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绍军;杨林;王峰
目的:探讨<献血法>实施以后临床用血品种、季节分布变化的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成都军区总医院2000~2004年临床用血情况.结果:临床使用全血比例逐年下降,成分血比例逐年升高,2004年成分输血率达到97.61%;机采血小板用量接近总用血量的40%;年用血高峰在8~9月.结论:我院推广成分输血已取得了初步成果.
作者:朱国标;韩宇平;高建丽;肖洁;于丽君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研究战伤诊断数字化方法.方法:将战伤诊断编码定为28位,第1~8序位:战伤伤部;第9~16序位:解剖结构类别;第17~20序位:战伤伤型;第21~26序位:战伤伤类;第27~28序位:战伤严重性分级.结果:参照临床疾病诊断名称将2000余种不同类型战伤进行细化并予以编码.结论:本研究可操作性强,稳定可靠,符合编码规律和信息化要求.
作者:何毅刚;周世伟;郑然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分析高原阑尾炎病例的特点、发病原因、治疗及预后.方法:采集2002~2005年3月3年间收治的高原阑尾炎119例,进行临床诊断分析.结果:本组119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及化脓性阑尾炎,均经急诊手术或择期手术治愈.有并发症者经保守治疗或再次手术治疗而痊愈.其中肠瘘1例,死亡1例.结论:高原地区人烟稀少、交通不便,加之风俗习惯及迷信思想的误导,致使误诊误治.故应加强宣传教育、破除迷信,改善医疗条件,提高医务人员责任心和业务水平积极为少数民族防病治病.
作者:韩家发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病例女,31岁,因G3P1,停经41 d,尿HCG阳性,要求行药物流产.于2005年1月9日就诊.2000年8月第一胎经阴道分娩顺利,2004年4月曾人工流产一次.无心、肝、肾疾病史.B型超声检查:增大的宫腔内见1.8 cm×1.4 cm孕囊,未见明显胎芽组织.双侧附件未发现明显异常.一般情况良好,谈话、签字后予米非司酮200 mg,共6片.口服:上午10时2片,晚10时1片,共2 d,第3天来医院药流观察室顿服米索前列醇0.6 mg,服药前后2 h禁食,10日始服药.
作者:杨霞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我院为临床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综合性医院.每年要接受大批的实习学员.药剂科作为一个重要的医技科室在每年的实习生带教工作中肩负着重要的任务.因此,在新时期如何抓好实习学生的学习管理工作,使学生的后期毕业实习与前期教学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实习生充分利用实习验证、巩固和深化所学理论,掌握基本技能,这已成为当前的新课题.笔者这几年在药学带教工作中总结了一些经验.现报告如下:
作者:曾剑强;袁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高原地区原发性高血压心律失常与心肌缺血,左室肥厚,血压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对住院的405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心电图,24 h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高原地区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发生率50.86%,心肌供血不足发生率54.01%,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61.23%,房性心律失常发生率81.98%.左室肥厚组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无左室肥厚组(P<0.01);心肌缺血组发生心律失常较无心肌缺血组有高度显著差异(P<0.01).结论:高原地区高血压病心律失常的发生与高原地区低氧环境及左室肥厚,心肌缺血,血压水平等综合因素有关.
作者:刘争建;王立志;邓军将;肖蓬勃;李高元 刊期: 2006年第01期
通过及时或定期进行老年人心电图检测、对及早发现心血管疾病、早诊断、早治疗有着重要意义.方法:受检者在安静状态下常规记录12导联心电图,采用仪器自动分析加人工分析并判断检测结果.结果:1650人健康心电图检测中,完全正常920名,占55.8%;心电图异常者730例,占44.2%.结论:心电图检测心肺疾病是为经济、简便和安全的方法,检出率高、重复性强.对心脏病的早期诊断和高危患者的筛选具有独特的价值.亦是体检中不可缺少的检查方法.
