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自噬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机制和研究进展

叶青;李文辉;赵玺龙

关键词:自噬, 乳腺癌, 发生, 机制, 研究进展
摘要:自噬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细胞,在进化上高度保守,其主要功能为通过溶酶体降解系统,对细胞内受损、变性或衰老的蛋白质及细胞器进行降解和再循环利用,自噬与人体的生理过程和多种疾病密切相关。自噬不仅可以促进细胞的存活,也可引起细胞死亡,包括肿瘤在内的多种疾病都与自噬密切相关。肿瘤细胞通过自噬以适应各种存活压力,如癌基因、缺氧、内质网应激、肿瘤微环境、药物作用等,另一方面自噬过度激活也会引起细胞发生程序性死亡。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静脉药物调配中心建设规划与工作流程设计

    静脉药物调配中心( pharmacy intravenous admixture service,PIVAS)是在符合GMP标准、依据药物特性设计的操作环境下,由受过培训的药学技术人员,严格按照操作程序,进行包括全静脉营养液、细胞毒药物和抗生素等静脉用药物的配置,为临床提供药物治疗与合理用药咨询等服务的综合性技术型药学部门[1]。2002年1月21日原国家卫生部和中医药管理局颁布《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第28条规定:“医疗机构要根据临床需要逐步建立全肠道外营养和肿瘤化疗等静脉液体配置中心(室),实行集中配置和供应。”[2]2005年8月19日总后《军队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第22条规定:“军队医院用于静脉注射的治疗肿瘤的药物和全肠道外营养液应当实行集中配置。”我国住院患者中超过80%接受静脉药物治疗,因此,向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静脉药物,成为医院合理用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并实行静脉药物调配中心,已经成为医院药学由单纯供应型向技术服务型转变的工作重点,也是衡量医院综合实力的重要准则。通过几年的工作实践,结合国内外设计标准和众多国内PIVAS经验,我院反复勘测论证,多次修改设计图,终形成了优化的建设规划与工作流程设计方案。我院PIVAS现已成为全国静脉药物调配中心合理规范化建设教学点,建设规划和工作流程设计具有一定的规范性和代表性。现就我院PIVAS建立的规划与工作流程设计作一简要介绍。

    作者:朱建宁;陈瑛;杨平雄;张外权;孟方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某战区军队医院卫生经济管理现状分析

    2013年11月,某战区成立了医疗行业财经管理检查调研工作组,用45 d时间分两个小组对全区医疗行业的财经管理情况进行调研摸底。笔者参加了第2小组9个医院和1个疗养院的调研,具体负责卫生经济管理方面的调研,主要方法是查阅各单位相关经济政策,了解从业人员基本情况,从信息系统中调取相关数据,与经济管理方面主管领导及经管科主任现场交流经管工作在医院的现状与认识。本文对调研结果进行了初步总结分析。

    作者:张侃怀;程远;方丽;石俊婷;张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疑为动脉瘤性脑血肿脑疝患者急诊探查术的麻醉处理

    目的:探讨疑为动脉瘤性脑血肿脑疝患者急诊探查术的麻醉处理原则。方法我科与神经外科合作,采用静脉快速诱导气管插管、静吸复合维持麻醉的方法,对16例疑为动脉瘤性脑血肿脑疝行急诊探查术的患者进行了麻醉处理。术中监测ECG、IBP、HR、SpO2、CVP、PETCO2及尿量。结果16例患者术后均证实为动脉瘤性脑血肿脑疝患者。全组患者均未行DSA或CTA检查,急诊手术清除血肿,探查并夹闭动脉瘤,麻醉过程顺利,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对疑为动脉瘤性脑血肿脑疝患者行急诊探查术时,需多学科的协作配合,快速平稳的麻醉诱导与维持、保障患者围术期生命体征的平稳、解除患者的颅内高压是抢救患者生命的关键。

    作者:牟虹;陈登奎;刘英海;胡宇;程宏玮;殷雁斌;胡俊梅;骆沙舟;张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系统治疗中护理干预的作用

