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永萍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患者早期实施高压氧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对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82例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分组,其中对照组患者在受伤1个月后给予高压氧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受伤1月内实施高压氧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11%同对照组患者比较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颅脑外伤患者采用高压氧可以明显提高治疗效果,早期治疗效果更为显著,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任广达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开胸全麻手术患者术后呼吸道的护理工作。方法针对不同程度的患者应用呼吸道湿化、吸氧、引流、心理及口腔护理。辅助排痰,气管切开术。结果50例降低了感染率。结论减少了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作者:王玉妍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讨论在内科护理管理师应用优质护理管理模式的临床应用效果情况。方法选取我院内科系统的护理人员共80例,根据不同的护理管理模式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结果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40例护理人员对于优质护理管理模式的认知情况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内科护理工作管理中采用优质护理管理模式可以显著的提高护理人员对优质护理的认知水平情况,从而直接有效地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对患者的临床治疗以及预后情况有利。
作者:罗素霞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中低位直肠癌全系膜切除及双吻合器吻合术后吻合口瘘的原因及防治对策。方法通过对2006年1月至2014年2月我院收治69例中低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采用直肠全系膜切除及双吻合器吻合术患者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进行统计,并分析吻合口瘘发生原因。结果术后4例患者出现吻合口瘘,发生率为5.79%,吻合口瘘发生时间为4d-9d,平均时间为(6.91±1.54)d。结论吻合口瘘为中低位直肠癌全系膜切除及双吻合器吻合术后常见的并发症,通过术前评估,术中细致操作,预防性造瘘和围手术的合理护理是降低吻合口瘘的关键,采取有效防治措施降低吻合口瘘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孙世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子宫切除患者改变心理状态的效果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120例子宫切除术患者进行分析,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舒适护理,探讨护理后两组患者心理状态改善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对患者的HAMA(汉密顿焦虑量表)进行评分,观察组患者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适护理能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应用价值高。
作者:高素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的个体化手术方法,并评估鼻中隔偏曲矫正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行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的60例鼻中隔偏曲患者,均根据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个体化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手术方法的选择,同时进行详细的病史采集、手术疗效评估及随访。结果60例鼻中隔偏曲患者经鼻内镜下个体化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治疗后临床疗效显著。60例患者中58例治愈,2例显效,治愈和显效病例分别占96.7%(58/60)和3.3%(2/60),无手术治疗无效患者。所有患者无鼻中隔穿孔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在鼻内镜下三线减张法矫正鼻中隔偏曲的基础上选择个体化手术方案,临床疗效显著,且可有效避免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朱冬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ur,GIST)是消化道常见的间叶性肿瘤,其临床表现及生物学行为可以从良性到恶性。形态类似平滑肌瘤及神经鞘瘤。细胞多数为形态多种多样的长梭形细胞,其间可见片状或灶性的上皮样细胞、也可见多形性的细胞呈束状或弥漫状排列。免疫组化为KIT酪氨酸激酶受体阳性。现研究发现Anoclamin-1(ANO1)是一种氯通道蛋白,可以通过DOG1抗体来检测,具有与KIT相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标记物。分子病理检测大多数病例具有c-kit或PDGFRA活化突变。
作者:魏振海;孙凤玲 刊期: 2014年第12期
起源:艾灸疗法是一种独立的治疗保健方法,起源于我国原始社会,人们被火灼伤,发现具有治病、疗伤的效果而逐渐产生的。在医学专著中,早见于:“北方者,天地所闭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风寒冰冽,其民乐野处而乳食,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焫。故灸焫者,亦从北方来。”说明灸法的应用,同北方寒冷的生活《素问·异法方宜论》环境有密切关系。
作者:杨俊杰;杨春双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导管直接接触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方法总结25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行导管直接接触溶栓治疗术后的观察与护理。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置入溶栓导管,且治疗效果明显。结论导管溶栓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临床操作简单,并发症少,能显著提高血栓溶解率、减少后遗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陆萍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观察颈动脉灌注复方脑栓通液治疗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自2010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64例颅脑损伤患者按照随机、自愿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颈动脉灌注复方脑栓通液治疗,疗程均为2周,比较两组患者的格拉斯哥评分(GCS)变化。结果治疗前和治疗后1周两组间GC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治疗后2周时观察组GCS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动脉灌注复方脑栓通液治疗颅脑损伤患者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荣申;潘建胜;吴伟涛;李杏君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硫酸镁与利多卡因联合治疗急性腹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科室67例急性腹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33例)和对照组(34例)。两组先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再给予利多卡因联合硫酸镁治疗,对照组仅给予硫酸镁。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1.