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小三;倪阵;汤善宏;曾冬梅;曾建梅;徐辉
目的 探讨不同方式和不同时期使用乌司他丁腹腔灌洗治疗重症胰腺炎(SAP)大鼠模型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80只雄性Wistar大鼠建立重症胰腺炎(SAP)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C)、生理盐水灌洗组(SL)、静脉乌司他丁组(IU)、早期乌司他丁灌洗组(EUL)和晚期乌司他丁灌洗组(LUL),分别给予相应的处理.观察记录各组大鼠术后12h的生存时间,计算中位生存期.在术后3h,采集大鼠尾静脉血标本,检测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肌酐(Cr)、尿素(UR)、肌钙蛋白T(TnT)的含量.结果 与C组比较,SL组的生存时间无显著变化;IU组和LUL组虽有一定延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EUL组的中位生存期明显延长,显著长于其他各组(P<0.05).EUL的各生化指标改善幅度均显著优于其他各组(P<0.01),说明早期乌司他丁灌洗对SAP的治疗效果佳.其他各组间的比较,总体而言,各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是各组间差异不显著.结论 早期乌司他丁腹腔灌洗可纠正SAP模型大鼠的多器官功能损害,显著提高中位生存期.
作者:虞洋生;丁浩平;付堂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比较神经内镜下不同手术入路治疗Rathke囊肿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38例Rathke囊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两组,各19例.A组采用神经内镜下经眉弓锁孔入路手术切除治疗,B组则采用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手术切除方案,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两组均随访1年,统计复发率,采用生活质量评价量表评估患者末次随访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A组手术时间(62.63±5.84)min显著短于B组(72.47±6.66)min(P< 0.05),头痛、头晕、视力障碍、多尿多饮、耳鸣等症状改善时间均短于B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5.79%)低于B组(47.37%)(P<0.05);A组末次随访SF-36量表精神健康、社会功能维度评分高于B组(P<0.05);A组无一例复发,B组有2例复发.结论 采用神经内镜下经眉弓锁孔入路治疗Rathke囊肿,术野清晰,损伤小,患者术后恢复速度快,并发症发生率低.
作者:洪良春;吉健勇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高海拔地区疗养官兵在氡温泉浸浴水疗前后静息心率和血压的变化.方法 将80名高海拔地区疗养官兵随机分为氡温泉组和热水组,分别给予氡温泉浸浴或普通热水浸浴水疗,每日下午30 min,疗程10 d,比较两组水疗前后静息心率和血压的变化.结果 同组内干预前后对比,氡温泉组水疗后静息心率、收缩压、舒张压较水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热水浴组在水疗前后收缩压有显著降低(P<0.05),但舒张压和静息心率无明显变化(P>0.05).同时间组间对比,水疗后氡温泉组静息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热水浴组(P<0.05).结论 氡温泉浸浴能降低高海拔地区疗养官兵的静息心率、血压,对于恢复和促进高海拔地区疗养官兵身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吕晓鹏;莫东平;陈长宇;廖忠友;夏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主要发病机制为妊娠期间胰岛β细胞功能不足或胰岛素抵抗[1].GDM可导致妊高征、巨大儿、胎儿宫内窘迫、羊水过多及产后糖尿病的发生,对母婴危害巨大.在当前优生、优育重视母婴健康的情况下,GDM住院患者的护理质量越来越引起产科医护人员的关注.认知行为干预是通过改变思维和行为的方法来改变不良认知的干预方法,可增加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提高遵医行为[1].我院产科2015年1~3月对75例GDM患者加强院外的认知行为干预,取得显著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春霞;朱红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三甲医院图书馆人力资源主要指联络员、学科馆员及查新员(简称三员),“三员”是医学科研情报跟踪服务链中不可或缺的人力要素.笔者从三级甲等医院医学图书馆“三员”的基本素养、专业素养、职责要求及服务模式方面,探讨其在医学科研情报跟踪服务中的作用及配置,以供同行参考.
