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由医院等级评审引发对医院感染管理的思考

吴玉秀;盛军;李春华

关键词:医院等级评审, 医院感染管理, 中医院, 医院质量管理, 世界卫生组织, 感染管理科, 经济负担, 患者, 二级乙等, 二级甲等, 发生率, 医学, 生命, 健康, 家庭, 调查, 报告
摘要:医院感染伴随着医院而产生,随着医学的发展而加剧[1].据世界卫生组织(WHO)调查,全球医院感染的发生率约为9%,这不仅增加患者家庭的经济负担,而且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和健康.所以,医院感染管理是医院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我院原为二级乙等中医院,经过为期两年的努力,2013年6月份我们晋为二级甲等中医院.现将医院等级评审过程中暴露出的医院感染管理科存在的问题报告如下.
临床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肝胆外科手术后T管引流护理

    目的 总结肝胆外科术后进行T管引流的护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6月-2013年12月肝胆外科所收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充分沟通,讲解术后放置T管的注意事项,同时做好对症护理.结果 100例患者,均治愈后出院.结论 肝胆外科患者术后管道护理至关重要,做好T管引流护理观察,预防并发症,提高护理质量,利于疾病康复.

    作者:彭洁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厦门BRT事件之护理领域对受害者的心理援助

    厦门BRT事件是对人类健康和生命造成严重影响的重大事件,人员复杂,病情变化快,工作人员少,秩序乱,病人存在较大的抵触情绪,给抢救护理工作带来不少不便.解放军第174医院在2013年厦门BRT事件发生后,立即派出应急小分队,第一时间到达抢救现场,共抢救病人30余例,为抢救病人生命赢得了时间.通过对事故病人的抢救、治疗,到心理、生活方面亲情服务,使病人康复出院,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周洁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针灸配合丁香柿蒂汤、附子理中汤加味治疗呃逆验案1则

    呃逆,是指胃气上逆动膈,以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难以自已为主要表现的病症[1].现代医学称之为膈肌痉挛.呃逆为临床常见疾病,采用针灸配合内服中药治疗,效果显著.笔者临床观察1例针灸配合丁香柿蒂汤、附子理中汤加味治疗呃逆的病案,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叶常春;周维德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创伤性膈疝的手术治疗

    目的 总结创伤性膈疝的术前诊断和手术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37例创伤性膈疝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前确诊膈疝35例(94.6%),漏诊2例(5.4%),全部治愈34例(91.9%),死亡3例(8.1%).结论 CT检查可提高膈疝的早期确诊率,及时而全面的手术探查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延误诊治是本病死亡的主要原因.

    作者:章文龙;杨文东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放射工作者临床症状的量效关系分析

    目的 探讨辐射剂量与临床症状的关系.方法 选择某市放射工作者482人为调查对象,调查临床症状和受照射剂量.结果 不同累积剂量、放射工龄和年均剂量的临床症状阳性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剂量增加而增高,呈直线相关.结论 随着累积剂量、放射工龄和年均剂量的增加,放射工作者临床症状均在增多.尤其当临床症状数达到7个以上时,均呈现良好的剂量-效应关系.

    作者:李士正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高素质后勤职工队伍建设的探讨

    医院后勤管理是医院系统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确保医院完成医、教、研各项任务,充分合理利用现有卫生资源,发挥佳效益的根本保证.如何挖掘自身的潜力,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后勤职工队伍是医院后勤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作者:刘威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应用护理干预促进用药安全

    临床药物治疗是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临床用药的安全与否同病人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给药由医生开出医嘱,由护士实施给药,正确的给药能促进病人的康复,给药错误则会影响治疗效果,甚至给病人带来伤害,伤害严重者可导致死亡.通过护理干预,使护理人员在临床用药过程中的安全意识加强,正确、规范地实施药物治疗,减少用药过程中的护理缺失,以促进临床病人用药的安全、合理、有效.

    作者:朱京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丙泊酚复合地佐辛用于宫腔镜检查的研究

    目的 探讨地佐辛复合丙泊酚用于妇科宫腔镜手术麻醉中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行宫腔镜手术妇科患者200例,ASA分级Ⅰ-Ⅱ级,随机分为地佐辛复合丙泊酚组(A组),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B组),记录资料并作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麻醉前MAP、HR、SpO2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T1时与T0时比较MAP、HR、SpO2下降,MAP、HR有显著性差异(P<0.05),SpO2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间各时点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麻醉起效时间、意识恢复时间及呼吸抑制例数差异无显著性(P>0.05);丙泊酚用量和术后疼痛的例数,B组大于A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地佐辛与丙泊酚复合麻醉在妇科宫腔镜手术中效果满意,适宜应用.

