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肾移植术中并发急性左心衰伴肺水肿2例报告

黄贵闽;曾洪友;李军;陈昭颉;王庆堂

关键词:同种异体肾移植术, 急性左心衰, 肺水肿, 现报告如下
摘要:2001年4月~2003年5月,我院开展同种异体肾移植术5例,其中2例术中发生急性左心衰伴肺水肿.现报告如下: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胸腹部肿瘤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定位和摆位的体会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胸腹部肿瘤的定位和摆位应注意的问题及应对措施.方法:对389例胸腹部肿瘤的定位和摆位中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结果:5例病人因精神紧张或不自主运动致定位困难或不能定位;4例因真空褥垫漏气变形无法重复定位;152例肺部肿瘤因其活动度达5~10 mm而不能定位;3例因CT扫描时参数变动成为无效信息而影响三维计划设计;7例因推注造影剂对扫描前后标记点偏移;5例因CT扫描时双手抱头而进入扫描隧道而限.结论:保证精确的体位固定技术、定位和重复摆位是实现三维适形放疗的根本措施.作者针对放疗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可供同行参考借鉴.

    作者:王永刚;刘跃;刘均;陈宏;丁云霞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低氧应激肽氢谱特征及急进高原的含量变化分析

    目的:分析血清低氧应激肽的特征和健康成年人急进高原前后血清低氧应激肽的改变,探讨其在高原病治疗和预后的作用.方法:采用质谱和核磁波谱方法鉴定高原病患者体内存在特征性的应激肽,采集40例高原世居健康者为对照组,以40例健康成年人急进高原前、急进高原后24、72 h及1周后血清,用化学显色试剂对应激肽含量进行测定.结果:40例世居对照组应激肽含量为(72.9±9.8)mg/L;实验组:健康成年人急进高原前、急进高原后24、72 h和1周后应激肽含量分别为(73.5±11.7)mg/L、(90.8±10.3)mg/L、(91.7±10.1)mg/L和(82.8±9.5)mg/L.健康成年人急进高原前与急进高原后24 h及72 h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急进高原后24 h人群与健康世居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急进高原后1周与急进高原后24 h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激肽作为一种特殊的应激蛋白,在急进高原前后有较大的改变,具有一定的检测价值.

    作者:王超;胡娟;曾平;胡宗海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麻黄素棉片填塞鼻腔致急性尿潴留1例报告

    病例女性,81岁,因右侧鼻腔反复出血10 d,于2002年10月9日18∶00入院.入院检查:心肺、腹部未见异常,双肾区无叩痛.双侧鼻腔通气正常,嗅觉正常,鼻中隔右侧中下份轻度偏曲,黏膜表面有8 mm×8 mm糜烂创面,局部少量渗血,双侧上中下鼻甲不肿大,各鼻道内未见新生物.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正常,肝肾功能正常.入院诊断:鼻出血.

    作者:高红;许立清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16例重症中暑急救体会及预防

    我部地处重庆璧山,部队训练强度大,每逢夏季,部队重大军事活动或参加地方抢险救灾时,中暑人员多,自2001~2004年,我队共收治重症中暑病人16例,现将急救体会及预防措施报告如下:

    作者:陈新文;杨弩;陈富雄;朱伟忠;申明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红景天治疗急性高原反应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红景天治疗急性高原反应(HAAR)的疗效.方法:采用红景天口服液治疗空运进驻海拔3600 m以上地区引起的急性高原反应(治疗组)100例,并与100例口服氨茶碱(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红景天与氨茶碱治疗急性高原反应均有效.治疗组3、5 d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 且无其它副作用.结论:红景天是治疗急性高原反应的一种安全可靠的新药.

    作者:杜飒英;缪士平;王克勤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浅谈现代科学技术与中药现代化

    中药现代化是指以中医药基础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的科属种源、成分分析、炮制研究、组方原理、制剂开发、制剂标准、质量控制等一系列工作.让中医药学冲出国门,奔向世界,广为世人所接受,就必须走中药现代化的路子,充分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来研究、阐释、开发中医药宝库的巨大潜力,创造出高效优质的中药产品.