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8.8%(P<0.05);研究组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疲乏、轻度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对照组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硫酸镁与利多卡因联合用于急性腹痛止痛效果明显,不良反应症状轻,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占国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分析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应用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资料随机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于本院诊治腹股沟疝患者98例按照完全抽样法1:1分成两组,两组均予以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且对照组49例予以常规护理,研究49例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心理状态(SAS、SDS)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护理后研究组SAS评分及SD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应用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庄琼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研究探讨坎地沙坦结合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患者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7月—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13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5例患者,对照组接受贝那普利+氢氯噻嗪治疗,实验组接受坎地沙坦+氢氯噻嗪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9%,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61.5%,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坎地沙坦结合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可显著降低患者的血压,疗效显著,具有积极的临床使用价值。
作者:辛菲;徐春梅;蔡琳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分析探讨超声弹性成像与常规超声面积比对乳腺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3年9月在我院经手术病理检查证实为乳腺肿块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病情的严重程度分为恶性组56例和非恶性组64例,比较两组的超声弹性成像与常规超声面积比的情况。结果良性组病灶弹性成像图与灰阶声像图面积比为(1.06±0.17),恶性组病灶的面积比为(1.76±0.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在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等方面的诊断均明显好于非恶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乳腺良恶性肿块的鉴别诊断中,超声弹性成像与常规超声面积比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牛殿英;赵宏伟;付中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分析总结上消化道出血老年患者的临床诊断治疗特点。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2014年1月75例上消化道出血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5例上消化道出血老年患者出血病因消化性溃疡居首(53.3%),内科综合治疗有效68例,有效率90.7%;外科手术治疗28例,有效26例,有效率92.9%。结论上消化道出血老年患者应早期胃镜检查,尽快明确病因;出血病因以消化性溃疡多见,胃溃疡、胃癌出血发生率显著增加,急性胃黏膜病变也不容忽视;首选内科综合治疗,治疗无效应急诊手术治疗,胃溃疡出血反复发作及胃癌在出血停止后应尽早手术治疗。
作者:徐国强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的效果。方法根据麻醉方案将74例患者分为观察组(39例)与对照组(35例),前者麻醉方案为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后者麻醉方案为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结果①观察组插管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②两组患者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离开麻醉后监测治疗室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两组患者术后寒战、眩晕、恶心呕吐、头痛、躁动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观察组患者在拔管即刻、离开麻醉后监测治疗室时、拔管后1h、术后24h的VA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具有较低的插管反应发生率,但是其镇痛效果不如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
作者:张永红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观察自制胃疡汤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方用自制胃疡汤,药用:丹参、檀香、砂仁、黄芪、党参、白及、三七粉、煅乌贼骨、木香、甘草等随症加减,对40例血瘀型患者进行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经过1个疗程治疗之后,治愈14例,占35%;有效21例,占52.5%;无效5例,占12.5%;总有效率为87.5%。结论自制胃疡汤治疗血瘀型胃溃疡疗效满意,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
作者:孙深琥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分析高压氧治疗潜水捕捞致减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本院诊治的60例减压病患者,该组患者的致病原因均为长期从事潜水捕捞工作,入院治疗后均采用高压氧治疗,分析患者的治疗后的卒中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患者经相关治疗后治愈34(56.67%)例,好转25(41.67%)例,治疗无效1(1.67%)例;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85.29±18.64)分明显高于治疗前(47.55±12.63)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治疗潜水捕捞致减压病的临床疗效显著,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液循环状态,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情况,具有临床实际应用价值。
作者:王慧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法洛氏四联症患儿围手术期的呼吸系统管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至2012年6月我科收治的法洛氏四联症患儿的围手术期呼吸系统管理措施资料。结果通过对患儿术前做好呼吸道准备,术后做好机械通气管理,正确有效的吸痰,积极的肺部治疗措施,加强呼吸系统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从而使法洛氏四联症患儿的术后恢复顺利,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结论通过加强婴幼儿围手术期的呼吸系统管理,本组40例患儿手术过程顺利均治愈出院。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赵丽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在老年晚期非小细胞癌的治疗中替吉奥单药的应用意义与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36例老年晚期非小细胞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替吉奥单药对患者进行治疗,根据患者的病历资料对替吉奥单药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进行统计。结果经过替吉奥单药一段时间的治疗后,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总有效率高达80.6%,仅有4例患者出现白细胞减少、厌食、呕吐与皮肤色素沉淀等不良反应。结论替吉奥单药在老年晚期非小细胞癌的治疗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并且安全性较高,毒副作用小,值得广泛的推广。
作者:王梓瑛;袁辉;于秋菊 刊期: 2014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