    作者:全剑锋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妊娠期嗜血细胞综合征1例报告

    1 临床资料患者周文平,女,32岁,沐阳县十字乡周村人.丈夫徐云,阅江苏省人民医院2011年2月25日出院记录(住院号0644058)患者咳嗽多日,常州市医院予抗感染治疗,无明显缓解.1月24日至武进中医院就诊,发现巩膜黄染,小便黄,查肝功能示:TBIL119.4umol/L,ALT224U/L,AST490u/L.1月25日入住沐阳县中医院,体温高时38.4℃,保肝治疗效果欠佳.1月31日到江苏省人民医院就诊,复查肝功能肝功能示:IBIL164.4umol/L,ALT52U/L,AST131u/L,转入感染科,入院后查体:T37.3℃,P:100次/分,BP:96/60mmhg.

    作者:唐维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肺癌放疗计划中正常累加剂量计算研究体会

    目的 将原始计划剂量累加法与形变剂量累加功能,评价肺癌病人放疗计划中,正常组织和危及器官的累加剂量进行比较.方法 应用软件,采用形变化剂一累加,分别在CT图像上进行两次剂量累加,分别对心脏及脊髓两侧肺组织,平均剂量及受照剂量体积等参数进行两种方法的比较.结论 运用形变剂量累加法,可大致评价心脏肺等正常组织与危及器官的剂量体积.

    作者:艾天贻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文昌市2003年-2012年6岁以下儿童死因分析

    目的 了解文昌市6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及影响因素,为政府部门制定妇幼保健政策提供依据.方法 对海南省文昌市17个乡镇的2003-2012年出生的活产数及6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进行全面监测.结果 10年间婴儿死亡率为8.08‰,6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10.81‰,新生儿及婴儿死亡占6岁以下儿童死亡的比例分别为49.79%、74.75%、,新生儿及婴儿死因顺位均为早产及低出生体重、先天性心脏病、出生窒息、肺炎,1-6岁儿童死因顺位为溺水、先天性心脏病、肺炎.结论 海南省文昌市新生儿、婴儿及6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说明了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强产科队伍建设,加强孕期保健管理,加强新生儿复苏技术的培训及高危儿的防治护理,为降低我市6岁以下儿童死亡取得了一定成果.

    作者:云金妹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护士心理压力的调查分析研究

    目的 调查了解医院护士心理的心理卫生和压力情况及发生的原因,寻找可以缓解护士心理压力的良好办法和对策,以提高心理健康,保证良好的工作状态.方法 依据SCL-90自评症状量表,自行设计了问卷调查表,对我院所有护士的心理压力情况进行调查和抽样访问.结果 经过问卷回收后统计显示,由于工作、专业知识和心理卫生等原因,我院护士都存在各种各样的心理压力,面对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护士的自我调节方式不尽如意.结论 针对我院护士面临的心理压力和产生原因,提倡护士要进行适当的自我调整,进行定期的知识技能培训,减轻工作量,建立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进行心理辅导.

    作者:高保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CT定向微创穿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33例临床观察

    目的 分析总结CT定向应用YL-1型一次性使用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进行微创穿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选择穿刺时机,拔针时机等治疗问题.方法 回顾我科自2011年08月-2013年03月以来应用CT定向微创穿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33例临床资料.结果 成活30例,成功率90.91%与内科保守治疗相比效果显著,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减轻后遗症.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创伤小、效果好,是基层医院救治高血压脑出血病人可推广的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作者:杨金山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后便秘的预防及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后便秘的护理对策.方法 2012年5月-2013年5月我院90例恶性血液病化疗后的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预防措施及护理对策,比较2组患者便秘的程度.结果 采取护理对策的观察组恶性血液病患者便秘发生率及便秘程度交对照组均低,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对于恶性血液病化疗患者,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及护理对策,可降低便秘的发生率及便秘程度.

    作者:胡霞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枸橼酸西地那非与硫酸镁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比较

    目的 观察枸橼酸西地那非鼻饲或口服和硫酸镁(MgSO4)静脉滴注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PPHN)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5月-2013年5月临床诊断为PPHN的38例患儿,两组患儿均常规保持气道通畅、保暖、机械通气等,其中22例应用西地那非1mg~2mg/kg·次,口服或者鼻饲;16例应用MgSO4,饱和量200mg/kg,20min~30min内静脉滴注,然后以20-50mg/kg·h维持静脉滴注.所有患儿分别于治疗前、后监测肺动脉压力(SPAP)、动脉血氧分压(PaO2)及体循环收缩压(SBP)的变换.结果 枸橼酸西地那非口服或鼻饲、MgSO4静脉滴注分别于治疗10 min~30min、2h、24h~48h后的SPAP、PaO2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差异.但MgSO4静脉滴注组SBP明显下降,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西地那非组SBP无明显差异.结论 枸橼酸西地那非和MgSO4均可有效治疗新生儿肺动脉高压,但西地那非起效更迅速,且具有高度肺血管选择性,对体循环收缩压没有影响.

