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自制胃疡汤治疗胃溃疡40例临床疗效观察

孙深琥

关键词:中医, 胃溃疡, 自制胃疡汤, 血瘀型, 疗效
摘要:目的:观察自制胃疡汤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方用自制胃疡汤,药用:丹参、檀香、砂仁、黄芪、党参、白及、三七粉、煅乌贼骨、木香、甘草等随症加减,对40例血瘀型患者进行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经过1个疗程治疗之后,治愈14例,占35%;有效21例,占52.5%;无效5例,占12.5%;总有效率为87.5%。结论自制胃疡汤治疗血瘀型胃溃疡疗效满意,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
临床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脑室引流的临床观察及护理对策研究

    目的:本文简要针对脑室引流手术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措施进行探讨与研究。方法选择我院自2010年2月—2014年2月期间入院进行脑室引流手术治疗的患者50人,对其临床效果及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经过脑室引流治疗以后,都得到了康复,其中,痊愈患者人数有30人,明显好转患者人数有12人,好转人数有8人,无效人数有0人。结论针对脑室引流的患者来讲,医护人员需要给予细心的护理,从而更快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作者:梁世英;张静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脊柱侧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对脊柱侧弯患者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以提高手术疗效,减少手术并发症,促进康复。方法通过对7例脊柱侧弯手术患者进行详细的术前心理护理、健康指导、术前训练及术后观察,正确运用各种护理措施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进行康复训练,观察良好的护理对预防早期并发症及促进患者康复的作用。结果7例脊柱侧弯患者术后恢复良好,通过精心的护理均未发生各种并发症,取得满意效果。结论提高对脊柱侧弯患者的护理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升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康复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芳;牛婷婷;刘丹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CT诊断

    目的:探讨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CT诊断特点。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证实13例节细胞神经瘤CT影像表现。所有患者均行CT平扫及增强。结果男3例、女10例,13例均单发,右肾7例,左肾6例。椭圆形5例、水滴形4例、圆形3例、腰果形1例,病灶直径1.5-13cm,平均5.3cm。所有病灶边界清晰,呈嵌入式生长,推压临近结构。其中有3例病灶内可见沙粒样钙化。增强后动脉期强化不明显,门脉期、实质期呈轻度延迟强化。结论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充分认识其影像表现可以提高术前诊断率。

    作者:张会;韩兆凯;李忠善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肺原发性粘液表皮样癌的临床病理特点

    目的:对肺原发性粘液表皮样癌的临床病理特点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诊治工作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抽取在2002年1月—2014年6月间我院收治及文献报道的临床确诊肺原发性粘液表皮样癌患者15例,对其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5例患者平均年龄为(43.2±12.7)岁,肿瘤直径在2.5-6.7cm之间,平均(4.3±1.1)cm,无明显包膜,浸润性生长,肿瘤高分化者8例,中分化者2例,低分化者5例,部分出现淋巴转移。结论肺原发性粘液表皮样癌属于常见疾病,临床预后效果差,主要是受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影响,临床应对其给予重视。

    作者:李书敏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80例胎膜早破与难产的关系及处理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与难产的关系及相应的处理方法,为减少母婴死亡率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收集2013年0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80例胎膜早破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另外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我院同期无胎膜早破的80例孕妇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难产发生类型,新生儿存活死亡情况、新生儿的Apgar评分。结果胎膜早破组难产发生率为47.8%,胎膜早破组的Apgar评分为(5.3±1.6)分,显著较低;有3例新生儿死亡。结论重视和准确处理胎膜早破发生难产,是减少难产和新生儿死亡率的有效方法。

    作者:周小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损伤关节镜下重建术的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观察关节镜下重建术治疗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7月-2012年7月期间在我院骨外科接受治疗的54例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损伤患者(56膝),均在损伤后3-10周时在关节镜下实施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重建术治疗。结果术后调查随访1.0-5年,平均时间(3.45±1.02)年。经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显示,治疗后(87.76±5.23)分明显高于治疗前的(61.25±6.48)分,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根据国际膝关节文件编制委员会(英简IKDC)进行综合评价,术前D级(即为明显异常)58膝,治疗后A级(即为正常)18膝,B级(即为接近正常)32膝,C级(即为异常)6膝。结论关节镜下重建术治疗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损伤具有创伤微小、操作精准等特点,使膝关节得到满意恢复。

