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低氧应激肽氢谱特征及急进高原的含量变化分析

王超;胡娟;曾平;胡宗海

关键词:低氧, 应激肽, 核磁波谱, 急进高原
摘要:目的:分析血清低氧应激肽的特征和健康成年人急进高原前后血清低氧应激肽的改变,探讨其在高原病治疗和预后的作用.方法:采用质谱和核磁波谱方法鉴定高原病患者体内存在特征性的应激肽,采集40例高原世居健康者为对照组,以40例健康成年人急进高原前、急进高原后24、72 h及1周后血清,用化学显色试剂对应激肽含量进行测定.结果:40例世居对照组应激肽含量为(72.9±9.8)mg/L;实验组:健康成年人急进高原前、急进高原后24、72 h和1周后应激肽含量分别为(73.5±11.7)mg/L、(90.8±10.3)mg/L、(91.7±10.1)mg/L和(82.8±9.5)mg/L.健康成年人急进高原前与急进高原后24 h及72 h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急进高原后24 h人群与健康世居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急进高原后1周与急进高原后24 h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激肽作为一种特殊的应激蛋白,在急进高原前后有较大的改变,具有一定的检测价值.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模拟战争环境应激对胃粘膜损伤及对相关因素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战争应激环境状态下,单一和复合应激条件对胃运动和胃粘膜损伤的变化情况.研究应激对胃功能的损伤机制.方法:将SD雄性大鼠随机分成四组,即而形成枪击音应激组(A组);睡眠剥夺应激组(B组);枪击音和睡眠剥夺联合应激组(C组);并设立空白对照组(D组).在给予不同的应激条件干预下,在不同的时间内,分别采用浆膜法检测大鼠胃电的变化,采用Chen法对胃粘膜的损伤情况进行分析处理.同时对不同应激组在一定时间段内的胃粘膜的病理变化进行观察.结果:随着应激时间的不断增加,不同条件的应激组其胃运动的变化呈现抑制状态,而复合应激因素的影响较单一应激因素的影响明显;不同条件的应激组其胃粘膜损伤和病理变化,随着应激时间的不断增加,粘膜损伤加重,病理变化愈加明显.复合应激因素对胃粘膜的损伤影响更加显著.结论:战争环境因素应激对胃的运动和胃粘膜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和损伤,而多种应激因素的影响和损伤更为严重.

    作者:王景杰;黄裕新;秦明;王旭霞;赵曙光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双胆囊管误诊为胆总管损伤1例报告

    病例女,46岁,因右上腹隐痛3月,加重伴恶心、呕吐1 d来院就诊.查体:生命体征平稳,一般状况良好,神志清,心肺(-),腹平坦,右上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明显,Murphy征(+),肝脾肋下未触及,腹水征(-),肠鸣音减弱.

    作者:梅良斌;何世国;朱敬珍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超声诊断脾结核自发性破裂出血1例报告

    病例男,21岁,农民,述畏寒、发热、头昏、乏力1个月,经院外发热待查治疗无效,未明确诊断入我所.否认有结核、伤寒、疟疾、肝炎、血液病史.查体:体温38.3 ℃、脉搏108 次/min,呼吸23 次/min,BP13.6/8.3 kPa,神志清,精神差,消瘦,皮肤、巩膜无黄染、瘀斑,颈软,浅表淋巴结不大,双肺呼吸音稍粗,心率108 次/min,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软,全腹无压痛及腹肌紧张,肝肋下1.5 cm,质软.脾肋下2.0 cm,质中.脑脊液检查:无色透明,压力稍高,糖增高,蛋白质正常,氯化物降低.

    作者:蔡忠凤;吕立生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拔T型管后出现胆漏的原因及防治分析(附8例报告)

    目的:分析拔T管致胆漏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8例胆道手术后拔T管致胆漏的临床表现及治疗、预防措施.结果:本组8例,除2例在术后5~7 d误拔T管外,其余6例均在22~32 d拔除,8例均有右侧腹痛及腹膜刺激征,经穿刺有胆漏,置右下腹引流管,并经庆大霉素、甲硝唑腹腔灌洗,均获良好效果.结论:应该根据拔T管后致胆漏的原因,行有针对性预防,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积极治疗.

