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鲁艳慧;王凤莲
目的:探讨单兵高原增氧呼吸器在高原现场的增氧效果.方法:5名从海拔3700 m到5380 m往返途中和10名在海拔5 380 m高原的受试者,佩戴单兵高原增氧呼吸器进行踏阶负荷运动试验,分别检测血氧饱和度(SaO2)、心率(HR)及台阶指数.结果:在往返海拔5 380m途中,5名在7处的不同海拔高度佩戴与不佩戴单兵高原增氧呼吸器时,SaO2分别为(82.17±8.93)%和(77.17±11.41)%,有显著性差异(P<0.05);HR分别为(86.74±17.33)次/min、(90.25±20.46)次/min,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海拔5 380m高原,佩戴与不佩戴单兵高原增氧呼吸器时,踏阶运动台阶指数分别为(53.83±6.10)和(49.28±3.01),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单兵高原增氧呼吸器能有效地促进高原习服过程,提高和改善低氧条件下人体的劳动能力.
作者:崔建华;罗二平;马广泉;哈振德;吴晓明;申广浩;李彬 刊期: 2006年第01期
非类固醇类抗炎药物(NSAIDs)包括非阿斯匹林非选择性抑制二种环氧化酶同工酶(COX:COX-1、COX-2)的NSAIDs和环氧化酶2选择性抑制剂,传统的非阿斯匹林非选择性NSAIDs,抑制二种COX:COX-1、COX-2,其抗炎疗效来自对COX-2的抑制,而药物伴发的胃肠等副作用是由于无选择地抑制了COX-1;于1999年问世的特异性COX-2抑制剂(又称昔布类抗炎药)只抑制COX-2,不抑制或极少抑制COX-1,从而达到既有抗炎疗效又可减少胃肠不良反应.一些大规模临床试验[2~6]也证实了COX-2抑制剂比非选择性NSAIDs胃肠副作用少,可是这些试验也引起了人们对这类药物的心血管安全性的关注.
作者:彭晋湘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我院为临床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综合性医院.每年要接受大批的实习学员.药剂科作为一个重要的医技科室在每年的实习生带教工作中肩负着重要的任务.因此,在新时期如何抓好实习学生的学习管理工作,使学生的后期毕业实习与前期教学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实习生充分利用实习验证、巩固和深化所学理论,掌握基本技能,这已成为当前的新课题.笔者这几年在药学带教工作中总结了一些经验.现报告如下:
作者:曾剑强;袁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化学感受器瘤指源于化学感受器系统的肿瘤,临床上少见,现报告1例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的病例.
作者:李先慧;刘德贵;张彦标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细胞生长因子(GF)对生物电场(EF)诱导大鼠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定向迁移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大鼠主动脉VSMC,在不同条件培养基中用150 mV·mm-1EF干预6h,显微成像及图象分析技术检测平滑肌细胞迁移情况.结果:在含有10%胎牛血清(FBS)的培养基中,VSMC在EF作用下向阴极迁移.在无血清的培养基中,细胞没有定向迁移.在无血清培养基中补充血小板源生长因子-BB、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1(FDGF-BB、bFGF、TGF-β1)时,部分恢复细胞向阴极迁移.结论:EF诱导的VSMC定向迁移依赖于血清的存在,血清中的生长因子与EF协同作用,促进细胞向阴极迁移.
作者:唐波;何国祥;刘建平;李德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影响嗅神经母细胞瘤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地分析我科1993年3月~2004年6月收治的24例嗅神经母细胞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包括就诊时年龄、性别、病程、Kadish分期、组织病理学分级、治疗方式、是否颈部淋巴结转移,并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因素.结果:3例病理切片未找到,余21例病人,男12例、女9例,病人年龄4~65岁,平均年龄36.95岁,病程15 d~6年,平均9.69月.Kadish分期:A期6例,B期4例,C期11例.组织病理学分级:1级1例,2级6例,3级9例,4级5例.8例综合治疗,单一治疗13例,5例病人颈部淋巴结转移.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因素中,年龄具有相关性(P<0.05).性别、病程、临床分期、组织病理学分级及治疗方式无相关性(P>0.05).结论:年龄与嗅神经母细胞瘤颈部淋巴结转移相关.