    作者:邹本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多发性开放性骨折的手术室急救与护理措施

    目的:研究分析多发性开放性骨折的手术室急救及护理措施。方法选择我院在2013年07月—2014年07月期间接受治疗的64例多发性开放性骨折患者,针对其手术室急救及护理干预方法进行回顾性探究。结果本组64例患者中,痊愈者60例,4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皮肤缺损,通过相应的修复治疗后伤口延期愈合获得了痊愈出院。结论及时有效的抢救结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提高临床救治的成功率,使患者能够及早痊愈出院。

    作者:郭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人性化分娩服务模式的需求调查及效果分析

    以本院为例,调查研究人性化分娩服务模式的需求,探究该模式的实施方法及效果。结果发现,孕产妇,医生及助产士对模式内容的需求虽有所差异,但均认为具有必要性,实施人性化分娩服务模式后,孕产妇自然分娩的自信心明显提高,对医院的满意度显著增加。

    作者:汪琴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盐酸氨溴索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疗效分析

    目的:探究盐酸氨溴索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00例入院治疗的慢性支气管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随机分配的原则分成2组,分别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均为50例,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方案为氨茶碱片与左氧氟沙星片;实验组的治疗方案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盐酸氨溴索。统计并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中的临床疗效的总有效性及存在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的总有效率高达86%,比对照组的64%明显高。实验组患者存在的不良反应率为6%,比对照组的14%明显低,两组存在的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试验中,盐酸氨溴索应用于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疗效比较显著,同时还可以使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在临床工作中值得应用。

    作者:李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HBsAg/TP联检试纸条在献血前初筛的应用及评价

    目的:对本站无偿献血者献血前HBsAg/TP联检试纸条的应用及评价,探讨开展献血前HBsAg/TP快速检测的必要性。方法2011年1月-2011年12月无偿献血者在献血前均进行Hb、ALT和HBsAg胶体金试纸条初筛合格后献血;2012年1月-2013年12月无偿献血者在献血前均进行Hb、ALT和HBsAg/TP联检试纸条初筛合格后献血;对2011年-2013年抗TP复检不合格情况进行分析评价。结果抗-TP复检不合格率2011年度0.82%,2012年度0.34%,2013年度0.25%.结论 HBsAg/TP联检试纸条可用于无偿献血者的初筛,有助于提高血液质量,减少血液报废,降低输血风险。

    作者:黄金昌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50例新生儿低血糖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新生儿低血糖的临床特点,提高对新生儿低血糖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明确诊断为低血糖的50例新生儿的临床资料。结果引起新生儿低血糖的原因主要包括早产、新生儿窒息缺氧、糖尿病产妇巨大婴儿、感染及喂养方式不当等,其临床症状表现多样,不存在明显特异性,容易造成漏诊。结论治疗新生儿低血糖的关键在于早期预防,即对出生低体重、窒息缺氧、糖尿病母新巨大婴儿、感染等高危儿,生后均应严密监测血糖。早期母乳喂养,以及对可能出现低血糖的高危新生儿生后立即采取预防措施如加喂糖水或静脉营养等,可明显降低新生儿低血糖生率及严重并发症发生。

    作者:孔艳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38例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5月至2012年12月收住的77例采用动力髋螺钉或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对2组疗效、手术时间、X线暴露次数、术中出血量、临床愈合时间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Harris评分、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减少(P<0.05);观察组术中X线暴露次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2组临床愈合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与DHS相比,PFN具有疗效满意、手术时间短以及创伤小等特点,适用于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

