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喷他佐辛减轻甲状腺癌手术应激反应的临床研究

部绍晋;闵苏

关键词:喷他佐辛, iNOS, 甲状腺癌, 手术, 应激反应
摘要:目的:探讨喷他佐辛联合丙泊酚能否通过抑制诱导性一氧化氮合酶( iNOS)减轻甲状腺癌手术患者应激反应。方法随机将100例甲状腺癌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麻醉维持分别静脉给予丙泊酚和喷他佐辛联合丙泊酚。分别测定两组麻醉前、麻醉1 h 及手术结束后的心率( HR)、平均动脉压( MAP)、收缩压( SBP)和舒张压( DBP)水平,以及血MDA水平和SOD活性。同时使用RT-PCR法测定麻醉前和麻醉1 h时患者血iNOS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在麻醉1 h和手术结束后,两组HR、MAP、SBP和DBP均较麻醉前明显升高( P﹤0.05),而对照组比干预组升高更显著( P﹤0.05);在麻醉1 h和手术结束后,两组血MDA水平较麻醉前升高,血SOD活性下降(P﹤0.05),但与干预组相比较,对照组改变更显著(P﹤0.05);在麻醉1 h,两组血iNOS mRNA的表达水平较麻醉前明显升高( P﹤0.05),但对照组比干预组升高更明显( P﹤0.05)。结论喷他佐辛联合丙泊酚进行麻醉,可能是通过抑制iNOS 改善了甲状腺癌手术患者应激反应水平。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对AECOPD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吸入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AE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0年1月~2013年1月入院的62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31例给予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对照组31例仅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出院时分别检测两组的肺功能指标( FEV1、FVC、FEV1/FVC)、血气分析(PO2、SaO2、PCO2)、6 min步行实验(6MWT),并记录住院时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经过治疗后均有明显疗效,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实验组在肺功能指标、血气分析、6MWT及住院时间方面均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AECOPD疗效确切,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高莹;林育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内科住院患者感染革兰阴性杆菌的分布及耐药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内科系统住院患者感染革兰阴性杆菌的种类、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2011年5月~2012年4月本院内科系统住院患者的各类标本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进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共分离培养出195株革兰阴性杆菌,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杆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阴沟肠杆菌为主。大多数革兰阴性杆菌对广谱青霉素、磺胺类、喹喏酮类和第三代头孢菌素明显耐药,其次是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和头孢吡肟,对碳青酶烯类敏感。鲍曼不动杆菌普遍严重耐药。结论我院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性日趋严重,加强对临床分离的主要病原菌进行耐药性监测,有利于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减缓多重耐药菌株的出现。

    作者:邹锋;董林;杨俊涛;李兵;马雪;陈章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动脉生成机制的研究进展

    目前已知的血管形成的方式有血管新生、血管生成和动脉生成。血管新生是指胚胎发育过程中的造血干细胞分化为原始血管网的过程;血管生成是指在原有脉管系统的基础上,内皮细胞迁移、分化和增殖形成新的侧支,未形成完整的中膜;动脉生成是指由于动脉阻塞、血流再分配,使侧支微动脉血流量增加,引起细胞增殖、血管重塑,从而形成大的有功能的侧支动脉的过程,所形成的血管具有完全恢复阻塞区血供的潜力[1]。本文就动脉生成机制的研究进展作综述。

    作者:邹璨;刘磊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军队大型综合性医院转化医学中心建设的思考

    转化医学的内涵概括起来就是“两条通道”,一是针对临床医师的观点和假设,设计基础研究实验加以检测和验证;二是将基础医学的研究结果与技术应用于临床诊断、治疗和预防,验证其实用性、可行性、有效性、准确性等,并提出改进和完善的意见和建议[1]。宗旨在于来源于临床,回归到临床,促进临床诊疗水平的全面提升。国际上,1996年Lancet 杂志第1次出现“转化医学”这个名词[2]。2003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正式提出转化医学的理念,并在国际上得到迅速发展,已经逐渐从一个科学研究的理念演变成一种新的医学研究模式[3]。国内,第一家具有转化医学中心雏形的是2008年复旦大学生物医学院成立的“出生缺陷研究中心”,旨在搭建出生缺陷研究平台。随后,以生物医学治疗、再生医学和重大疾病诊治为主题的转化医学中心纷纷成立[4],特别是2010年以来,建设速度加快,截止2011年,全国就有65家转化医学中心挂牌成立[5]。

    作者:叶平;李勇;谭映军;杨波;谭艳;王攀;沈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aPL-RM妇女黄体中期子宫内膜血流特点分析

