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乌灵胶囊改善高原官兵心理健康状况的疗效研究

曾令光;李洪波;董荣军;后海兵;罗华

关键词:高原官兵, 心理健康状况, 乌灵胶囊, 黛力新, 症状自评量表-90
摘要:目的:研究乌灵胶囊改善高原部队官兵心理健康状况的疗效.方法:利用症状自评量表(the self-report symptominvetltory.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对驻高原不同海拔地区部队官兵分别服用安慰剂、黛力新、乌灵胶囊前后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自评检测.结果: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空白组SCL-90量表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和治疗组各因子得分均降低,其中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焦虑因子较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乌灵胶囊对改善高原部队官兵心理健康状况有显著疗效.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BTEB2反义基因转染对血管平滑肌细胞迁移的影响

    目的:研究BTEB2反义基因转染对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的影响.方法:将BTEB2 cDNA反向克隆至腺病毒载体,构建携带反义BTEB2基因的重组腺病毒Ad.ASBTEB2;用Ad.ASBTEB2转染VSMC,经免疫印迹法检测BTEB2蛋白质表达;通过改良Boyden趋化小室检测VSMC迁移数;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检测促VSMC迁移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链(PDGF)的表达.结果:(1)Ad.ASBTEB2转染明显抑制VSMC的BTEB2蛋白表达;(2)Ad.ASBTEB2组VSMC迁移数较未转染组(P<0.01)和Ad.LacZ组(P<0.01)显著减少;(3)Ad.ASBTEB2组PDGF-BB表达较Ad.LacZ组和未转染组显著降低.结论:BTEB2反义基因转染显著抑制AngⅡ诱导的VSMC的迁移,这种抑制作用可能是通过减少促迁移因子的表达而实现的.

    作者:李德;唐兵;李刚;杨永健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乌灵胶囊改善高原官兵心理健康状况的疗效研究

    目的:研究乌灵胶囊改善高原部队官兵心理健康状况的疗效.方法:利用症状自评量表(the self-report symptominvetltory.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对驻高原不同海拔地区部队官兵分别服用安慰剂、黛力新、乌灵胶囊前后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自评检测.结果: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空白组SCL-90量表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和治疗组各因子得分均降低,其中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焦虑因子较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乌灵胶囊对改善高原部队官兵心理健康状况有显著疗效.

    作者:曾令光;李洪波;董荣军;后海兵;罗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部分性脾栓塞的若干问题探讨及展望

    脾功能亢进(脾亢)可有多种原因引起,导致一种或多种血细胞减少,产生严重后果,以往的外科脾切除术常伴有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易并发感染及出血.据Diamond报道,脾切除术后凶险感染或脓毒血症的发病率为0.58%~0.86%,为正常人群的50~80倍,因此脾切除术不再被认为无关紧要.

    作者:何乾文;李建浩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黄芩甙对重症急性胰腺炎TNF-α、IL-6及IL-10的影响

    目的:研究黄芩甙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中组织TNF-α、IL-6、IL-10及TNF-α/IL-10动态变化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45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干预组,每组各15只.假手术组仅行开腹翻动胰腺十二指肠后关腹,其余两组开腹后均行3.5%牛黄胆酸钠逆行胰胆管注射,制作SAP模型.造模后10 min,干预组经股静脉给予5%黄芩甙,其余两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给药3、6、12 h后测定血清淀粉酶、脂肪酶;观察胰腺组织病理改变;测定胰腺组织中TNF-α、IL-6、IL-10的含量.结果:(I)模型组血清淀粉酶、脂肪酶较假手术组显著增高(P<0.01);除3 h脂肪酶外,干预组各时间点血清淀粉酶、脂肪酶较模犁组显著降低(P<0.01~0.05);(2)模型组胰腺及周围有皂化斑的形成,胰腺水肿、出血、炎细胞浸润,胰腺组织结构破坏明显,有大片坏死区;干预组与模型组比较显著改善;(3)模型组胰腺组织中TNF-α、IL-6、IL-10水平较假手术组显著升高(P<0.01),而干预组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0.05);(4)模型组TNF-a/IL-10随时间先升高,6 h后逐渐减低;干预组较模型组降低早,3 h已开始明显降低.结论:黄芩甙可能通过减少TNF-α和IL-6的产生和释放,下调TNF-α/IL-10发挥对胰腺组织的保护作用.

