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原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围术期处理

李素芝;陈忠东;王洪亚;张胜天;易映红;肖嘉方;吴前进

关键词:高原, 先天性心脏病, 肺动脉高压, 围术期治疗
摘要:目的:积极治疗高原先天性心脏病并发肺动脉高压症,减少严重并发症及降低死亡率.方法:术前应用硝普纳使肺动脉压降低,同时给予高压氧治疗.术中行房间隔和室间隔缺损修补治疗,适当应用皮质素,加强心肌保护.术后应充分应用镇静、镇痛药物;适当延长呼吸机使用时间,使PaCO2维持在25~30 mmHg左右.结果:本组137例中130例治愈出院,另7例因室性心律失常,严重低心排出量综合征、肺动脉高压导致低心排出量综合征而死亡.结论: 积极的术前准备以及术中、术后处理可明显减少肺动脉高压带来严重并发症,降低死亡率.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彩超引导下自动活检枪在乳腺包块穿刺活检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彩超引导下利用自动活检枪对48例乳腺包块穿刺活检.方法:采用自动活检枪在彩超引导下进行病理活检.结果:48例穿刺成功,一次成功率为93.8%(45/48);组织条满意度95.0%;病理检查:乳腺癌17例,乳腺纤维瘤26例,乳腺小叶增生5例,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发生出血、感染和并发症.结论: 彩超引导下自动活检枪穿刺活检,具有穿刺取材安全、准确、快速,可推广应用.

    作者:李华斌;李玲;党群;邹黎;朱玲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矢状窦旁和大脑镰旁脑膜瘤的手术治疗

    目的:总结手术治疗矢状窦旁和大脑镰旁脑膜瘤的经验和技巧.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自1976年3月至2005年3月收治的112例矢状窦旁和镰旁脑膜瘤的临床表现、诊断、手术方式及其疗效.结果:本组常规开颅手术54例:肿瘤全手术切除率59.3%,术后死亡率7.4%,平均输血量1 200 ml;显微外科手术58例:肿瘤全手术切除率87.9%,术后死亡率1.7% , 平均输血量400 ml,与常规手术组比较,3项指标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显微外科手术能明显提高手术全切除率;术前有效的处理供血动脉,术中妥善保护矢状窦、中央沟静脉及重要皮层引流静脉,是减少术中出血和术后病残率的关键.

    作者:邓聪颖;张礼均;陈志;吴南;孟辉;林江凯;王宪荣;冯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高压氧局部吹氧治疗褥疮2例报告

    病历 (1)例1,女62岁,脑梗塞后遗症合并糖尿病,骶尾部创面为(5×7)cm的溃疡面伴有脓性分泌物;例2,女19岁,脑外伤4月余,尿潴留,置尿管,右侧肢体偏瘫,失语,右踝内侧(7×10)cm的创面伴有脓性分泌物.

    作者:李林;张弘;杨霞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中心摆药发放注射药品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为了保证药品的质量,促进合理用药,减少药品浪费,提高医疗水平[1].目前,我院住院病人注射药品的用药,都是由中心摆药室经各护理单元对当日的医嘱校对完后,电话通知打印相应科室注射药品汇总的摆药清单,由药师按摆药单逐一整齐的发放到固定小车上,经护士亲自查对无误后,在登记本上签字,为第二天病人治疗使用.

    作者:张云玲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止血带致上肢麻痹1例报告

    病例 男,23岁,因锐器伤致左拇短、长伸肌腱断裂行肌腱吻合术.术前于上臂1/3处包扎上肢电动止血带,臂丛麻醉后充气,压力300 mmHg,手术时间1 h.

    作者:李洪彬;林炎水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复方聚乙二醇对膀胱全切术前肠道准备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全膀胱切除手术前行肠道准备的佳方法.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为肥皂水清洁灌肠+口服苷露醇组,B组为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组.比较两种不同肠道准备方法的效果及缺点.结果:在患者依从性、不良反应、术中肠道清洁度、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方面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全膀胱切除术前采用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清洁肠道,安全、有效,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早,术后感染与吻合口瘘发生率低,是目前全膀胱切除术前较优越的肠道准备方法.