    目的:对比分析抗磷脂抗体相关性习惯性流产( aPL-RM)妇女与正常妇女黄体中期子宫内膜血流特点。方法从本院2011年11月~2013年11月收治的抗磷脂抗体相关性习惯性流产患者中,随机选择100例进行研究,设为观察组,另随机选择100例正常妇女作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的黄体中期子宫内膜血流特点。结果两组在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动脉搏动指数( PI)及阻力指数( RI)和内膜容积等方面的差异均不显著( P﹥0.05);观察组在内膜血管指数( VI)、血流指数( FI)及血管血流指数(VFI),以及内膜下区域各血流指数等方面,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通过对抗磷脂抗体相关性习惯性流产妇女黄体中期的子宫内膜血流特点进行分析研究,可以为临床治疗提供较好的参考依据。

    作者:卢蕊;李华斌;吴丽英;李玲;郭冀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胸腺肽α1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胸腺肽α1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患者免疫功能和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120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患者,随机等分为常规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前者采取常规综合方法治疗,后者采取常规综合方法与胸腺肽α1联合治疗。在治疗前和治疗2w后检测记录患者免疫功能、临床有效率、感染复发率及住院天数。结果治疗后,两组IgG、IgA、IgM均无显著性变化(P ﹥0.05);常规治疗组仅 CD4+/CD8+有显著增加(P ﹤0.05),而联合治疗组CD3+、CD4+、CD4+/CD8+及自然杀伤细胞表达均有显著增加( P﹤0.05),CD8+有显著减少( P﹤0.05),且联合治疗组在CD3+、CD4+、CD8+、CD4+/CD8+及自然杀伤细胞表达、临床有效率、感染复发率及住院天数等指标上,均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常规的综合治疗联用胸腺肽α1能够显著改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减少感染复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美岑;刘蕾;宋迪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熊果酸的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

    熊果酸( ursolic acid,UA)又名乌索酸(乌苏酸),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常以游离形式或与糖结合成苷存在。本品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效应,如抗肿瘤、抗炎、镇痛、降血糖等。熊果酸属五环三萜类化合物,熊果酸;抗肿瘤分子式为C30 H48 O3,相对分子质量456。化学结构见图1。

    作者:刘忠庆;廖洪利;甘亚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自噬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机制和研究进展

    自噬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细胞,在进化上高度保守,其主要功能为通过溶酶体降解系统,对细胞内受损、变性或衰老的蛋白质及细胞器进行降解和再循环利用,自噬与人体的生理过程和多种疾病密切相关。自噬不仅可以促进细胞的存活,也可引起细胞死亡,包括肿瘤在内的多种疾病都与自噬密切相关。肿瘤细胞通过自噬以适应各种存活压力,如癌基因、缺氧、内质网应激、肿瘤微环境、药物作用等,另一方面自噬过度激活也会引起细胞发生程序性死亡。

    作者:叶青;李文辉;赵玺龙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腹腔镜术后联合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腹腔镜术后应用来曲唑或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 EMs)的临床疗效及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来曲唑组40例,术后口服来曲唑;米非司酮组40例,术后口服米非司酮;对照组40例,术后不用药。测定治疗前后患者血清TGF-β1的变化,随访2年。结果来曲唑组与米非司酮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血清TGF-β1表达下调比对照组更明显(P﹤0.05)。结论腹腔镜术后应用来曲唑或米非司酮治疗EMs能够提高临床疗效,减少复发,且能明显降低血清TGF-β1表达水平。

    作者:霍晓蕾;张洪英;刘书芳;齐丽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野外驻训抽组非现役文职人员的实践

    军队精简整编以来,军队医院编制人员及队伍结构发生了极大变化,但军队医院的宗旨和使命没有改变。为了确保部队的医疗保障和平战救护任务的完成,有的军队医院已经将非现役文职护士纳入抽组野战医疗队[1]。为了更好地发挥这支队伍在平时灾难抢救及战时野战救治中的作用,我院连续多年组织非现役文职和聘用护士到山岳丛林地区,与部队联合举行模拟野战救护演练[2],并于2012、2013年连续两年在非现役文职人员中抽组参加医院野战医疗队野外驻训,现将做法与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周智;凌利利;凌云霞;黄纲立;周永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HPLC法同时测定大鼠肝微粒中原儿茶酸和香草酸的含量