作者:党群;李玲;李华斌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实验性冲击波负压(BUP)暴露对豚鼠耳蜗外毛细胞内游离钙浓度([Ca2+]i)的影响.方法: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用钙敏荧光探针Fluo-3作为指示剂,观察豚鼠暴露中等强度实验性BUP后耳蜗外毛细胞[Ca2+]i的变化.结果:中等强度BUP暴露后8 h,至暴露后24 h和3 d稍有回落,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上述这些变化与听性脑干反应阈值的升高是一致的.结论:豚鼠暴露中等强度性BUP可引起耳蜗外毛细胞内[Ca2+]i的明显增高,且可能是听功能损害的主要原因之一.
作者:李朝军;刘兆华;朱佩芳;王正国;刘宝松;杨成;陈海斌;宁心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人工流产3种麻醉方式的比较.方法:采用本院门诊要求终止妊娠妇女300例,分为3组:A组行宫颈、宫腔利多卡因表面麻醉法;B组:采用丙泊酚静脉麻醉;C组:用氯胺酮0.0005 mg/Kg加阿托品10 mg缓慢静脉推注,必要时追加1/4~1/2剂量.结果:丙泊酚镇痛效果好,副反应少,但价格稍贵;氯胺酮效果次之,价格便宜但需要严格掌握剂量,谨慎使用.利多卡因价格便宜,副反应少,但镇痛效果不佳.结论:丙泊酚是一种亲脂溶性、短效静脉注射全麻药起效快、代谢快.易于通过血脑屏障并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经肝脏代谢,随尿排出.操作简便,药量易于控制,术后清醒快,痛苦少,伴发症少,易被病人接受.更适用于基层医疗单位推广实用人流镇痛方法.
作者:苏绍东;张小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影响嗅神经母细胞瘤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地分析我科1993年3月~2004年6月收治的24例嗅神经母细胞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包括就诊时年龄、性别、病程、Kadish分期、组织病理学分级、治疗方式、是否颈部淋巴结转移,并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因素.结果:3例病理切片未找到,余21例病人,男12例、女9例,病人年龄4~65岁,平均年龄36.95岁,病程15 d~6年,平均9.69月.Kadish分期:A期6例,B期4例,C期11例.组织病理学分级:1级1例,2级6例,3级9例,4级5例.8例综合治疗,单一治疗13例,5例病人颈部淋巴结转移.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因素中,年龄具有相关性(P<0.05).性别、病程、临床分期、组织病理学分级及治疗方式无相关性(P>0.05).结论:年龄与嗅神经母细胞瘤颈部淋巴结转移相关.
作者:王进;杨伟炎;王荣光;韩东一 刊期: 2006年第01期
信息技术在战争中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扩展了兵器的作战性能,提高了军队的作战能力,从而使卫勤保障的空间、内容、方式等发生了质的变化.虽然一方面已经和必将继续有力地推动卫勤技术和装备向新的高度和深度发展,给卫勤保障信息化带来了机遇,但是,另一切方面又使卫勤指挥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战役机关卫生助理员面对这些新情况、新问题,必须积极适应,努力寻求提高自身素质的途径.
作者:刘双泉;施雪伟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单兵高原增氧呼吸器在高原现场的增氧效果.方法:5名从海拔3700 m到5380 m往返途中和10名在海拔5 380 m高原的受试者,佩戴单兵高原增氧呼吸器进行踏阶负荷运动试验,分别检测血氧饱和度(SaO2)、心率(HR)及台阶指数.结果:在往返海拔5 380m途中,5名在7处的不同海拔高度佩戴与不佩戴单兵高原增氧呼吸器时,SaO2分别为(82.17±8.93)%和(77.17±11.41)%,有显著性差异(P<0.05);HR分别为(86.74±17.33)次/min、(90.25±20.46)次/min,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海拔5 380m高原,佩戴与不佩戴单兵高原增氧呼吸器时,踏阶运动台阶指数分别为(53.83±6.10)和(49.28±3.01),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单兵高原增氧呼吸器能有效地促进高原习服过程,提高和改善低氧条件下人体的劳动能力.
