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56例胸腔积液病因误诊分析

沈瑛

关键词:胸腔积液, 误诊, 原因
摘要:目的:探讨胸腔积液误诊原因.方法:随机对327例胸腔积液病人中56例病因不明者行误诊原因分析.结果:56例中,结核性胸膜炎37例,恶性胸腔积液16例,待诊3例;其中右侧胸腔积液25例,左侧胸腔积液22例,双侧胸腔积液9例.结论:在仔细询问病史的基础上,除对胸水做常规检查外,同时应做生化免疫、细胞病理学及病原学检查,结合胸部影像学特征进行综合分析,判明胸水病因.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介入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及其评价

    目的:评价经皮穿刺椎间盘切吸术和胶原酶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的临床应用及疗效.方法:180例中男性116例,女性64例;年龄19~79岁.其中152例行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吸术;28例行经皮穿刺腰椎间盘胶原酶溶解术.结果:共切吸腰椎间盘172个,胶原酶溶解腰椎间盘36个.痊愈和显效为77.0%,总有效率为92.0%.结论:此方法操作简单,安全可靠,效果肯定,可作为保守治疗无效且有适应症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之一.

    作者:周克;何乾文;何远忠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幽门螺杆菌保护性免疫机制及疫苗投递途径研究现状

    早在1994年WHO就已将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yi,HP)确认为一级致癌因子.但长期以来对HP感染的药物治疗一直受到根除率低、费用昂贵、病人依从性差以及耐药菌株出现等诸多因素制约,使现阶段全球感染人数仍呈上升趋势.HP疫苗的研制和应用对有效控制及降低HP感染率、发病率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幽门螺杆菌疫苗的研究虽已取得长足进步,但有关HP的保护性免疫机制以及疫苗有效投递途径的问题仍制约其进一步发展和应用,能否成功解决这类问题也成为疫苗研究的关键所在.本文将就近国内外有关HP疫苗保护性免疫机制以及给药途径作一综述.

    作者:王毅超;邹全明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中心静脉插管建立血液净化血管通路3698例分析

    目的:采用中心静脉插管建立血液净化血管通路.方法:经皮锁骨下静脉、股静脉和颈内静脉穿刺插管建立血液净化通路.结果:总的穿刺插管成功率为97.78%,导管平均留置天数为(46.56±55.97)d,平均血流量为(198.74±31.57)mg/ml,双腔管的重复循环率平均为(7.61±1.98)%.结论:经皮穿刺中心静脉插管建立血管通路术,具有方便、快捷、安全及能满足治疗需要的特点,而且创伤小,痛苦小,易被医、患者接受;尤其适于仅需短期行血液净化治疗病例,以及有紧急透析指征又无内瘘使用前的过渡措施.

    作者:卓红爱;段建;王柏青;余开慧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自发性食管破裂14例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自发性食管破裂的诊治经验.方法:对14例自发性食管破裂患者行手术治疗11例,保守治疗3例.结果:手术治疗组一期愈合8例,二期愈合2例;保守治疗组治愈1例,死亡3例.结论:早期正确诊断和积极采用合适的手术方式,是成功治疗自发性食管破裂的关键.对延误诊断的病例,在病情允许时应采用手术治疗.

    作者:赵俊胜;陈虎平;张先觉;方璇;江晓霁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医院信息资料科加强内涵建设的探讨

    在经济和社会领域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大中型医院普遍重视信息化建设的新时期,医院信息资料科如何加强内涵建设已经成为信息资料科领导者必须思考的问题.

    作者:柯新华;曾凡;黄昊;祁薇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超短效β-受体阻滞剂艾司洛尔的临床应用

    β-肾上腺受体阻滞剂的发现和临床应用是本世纪药理学和药物治疗学上重大进展的里程碑之一.应用受体阻滞剂治疗高血压已有30余年的历史,许多医疗中心已将其列为治疗高血压的第一线药物,其地位逐渐得到巩固.近年来,又有许多新型的受体阻滞剂相继问世,它克服了一般受体阻滞剂的治疗作用持续时间长,出现不良反应时不易及时终止其药理作用的缺陷,解决了静脉使用受体阻滞剂的问题.艾司洛尔就是这类药中的代表药物.其药理作用为:选择性地阻断受体.其特点为:起效快,作用时间短.现将超短效受体阻滞剂-艾司洛尔在临床中的应用报告如下:

    作者:龚科鳌;甘喜;马廷军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静脉注射双异丙酚行胃镜检查的护理体会

    双异丙酚为短效静脉麻醉药,静脉注射后40s内可产生全身麻醉作用.因此,解除插管时患者会出现咽喉不适、紧张、恐惧和不配合等情况,需认真做好护理工作.我科自2002年10月~2003年10月利用静脉注射双异丙酚行胃镜检查118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红;邱成丽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提高护理安全管理水平的措施

    护理安全是护理工作运行的重要保证,是护理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卫生法规、法律不断出台与完善,患者维权意识不断加强,护理安全更显重要.求真务实,抓好安全,防止纠纷,已成为当前一项重要任务[1].

    作者:李华;朱川;郭元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适应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培养高素质卫勤人才

    由于军事高技术的广泛应用,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一场军事变革.军事变革对军事领域中的各个方面都将产生巨大的影响,这必将对军队卫勤保障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因此,军队医科院校必须适应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需要,培养高素质的21世纪合格的卫勤人才.