    目的:建立测定大鼠离体肝微粒中儿茶酚氧甲基转移酶( COMT)底物(原儿茶酸)和代谢产物(香草酸)含量的HPLC法。方法离体肝微粒体样品经酸化后,乙酸乙酯提取。以绿原酸作为内标,色谱柱为 Welchrom C18,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25:75,流速为1 ml/min,检测波长为260 nm、326 nm,柱温30℃,进样量20μl。结果原儿茶酸和香草酸分别在0.5~20μg/ml和0.375~15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5;原儿茶酸的日内精密度和日间精密度RSD≤13.2%,方法回收率为90.3%~115.4%,提取率≥94.9%;香草酸的日内精密度和日间精密度RSD≤8.5%,方法回收率为93.4%~103.1%,提取回收率≥88.5%。结论该方法灵敏、简便、准确,可用于大鼠肝微体中COMT活性的测定。

    作者:代晶;石明芯;王佳慧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组织细胞增生病--骨嗜酸性肉芽肿的影像学表现

    目的:探讨骨嗜酸性肉芽肿( EGB)的X线、CT和MRI表现及其病理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EGB的X线、CT、MRI表现和病理资料。结果 EGB中,位于颅骨8例,长骨4例,脊柱6例,骨盆2例,肩胛骨2例,肋骨2例,短管骨2例,下颌骨1例。X线、CT、MRI所见表现具有类似肿瘤的特征,表现为溶骨性骨质破坏,边缘清晰或模糊,其中无反应性骨硬化10例,有反应性骨硬化11例,骨膜增生4例。病灶无膨胀至轻中度膨胀,部分病例可见骨膜增生及软组织肿块。病变在病理学上具有类似炎症的特征,表现为局限性肉芽肿形成,郎格罕组织细胞和多种炎症细胞浸润。结论嗜酸性肉芽肿影像学表现与病理学分期有相一致的对应关系,由于病变同时具有肿瘤和炎症的特征,故影像学表现具有多样性和多变性,易误诊。

    作者:赵邦;吉丽;李永辉;张薏;石俊婷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静脉药物调配中心建设规划与工作流程设计

    静脉药物调配中心( pharmacy intravenous admixture service,PIVAS)是在符合GMP标准、依据药物特性设计的操作环境下,由受过培训的药学技术人员,严格按照操作程序,进行包括全静脉营养液、细胞毒药物和抗生素等静脉用药物的配置,为临床提供药物治疗与合理用药咨询等服务的综合性技术型药学部门[1]。2002年1月21日原国家卫生部和中医药管理局颁布《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第28条规定:“医疗机构要根据临床需要逐步建立全肠道外营养和肿瘤化疗等静脉液体配置中心(室),实行集中配置和供应。”[2]2005年8月19日总后《军队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第22条规定:“军队医院用于静脉注射的治疗肿瘤的药物和全肠道外营养液应当实行集中配置。”我国住院患者中超过80%接受静脉药物治疗,因此,向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静脉药物,成为医院合理用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并实行静脉药物调配中心,已经成为医院药学由单纯供应型向技术服务型转变的工作重点,也是衡量医院综合实力的重要准则。通过几年的工作实践,结合国内外设计标准和众多国内PIVAS经验,我院反复勘测论证,多次修改设计图,终形成了优化的建设规划与工作流程设计方案。我院PIVAS现已成为全国静脉药物调配中心合理规范化建设教学点,建设规划和工作流程设计具有一定的规范性和代表性。现就我院PIVAS建立的规划与工作流程设计作一简要介绍。

    作者:朱建宁;陈瑛;杨平雄;张外权;孟方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医院门、急诊安全形势分析及应对措施

    根据中国医院协会公布的《2003~2012年全国医院场所暴力伤医情况调查研究》[1]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医疗行业的从业人员对当前医疗执业环境的信心已下降到历史低,只有9%受访医务人员对职业环境的安全性认可,58%的认为当前医疗环境安全性极差。调查显示,近5年来,接受调查的医院发生医务人员遭到谩骂、威胁的事件逐年递增;发生比例从2008年的48%飙升至2012年的64%,且恶性暴力伤医事件呈明显的上升趋势。

    作者:侯凯文;王魁英;刘建华;张莹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SGB治疗手部皮肤缺损的临床观察

    目的:比较局部换药及局部换药+患侧星状神经节阻滞( SGB)两种方法在手外伤性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临床疗效,评价 SGB 的作用。方法手外伤性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共84例,皮肤缺损面积小0.5 cm ×1.0 cm,大11 cm ×10 cm,平均22.5 cm2;治疗时间5~32 d。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2例,治疗组( A组)采用局部换药+星状神经节阻滞,对照组( B组)仅采用局部换药,比较两组创面皮肤表皮生长覆盖速度,局部血流变化、皮温变化。结果治疗组在SGB后0.5 h,血流速度及皮温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平均生长速度快于对照组。结论 SGB可有效促进皮肤软组织愈合,治疗中不影响正常的手功能康复训练,可有效预防关节僵硬、肌腱粘连、皮肤挛缩,大限度地降低医源性手功能障碍风险,在手外伤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治疗中与其他方法相比具有独特优势。