作者:李海生;李刚;张新颜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乳腺癌Auchincloss法与Kodama法淋巴结清扫的利弊.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150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Auchincloss组75例和Kodama组75例,Auchincloss组术中采用Auchincloss法行淋巴结清扫,Kodama组术中采用Kodama法行淋巴结清扫,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远期生存情况.结果 Kodama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Auchincloss组(P<0.05).术后6个月,Kodama组上肢运动障碍、感觉障碍、胸大肌萎缩发生率均显著低于Auchincloss组(P<0.05).两组术后主要并发症有皮瓣坏死、淋巴瘘、皮下积液、患肢水肿等,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odama组5年生存率为72.5%,Auchincloss组为77.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复发率、远处转移率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Kodama法能够取得满意的淋巴结清扫效果,且能够保留胸大肌功能神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伟;王冰涛;尚宏清;白月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联合珊瑚羟基磷灰石对前牙拔牙位点保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4年5月因美学区前牙因外伤及炎症等原因需拔除牙齿的患者51例,随机分为3组,A组:微创拔牙后,牙槽窝处理后植入珊瑚骨粉,表面覆盖制备好的PRF膜关闭创口做位点保存;B组:微创拔牙后,牙槽窝内仅仅充填PRF;C组:拔牙后常规清理牙槽窝,缝合或压迫止血.分别于拔牙前及拔牙后1和3个月,取患者的口腔石膏模型,并行X线及CT检查,对比观察3组前牙美学区牙槽骨的高度、宽度及骨密度的变化.结果 各组治疗前牙槽骨的高度、宽度及骨密度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各组拔牙1个月及3个月后的牙槽骨高度及宽度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拔牙1个月后,A、B两组的牙槽骨高度及宽度均显著高于C组(P<0.05),而A、B两组间的牙槽骨高度及宽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3组间的骨密度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拔牙3个月后,A组的牙槽骨高度及宽度恢复情况显著优于B和C组(P<0.05),3组间的骨密度仍然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PRF联合珊瑚骨粉进行前牙美学区的拔牙位点牙槽骨保存,保护残余牙槽骨骨量、恢复牙龈外形及促进新骨形成效果明显,为后期美学区修复提供了有利的硬软组织条件.而单独使用PRF时,临床效果有限.
作者:柳锋;雷志敏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胸腔镜(VATS)食管癌根治术对食管鳞癌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2015年9月于我院进行食管癌根治术的食管鳞癌患者68例,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35例及对照组33例.观察组行VATS食管癌根治术,对照组行传统开胸食管癌根治术.对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淋巴结清扫数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胸腔积液引流量、胸腔引流管保留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而在手术时间及医疗费用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胸部、腹部淋巴结及淋巴结清扫总数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患者出院前进行生活质量评分对比,观察组在生理方面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在心理方面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与传统开胸手术相比,VATS食管癌根治术治疗食管鳞癌具有较好的疗效及安全性,对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积极的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殷勇;张小康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筛选制备兔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和改良型富血小板纤维蛋白(A-PRF)凝胶的方法,为后续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17种离心方法制备兔PRF凝胶,16种离心方法制备兔A-PRF凝胶,通过光镜观察,与人标准方法制备的PRF、A-PRF对比分析,筛选与人PRF、A-PRF镜下微观结构接近的兔PRF、A-PRF制备方法.结果 各组离心产物表现不一,凝块结构分层、活细胞数量范围、纤维蛋白排列各不相同.其中3250 r/min离心10 min制备的兔PRF,2000 r/min离心24 min制备的兔A-PRF分别与人PRF、A-PRF镜下微观组织学结构为接近.结论 3250 r/min离心10 min和2000 r/min离心24 min分别可作为制备兔PRF和A-PRF的佳条件.
作者:毛俊丽;孙勇;赵峰;陈红亮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不同年龄子宫内膜癌(EC)患者的病理特征.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142例EC患者分为<45岁组62例和≥45岁组80例,分别对两组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及预后情况进行描述性对比分析.结果 <45岁组有家族史者比例高于≥45岁组(P<0.05),合并高血压者比例低于≥45岁组(P<0.05);而两组不孕史、糖尿病、合并多囊卵巢综合症、异常阴道出血及腹痛、腹部肿块者比例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45岁组病理分期Ⅰ~Ⅱ期者比例、病理分级高分化者比例和ER阳性者比例高于≥45岁组(P<0.05),肌层浸润>1/2者比例低于≥45岁组(P<0.05).而在病理分类、腹水细胞学及盆腔淋巴转移与否情况上,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45岁组平均KPS评分高于≥45岁组(P<0.05),术后3年生存率(67.57%)大于≥45岁组(49.09%)(P<0.05).结论 不同年龄段EC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病理特征和预后不同,临床上应根据患者的临床及病理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治疗干预方案,以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任仕俊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采用后路椎间盘镜(MED术式)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合并椎管狭窄的中长期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我院自2000年11月开始采用MED术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合并椎管狭窄的病例资料,筛选出年龄>60岁的老年患者共112例,对其中长期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至2015年6月后一次随访,有78例获得有效随访,随访5~10(6.6±1.8)年.按Nakai疗效评定标准评价疗效:优34例,良26例,优良率达77%.结论 采用MED术式有限减压老年患者的腰椎间盘突出及椎管狭窄,在有效减压缓解患者临床症状的同时,兼顾了老年患者脊柱的稳定性,中长期临床效果确切.
