;张杰;肖庆;余帆;杨慎柯;彭吉国;费桃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2014~2015年医院ICU导管相关性感染状况调查研究

    目的 分析ICU患者出现导管相关性感染(CRI)的原因和预防措施.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12月本院ICU收治的导管留置患者,包括呼吸机气管插管、中心静脉导管以及导尿管,统计分析不同导管留置的使用率及相关感染发生率,同时分析CRI的病原谱和置管时间与CRI发病率之间的关系.结果 尿管置入、气管插管、中心静脉置管的使用率分别为73.25%、45.33%、27.00%,而CRI的发病率分别为5.56‰、49.38‰、11.03‰,CRI发病高峰时间分别在置管后8~9 d、3~5 d、>11 d.CRI的病原体主要为真菌、革兰阴性杆菌、革兰阳性球菌.结论 CRI是ICU导管护理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不同导管留置发生感染的时间、比例及病原谱均不相同.导管操作过程中应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对于发生感染可能性较大的患者需密切关注,以降低ICU导管感染发生率.

    作者:李虎年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可视化神经阻滞联合吸入麻醉完成多指切除术1例

    病例 女,年龄11个月零4d,体重8.5 kg,ASA分级Ⅲ级,心、肺及肾功能未见明显异常,以“左拇指周围见多余指;多余指近节指骨与第一掌骨形成关节”收住入院.入院以来精神良好,食欲正常,睡眠正常,体重偏轻.无家族遗传史.拟行“吸入麻醉联合超声引导下末梢神经阻滞麻醉行多余指切除术”,术前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凝血功能及感染4项未见明显异常.入室后监测心电图(ECG)、心率(HR)、无创袖带血压(NBP)及血氧饱和度(SpO2),面罩吸氧,开放右上肢浅静脉.入室HR131次/min,SpO2 96%,置入喉罩后七氟烷吸入维持2 L/min,行超声引导下腕部正中神经和桡骨远端桡神经浅支神经阻滞.选择曲棍球杆式高频探头行短轴扫查,扫查深度3 cm,增益适度,使用0.1%罗哌卡因注射液,正中神经及桡神经浅支两点阻滞容量各2 ml,超声引导穿刺采用短轴平面内穿刺技术.手术顺利完成,耗时1h,术中未给予其他镇痛药物,神经阻滞镇痛效果满意,无意外情况发生.术中失血15 ml,输入胶体液60 ml、5%葡萄糖注射液80 ml,术中血压动力学稳定.术后送入麻醉复苏室,患儿情绪稳定,未出现哭闹情况,手指活动度及肌力与术前相比无明显差异,术肢可自主活动.

    作者:邱昌明;麻伟青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鸡胚卵黄囊膜血管缺血模型的建立与研究

    目的 探究鸡胚卵黄囊膜(sac membrane)右侧腹主血管结扎后鸡胚血管的变化,为研究血管再生及缺血后再灌注提供研究模型及理论基础.方法 选用受精的罗曼鸡鸡胚,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结扎鸡胚右侧腹主血管,对照组不结扎.对两组鸡胚在相同的培育条件下进行实时拍摄,利用Photoshop软件处理图片,Image J软件分析两组血管的长度、角度以及密度变化.结果 有效的建立了鸡胚体外(outshell)模型以及血管缺血模型,并实现了体外实时动态拍摄.鸡胚sac膜腹主血管结扎后,结扎侧血管出现淤血、退化的现象;随着培养时间增加(6h以后),未结扎侧血管长度较对照组均有增加,角度偏转明显(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未结扎侧血管密度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鸡胚Sac膜血管可实现血管定向生长调控,结扎鸡胚Sac膜血管可以作为一种方便、有效的缺血研究模型建立方法;在缺血缺氧环境下,血管的生长速度及方向会产生明显的改变.