    作者:黄波;卢喆;张立峰;樊献军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肾移植术中并发急性左心衰伴肺水肿2例报告

    2001年4月~2003年5月,我院开展同种异体肾移植术5例,其中2例术中发生急性左心衰伴肺水肿.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贵闽;曾洪友;李军;陈昭颉;王庆堂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误诊为癫痫的巨大胰岛素瘤1例报告

    病例男,9岁,学生.因反复四肢抽动、意识丧失1年2个月入院.入院前1年无明显诱因出现四肢抽动,数天1次,每次发作持续约十余分钟,伴短暂意识丧失.

    作者:王军武;刘冬生;陈登奎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亮氨酸氨基肽酶在肝病及癌症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了解肝病患者及胃癌、肺癌、食道癌、胰腺癌患者血清中的亮氨酸氨基肽酶(LAP)活性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速率法试剂检测血清LAP的活性,选择25例健康献血员做对照,对63例肝病患者和64例其它癌症患者血清LAP活性进行测定.结果:在肝病组中肝癌LAP活性升高大,与对照组和其他肝病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在胃癌、肺癌、食道癌组中,LAP活性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胰腺癌与对照组差异显著,13例中11例升高(P<0.05).结论:LAP活性在肝病中普遍升高,肝癌尤高,差异显著,为肝癌的鉴别诊断提供了依据;LAP活性在胰腺癌中的升高对其诊断也有一定临床意义.

    作者:王超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2例报告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Dermatofibrosarcoma protuberans,DFSP)是发生于真皮的较为少见的低度恶性肿瘤,生长缓慢,易向周围组织浸润,术后复发率高,但预后良好,极少出现区域性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其组织学来源不明.现报告2例.

    作者:付尚志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变应性亚败血症1例报告

    病例女,12岁,汉族,学生.因反复发热半年,持续高热月余入院.半年前不明原因寒战、高热达39℃,伴全身关节酸痛、纳差、乏力,经个体诊所治疗(用药不祥)症状消失,3个月后又出现弛张性高热,以午后为重,夜间干咳,一过性皮疹及关节痛,院外激素治疗而愈.不久再次出现上述症状求治我院.无既往病史,生长发育正常,家庭中无风湿、类风湿及类似病史.体检:T 39.4℃,P 128次/min,R 28次/min,BP 13/9 kPa.

    作者:周礼全;李超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医院信息资料科加强内涵建设的探讨

    在经济和社会领域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大中型医院普遍重视信息化建设的新时期,医院信息资料科如何加强内涵建设已经成为信息资料科领导者必须思考的问题.

    作者:柯新华;曾凡;黄昊;祁薇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综合大学附属医院从事临床实践教学的现状与对策

    国家赋予综合性大学附属医院救死扶伤和教书育人的两个职能,它在现行医疗体制改革的情况下与病人的维权发生了激烈的碰撞,临床实践教学出现了滑坡现象.在分析综合性大学附属医院临床实践教学现状的基础上,作者试从制定相应法规,保障临床实践教学;践行行医准则,尊重病人权利;明确医患义务,正确处理医疗、教学、科研三者关系;健全临床教学管理实施系统;先行能力训练,后到临床实习;建设好一支临床教师队伍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保证综合性大学附属医院临床实践教学的质量.

    作者:朱锡光;孙梯业;李力;颜伟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适应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培养高素质卫勤人才

    由于军事高技术的广泛应用,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一场军事变革.军事变革对军事领域中的各个方面都将产生巨大的影响,这必将对军队卫勤保障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因此,军队医科院校必须适应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需要,培养高素质的21世纪合格的卫勤人才.

    作者:曾艳;张刚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现代军人心理应激防御训练的心理学思考

    现代战争的高技术特征与心理战损伤的高效能性,增加了战争的残酷性和复杂性.因此,也就带来现代军人高稳定性心理素质要求的必然性,而有研究显示,军人的心理健康低于一般人群[1],进而也就突显出军人心理训练的必要性.本文就我军应对现代战争可能引发的心理应激反应的防御训练内容和途径,尝试运用心理学的理论、方法进行思考,旨在提升战时军人心理损伤的防御水平,减少非战斗减员,提高我军战斗力.