    作者:楚永杰;王猛;郭鹏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综合性护理干预在呼吸内科老年焦虑抑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综合性护理干预在呼吸内科老年焦虑抑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04例有焦虑抑郁症状的呼吸内科住院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采用综合型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SAS和SDS量表评分, FEV1、FEV1/FVC、FEV1/pred的改善程度。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AS和SDS评分均有统计学差异,干预组患者焦虑抑郁改善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肺功能指标有统计学差异,肺功能改善程度干预组患者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更有效地改善呼吸内科焦虑抑郁患者的症状及肺功能状况。

    作者:李妍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品管圈在2型糖尿病患者有效服用降糖药活动中的应用

    目的: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降糖药有效服用率。方法采用QCC方法,选定主题,现况分析,解析并制定方案,对策实施及效果确认。结果通过实施品管圈,2型糖尿病患者降糖药的未有效服用率显著降低,除发药错误,其他各项指标实施QCC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QCC方法的应用,能帮助我们有效分析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有效服用降糖药物的影响因素,制定对应改进措施,促进了患者健康,确保了护理安全,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张海云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应用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应用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资料随机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于本院诊治腹股沟疝患者98例按照完全抽样法1:1分成两组,两组均予以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且对照组49例予以常规护理,研究49例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心理状态(SAS、SDS)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护理后研究组SAS评分及SD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应用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庄琼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浅谈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护理

    目的:本文主要探究如何更好的对老年DM患者进行护理。方法为患者制定出规范的、可行的糖尿病护理方案,进一步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为患者制定出科学的饮食方案,加大护理力度,帮助患者实现生理、心理、社会功能的全面康复,使其成为病而不残、残而不废的有用之人。结果通过切实可行的护理措施,探究的患者中除1例死亡外,有75例患者的血糖恢复到正常水平,其余症状均明显改善,患者在康复出院后,未见一例复发。结论护理人员对病人及家庭进行系统、渐进、科学的健康教育,有助于病人学会自我管理,掌握带病生存的基本技能,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周爱琴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艾灸治疗的临床价值分析

    起源:艾灸疗法是一种独立的治疗保健方法,起源于我国原始社会,人们被火灼伤,发现具有治病、疗伤的效果而逐渐产生的。在医学专著中,早见于:“北方者,天地所闭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风寒冰冽,其民乐野处而乳食,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焫。故灸焫者,亦从北方来。”说明灸法的应用,同北方寒冷的生活《素问·异法方宜论》环境有密切关系。

    作者:杨俊杰;杨春双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外科手术学基础与动物外科教学方法探析

    外科手术学基础是外科教学中的一门重要课程,是为临床手术打下基础的不可或缺的环节。在外科手术学基础的教学中,提高学生兴趣,注重手术临床实践及手术细节的培养,是外科手术学基础的教学目的。动物外科教学时外科手术教学中的一项重要手段,是提高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外科手术观念,与外科手术临床相结合的有效方法。

    作者:依马木买买提江·阿布拉;易超;毛拉艾沙·买买提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瘢痕子宫初次上环术预用米索前列醇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瘢痕子宫初次上环术预用米索前列醇的临床效果。方法资料随机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本院收治的120例瘢痕子宫初次上环患者,按照随机双盲法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患者予以常规上环术,研究组60例患者术前2h放置米索前列醇于阴道穹窿处,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止血时间及疼痛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止血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手术过程中无痛患者42(70.00%)例,明显多于对照组2(3.33%)例,轻度、中度疼痛患者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瘢痕子宫初次上环术预用米索前列醇的临床效果明显,有效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及止血时间,缓解患者术中疼痛感,具有临床实际应用价值。

    作者:苗艳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乌司他丁与奥曲肽联合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自2010年4月—2012年4月收治的10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在基础治疗加用奥曲肽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4.0%,治疗组总有效率88.0%,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势明显,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结论乌司他丁与奥曲肽联合治疗急性胰腺炎能够有效缓解症状控制病情,疗效优于单用奥曲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胡春仙 刊期: 2014年第12期

临床研究杂志

临床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