    作者:唐斌;刘江;刘艳萍;张青;邹静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成都地区军队老年人亚健康调查

    亚健康(Sub-Health,SH)是一个新的医学概念,提出仅数年,已引起广大医务人员的关注.作者对军队干休所离休干部及家属1200人进行了SH流行病学调查.现就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张进军;袁志丹;林波;栗朝明;夏怡;叶美英;杨海伟;张建军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肾移植术中并发急性左心衰伴肺水肿2例报告

    2001年4月~2003年5月,我院开展同种异体肾移植术5例,其中2例术中发生急性左心衰伴肺水肿.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贵闽;曾洪友;李军;陈昭颉;王庆堂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普通外科见习带教工作之我见

    外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临床见习阶段是医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第一步,是医学生获得临床感性认识、巩固课堂知识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其独立思考、综合分析等实际工作能力的一种重要教学形式.临床见习的效果直接影响到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实习阶段.因此,搞好见习带教是实现预期教学计划的关键.近年来,我们就搞好外科临床见习带教工作进行了一些改革,取得了较大成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石彦;余佩武;靳明林;赵冰梅;刘刚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超短效β-受体阻滞剂艾司洛尔的临床应用

    β-肾上腺受体阻滞剂的发现和临床应用是本世纪药理学和药物治疗学上重大进展的里程碑之一.应用受体阻滞剂治疗高血压已有30余年的历史,许多医疗中心已将其列为治疗高血压的第一线药物,其地位逐渐得到巩固.近年来,又有许多新型的受体阻滞剂相继问世,它克服了一般受体阻滞剂的治疗作用持续时间长,出现不良反应时不易及时终止其药理作用的缺陷,解决了静脉使用受体阻滞剂的问题.艾司洛尔就是这类药中的代表药物.其药理作用为:选择性地阻断受体.其特点为:起效快,作用时间短.现将超短效受体阻滞剂-艾司洛尔在临床中的应用报告如下:

    作者:龚科鳌;甘喜;马廷军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亮氨酸氨基肽酶在肝病及癌症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了解肝病患者及胃癌、肺癌、食道癌、胰腺癌患者血清中的亮氨酸氨基肽酶(LAP)活性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速率法试剂检测血清LAP的活性,选择25例健康献血员做对照,对63例肝病患者和64例其它癌症患者血清LAP活性进行测定.结果:在肝病组中肝癌LAP活性升高大,与对照组和其他肝病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在胃癌、肺癌、食道癌组中,LAP活性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胰腺癌与对照组差异显著,13例中11例升高(P<0.05).结论:LAP活性在肝病中普遍升高,肝癌尤高,差异显著,为肝癌的鉴别诊断提供了依据;LAP活性在胰腺癌中的升高对其诊断也有一定临床意义.

    作者:王超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非战时开放性心脏外伤的救治

    目的:总结非战时开放性心脏外伤的救治经验.方法:对我院1996年1月~2004年1月收治的23例非战时心脏外伤病人的救治过程及手术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急诊手术治愈18例,占78.0%;死亡5例,占22.0%,死亡原因主要是入院前救治延误.结论:伤后及早入院,早处理,早手术,是心脏开放伤救治成功的关键.

    作者:石云;张利;赵青;李献武;陈瑜;罗国军;张建新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胸腺蛋白口服液治疗老年胃粘膜糜烂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胸腺蛋白口服液(欣洛维)治疗老年胃粘膜糜烂的疗效.方法:对83例有胃粘膜糜烂的老年慢性胃炎患者为治疗组采用欣洛维治疗,对照组采用硫糖铝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症状改善及四周后胃镜复查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胃粘膜糜烂的好转率分别为86.38%及41.03%;临床症状好转率分别为88.64%及51.28%,临床症状好转时间分别为(62.80±24.89) h及(92.50±35.98) h;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根除率分别为86.36%及51.2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欣洛维治疗老年胃粘膜糜烂起效快,疗效好,安全.