    作者:李海燕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阴式子宫全切除术的术后护理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阴式子宫全切除术的术后护理要点与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80例阴式子宫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基于每位患者手术治疗情况进行系统的护理干预,观察总结护理效果,探讨护理措施.结果 所有患者经过系统的术后护理干预均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护理效果良好;且护理后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较高.结论 对阴式子宫全切除术患者行系统的术后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敏侠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脑出血偏瘫早期康复治疗140例分析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出血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我院2009年8月-2012年9月收治脑出血偏瘫病患者2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组140例,对照组接受神经科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接受神经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在神经系统缺损体征不再进展后进行康复治疗.结果 治疗组:140例患者中,总有效133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95.0%;对照组:140例患者中,总有效91例,无效34例,总有效率65.0%,统计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根据康复治疗的临床准则和方法,对急性脑出血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治疗,能很好地促进患者运动功能及正常生活能力的恢复,早期康复治疗可促进患肢功能恢复,提高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廖荣叶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低剂量CT筛查肺癌同目前常规随访CT比较

    目的 比较肺癌筛查中,低剂量和随访CT的成像质量和放射剂量,以确认低剂量CT的有效性.方法 随机挑选80名肺癌患者样本,这80名患者均为在随访之前便由低剂量CT检测出肺癌.由5名专业放射科医生评定样本的CT扫描图像集.结果 在筛查肺癌时,低剂量CT和随访CT没有太大差别.各项标准下的诊断一致性达到80,%(P<0.001).在终诊断中,各项目一致性超过94%(P<0.001).5名医生在发现和定性肺结节时,未发现到两种CT成像之间的明显差别.在低剂量CT中,有效辐射区间在1.3-3.4mSv,但在随访CT中,有效辐射区间达到8.5-14.0mSv.结论 这项研究表明低剂量CT可取代标准剂量CT应用于肺癌常规随访中,以减少病人接受过多辐射.

    作者:肖信书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电子阴道镜用于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筛查1295例分析

    目的 评价电子阴道镜用于妇科健康体检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筛查的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1295例健康查体者进行电子阴道镜检查,同时进行巴氏涂片细胞学检查,对阴道镜可疑宫颈内上皮病变者行电子阴道镜定位下组织活检.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295例电子阴道镜检查结果中,可疑宫颈上皮内病变40例,异常率为3.09%.其中,31例诊断为宫颈上皮内低度病变,9例诊断为宫颈上皮内高度病变.宫颈巴氏涂片细胞学检查提示巴氏分级Ⅰ级33例,巴氏分级Ⅱ级7例,阳性率17.5%.镜下定位活检送病理诊断确诊CINⅠ级12例,CINⅡ级10例,CINⅢ级3例,宫颈早期浸润癌1例,慢性宫颈炎14例.阴道镜与组织学诊断符合率65%.细胞学与组织学的总体符合率仅为26.9%.结论 阴道镜用于女职工健康体检可增加CIN和早期宫颈癌的检出率,它可以弥补宫颈刮片的不足,减少漏诊,提高妇科普查质量.

    作者:欧喜兵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38例川崎病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38例川崎病(KD)患儿临床特点,并探讨该病的早期诊断、静脉给丙种球蛋白(IVIG)的治疗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08年12月~2011年12月儿童川崎病住院患者38例临床资料.结果 ①患儿平均年龄(5.0±2.5)岁,0~5岁发病患儿占84.2%(32/38),男性患儿占68.4%(26/38),略高于女性;②典型病例33例,不典型病例5例,两者相比,不典型(KD)的临床表现要少,但两者[白细胞(WBC)、反应蛋白(CRP)和)血沉(ESR)]三项临床炎症指标有一致性,均显著增高;③因早期KD表现无特异性,26.3%(10/38)的患儿误诊,以上呼吸道感染、皮炎、淋巴结炎等;④对IVIG治疗敏感占84.2%(32/38),IVIG疗效不佳者占15.8%(6/38),IVIG不敏感者炎症指标升高较明显.结论 川崎病是一种婴幼儿多见的疾病,发病无显著性别、地域,季节差异,病因以及发病机制尚未明确,早期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及实验室指标无特征性,容易误诊,常好发冠脉炎症,对于可疑症状患儿需警惕KD,典型KD给予IVIG疗效好.

    作者:魏苗苗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临床研究杂志

临床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