    作者:潘莲;李晨军;李焰;张馨月;任凯歌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马里维和官兵执行任务后突发意识障碍原因分析与对策

    国际维和行动是指联合国根据有关决议,向冲突地区派遣军事人员以恢复或维护和平的行动.中国第4批赴马里维和医疗队于2016年5月抵达马里共和国加奥市,执行维和二级医院救治任务,主要职责是向联合国维和力量中的军事分遣队人员、军事观察员、民事警察、国际参谋人员和联合国雇员等提供医疗保障,并在必要时向当地群众提供人道主义救援[1].笔者对2016年9~10月所救治的5例维和官兵外出执行任务后突发意识障碍病例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应对对策,旨在降低维和官兵外出作业后相关疾病发生率,提高西非维和官兵的健康水平.

    作者:李雪玉;曲贝贝;闫楠;刘福英;高源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Balo同心圆硬化的诊疗进展

    Balo同心圆硬化(Balo'sconcentric sclerosis,BCS)又称Balo病,其特殊之处在于病理上所见的脱髓鞘改变区呈特征性的同心圆或洋葱皮样相间排列,各层之间存在正常的脱髓鞘保留区.1906年Marburg首次报道,1928年匈牙利神经病学家Balo报道1例23岁男性患者,其临床表现为右侧偏瘫伴视神经炎,后的尸检报告显示该患者为同心圆样脱髓鞘脑炎[1].既往的诊断多依靠尸检,随着影像学技术特别是MRI的快速发展和普及,临床诊断病例逐渐增多,使许多患者生前得以确诊,极大提高了Balo同心圆硬化患者的诊疗效果.

    作者:张梅杰;宋敏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噻托溴铵与沙美特罗替卡松对稳定期重度COPD的疗效观察

    目的 分析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对老年稳定期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炎性因子、血管内皮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收诊治的稳定期重度COPD老年患者80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静卧、低流量吸氧、抗炎及对症治疗基础上,对照组予以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再予以噻托溴铵治疗,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8(IL-8)、前清蛋白(PAB)、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单核细胞趋化因子蛋白1(MCP-1)、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的水平及COPD评估测试呼吸问卷(CAT)评分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两组IL-8、MMP-9、MCP-1、hs-CRP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PAB明显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NO和ET-1均明显降低,且低于对照组(P<0.05),而对照组治疗后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CAT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老年稳定期重度COPD,能够降低患者炎性因子水平,维护血管内皮功能,改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和进一步研究.

    作者:崔玉清;李万禹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奥卡西平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小儿癫痫的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 探讨奥卡西平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小儿癫痫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78例各类型癫痫患儿,随机将患儿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37例,对照组给予单纯奥卡西平治疗,观察组则给予奥卡西平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脑电图治疗效果以及用药不良反应.结果 通过6个月的治疗,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85.4%)与观察组(91.9%)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脑电图治疗效果显示,观察组的总有效率(83.8%)明显高于对照组(51.2%)(P<0.05);在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单纯奥卡西平治疗与奥卡西平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小儿癫痫均效果明显,但联合疗法可显著改善灰质痫样放电,可有效保护患儿的认知功能,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

    作者:白庆峰;刘菲;拜博;段晴睛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改良颞颊部隐蔽切口除皱术在老年面部除皱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对改良颞颊部隐蔽切口除皱术在老年面部除皱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与分析.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拟行除皱手术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均50例.予以对照组传统除皱手术,试验组则采用改良颞颊都隐蔽切口除皱术.对比分析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除皱效果.结果 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4.00%)明显低于对照组(30.00%)(P<0.05);试验组除皱效果优良率(98.00%)明显高于对照组优良率(72.00%)(P<0.05).结论 改良颞颊部隐蔽切口除皱术可有效提高除皱效果优良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鲁开贵;陈桂菊;甘文林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环磷腺苷联合维生素C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作用机制

    目的 研究环磷腺苷联合维生素C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 92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1组(n=30)、观察2组(n=31)和对照组(n=31),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2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维生素C;观察1组在观察2组的基础上,加用环磷腺苷,均治疗2w,比较3组的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心电图恢复正常时间,血清中T细胞亚群(CD3+、CD4+、CD4+/CD8+)和白介素-10(IL-10)、IL-23水平的变化.结果 3组的总有效率比较,观察1组高,其次为观察2组,对照组低(P<0.05);3组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和心电图恢复正常时间比较,以观察1组短,其次为观察2组,后为对照组(P<0.05);3组治疗后的CD3+、CD4+、CD4+/CD8+比较,以观察1组高,其次为观察2组,对照组低;治疗后3组血清IL-10显著升高,IL-23显著降低(P<0.05),其中以观察1组变化幅度高,其次分别为观察2组和对照组.结论 环磷腺苷联合维生素C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临床疗效显著,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患儿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有关.