作者:王进;杨伟炎;王荣光;韩东一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定量分析大黄对癫痫患者视频脑电监测(video-EEG)的影响.方法:对36例应用大黄治疗后癫痫患者,和31例对照组癫痫患者进行视频脑电图(V-EEG)定量分析.结果:大黄组与对照组主频、θ、δ相对功率值有显著性差异(P<0.05),大黄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主频大部分前移、θ、δ相对功率明显下降.结论:长程视频脑电定量监测大黄对中枢兴奋性具有抑制作用.
作者:李翠莹;杨继庆;顾建文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分析老干部的发病规律及死亡病例特点,为今后保健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对153例老干部的死亡原因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刚;丁江岚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军队基层兵员人格特质,为塑造当代军人健康人格特质提供依据.方法:以某舟桥部队兵员为对象,以Raymond B. Cattell 16项个性因素测评量表(16PF)为工具,测评结果与辽宁省1981年成人常模、男大学生常规进行总体均值差异显著性检验.结果:样本群体除B因素外,其余15项人格因素均与成人常模有显著性差异,与大学生常模的两样本均值差异性检验9项因素具有显著差异.结论:现行国内16PF常模对现阶段青年、青年群体,尤其是特种兵军人群体的参照性值得商榷,现时的建模问题,应引起心理学界尤其是军队心理学专家的关注.
作者:宋华;陈啸;李卫兴;肖飞 刊期: 2006年第01期
观察凯西莱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58例疗效.方法:随机将收治急性酒精中毒病例分为凯西莱联合纳洛酮治疗组和常规治疗为对照组.结果:经治疗,联合治疗组症状缓解清醒时间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凯西莱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罗绍军;杨林;王峰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医院目标成本管理是医院经营管理的重点,本文讨论了目标成本管理的相关概念和内涵,阐述了医院目标成本管理的特点和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医院目标成本管理的思路.
作者:陈燕凌;李书章;徐迪雄;赵存现;李立宇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在急诊救治伤病员时,医护人员必须进行及时、有效、快捷地组织开展救治工作,本文通过总结近10年来抢救治疗8 806例伤病员的经验,认为在组织急诊救治工作中,尽早确立诊断思路、明确抢救程序、把握急救时间窗是降低伤病员致残率、死亡率的关键.
作者:陈建洪;黄德华;黄建红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在军队医院大幅度精简整编的背景下,各医院为了生存和发展,从1986年开始,陆续聘用地方护士.目前聘用护士已成为我区护理队伍的主力军.各医院聘用护士总计达1 100余人.医院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护士工作的优劣直接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安危,护士素质的高低也关系到医院的质量、声誉和发展.因此聘用护士的管理是当前军队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一个新课题.笔者近期调查了我区医院聘用护士的管理现状,现将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其管理对策.
作者:石敏;石骥;傅良韬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献血法>实施以后临床用血品种、季节分布变化的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成都军区总医院2000~2004年临床用血情况.结果:临床使用全血比例逐年下降,成分血比例逐年升高,2004年成分输血率达到97.61%;机采血小板用量接近总用血量的40%;年用血高峰在8~9月.结论:我院推广成分输血已取得了初步成果.
作者:朱国标;韩宇平;高建丽;肖洁;于丽君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高原地区原发性高血压心律失常与心肌缺血,左室肥厚,血压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对住院的405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心电图,24 h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高原地区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发生率50.86%,心肌供血不足发生率54.01%,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61.23%,房性心律失常发生率81.98%.左室肥厚组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无左室肥厚组(P<0.01);心肌缺血组发生心律失常较无心肌缺血组有高度显著差异(P<0.01).结论:高原地区高血压病心律失常的发生与高原地区低氧环境及左室肥厚,心肌缺血,血压水平等综合因素有关.