    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开始出现退行性变化,出现骨质流失、骨密度降低、骨小梁变细变脆等,终导致骨质松疏症,甚至出现病理性骨折,对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极大的影响。当前社会逐步进入老龄化阶段,因此,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已逐渐成为世界广泛关注的问题。另一方面,随着医疗模式的转变,也越来越关注患者的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对于骨质疏松症的治疗,已把如何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减轻患者痛苦、保持健康心理、提高生活质量、促进身心康复作为临床整体护理工作的重点[1]。本研究针对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使用唑来膦酸等药物治疗后出现的心理问题和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给予护理干预等综合措施,达到缓解患者焦虑、疼痛等症状的目的,以探讨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运用护理干预治疗的有效性。

    作者:方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评价不同海拔高原驻守官兵心功能

    目的:比较驻守海拔2800 m官兵与海拔4820 m官兵的左心功能及右心参数变化差异,探讨海拔高度对高原驻守官兵心脏的影响。方法利用飞利浦便携CX50型超声诊断仪,对驻守海拔2800 m官兵33名( A组)和海拔4820 m官兵25名(B组)行超声心动图检查,重点检查左室短轴舒张末内径(LVDd)、左房收缩末左右径(LASd)、右房收缩末左右径(RASd)、右室舒张末左右径(RVDd)、肺动脉内径(PAd)、二尖瓣口E峰与A峰血流速度(MVE、MVA)、二尖瓣环舒张早期速度( E′)、二尖瓣环舒张晚期速度( A′)、肺动脉加速时间( PVAT)、肺动脉平均压力( PAMP)。结果 B组的MVE、MVA、E′、E′/A′均低于A组,LVDd小于A组,PAd及A′大于A组,PVAT明显小于A组,PAMP明显高于A组(P﹤0.05),两组RASd、RVDd无显著差异( P﹥0.05)。结论与低海拔高原驻守官兵比较,驻守超高海拔高原官兵左室舒张功能减低,PAd增宽,PVAT缩短,PAMP增加,表明超高海拔高原环境对驻守官兵的心脏有一定影响,应该制定相应的健康保障策略,以切实防止或减轻超高海拔高原对官兵健康的影响。

    作者:齐伟;雷常慧;孟欣;左蕾;刘丽文;拓胜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他汀类调脂药致严重皮疹1例

    病例男,55岁,因“反复胸闷半年,加重0.5 h”于2013-04-20入院。入科后根据症状、心电图及心肌标志物的动态检查结果,诊断为“急性广泛前壁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给予尿激酶溶栓,阿司匹林300 mg,波立维300 mg,倍他乐克23.75 mg,立普妥40 mg,洛汀新2.5 mg,依诺肝素4100 IU。患者症状缓解,随后以阿司匹林100 mg/d,波立维75 mg/d,倍他乐克47.5 mg/d,洛汀新2.5 mg/d,立普妥20 mg/晚口服,于2013-05-01患者出现进行性加重的全身皮疹,伴瘙痒,请皮肤科会诊后考虑为药物疹,给予口服氯雷他啶,外涂卤米松乳膏,随后依次停用洛汀新、倍他乐克,皮疹不见消退且有加重趋势。于2013-05-05停用立普妥(阿托伐他汀),并继续口服氯雷他啶。于2013-05-07见皮疹未加重有控制趋势,随后患者皮疹渐消,于2013-05-12全部消退。因考虑到他汀类调脂药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必要性,于2013-05-14换立普妥为可定(瑞舒伐他汀),但在服药后2 h,患者再次出现全身渐进加重的皮疹伴剧烈瘙痒,遂立即给予地塞米松10 mg静脉滴注,瘙痒于用药3 h后缓解,皮疹于10 h后全部消退,以后不再使用一切他汀类调脂药。

    作者:杨亚男;周健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右旋美托咪定对全麻苏醒后耐管时间的影响