作者:陈施展;于学军;檀臻炜;汪丙昂;万宇;周玉科;王天雄;姚一民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羟考酮注射液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患者术后镇痛、炎症因子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以我院2013年3月~2015年3月择期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后均连接镇痛泵镇痛处理,根据不同镇痛药物将其分为羟考酮组与吗啡组,各40例,比较两组不良反应、不同时间点[镇痛后1 h(T0)、6 h(T1)、12 h(T2)、24 h(T3)、48 h(T4)]静息VAS评分、Ramsey镇静评分及血清IL-6、IL-10水平和免疫功能的变化.结果 羟考酮组T1、T2时Ramsey镇静评分明显低于吗啡组(P<0.05);两组不同时间点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羟考酮组术后T2、T3、T4时IL-10、CD3+、CD4+水平均明显高于吗啡组(均P< 0.05);羟考酮组呕吐、呼吸抑制发生率分别为15.0%、5.0%,显著低于吗啡组的35.0%、20.o%(P< 0.05).结论 羟考酮注射液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患者术后镇痛效果与吗啡类似,但前者能明显减少呕吐、呼吸抑制发生,且能有效调节IL-6、IL-10水平,对机体细胞免疫功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王凌;肖少华;曹明香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胃癌组织中PD-L1、B7-H3的表达与肿瘤组织病理特征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取92例胃癌患者肿瘤组织为观察组,另取其中30例癌旁组织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PD-L1、B7-H3表达水平,采用卡氏(Karnofsky)评分法评估患者的生存质量;并对比分析不同病理特征及预后情况下肿瘤组织PD-L1、B7-H3的表达差异.结果 观察组PD-L1阳性率为66.30%,B7-H3阳性率为70.65%,对照组二者的阳性率均为0,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观察组,肿瘤直径>5 cm者与≤5 cm者比较,肠型、弥漫型及混合型肿瘤者比较,PD-L1及B7-H3阳性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TNM分期Ⅲ~Ⅳ期者的PD-L1及B7-H3阳性率高于Ⅰ~Ⅱ期者(P<0.05),肿瘤低分化者高于高分化者及中分化者(P<0.05),发生淋巴结转移者高于未转移者(P<0.05),有脉管癌栓者高于无脉管癌栓者(P<0.05);肿瘤浸润肌层、浆膜层者PD-L1阳性率较浸润黏膜及黏膜下者高(P<0.05),肿瘤浸润浆膜层者B7-H3阳性率较浸润肌层、黏膜及黏膜下者高(P<0.05).观察组在平均KPS评分上,PD-L1阳性者和B7-H3阳性者的评分均显著低于阴性者(P<0.05).结论 PD-L1、B7-H3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升高,且与肿瘤组织的病理特征及患者预后密切相关.
作者:卓静;时瑶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所致的乙型肝炎(乙肝)患者越来越高,也是肝炎的主要类型[1].当前乙肝患者的治疗以干扰素(interferon,IFN)联合利巴韦林(ribavirin,RBV)为标准治疗方案.但是存在疗效不稳定、耐药性高、疗程长等缺点,使得很多患者不能坚持抗病毒治疗,从而影响患者治疗的依从性以及治疗效果预后.为此,对患者院外治疗的监管也提出了较高要求[2],品管圈活动是指同一个工作场所的人为了达成共同意愿,自发组成一个的小团体,以共同参与的方式解决某个问题或达成某一目的[3].其在临床上的应用能使护理人员更有效帮助患者解决问题,从而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本研究探讨了运用品管圈提高肝炎患者院外治疗依从性的做法与体会.
作者:王利娜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改良护眼法对高原地区眼表感染的辅助治疗的效果.方法 于海拔4500 m高原地区选取200例急性眼表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改良组A、B、C、D,各40例,对常规组参照平原常规治疗方式进行;对4个改良组除常规治疗外,另给予以下处置:A组给予自制的医用敷料遮盖患眼;B组在A组基础上,加用生理盐水冲洗患眼眼睑+结膜囊;C、D组则将冲洗液分别换为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和氯霉素滴眼液.观察比较5组治疗后的效果,4个改良组治疗后细菌培养情况及3个给予冲洗处置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疗效比较,改良组C和D>改良组B>改良组A>常规组(P<0.05);改良组细菌培养阳性率A>B>C、D(P< 0.05);治疗后改良组B未发现不良反应,D组有1例出现轻微的结膜刺激症状,而C组有10例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远高于B、D两组(P<0.05).结论 以氯霉素滴眼液进行眼睑+结膜囊冲洗,配合无菌纱布覆盖患眼软保护,对野外高原地区眼表感染的治疗有着积极的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邹龑;魏富春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结合文献分析联黎维和部队中国医院门诊皮肤疾病谱变化情况.方法 纳入2011年11月1日~2015年2月28日联黎中国医院门诊皮肤病患者2057例,结合文献复习,分析逐年皮肤疾病就诊情况、患者类型、疾病谱的变化.结果 从2007~2011年皮肤疾病门诊量逐年上升,2012年后呈缓慢下降趋势.全体患者和军人患者中,真菌性皮肤病、皮炎和湿疹为主要就诊疾病;当地人员中,真菌性皮肤病为主要就诊疾病;黎巴嫩、印度、坦桑尼亚、尼泊尔、萨尔瓦多患者以真菌性皮肤病高发;中国患者以真菌性皮肤病、皮炎和湿疹高发;西班牙、塞尔维亚、印度尼西亚患者以皮炎和湿疹高发.结论 皮肤病就诊量呈先增后降趋势;真菌性皮肤病、皮炎和湿疹为高发疾病,不同人群具有其特殊的疾病特点.