    作者:李慧艳;赵曙光;赵保民;王旭霞;唐华;冯国华;王庆莉;闻勤生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吻合血管足内侧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的围手术期护理

    利用不同部位的皮瓣移植来修复各种皮肤缺损的手术在各大医院均有开展,如何提高移植皮瓣成活率是医护工作者的共同目的[1].2002年10月以来,我科应用吻合血管的足内侧皮瓣移植修复11例手部皮肤缺损,均取得成功,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罗晓华;杨骏;刘梁煌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契-东综合征1例

    病例 男性,3.5岁,彝族,父母系四川省甘洛县农民,因反复咳嗽咳痰3年余,加重1月入院.于出生后1月余即出现无明显诱因咳嗽、咳痰,常伴发热,每月发病1~3次,需经医院治疗方能控制,1月前受凉后又出现咳嗽、咳痰伴发热,经当地治疗无效而入我院.既往无其它疾病史,父母亲系表兄妹结婚,否认母孕期疾病史.

    作者:胡新文;田开新;苏绍东;任永红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静滴复方氨基酸注射液引起足背皮肤坏死1例

    病例王某,男,80岁,因咳嗽、咳痰、气喘2 W伴下肢浮肿,于2008年3月3日入我院干部病房.入院时伴有明显的精神症状,烦躁不安、吵闹,拒绝进食、服药、输液等;既往有冠心病、高血压病2级、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等病史.

    作者:郭硕;谭志胜;王卫群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VEGF及MMP-9在胸腔积液中的表达及联合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胸腔积液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意义及对胸腔积液性质的鉴别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诊治的61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作为实验组,20例结核性胸腔积液(良性胸腔积液)作为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其中VEGF及MMP-9的表达.结果:VEGF在恶性胸腔积液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结核性胸腔积液;VEGF及MMP-9联合检测的敏感性为73.5%,特异性为94.1%.结论:VEGF在恶性胸腔积液中的表达明显升高,联合检测VEGF和MMP-9对胸腔积液性质的鉴别有重要意义.

    作者:郑沅;蒋春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血清游离脂肪酸与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关系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患者血清游离脂肪酸(FFA)的变化.方法:2型糖尿病(DM)组40例,根据是否合并微血管病变分为单纯DM组20例,微血管病变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10例,糖尿病肾脏病变10例)20例,选择2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比色法测定血清FFA水平.结果: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组血清FFA的水平高于单纯DM组(P<0.05);单纯DM组血清FFA的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结论: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患者血清FFA水平升高,FFA可能参与了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

    作者:李谊文;高锦孝;程杰;王浩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新生儿腹胀9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新生儿腹胀的常见原因及治疗、转归.方法:对98例腹胀新生儿进行病因分类、回顾性分析治疗转归.结果:以出院诊断为标准,98例患儿中感染性疾病42例,占42.86%;早产儿生活力低下32例,占32.65%.1~3 d痊愈12例,1 w内痊愈81例,3例转外科治疗,2例死亡.结论:感染性疾病是新生儿腹胀的主要原因,早产儿尤其体重低下者是腹胀的高危人群.临床医师应高度重视,尽快明确原因,给予及时、合理治疗,以提高新生儿生存率.

    作者:傅大干;徐庆玲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RNA干扰的研究及其应用

    RNA干扰是近几年才兴起的一种新技术,它是由双链核糖核酸引起的抑制基因表达的一种现象.从提出至今,虽然只有短短几年时间,但这项技术已应用于多个领域,并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人们发现,RNA干扰在许多生命科学领域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同时,RNA干扰的应用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和限制,这些都有待于研究解决.本文就有关RNA干扰的研究现状及应用予以综述.

    作者:李媛;杨举伦;王丽;王玥;王力;赵稳兴;李学锋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护理查房在急诊科的实施

    护理查房是一项基本的护理活动,是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环节,是培养护理人员的重要手段,也是全面考核、提高护士素质的重要途径[1,2].两年来,我科根据急诊护理的工作特点,采用适合急诊急救的护理查房模式,在提高急诊护士的业务素质和抢救配合质量方面起到了较好的促进作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实施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江岩;郝江;丁亚琴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38例重症创伤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临床早期防治体会

    目的:重视和提高对重症创伤病人的救治能力,扼制病情的进一步发生和发展,尽快恢复已损害和衰竭脏器的功能,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对重危病人早期给予呼吸支持,在抗休克的同时积极手术;MODS救治中要抓住主要矛盾,积极运用CBP,尽快使用能有效降低炎症介质血清浓度的药物,防治SIRS的进一步发展.结果:本组病人尽管危重,但经积极救治效果满意,救治成功率高达81.6%,病死率18.4%.结论:对于重症创伤患者要紧密结合临床表现及早发现和干预MODS,以CBP为主要手段的综合治疗以及多器官功能支持疗法能对治疗.MODS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郭忠杰;史忠;高全杰;周坤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新时期护理质量控制持续改进的思考

    随着整体护理观念的不断强化,人们对健康的需求和价值观念的变化,需要建立系统、科学、规范的护理服务评价体系,以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质量管理面临着持续改进和发展的难题.保证护理质量的不断提高,确保医疗效果,是每一位护理管理者深入探讨的课题.