    目的:探讨右旋美托咪定( Dex)对全麻苏醒后的围拔管期耐管时间的影响。方法43例择期行腹腔内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生理盐水组( Ns组,n=20)、美托咪啶干预组( Dex组,n=23)。Dex组患者在手术结束前30 min开始微量泵输注右旋美托咪定0.5μg/kg,手术结束时输注完毕;Ns组输注等量生理盐水。观察并记录患者苏醒到示意要拔管的时间(T1),麻药停药至患者初醒时间(T2),肌松药停药至肌力恢复到4个成串刺激的T4/T1比值(TOF)=75%的时间(T3),拔管时心率(HR),拔管后15 min时的Ramsey镇静评分。结果 Dex组T1时间明显长于Ns组(P﹤0.01)。两组T2、T3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Dex组拔管时HR明显低于Ns组(P﹤0.01)。两组Ramsey镇静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全麻患者在手术结束前30 min持续泵注Dex 0.5μg/kg至术毕,可提供给苏醒后的患者一个较长时间的耐管状态,给消退残余肌松药提供更长的时间窗,同时对肌松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管后的镇静评分无明显影响。

    作者:何焱;黄章翔;麻伟青;吴晓智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等级医院评审对军队中心医院医学工程科发展的促进作用

    医院等级评审是以新的科学管理理论为指导,对医院的功能定位、医疗质量、服务能力和总体管理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并确定等级的专业技术活动[1]。通过周期评审,引导医院进行科学化、精细化、专业化管理,对规范医学工程科(简称:医工科)管理,明确工作职能定位与发展方向,促进医工科深入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我院于2013年11月8日通过总后勤部卫生部联合成都军区卫生部组织开展的三级甲等医院评审,也是战区中心医院三级甲等医院评审并获通过的第一家。笔者就此次等级医院评审中,涉及医工科评审标准与相关内容进行了归纳,对评审前后核心工作进行了对比,对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了分析,对好的做法与注意事项进行了探讨。通过等级医院评审,医工科职能得到了定位,质量得到了提高,流程得到了规范,能力得到了加强,为促进医工科建设与发展找到了差距、明确了目标、指明了方向,评审意义重大,促进效果显著,借鉴作用明显。

    作者:向劲松;王俊才;李泉;张林林;阚宝康;张永媛;雷凤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结肠黑变病1例5年随访结果

    病例男,70岁,慢性便秘10余年,长期服用“牛黄解毒片”及其他中成药通便,偶有腹胀,余无其他主诉。近10年每年体检,各项血生化指标及肿瘤标志物指标正常,多次CT、MRI及全身 PET/CT检查,均未发现体内占位性病变。2008年,首次行结肠镜检查,发现全结肠呈褐青色花纹,貌似蛇皮,血管纹理模糊,发现淡粉色息肉7粒,直径0.2~0.3 cm,当即钳除并送病理检查,病理诊断:结肠黏膜固有层大量色素沉着,结、直肠多发性绒毛状腺瘤性息肉。临床诊断:结肠黑变病( MC);多发性腺瘤性息肉。此后几乎每年行结肠镜检查,肠壁黏膜均呈黑褐色,似蛇皮样花纹,息肉情况如下:2009年发现息肉11粒,直径0.2~0.4 cm,予以电灼切除,未做病理检查;2010年无息肉,2011年未复查;2012年发现息肉9粒,直径0.2~0.4 cm,病理报告:直肠、横结肠、升结肠多发性炎性息肉;2013年发现淡粉色息肉3粒,直径0.2~0.3 cm,病理报告:升结肠黏膜管状腺瘤;间质陈旧性出血。