    作者:雷晓峰;韩斌;刘庆;杨晓静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高原野外驻训卫生防病特点及措施

    分析了高原地区地理、气候等自然环境的特点规律,讨论了部队进驻这类地区卫生防病工作面临的困难,提出了部队在营准备、任务展开、机动回撤3个阶段卫生防病采取的具体措施和方法。经实践运用,有效保障了官兵身心健康,圆满完成了部队在高原长时间野外驻训任务,其经验可供借鉴、运用。

    作者:黄永波;侯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某战区军队医院卫生经济管理现状分析

    2013年11月,某战区成立了医疗行业财经管理检查调研工作组,用45 d时间分两个小组对全区医疗行业的财经管理情况进行调研摸底。笔者参加了第2小组9个医院和1个疗养院的调研,具体负责卫生经济管理方面的调研,主要方法是查阅各单位相关经济政策,了解从业人员基本情况,从信息系统中调取相关数据,与经济管理方面主管领导及经管科主任现场交流经管工作在医院的现状与认识。本文对调研结果进行了初步总结分析。

    作者:张侃怀;程远;方丽;石俊婷;张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静脉补充铁剂对慢性心力衰竭疗效的影响

    目的:观察静脉补充铁剂对慢性心力衰竭( CHF)的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144例CHF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常规治疗组( A组,n=72)和铁剂治疗组( B组,n=72)。A组给予常规治疗,B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合用静脉注射用铁剂。比较两组治疗3个月后的临床疗效、6 min步行距离(6MWD)、心功能分级( NYHA)、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 LVEDD)、左室射血分数( LVEF)、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评分( MLHFQ)及血浆NT-proBNP的差异。结果两组治疗后6MWD、NYHA、MLHFQ均明显改善( P﹤0.05),LVEF值明显提高( P﹤0.05),血浆NT-proBNP水平明显下降(P﹤0.05),但LVEDD改变不明显(P﹥0.05);B组治疗后6MWD、MLHFQ、LVEF的改善,NYHA、NT-proBNP水平下降及总有效率均优于A组(P﹤0.05)。结论铁剂能提高 CHF患者临床疗效,更进一步改善 CHF 患者的6MWD、MLHFQ、LVEF、NYHA,降低NT-proBNP水平。

    作者:张学森;姜大春;秦钰萍;李德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腹腔镜下功能性单通道袢式间置空肠吻合术的护理体会

    胃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其发病率、病死率在恶性肿瘤中位居前列。胃癌多位于胃窦部,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饮食习惯的改变,近年的报道显示,贲门胃底部的恶性肿瘤在胃癌中的构成比明显增加[1-2]。手术治疗胃癌为主要手段之一。对贲门胃底癌根治术后消化道重建方式,大多数外科医师常采用近端胃切除+残胃食管吻合或全胃切除+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的方法,但这两种术式术后会发生反流性食管炎、倾倒综合征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理功能及生活质量[3]。近年来,我科通过复习大量文献,结合腹腔镜技术,设计了腹腔镜下功能性单通道袢式间置空肠吻合,现已完成30例,所有患者无明显反流性食管炎、倾倒综合征表现,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术后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赵丽君;苏琳;吴金玲;曹廷宝;刘宏斌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急性左心衰合并呼吸衰竭拔管后NIPPV序贯治疗时机的研究

    目的:探讨急性左心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拔管后采用无创正压通气( NIPPV)序贯治疗的时机。方法抽选我院60例先行气管插管有创通气治疗的急性左心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待病情有所控制后,分别以患者自主呼吸试验时间(30 min、2 h和24 h)为气管拔管时机,开始NIPPV序贯治疗,比较各时间点NIPPV序贯治疗后的脱机成功率。结果3组气管插管前MAP、RR、HR、pH以及PaO2、PaCO2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05)。30 min组、2 h组和24 h组脱机成功率分别为10%、80%、85%,2 h组和24 h组脱机成功率与30 min组比较差异显著( P﹤0.05),2 h组和24 h组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05)。结论急性左心衰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当自主呼吸试验时间﹥2 h时,即可拔管予以NIPPV序贯治疗,脱机成功率高,并且不增加48 h再插管率,值得临床推广选择。

    作者:侯运辉;曹丽秋;卢清龙;要莉莉;魏晓华;贾丽静;杨丽丽;刘文月;马增香;王文生;孟庆兰;徐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

主管:成都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成都军区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