    作者:宋华;黄正东;赵育新;陈文敏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成都地区军队老年人亚健康调查

    亚健康(Sub-Health,SH)是一个新的医学概念,提出仅数年,已引起广大医务人员的关注.作者对军队干休所离休干部及家属1200人进行了SH流行病学调查.现就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张进军;袁志丹;林波;栗朝明;夏怡;叶美英;杨海伟;张建军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局部封闭治疗灼口综合征疗效观察

    目的:总结灼口综合症舌神经封闭治疗的经验.方法:采用VitB1、VitB12注射液及2.0%利多卡因注射液混合注射于口内两侧舌神经组织周围,行两侧舌神经局部封闭治疗,1次/5~7 d,1个疗程行4~6次,1~3个疗程后评定疗效,1年随访复查.结果:72例患者中,痊愈42例(58.3%),好转24例(33.3%),有效共66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达91.6%.结论:局部封闭治疗灼口综合征效果明显,操作简便,无毒副作用,对治疗口腔粘膜病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马斌;江珉;刘玉柱;锁云华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中心静脉插管建立血液净化血管通路3698例分析

    目的:采用中心静脉插管建立血液净化血管通路.方法:经皮锁骨下静脉、股静脉和颈内静脉穿刺插管建立血液净化通路.结果:总的穿刺插管成功率为97.78%,导管平均留置天数为(46.56±55.97)d,平均血流量为(198.74±31.57)mg/ml,双腔管的重复循环率平均为(7.61±1.98)%.结论:经皮穿刺中心静脉插管建立血管通路术,具有方便、快捷、安全及能满足治疗需要的特点,而且创伤小,痛苦小,易被医、患者接受;尤其适于仅需短期行血液净化治疗病例,以及有紧急透析指征又无内瘘使用前的过渡措施.

    作者:卓红爱;段建;王柏青;余开慧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高原驻训卫勤保障工作基本经验及做法

    为了适应未来军事斗争的需要,做好连锁反应条件下的军事斗争准备,2001年以来,我部三次成建制、多方式、远距离输送到海拔3000~4500 m的高原地区进行国防施工、演习及驻训.这是对我们后勤综合保障能力的检验,同时也是对卫勤保障能力的检验.

    作者:何顺佳;宁显江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亚热带丛林战伤救护的训练对策

    在未来高技术战争中,亚热带丛林地区所特有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要求战伤救护必须适应现代战争的变化与卫勤保障模式的转变.为此,积极探索研究高技术条件下特殊环境中的战伤救治难点及与之相适应的救护训练对策,对加强军事斗争准备十分必要.

    作者:钟玲;杨顺秋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医院科主任应注重提高的几个能力

    当今世界,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获取知识的手段越来越多.为适应现代医学发展的要求,许多医院已完成了医院信息系统(HIS)工程建设,医院的管理方法、管理手段发生了根本变化,医院管理从手工管理逐步走上了网络化管理.作为医院的科主任,怎样才能顺应时代要求,搞好科室建设及发展,当好学科带头人,笔者认为科主任应注重提高以下六个方面的能力.

    作者:唐斌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低氧应激肽氢谱特征及急进高原的含量变化分析

    目的:分析血清低氧应激肽的特征和健康成年人急进高原前后血清低氧应激肽的改变,探讨其在高原病治疗和预后的作用.方法:采用质谱和核磁波谱方法鉴定高原病患者体内存在特征性的应激肽,采集40例高原世居健康者为对照组,以40例健康成年人急进高原前、急进高原后24、72 h及1周后血清,用化学显色试剂对应激肽含量进行测定.结果:40例世居对照组应激肽含量为(72.9±9.8)mg/L;实验组:健康成年人急进高原前、急进高原后24、72 h和1周后应激肽含量分别为(73.5±11.7)mg/L、(90.8±10.3)mg/L、(91.7±10.1)mg/L和(82.8±9.5)mg/L.健康成年人急进高原前与急进高原后24 h及72 h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急进高原后24 h人群与健康世居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急进高原后1周与急进高原后24 h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激肽作为一种特殊的应激蛋白,在急进高原前后有较大的改变,具有一定的检测价值.

    作者:王超;胡娟;曾平;胡宗海 刊期: 2004年第06期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

主管:成都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成都军区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