    作者:谢清明;窦德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静脉补充铁剂对慢性心力衰竭疗效的影响

    目的:观察静脉补充铁剂对慢性心力衰竭( CHF)的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144例CHF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常规治疗组( A组,n=72)和铁剂治疗组( B组,n=72)。A组给予常规治疗,B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合用静脉注射用铁剂。比较两组治疗3个月后的临床疗效、6 min步行距离(6MWD)、心功能分级( NYHA)、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 LVEDD)、左室射血分数( LVEF)、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评分( MLHFQ)及血浆NT-proBNP的差异。结果两组治疗后6MWD、NYHA、MLHFQ均明显改善( P﹤0.05),LVEF值明显提高( P﹤0.05),血浆NT-proBNP水平明显下降(P﹤0.05),但LVEDD改变不明显(P﹥0.05);B组治疗后6MWD、MLHFQ、LVEF的改善,NYHA、NT-proBNP水平下降及总有效率均优于A组(P﹤0.05)。结论铁剂能提高 CHF患者临床疗效,更进一步改善 CHF 患者的6MWD、MLHFQ、LVEF、NYHA,降低NT-proBNP水平。

    作者:张学森;姜大春;秦钰萍;李德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喷他佐辛减轻甲状腺癌手术应激反应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喷他佐辛联合丙泊酚能否通过抑制诱导性一氧化氮合酶( iNOS)减轻甲状腺癌手术患者应激反应。方法随机将100例甲状腺癌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麻醉维持分别静脉给予丙泊酚和喷他佐辛联合丙泊酚。分别测定两组麻醉前、麻醉1 h 及手术结束后的心率( HR)、平均动脉压( MAP)、收缩压( SBP)和舒张压( DBP)水平,以及血MDA水平和SOD活性。同时使用RT-PCR法测定麻醉前和麻醉1 h时患者血iNOS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在麻醉1 h和手术结束后,两组HR、MAP、SBP和DBP均较麻醉前明显升高( P﹤0.05),而对照组比干预组升高更显著( P﹤0.05);在麻醉1 h和手术结束后,两组血MDA水平较麻醉前升高,血SOD活性下降(P﹤0.05),但与干预组相比较,对照组改变更显著(P﹤0.05);在麻醉1 h,两组血iNOS mRNA的表达水平较麻醉前明显升高( P﹤0.05),但对照组比干预组升高更明显( P﹤0.05)。结论喷他佐辛联合丙泊酚进行麻醉,可能是通过抑制iNOS 改善了甲状腺癌手术患者应激反应水平。

    作者:部绍晋;闵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呼出气一氧化氮测定在老年哮喘诊治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呼出气一氧化氮( FeNO)测定在老年哮喘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在2013年3月~2014年2月收治的38例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FeNO检测,并与同期收治的38例非呼吸系统疾病老年患者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哮喘组FeNO[(59.2±16.8)ppb]显著高于对照组[(18.6±6.1)ppb](P﹤0.01);哮喘组FeNO在治疗3 d后[(51.5±13.7)ppb]和出院时[(36.1±9.4)ppb],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 P﹤0.05或P﹤0.01),但仍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1)。对16例哮喘患者在出院3个月后进行随访,其FeNO为(27.3±8.2)ppb,较出院时明显下降( P﹤0.01),但也仍高于对照组( P﹤0.01)。结论 FeNO在老年哮喘患者中明显增高,FeNO检测对老年哮喘的诊治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作者:张树荣;胡剑超;袁丽;崔盼盼;郭守福;李小梅;杨清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中耳胆脂瘤开放式改良乳突根治术后不干耳的治疗

    目的:总结中耳胆脂瘤开放式改良乳突根治术后不干耳的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2年12月66例中耳胆脂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男36耳,女30耳,年龄9~54岁,均行开放式改良乳突根治术,以术耳干耳时间为标志,对术腔的转归预后进行随访。结果54耳术后1个月内干耳,术腔上皮化。余12耳术腔反复长肉芽、流脓,经刮除肉芽、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反复灌洗术腔、氯霉素地塞米松纱条换药,2个月内干耳,术腔上皮化。此12例患者年龄在16~33岁,而其余54例极少数位于该年龄段。结论开放式改良乳突根治术后不干耳主要发生于青年中耳胆脂瘤患者,其实质为肉芽生长型,肉芽刮除及预防对干耳很重要。