    作者:曾艳;张刚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临床药费前10位药品病历调查

    为创建安徽省卫生厅要求的诚信医院,我院对临床医药费用前10位药品进行病历调查,对其合理用药情况进行评价.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黄国平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高海拔地区心先安联合氨茶碱治疗窦性心动过缓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高海拔地区心先安联合氨茶碱治疗窦性心动过缓的疗效,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对196例窦性心动过缓患者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给予口服山莨菪碱20 mg,3次/d,加复方丹参注射液12 ml加入5.0%葡萄糖注射液500 ml中静滴,1次/d;治疗组A组:给氨茶碱0.1 g,3次/d,口服;B组:给予心先安120 mg加入5.0%葡萄糖注射液500 ml静滴,1次/d;C组:给予氨茶碱及心先安合用,疗程均为15 d.分别在第7 d、第15 d复查静息时心电图,记录心率、症状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73.08%,治疗A组及B组疗效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C组总有效率为90.66%,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C组治疗后心率增加程度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高海拔地区心先安联合氨茶碱治疗窦性心动过缓的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争建;王立志;满鹏先;张军;冯宗伦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49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控制2型糖尿病血糖的效果.方法:随机将2型糖尿病98例分为两组,分别采用纯西药和中西医结合疗法进行治疗,并观察其疗效.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9.39%和89.80%,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纯西药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明显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减少和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庄国芳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介入放射治疗的进展对护理的新要求

    介入放射治疗学(Interventional Radiology)由美国著名放射学家Margulis 1967年首先提出,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的边沿综合性学科,它是在影像医学(X线、超声、CT、MRI)引导下,通过经皮穿刺途径或通过人体原有孔道,将特制的导管或器械插至病变部位进行诊断造影和治疗,或采集组织、进行细胞学、细菌学及生化检查.此技术因创伤小,并发症少和特有的诊断、治疗价值,而受到医学界普遍重视,现发展迅速.

    作者:任丽;沈彩虹;李明秋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浅谈现代科学技术与中药现代化

    中药现代化是指以中医药基础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的科属种源、成分分析、炮制研究、组方原理、制剂开发、制剂标准、质量控制等一系列工作.让中医药学冲出国门,奔向世界,广为世人所接受,就必须走中药现代化的路子,充分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来研究、阐释、开发中医药宝库的巨大潜力,创造出高效优质的中药产品.

    作者:唐斌;刘江;刘艳萍;张青;邹静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16例重症中暑急救体会及预防

    我部地处重庆璧山,部队训练强度大,每逢夏季,部队重大军事活动或参加地方抢险救灾时,中暑人员多,自2001~2004年,我队共收治重症中暑病人16例,现将急救体会及预防措施报告如下:

    作者:陈新文;杨弩;陈富雄;朱伟忠;申明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2例报告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Dermatofibrosarcoma protuberans,DFSP)是发生于真皮的较为少见的低度恶性肿瘤,生长缓慢,易向周围组织浸润,术后复发率高,但预后良好,极少出现区域性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其组织学来源不明.现报告2例.

    作者:付尚志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变应性亚败血症1例报告

    病例女,12岁,汉族,学生.因反复发热半年,持续高热月余入院.半年前不明原因寒战、高热达39℃,伴全身关节酸痛、纳差、乏力,经个体诊所治疗(用药不祥)症状消失,3个月后又出现弛张性高热,以午后为重,夜间干咳,一过性皮疹及关节痛,院外激素治疗而愈.不久再次出现上述症状求治我院.无既往病史,生长发育正常,家庭中无风湿、类风湿及类似病史.体检:T 39.4℃,P 128次/min,R 28次/min,BP 13/9 kPa.

    作者:周礼全;李超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局部封闭治疗灼口综合征疗效观察

    目的:总结灼口综合症舌神经封闭治疗的经验.方法:采用VitB1、VitB12注射液及2.0%利多卡因注射液混合注射于口内两侧舌神经组织周围,行两侧舌神经局部封闭治疗,1次/5~7 d,1个疗程行4~6次,1~3个疗程后评定疗效,1年随访复查.结果:72例患者中,痊愈42例(58.3%),好转24例(33.3%),有效共66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达91.6%.结论:局部封闭治疗灼口综合征效果明显,操作简便,无毒副作用,对治疗口腔粘膜病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马斌;江珉;刘玉柱;锁云华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双胆囊管误诊为胆总管损伤1例报告

    病例女,46岁,因右上腹隐痛3月,加重伴恶心、呕吐1 d来院就诊.查体:生命体征平稳,一般状况良好,神志清,心肺(-),腹平坦,右上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明显,Murphy征(+),肝脾肋下未触及,腹水征(-),肠鸣音减弱.

    作者:梅良斌;何世国;朱敬珍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胸腺蛋白口服液治疗老年胃粘膜糜烂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胸腺蛋白口服液(欣洛维)治疗老年胃粘膜糜烂的疗效.方法:对83例有胃粘膜糜烂的老年慢性胃炎患者为治疗组采用欣洛维治疗,对照组采用硫糖铝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症状改善及四周后胃镜复查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胃粘膜糜烂的好转率分别为86.38%及41.03%;临床症状好转率分别为88.64%及51.28%,临床症状好转时间分别为(62.80±24.89) h及(92.50±35.98) h;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根除率分别为86.36%及51.2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欣洛维治疗老年胃粘膜糜烂起效快,疗效好,安全.

    作者:陈静;曹忠铭;黄之杰;林源;罗新英 刊期: 2004年第06期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

主管:成都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成都军区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