    作者:李光超;金瑄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微信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围手术期健康教育中的实践应用

    随着外科微创技术的发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已经成为常规的手术方式,广泛应用于临床[1],其具有减轻术后疼痛、降低切口感染、减少住院天数等优点[2],但手术仍会产生一定痛苦,除可发生传统手术同样的并发症外,还可发生腹腔镜技术所致的特有并发症.为减轻患者痛苦,减少乃至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康复时间,在患者围手术期给予健康教育十分必要.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微信已成为人们重要的交流工具.微信的社交功能、即时通讯功能和多媒体功能为健康教育提供了新的手段.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尝试利用微信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围手术期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谢敏;高秀梅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苓甘五味姜辛汤联合复方甲氧那明治疗慢性咳嗽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苓甘五味姜辛汤联合复方甲氧那明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慢性咳嗽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口服复方甲氧那明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苓甘五味姜辛汤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1个月.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日间咳嗽评分、夜间咳嗽评分、咳嗽消失时间及咳嗽消失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2.50% vs 70.00%) (P< 0.05);治疗后,观察组较对照组日间症状和夜间咳嗽症状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咳嗽消失时间显著缩短(P<0.05),咳嗽消失率显著升高(P<0.05).结论 苓甘五味姜辛汤联合复方甲氧那明治疗慢性咳嗽可显著提高治疗有效率,明显改善咳嗽症状,缩短咳嗽消失时间.

    作者:刘会智;刘丽;陈也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跟骨骨髓穿刺的解剖学安全性研究

    目的 探讨跟骨及其外侧结构的解剖学特点,为跟骨输液急救技术在寒区伤员战伤救治中的安全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对15例30侧成人足部标本进行解剖,选定并标记解剖标志点,在踝关节中立位测量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腓骨长短肌腱、腓骨肌下支持带及跟腓韧带跟骨止点与各解剖标志点之间的距离,同时测量跟骨外侧皮肤至外侧壁厚度、跟骨外侧壁厚度以及跟骨的后部宽度.结果 在拟定穿刺点部位,跟骨外侧皮肤至外侧壁厚度为(7.9±0.9)mm,外侧壁厚度为(1.1±0.3)mm,后部宽度为(32.3±2.1)mm.腓肠神经走形在外踝尖后(19.9±5.1)mm,在外踝尖下(15.0±4.9)mm;小隐静脉走形在外踝尖后(19.1±8.1)mm,在外踝尖下(14.4±8.0)mm;腓骨长肌腱走形在外踝尖后(10.1±4.1)mm,在外踝尖下(15.1±5.7)mm;腓骨短肌腱走形在外踝尖后(6.7±4.8)mm,在外踝尖下(7.2±4.0)mm.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腓骨长肌腱、腓骨短肌腱、腓骨肌下支持带跟骨止点及跟腓韧带跟骨止点与解剖穿刺点(外踝尖与足跟连线中心点)的距离分别为(17.5±5.4)mm、(18.4±6.1)mm、(22.7±5.9)mm、(27.1±4.4)mm、(9.9±3.3)mm和(15.3±3.3)mm.结论 以外踝尖与足跟连线中点作为跟骨输液穿刺点具有体表定位容易、无重要解剖结构经过的优势,可作为寒区伤员跟骨输液急救较为安全的穿刺点.

    作者:解冰;张贺;黑任轶;孙蕊;杨宇;田竞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改良美容缝合法与传统美容缝合法的切口愈合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改良美容缝合法与传统美容缝合法在切口愈合和遗留瘢痕上的差异.方法 将在医院进行剖宫产手术治疗的116例患者纳入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缝合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观察组采用改良美容缝合法进行切口缝合,对照组58例采用传统美容缝合法进行切口缝合.对比两组切口愈合质量、遗留瘢痕情况及切口线结反应.结果 观察组的切口愈合甲级率(98.28%)和切口线结反应0度率(94.83%)均显著高于对照组(87.93%和82.76%),切口瘢痕增生率(1.72%)、瘢痕宽度(0.37±0.12)mm及薄厚度(5.20±0.23)mm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31.03%、(0.92±0.21)mm及(7.21 ±0.20)mm(P<0.05)].结论 改良美容缝合法能够有效促进切口愈合,减少愈合后遗留瘢痕及切口线结反应的发生.