    作者:王进;何跃;丽丽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第二掌背动脉Kite皮瓣修复拇指掌侧组织缺损及长期疗效

    目的:探讨使用第二掌背动脉Kite皮瓣(皮下蒂推进皮瓣)修复拇指掌侧组织缺损及其长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2012年4月以来使用第二掌背动脉Kite皮瓣修复拇指掌侧组织缺损患者40例,术后随访1年,观察皮瓣成活率、外形、运动功能恢复情况以及患者拇指痛觉、触觉、两点分辨觉、实体感觉。结果术后皮瓣成活39例,1例因皮瓣未成活而采用其他皮瓣修复方式。39例中,痛觉定位良好39例,触觉定位良好36例,两点分辨觉平均(8.2±0.5)mm,实体感觉良好者33例,运动功能恢复良好37例。结论第二掌背动脉Kite皮瓣修复拇指掌侧组织缺损具有皮瓣易于成活、拇指指腹外形饱满、皮瓣色泽质地优良、感觉恢复良好等优点,特别是在第一掌背动脉损伤而无法利用时,使用第二掌背动脉Kite皮瓣也可取得良好效果,值得临床工作者借鉴推广。

    作者:李彦闯;张旭;董杰;朱宏伟;邵新中;蒋朝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野外驻训官兵的艾森克人格特征调查分析

    野外驻训不仅可以提高部队的野战能力和野外适应能力,还可以提高部队协同作战的能力。野外驻训时,青年官兵不仅要长时间居住在自然条件不佳的环境里,而且还要开展强度大、针对性强的各种军事训练,而青年阶段正是健全人格形成的重要时期。有研究表明,约有10%~30%的青年官兵在这个阶段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1]。笔者参加过多次野外驻训,经过长期观察发现,由于驻训环境封闭、活动范围有限、文化娱乐生活单调、不能及时了解外界信息等,随着驻训时间的延长,容易导致驻训官兵内心缺失感,造成较重的心理压力,诱发各类心理问题。因此,关注驻训官兵的心理健康,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他们适应未来战争的良好心理应激能力,是当前野外驻训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任务。为此,本文应用艾森克人格问卷( EPQ)抽取某部野外驻训的官兵进行调查,以了解驻训官兵的人格特征,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贾媛媛;张超雄;孟小龙;常蕾;魏文婧;龙冬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瑞舒伐他汀/辛伐他汀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瑞舒伐他汀和辛伐他汀对慢性心力衰竭( CHF)的疗效。方法选取CHF患者108例,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分别加用辛伐他汀(20 mg/d)和瑞舒伐他汀(20 mg/d)治疗,疗程为6个月。在治疗前后,检测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高敏C反应蛋白( hs-CRP)、B型尿钠肽( BNP)、左室射血分数( 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 LVEDD),并评估纽约心脏病学会( NYHA)心功能分级,记录6 min步行距离。结果瑞舒伐他汀组和辛伐他汀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74%、75.93%,有统计学差异( P﹤0.05)。治疗后,两组LVEF、LVEDD、LDL-C、hs-CRP、BNP和6 min步行距离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且瑞舒伐他汀组较辛伐他汀组改善程度更明显(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联合常规治疗对CHF疗效优于辛伐他汀联合常规治疗,值得推广。