    作者:傅丽丽;廖淑梅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超声乳化玻璃体切割系统对婴幼儿后发障的预防探讨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玻璃体切割系统对婴幼儿后发障的预放作用.方法:对27例39眼婴幼儿先天性白内障在全麻加眼部表麻下采用超声乳化行白内障吸出、人工晶体植入,所有病例视轴区后囊膜均圆形切除及前段部分玻璃体切除术.结果:随访1~3年,因年幼不便测试视力,但能行走自如,能准确接拿物品,27例39眼视轴区透明,术后未发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采用超声乳化玻璃体切割系统治疗婴幼儿先天性白内障,手术安全有效,对预防后发障有着重要作用.

    作者:耿美香;徐春光;翟军印;尹沂;尚玉堂;王桂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转移因子口服液佐治小儿单纯性肾病综合征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转移因子口服液佐治小儿单纯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75例诊断为单纯性肾病综合征的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主要采用泼尼松口服治疗,治疗组另加用转移因子口服液治疗.观察两组的感染率、复发率及治疗前后血IgG、IgA水平.结果:治疗组的感染率和复发率明显较低;治疗后血IgG、IgA水平明显提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P<0.01).结论:转移因子口服液佐治小儿单纯性肾病综合征可以降低患者的感染率和复发率,提高血IgG和IgA水平,是治疗肾病综合征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李红梅;鲁利群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回盲部肿瘤误诊为阑尾周围脓肿3例分析

    病例1 女性,77岁,因右下腹疼痛1个月,加重1 d入院,入院查体:全腹平坦,无肠型及蠕动波,右下腹压痛及反跳痛,可触及一大小约(4×4)cm包块,当时诊断:阑尾周围脓肿、局限性腹膜炎,入院后经抗感染等治疗后症状无好转,急诊在持续硬膜外麻醉下行阑尾切除术,术中见:回盲部肿瘤伴穿孔,根据患者一般情况,术中取活检并行右半结肠造瘘术.

    作者:王军武;刘冬生;陈理国;储晴曙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高原未闭动脉导管结扎术并发症防治

    目的:总结110例先天性高原未闭动脉导管结扎术和并发症防治.方法:所有病例均采用全麻下行未闭动脉导管结扎术.结果:完成手术藏族62例,汉族48例,术中发生导管破裂出血3例,经再行3-0线缝合止血成功,110例术后伤口甲级愈合.结论: 高原地区行未闭动脉导管结扎术,加强并发症防治,疗效满意.

    作者:陈忠东;李素芝;王洪亚;张胜天;吴前进;易映红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部队基层官兵用药存在的误区及对策建议

    药物作为一种特殊商品,既有防病治病的一面,又有不良反应的一面.近些年来不合理用药及其导致的用药安全问题已成为威胁公众健康不容忽视的话题,因此,不合理用药的危害甚至超过了疾病本身.

    作者:易晓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血液灌流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血液灌流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的急性重症胰腺炎18例,采用血液灌流治疗9例,与常规综合治疗组9例进行比较,结果:血液灌流组较常规综合治疗组能缩短住院时间,降低病死率,减少并发症,各项临床生化指标改善明显.结论:血液灌流可作为治疗重症胰腺炎的重要手段.

    作者:杨林;金家贵;罗绍军;王峰;熊秀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慢性心衰患者胰岛素抵抗与血清瘦素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慢性充血性心衰(CHF)患者瘦素含量与胰岛素抵抗的相互关系.方法:测定57例男性CHF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组空腹血清瘦素(Leptin),空腹血糖(FG),空腹胰岛素(FIN),稳态模式评估法(HOMA)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IR).结果:CHF组FIN、IR及Leptin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CHF组Leptin与IR、FIN呈正相关(P<0.01),Leptin为IR的独立预测因素(P<0.01).结论:Leptin在CHF患者能量代谢紊乱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郭传明;杨丽霞;王燕;赵彬;石燕昆;魏玲;齐峰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我院士兵医疗卡的制作与体会

    随着医疗信息化的深入,持卡就医成为军队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趋势和重要内容之一,医疗卡是部队官兵就诊的信息载体,在医院信息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2].