    作者:刘坤;万琪;马楚云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定量检测釉质脱矿的研究

    目的:探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LSM)在定量检测釉质脱矿中的适用性,寻求高效、精确的定量检测龋损的方法.方法:以去离子水作为空白对照组,而以0.1 mol/L乳酸的脱矿液(pH 4.6)为实验组,分别对4组釉质磨片连续脱矿24h、48 h及96 h后,以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定量评价各组釉质块脱矿差异.结果:随着脱矿时间延长,釉质脱矿面积显著增大(P<0.01),而脱矿区总的荧光强度显著升高(P<0.01).结论: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可对釉质脱矿量进行高效、精确的定量检测,且具有操作简便、无放射污染等优点.

    作者:行勇军;刘鲁川;韩旭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65例老年重度胸外伤后呼吸功能保护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严重胸外伤患者呼吸功能保护.方法:对我院65例60岁以上重度胸外伤患者的抢救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创伤严重程度评分ISS为16-49,行紧急气管插管5例,气管切开4例,手术治疗19例.普通鼻面罩给氧23例,简易麻醉机面罩及早期面罩无创机械通气17例,有创机械通气13例,人工呼吸机辅助时间平均74 h.痊愈59例,死亡6例.结论: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充分的通气量、适当控制补液速度和氧疗方式、及时有效的机械通气、合理的药物治疗等有效的综合治疗手段,是患者顺利恢复的重要措施.

    作者:许月明;陈虎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异种无细胞真皮组织相容性及血管化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异种无细胞真皮的组织相容性及血管化速度,并将结果与异体无细胞真皮的相关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方法:制备巴马香猪无细胞真皮和大鼠无细胞真皮,将二者同时皮下埋植于同一大鼠受体,1、4、8、12 w后取材,组织学切片观察其组织相容性;将二者分别进行单纯无细胞真皮移植,1、2、3、4 w后分别取材,组织学切片观察其血管化速度.结果:异种无细胞真皮与异体无细胞真皮皮下埋植后各时间点组织学反应相似,未引起受体免疫排斥反应,胶原结构未降解;单纯无细胞真皮移植后,异种无细胞真皮与异体无细胞真皮均能在2 w内完成血管化进程,且二者之间同一时间点新生血管数量无显著差异.结论:异种无细胞真皮与异体无细胞真皮同样具有组织相容性好、血管化速度快等生物学特性,理论上可替代异体无细胞真皮应用于临床.

    作者:陈俊颖;魏泓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膝下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球囊成形术治疗

    我院于2006年9月~2007年5月对4例动脉硬化闭塞症(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ASO)患者的膝下动脉病变采用血管内球囊成形术治疗,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兴立;陈翠菊;郭曙光;尹存平;方伟;张鹏;邱天;苏宏斌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直肠癌根治术前瞻性研究

    目的:探讨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效果及对保护排尿功能和性功能的意义.方法:对我科自2000年收治的66例中低位Dukes A、B期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5例,行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直肠癌根治术;对照组31例,行常规直肠癌根治术.对两组术后的局部复发情况、排尿及性功能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病例术后局部复发率无显著差异;但实验组术后的排尿功能和性功能得到更好的保护,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只要严格掌握适应症,个体化选择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术式,规范操作,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直肠癌根治术是目前直肠癌根治术的理想术式,值得推广.

    作者:范灵;李鸣;王德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中国首支驻黎巴嫩维和二级医院维和队员的选拔与培训

    2006年10月,成都军区受命组建首支60人维和二级医院(维和二级医疗分队),赴黎巴嫩执行联合国维和行动卫勤保障任务.从2007年1月维和二级医院走出国门,到2007年9月维和二级医院圆满完成任务回国,历时8个月,为联合国驻黎巴嫩临时部队来自31个国家的7500名维和人员及联合国的军事观察员、国际雇员、当地雇员、当地群众提供了卫勤保障[1],赢得了驻黎巴嫩各国维和分队的赞赏和信赖,为国家赢得了荣誉.维和二级医院优异的表现离不开此次人员的成功选拔和培训,现将人员选拔和培训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张忠奎;杨前程;高国民;王亮 刊期: 2009年第01期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

主管:成都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成都军区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