    作者:刘洪沛;黄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双子宫多发肌瘤合并一侧子宫扭转1例

    病例女性,43岁,孕1产1,22岁时在家自行分娩一足月活婴。因弯腰时突发下腹疼痛7 h,加重2 h,于2014年3月10日1:10到我院急诊就诊。既往身体健康,无特殊病史及家族史,月经正常,无痛经史。入院查体:体温36.6℃,脉搏70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10/74 mmHg,痛苦面容,神志清楚,查体合作,心肺听诊无异常。下腹压痛(+),反跳痛(+),肌紧张(+),以耻骨联合上方偏右侧明显,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妇科检查:外阴:已婚已产型;阴道:通畅、壁光滑,左侧阴道壁可见一大小约40 mm ×30 mm ×20 mm皱襞,表面光滑,粉红色,上端靠近宫颈,下端未达阴道口;宫颈:可见一个宫颈,表面光滑,形态规则,举痛及摆痛明显,宫颈表面11点位置可扪及一大小20 mm ×10 mm ×10 mm皱襞壁,表面光滑,粉红色,可与左侧阴道黏膜壁对合;宫体:后位,偏向左侧,质地中等,大小约50 mm ×40 mm ×40 mm,活动可,轻度触痛;附件:左侧附件区无压痛,未扪及异常,右侧附件区可扪及一直径大小约70 mm实性包块,质地中等,边界清晰,触痛明显。血常规提示:白细胞14.14×109/L,中性粒细胞79.9%,血红蛋白123 g/L, CRP 44.5 mg/L;尿妊娠试验:阴性。彩超检查:可见两个独立子宫,并列呈“蝴蝶形”,右侧子宫前壁宫底查见一约61 mm ×64 mm ×57 mm肌瘤,呈结节状融合,左侧子宫多发肌瘤,大直径约8 mm,盆腔积液约20 mm,回声均质。入院诊断:(1)急性盆腔炎;(2)子宫肌瘤(双侧);(3)双子宫;(4)不全性阴道纵隔。

    作者:吴丽英;杨静;姚芹雪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大学生新兵新训前后应付方式及SCL-90的差异分析

    目的:研究大学生新兵新训前后应付方式和心理健康水平的差异性。方法采用应付方式问卷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某部队152名新兵进行新训前后的抽样调查,并根据文化程度将被试分为大学生及非大学生两组,比较两组在应付方式和心理健康水平上的差异。结果(1)所有新兵在应付方式测验中,自责因子分新训后均显著升高( P﹤0.01);在SCL-90测验中,总均分、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性及其他因子得分新训后显著降低(P﹤0.05或P﹤0.01);(2)在解决问题、自责、求助、强迫、焦虑、精神病性因子上,大学生组得分低于非大学生组(P﹤0.05或P﹤0.01);两组新训后在SCL-90总均分、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性、其他因子上的得分均有所下降( P﹤0.05或P﹤0.01)。(3)文化水平与测试时间不存在交互作用。结论本批新兵新训后心理健康水平有显著提高,但还存在不合理的应付方式,不同文化程度新兵心理特征有较大区别,应结合其文化水平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以提高其适应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尹烈虎;蒋瑜;贺英;李学成;陆地;陈章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腹腔镜下功能性单通道袢式间置空肠吻合术的护理体会

    胃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其发病率、病死率在恶性肿瘤中位居前列。胃癌多位于胃窦部,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饮食习惯的改变,近年的报道显示,贲门胃底部的恶性肿瘤在胃癌中的构成比明显增加[1-2]。手术治疗胃癌为主要手段之一。对贲门胃底癌根治术后消化道重建方式,大多数外科医师常采用近端胃切除+残胃食管吻合或全胃切除+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的方法,但这两种术式术后会发生反流性食管炎、倾倒综合征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理功能及生活质量[3]。近年来,我科通过复习大量文献,结合腹腔镜技术,设计了腹腔镜下功能性单通道袢式间置空肠吻合,现已完成30例,所有患者无明显反流性食管炎、倾倒综合征表现,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术后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赵丽君;苏琳;吴金玲;曹廷宝;刘宏斌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石辛含片与甲硝唑棒联合治疗智齿冠周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石辛含片与甲硝唑棒联合应用治疗智齿冠周炎的效果。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智齿冠周炎患者1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4例。观察组在常规冲洗后,局部采用甲硝唑棒上药,每日1次;含服石辛含片,每次1片,每日4次。对照组在常规冲洗后,局部采用甲硝唑棒上药,每日1次。观察比较两组治疗3d后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7.61%、66.67%,观察组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两组均未见显著不良反应。结论石辛含片与甲硝唑棒联合应用治疗智齿冠周炎疗效显著,可快速有效地改善其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红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

主管:成都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成都军区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