    作者:曾进;储颖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噻吗洛尔治疗婴幼儿体表表浅血管瘤15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噻吗诺尔治疗婴幼儿体表浅层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5例体表浅层血管瘤患儿采用0.5%马来酸噻吗洛尔溶液局部涂抹治疗,治疗1~6个月,动态观察患儿血管瘤大小、质地、颜色变化及不良反应,采用评分法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15例平均治疗3.1个月.治疗结束后继续随访6个月,15例中,疗效为Ⅰ级1例,Ⅱ级2例,Ⅲ级5例,Ⅳ级7例,总有效率为93.3%.结论 局部涂抹马来酸噻吗诺尔溶液治疗婴幼儿体表浅层血管瘤疗效好,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何洪川;吴坡;羊书勇;蒋佶;鄢兰元;郑维银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医院PIVAS专业技术人员培训体系的建立与实践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是由符合资质的药师对临床医师处方或用药医嘱进行适宜性审核,经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在洁净环境条件下,按照无菌操作规范,对静脉用药物统一进行加药混合调配,为临床提供可直接静脉输注的成品输液和合理用药咨询等服务的综合性、技术型的药学部门[1].PIVAS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是保证静脉输液安全有效的关键.因此,建立完善规范的培训体系,加强PIVAS专业技术人员的系统培训,是保障患者静脉输液安全的重要措施.医院PIVAS自2013年2月投入运行以来,对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建设非常重视,积极探索和完善专业技术人员培训、考核的内容和方式,逐步建立完善了以岗前培训、在岗培训、拓展培训、理论考核和实践操作考核为主要内容的适合医院PIVAS实际的专业技术人员培训体系.现将PIVAS培训体系和做法介绍如下.

    作者:韩玉霞;朱龙社;李念;王凤;郭书莉;张瀚芬;谭晶;赵芋苏;康传哲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不同清洁消毒方法对治疗室操作台面消毒的效果比较

    目的 探讨不同清洁消毒方法对治疗室操作台面清洁消毒的效果,为合理选择消毒方法,降低医院感染风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普通病房治疗室配液操作台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清水、含氯消毒液、乙醇和季胺盐一次性消毒湿巾对台面进行消毒,并对各组消毒前后台面采样,检测细菌菌落数,计算比较各组灭菌率.结果 4组的灭菌率分别为19.36%、96.62%、95.92%、96.88%,清水组灭菌率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1),而其他3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治疗室操作台面单纯应用清水擦拭不能达到有效的消毒灭菌效果,因此不推荐临床继续应用.季胺盐一次性消毒湿巾以其有效、快捷、安全等特点,更加符合现代护理的要求,推荐临床应用.

    作者:王丽芹;李丽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EPO分别联合生血宁片与左卡尼汀治疗肾性贫血的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分别联合生血宁片或左卡尼汀治疗糖尿病肾病合并肾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医院收治的112例糖尿病肾病合并肾性贫血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及EPO治疗,在此基础上,A组加用左卡尼汀治疗,B组加用生血宁片治疗,疗程为3个月.结果 A组的总有效率为89.3%,B组的总有效率为87.5%,两组的总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的尿蛋白排泄率、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及C反应蛋白的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A组均显著低于B组(P<0.05);两组铁调素、转铁蛋白受体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显著下降(P<0.05),但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EPO联合左卡尼汀与联合生血宁片治疗糖尿病肾病合并肾性贫血的临床总有效率相当,均能有效改善患者铁缺乏状态,但EPO联合左卡尼汀在改善患者血脂、炎症反应方面更具优势.

    作者:杨磊;陈永建;卢发菊 刊期: 2017年第06期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

主管:成都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成都军区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