    作者:陈静;曹忠铭;黄之杰;林源;罗新英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大肠杆菌DNA诱导大鼠TNF-α IL-6释放的初步研究及意义

    目的:了解细菌DNA是否参与诱导了SIRS的发生及可能机制.方法:抽提大肠杆菌DNA,60Co辐照去除内毒素;分别以10mg/kg 60Co DNA和LPS注射Wistar大鼠(n=4),ELISA法检测药后1、3、6、12、24 h血浆TNF-α、IL-6水平.结果:大鼠60Co DNA与内毒素组血浆TNF-α、IL-6的变化趋势相似,TNF-α分别于1和3 h达高峰,为27.162 u/ml和44.96 u/ml(P<0.05);IL-6于3 h达到峰值,持续至6 h,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大肠杆菌DNA可介导SIRS发生,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启动细胞因子的级联反应.

    作者:潘文东;周红;郑江;夏培元;秦孝建;肖光夏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一次诊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

    在临床工作中,病人的疾病具有复杂性和多变性,门诊分诊不当,专科医生的专业性强,临床知识不全面,容易造成误诊,延误病情或危及生命.病人多次反复来院诊疗,浪费大量的精力、人力和经费,影响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实行一次诊,是指对来院初诊一次即明确诊断或是经过初诊检查,复诊时即明确诊断者,要做到一次诊,医生必须有认真负责的精神,过硬的基本功,周密而迅速地分析判断能力和做出决断的决心[1].本文就临床工作中的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兰德辉;聂正怀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自发性食管破裂14例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自发性食管破裂的诊治经验.方法:对14例自发性食管破裂患者行手术治疗11例,保守治疗3例.结果:手术治疗组一期愈合8例,二期愈合2例;保守治疗组治愈1例,死亡3例.结论:早期正确诊断和积极采用合适的手术方式,是成功治疗自发性食管破裂的关键.对延误诊断的病例,在病情允许时应采用手术治疗.

    作者:赵俊胜;陈虎平;张先觉;方璇;江晓霁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介入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及其评价

    目的:评价经皮穿刺椎间盘切吸术和胶原酶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的临床应用及疗效.方法:180例中男性116例,女性64例;年龄19~79岁.其中152例行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吸术;28例行经皮穿刺腰椎间盘胶原酶溶解术.结果:共切吸腰椎间盘172个,胶原酶溶解腰椎间盘36个.痊愈和显效为77.0%,总有效率为92.0%.结论:此方法操作简单,安全可靠,效果肯定,可作为保守治疗无效且有适应症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之一.

    作者:周克;何乾文;何远忠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误诊为癫痫的巨大胰岛素瘤1例报告

    病例男,9岁,学生.因反复四肢抽动、意识丧失1年2个月入院.入院前1年无明显诱因出现四肢抽动,数天1次,每次发作持续约十余分钟,伴短暂意识丧失.

    作者:王军武;刘冬生;陈登奎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56例胸腔积液病因误诊分析

    目的:探讨胸腔积液误诊原因.方法:随机对327例胸腔积液病人中56例病因不明者行误诊原因分析.结果:56例中,结核性胸膜炎37例,恶性胸腔积液16例,待诊3例;其中右侧胸腔积液25例,左侧胸腔积液22例,双侧胸腔积液9例.结论:在仔细询问病史的基础上,除对胸水做常规检查外,同时应做生化免疫、细胞病理学及病原学检查,结合胸部影像学特征进行综合分析,判明胸水病因.

    作者:沈瑛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纤维支气管镜下支架治疗气管狭窄的护理

    气管狭窄或堵塞是直接危及患者生命的严重并发症.导致原因可由肿瘤、外伤、手术等引起,尤其是对无手术条件的肿瘤患者,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下置入支架治疗,有其操作简便、疗效确实、无创伤、痛苦小等优点.我科自2002年10月~2003年3月采用纤支镜直视下气管内支架置入治疗气道狭窄4例,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了存活时间.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林珍;任和芬;史军霞;段玉琴 刊期: 2004年第06期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

主管:成都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成都军区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