作者:崔建华;罗二平;马广泉;哈振德;吴晓明;申广浩;李彬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彩超评价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TIPSS)术后肝内门脉分支血流动力学变化的价值.方法:62例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TIPSS术前后行CDFI检查,动态观测门脉分支血流方向的变化,并结合门脉造影结果分析术后肝内门脉分支血流方向变化的意义.结果:16例患者TIPSS术前门脉主干及分支为离肝血流(离肝血流或双向血流),术后随访门脉血流方向未改变;46例患者TIPSS术前门脉主干及分支为入肝血流者术后即有31例门脉左、右支变为离肝血流,2年内31例中有15例发生支架管狭窄或闭塞,而此时15例患者门脉左、右支血流均又变为入肝血流.结论:彩超是术后随访观察分流道开放情况简便准确的方法.TIPSS术前门脉流向为入肝血流的患者术后肝内脉分支变为离肝血流是支架管通畅的可靠间接证据;若随访中肝内门脉分支离肝血流再次变为入肝血流,则提示支架管功能障碍.彩超观察TIPSS术前后门脉分支血流方向的动态变化,对评定部份患者支架管功能有重要价值.
作者:吴晓波;邓旦;李树森;秦建平;廖明松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病例女,16岁,因发现高脂血症3年,头昏、失眠、心慌、胸闷半月入院.血压100/65 mmHg,心肺无异常.查血脂:甘油三酯18.9 mmol/L,总胆固醇14.2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5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5.6 mmol/L.血常规:白细胞6.5G/L,淋巴细胞57%,中间细胞3.6%,粒细胞39.4%,红细胞4.07 T/L,血红蛋白138g/L,血小板129g/L.
作者:杨冬英;蔡敏琪;梁凯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化学感受器瘤指源于化学感受器系统的肿瘤,临床上少见,现报告1例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的病例.
作者:李先慧;刘德贵;张彦标 刊期: 2006年第01期
非类固醇类抗炎药物(NSAIDs)包括非阿斯匹林非选择性抑制二种环氧化酶同工酶(COX:COX-1、COX-2)的NSAIDs和环氧化酶2选择性抑制剂,传统的非阿斯匹林非选择性NSAIDs,抑制二种COX:COX-1、COX-2,其抗炎疗效来自对COX-2的抑制,而药物伴发的胃肠等副作用是由于无选择地抑制了COX-1;于1999年问世的特异性COX-2抑制剂(又称昔布类抗炎药)只抑制COX-2,不抑制或极少抑制COX-1,从而达到既有抗炎疗效又可减少胃肠不良反应.一些大规模临床试验[2~6]也证实了COX-2抑制剂比非选择性NSAIDs胃肠副作用少,可是这些试验也引起了人们对这类药物的心血管安全性的关注.
作者:彭晋湘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我军实行的公费医疗制度,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对维护军队成员的健康,增强军队凝聚力和战斗力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公费医疗制度逐渐暴露出诸多问题和弊端,与当前国家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要求不相适应.2001年总后领导办公会审议通过了<军队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方案(草案)>和<医改试点方案>,并决定从2001年6月开始进行试点工作.其后,又通过扩大试点进一步完善了医改方案,而今<军队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方案>,自2004年5月起在全军正式施行.
作者:袁忠烈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的眼部严重并发症,近年来,随着我国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人口老年化,该病呈迅速上升趋势,成为目前严重的致盲首要原因.晚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常出现严重的玻璃体积血、牵引性视网膜脱离或伴有孔源性视网膜脱离、黄斑前膜或黄斑异位等而需行玻璃体手术,以挽救视力.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刘鲁霞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急诊医疗服务体系(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 system,EMSS)的任务,除急诊伤病员的院前院内救治等日常工作以外,还要有应对一些如恐怖袭击等特殊突发事件的急救能力.并保证这支应急队伍具备招之即来、组织有序、全能高效的综合应变能力.
作者:武钢 刊期: 2006年第01期
为探索一体化作战条件下的卫勤保障,作者对一体化作战卫勤保障进行了专题研究.在借鉴外军一体化作战卫勤保障经验地基础上,结合我军实际,经过两年多的研究,构建了一体化作战卫勤指挥信息平台和数字化应急机动医院模式,及相应的保障机制和保障方法.
作者:蔡铜山;谭祖春;傅良韬;朱艳;宋航;苏永林;刘子文 刊期: 200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