作者:陶熹;李健;付小明;李晓青;谭翔;张明慧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考察自主设计合成的胰蛋白酶抑制剂ZCL-8对大鼠胰腺创伤的治疗作用.方法 采用压缩气流冲击的方法建立雄性SD大鼠胰腺创伤模型,以造模24h后动物的生存率、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以及胰腺组织病理学变化为评价指标,以加贝酯为阳性对照药,评价胰腺创伤后1h给予ZCL-8腹腔注射对大鼠胰腺创伤的治疗作用.结果 ZCL-8可显著降低血清淀粉酶(2466.7±733.5)U/L vs (5300.4±802.1)U/L和脂肪酶活性(345.9±50.5) U/L vs(703.4± 114.7) U/L,同时减轻了胰腺组织损伤,增加了大鼠的生存率(70% vs 40%);相比加贝酯,ZCL-8提高大鼠生存率的活性更强(70% vs 50%),降低血清淀粉酶(2466.7±733.5) U/L vs(3708.4±777.6) U/L和脂肪酶的作用更强(345.9±50.5)U/Lvs(470.8±49.4)U/L.结论 ZCL-8对大鼠胰腺创伤具有显著的治疗作用.
作者:谭娅;向珂;田伏洲;任建东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的生物学特性及成骨分化潜能,为骨组织工程(BTE)临床应用提供实验基础.方法 抽取兔骨髓(BM),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结合贴壁筛选法分离培养兔BMSCs,通过流式细胞术(FCM)鉴定第3代(P3)BMSCs表面抗原CD44、CD45.随机将BMSCs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行成骨诱导培养,对照组行常规培养.实验组诱导3w后行碱性磷酸酶(ALP)染色及茜素红染色,对照组常规培养后染色.结果 密度梯度离心法结合贴壁筛选法可获得BMSCs,流式细胞术显示BMSCs高表达CD44(96.8%),低表达CD45(0.8%).成骨诱导后细胞形态改变,茜素红染色可观察到矿化结节;ALP染色见细胞出现深蓝色钙化结节影.结论 密度梯度离心法结合贴壁筛选法可较好的分离培养兔BMSCs.BMSCs经成骨诱导后向成骨细胞分化,可作为BTE理想的种子细胞.
作者:罗世君;吴倩倩;孙勇;赵峰;陈红亮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3种方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门诊和住院治疗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185例,随机分为3组.C组采取酪酸梭菌二联活菌胶囊治疗,B组给予匹维溴铵和酪酸梭菌二联活菌胶囊治疗,A组给予酪酸梭菌二联活菌胶囊和多塞平及匹维溴铵治疗,疗程均为4w.结果 A组总有效率(87.5%)显著高于B组(72.88%)(P<0.05),而B组总有效率(72.88%)又显著高于C组(54.84%)(P<0.05).结论 酪酸梭菌二联活菌胶囊联合多塞平及匹维溴铵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陈良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乌司他丁联合胸腺肽α1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疗效.方法 选取96例AECOPD合并SIRS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并皮下注射胸腺肽α1;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每12 h加用30万U乌司他丁.所有患者均治疗7d.在治疗前和治疗后,检测患者1秒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和FEV1占FVC的比例(FEV1/FVC),检测血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浓度,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控制率(89.58%)和总有效率(95.83%)均显著高于对照组(52.08%和83.33%)(P<0.05);两组治疗7d后,FEV1、FVC、FEV1/FVC、TNF-α、IL-1β、IL-6、IL-8、hs-CRP都较其治疗前有显著的改善(P<0.05),但观察组各指标的改善幅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乌司他丁联合胸腺肽α1治疗AECOPD合并SIRS,可有效缓解患者病情,降低患者体内炎性因子水平,促进患者肺功能的恢复.
作者:高莹;马壮;朱天怡;张云 刊期: 201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