作者:刘争建;王立志;邓军将;肖蓬勃;李高元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当前,医院虽在改革开放、市场繁荣的大好局面下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在前进的道路上仍然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和困难.只有正视、研究和解决这些问题和困难,才能使医院改革发展勇往直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才能站稳脚跟.
作者:侯凯文;张桂祯;刘霞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宫颈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1],占女性癌症死亡率的第二位[2].宫颈癌的治疗方法主要是放射及手术治疗或两者联合应用,近年来随着化学药物的不断发展,介入治疗及栓塞已成为宫颈癌患者术前及术后辅助治疗的方法.药物在动脉内浓度高,疗效好,副反应轻,痛苦小,病人恢复快[3].现就其治疗中的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李娜;鲁艳慧;王凤莲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维甲酸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P)心肌、血管平滑肌增殖的影响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S)所起的作用.方法:18只SHR大鼠随机分为全反式维甲酸治疗组、对照组、卡托普利治疗组,每组6只.分别予治疗组和对照组皮下注射全反式维甲酸(ATRA)10mg/Kg体重或溶媒,高血压药物治疗组予卡托普利0.25mg/Kg体重管饲,每天一次,均疗程4周.疗程结束后观察各组SHR大鼠心肌、血管平滑肌(VSMC)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变化以及心肌ACE-mRNA、ACE2-mRNA的表达.结果:维甲酸治疗组心肌、血管平滑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卡托普利治疗组的PCNA表达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但维甲酸治疗组与卡托普利组比较也有显著差异(P<0.01);维甲酸治疗组ACE-mRNA的表达低于卡托普利组及对照组(P<0.01),卡托普利组ACE-mRNA的表达也低于对照组(P<0.01);而维甲酸组ACE2-mRNA的表达则高于对照组及卡托普利组(P<0.01),后两组之间则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维甲酸能抑制SHR模型心肌、血管平滑肌PCNA的表达,并在增加ACE2-mRNA表达的同时减少ACE-mRNA的表达,从而有可能干预增殖性血管疾病的病程.
作者:黄真;张勤;王国蓉;黄俊 刊期: 2006年第01期
1984年开发成功的电子束CT(EBCT),因其扫描速度大大提高(小于100 ms),使它成为第一个实现心电同步心脏成像的CT系统[1].1998年,全周扫描时间0.5 s、同时采集4层图像的多层螺旋CT(MSCT)开发成功,使机械CT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2~4].近年来,CT技术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先后开发出了8层、16层、32层及64层螺旋CT,全周扫描时间进一步缩短,空间分辨率也明显提高,为冠心病的无创影像学检查展现了美好的前景.由于心脏生理活动的特殊性,MSCT的时间分辨率仍不能满足获得心脏某一期相冻结图像的要求,为了能获得高质量的心脏及冠状动脉图像,满足对冠心病诊断的要求,同时尽可能减少病人的辐射损伤,针对MSCT的技术特点,目前采用了多种专门的扫描及图像重建技术.本文综述有关文献,对MSCT心脏及冠脉成像的技术方法、成像原理作一简介,以期对指导临床应用有所帮助.
作者:尤志军;王劲武 刊期: 2006年第01期
2004年,三总部联合发布了新的<军人及其家属医疗费用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建立了大病医疗统筹补助基金,对军人和享受优惠医疗的军人家属患大病出院后,后续治疗发生的合理医疗费用给予统筹补助,对解决大病患者出院后的服药等治疗问题,减轻部队和个人的医疗负担起到了积极作用.现将我区第一年施行大病医疗统筹补助的主要做法介绍如下,并且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加强大病医疗统筹经费管理的对策和建议,供同仁商榷.
作者:石骥;颜碧玉;文军;傅良韬;程东祥 刊期: 200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