    作者:杜立;王军;梁晓宇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医院卫生经济管理的发展趋向及若干问题探讨

    在医疗市场竞争中,医院只有提高医疗质量和效益才更具有竞争力.病人对医院质量的评价是以自身满意度来衡量的,这种满意度不仅要求治疗快,效果好,而且还要求环境好、服务好、费用低,并且有良好的医患关系.

    作者:赵存现;穆云庆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椎动脉损伤致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临床探讨

    目的:通过随访3年的60例椎动脉损伤患者的临床表现,以此确定椎动脉损伤是否会导致中枢神经系统(脑、颈髓)损伤.方法:对颈椎骨折脱位患者行颈椎正侧位X片、椎动脉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检查以确定患者并发椎动脉损伤,同时行脑CT或脑MRI检查以除外颅脑损伤.结果: 单侧椎动脉损伤患者在对侧椎动脉能代偿的情况下,其中枢神经系统受损症状较轻,在失代偿情况下,其中枢神经系统受损症状相对较重,双侧椎动脉损伤患者,其中枢神经系统受损症状重,并可能出现死亡.结论:椎动脉损伤可能会导致中枢神经系统一定程度的损害.

    作者:邓天琼;张怡五;王晓勇;陈果;杨星华;蒲渝;官正华;王青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灾难医学救援体系和机制的构建设想

    灾难和突发事件已成为当今社会一个重要的公共问题,我国急需开展灾难医学理论体系的系统研究,以有效应对各种灾难和突发事件.

    作者:徐昕明;辛阔林;王涛;郭海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信息化条件下新型伤票的研究开发

    伤票是战场卫生减员信息链中的第一环,传统的填写方式与信息传递流程已远不能满足在高技术条件下的信息化战场指挥系统对原始信息的需求.开发新型伤票并建立新的信息传输流程,对提高卫勤指挥系统的自动化能力具有现实和重大的意义[1].

    作者:胡剑超;徐昕明;李铁军;赵锐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从青阳参提取的新寡糖

    目的:了解青阳参片中化合物的结构.方法:对青阳参(萝藦科)的乙酸乙酯提取物(即青阳参片)进行酸水解,用柱层析的方法分离水解产物,得到的纯化合物再用光谱方法测定结构.结果:分离得到4个新寡糖,结构被分别测定为:甲基 2,6-二去氧-3-O-甲基-β-D-阿拉伯-己吡喃糖基-(1→4)-6-去氧-3-O-甲基-β-D-核-己吡喃糖基-(1→4)-6-去氧-3-O-甲基-α-L-核-己吡喃糖苷 (1),甲基 6-去氧-1,3-二-O-甲基-β-D-核-己糖基-(1→4)-2,6-二去氧-3-O-甲基-α-D-阿拉伯-己吡喃糖苷 (2),甲基 2,6-二去氧-3-O-甲基-β-D-阿拉伯-己吡喃糖基-(1→4)-6-去氧-3-O-甲基-α-L-核-己吡喃糖苷 (3),和2,6-二去氧-3-O-甲基-β-D-阿拉伯-己吡喃糖基-(1→4)-2,6-二去氧-3-O-甲基-α-D-阿拉伯-己吡喃糖基-(1→4)-2,6-二去氧-3-O-甲基-β-D-来苏-己吡喃糖 (4).结论: 青阳参片中的单糖残基为2-去氧己糖,残基间以1→4连接.

    作者:赵益斌;刘迪;徐贵丽;左国营;张青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鼻内窥镜下咽鼓管注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

    目的:探讨咽鼓管注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以1%麻黄素和1%地卡因喷鼻腔及鼻咽部3次,充分麻醉和收敛鼻咽粘膜后,以30°鼻内窥镜观察咽鼓管口,吸除管口分泌物,将导管置入咽鼓管口,先向管内注入空气数次后注入地塞米松5 mg,以空针推入少量空气后,再将全部药液注入鼓室.结果:275耳中治愈253耳,好转16例,无效6耳;治愈率92%,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鼻内窥镜下咽鼓管注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取得较好疗效,经验值得借鉴.

    作者:王漫雪;宋玉芬;付文元;刘磊;陶树兵 刊期: 2007年第04期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

主管:成都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成都军区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