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胸腺蛋白口服液治疗老年胃粘膜糜烂疗效观察

陈静;曹忠铭;黄之杰;林源;罗新英

关键词:胸腺蛋白, 老年慢性胃炎, 胃粘膜糜烂, 治疗
摘要:目的:观察胸腺蛋白口服液(欣洛维)治疗老年胃粘膜糜烂的疗效.方法:对83例有胃粘膜糜烂的老年慢性胃炎患者为治疗组采用欣洛维治疗,对照组采用硫糖铝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症状改善及四周后胃镜复查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胃粘膜糜烂的好转率分别为86.38%及41.03%;临床症状好转率分别为88.64%及51.28%,临床症状好转时间分别为(62.80±24.89) h及(92.50±35.98) h;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根除率分别为86.36%及51.2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欣洛维治疗老年胃粘膜糜烂起效快,疗效好,安全.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席汉氏综合征4例报告

    目的:提高广大医务人员对该病的诊查意识.方法:对有生育后的妇女,产后出现闭经、畏寒、怕冷、无性欲、全身毛发脱落、贫血等症状和行垂体前叶相关功能检查、头颅CT等检查.结果:本组病例经详细询问病史、查体和垂体前叶功能检测及头颅CT检查,可确诊为席汉氏综合征.结论:席汉氏综合征很少见,但边疆落后地区尚有少数病例发生,尤其是边疆地区缺医少药,医疗条件差,易导致本病的发生,故应加强边疆地区的医疗设施和增强医务人员对本病的警惕性,避免误诊误治.

    作者:王少华;王乃俊;曹亚玲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49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控制2型糖尿病血糖的效果.方法:随机将2型糖尿病98例分为两组,分别采用纯西药和中西医结合疗法进行治疗,并观察其疗效.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9.39%和89.80%,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纯西药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明显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减少和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庄国芳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部队官兵患手足体癣病因的调查报告

    为了解我省武警部队官兵患手、足、体癣的情况,进一步探讨影响发病的危险因素,笔者近3年来在我院皮肤病、性病专科门诊对因皮肤病而就诊的360例部队患者进行病因调查分析,并将120例手、足、体癣病例与非癣病例进行1∶2配对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杨兆琼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3例牙根纵裂的治疗报告

    牙根纵裂就是裂隙仅发生于牙根,从根管向外贯通到牙周膜的一种牙体疾病.在临床工作中比较少见,诊断和治疗比较困难.现就牙根纵裂3例报告如下:

    作者:张国鹏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浅谈现代科学技术与中药现代化

    中药现代化是指以中医药基础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的科属种源、成分分析、炮制研究、组方原理、制剂开发、制剂标准、质量控制等一系列工作.让中医药学冲出国门,奔向世界,广为世人所接受,就必须走中药现代化的路子,充分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来研究、阐释、开发中医药宝库的巨大潜力,创造出高效优质的中药产品.

    作者:唐斌;刘江;刘艳萍;张青;邹静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亚热带丛林战伤救护的训练对策

    在未来高技术战争中,亚热带丛林地区所特有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要求战伤救护必须适应现代战争的变化与卫勤保障模式的转变.为此,积极探索研究高技术条件下特殊环境中的战伤救治难点及与之相适应的救护训练对策,对加强军事斗争准备十分必要.

    作者:钟玲;杨顺秋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介入放射治疗的进展对护理的新要求

    介入放射治疗学(Interventional Radiology)由美国著名放射学家Margulis 1967年首先提出,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的边沿综合性学科,它是在影像医学(X线、超声、CT、MRI)引导下,通过经皮穿刺途径或通过人体原有孔道,将特制的导管或器械插至病变部位进行诊断造影和治疗,或采集组织、进行细胞学、细菌学及生化检查.此技术因创伤小,并发症少和特有的诊断、治疗价值,而受到医学界普遍重视,现发展迅速.

    作者:任丽;沈彩虹;李明秋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综合大学附属医院从事临床实践教学的现状与对策

    国家赋予综合性大学附属医院救死扶伤和教书育人的两个职能,它在现行医疗体制改革的情况下与病人的维权发生了激烈的碰撞,临床实践教学出现了滑坡现象.在分析综合性大学附属医院临床实践教学现状的基础上,作者试从制定相应法规,保障临床实践教学;践行行医准则,尊重病人权利;明确医患义务,正确处理医疗、教学、科研三者关系;健全临床教学管理实施系统;先行能力训练,后到临床实习;建设好一支临床教师队伍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保证综合性大学附属医院临床实践教学的质量.

    作者:朱锡光;孙梯业;李力;颜伟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高原环境下高原病再发的流行病学研究

    目的:了解在高原环境下住院高原病患者的预后.方法:以医院(海拔3658m)40年间收治、并符合筛选标准的19118例住院病历为样本,随访1~15年,样本中以高原病首次住院为病例组,以非高原病首次住院者为对照组.随访两组高原病的发病情况,并进行临床流行病学的分析.结果:(1)对照组的急性高原病发病率、总体发病率随观察年限延长而增加且呈正相关(r急=0.8259,P<0.01,r总=0.6815,P<0.05);急性高原病组和慢性高原病组的慢性高原病发病率随观察年限延长而减低,且呈负相关(r急1~7=-0.8993,P<0.01;r慢1~9=0.9068,P<0.001).(2)病例组总体高原病逐年发病率在急性高原病组和慢性高原病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RR=11.29.(3)各型高原病发病率在急性高原病组和慢性高原病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急性高原病组以急性轻型高原病和高原肺水肿发病率高,达17.12%和27.66%,RR=7.59;慢性高原病组以急性轻型高原病和Monge's病发病率高,达12.84%和11.19%,RR=5.31.结论:高原病患者再发生高原病的风险显著增加,不适宜长期滞留高原地区.

    作者:黄跃;姜泗元;彭东;罗群;刘智广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亮氨酸氨基肽酶在肝病及癌症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了解肝病患者及胃癌、肺癌、食道癌、胰腺癌患者血清中的亮氨酸氨基肽酶(LAP)活性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速率法试剂检测血清LAP的活性,选择25例健康献血员做对照,对63例肝病患者和64例其它癌症患者血清LAP活性进行测定.结果:在肝病组中肝癌LAP活性升高大,与对照组和其他肝病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在胃癌、肺癌、食道癌组中,LAP活性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胰腺癌与对照组差异显著,13例中11例升高(P<0.05).结论:LAP活性在肝病中普遍升高,肝癌尤高,差异显著,为肝癌的鉴别诊断提供了依据;LAP活性在胰腺癌中的升高对其诊断也有一定临床意义.

    作者:王超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临床药费前10位药品病历调查

    为创建安徽省卫生厅要求的诚信医院,我院对临床医药费用前10位药品进行病历调查,对其合理用药情况进行评价.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黄国平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一次诊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

    在临床工作中,病人的疾病具有复杂性和多变性,门诊分诊不当,专科医生的专业性强,临床知识不全面,容易造成误诊,延误病情或危及生命.病人多次反复来院诊疗,浪费大量的精力、人力和经费,影响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实行一次诊,是指对来院初诊一次即明确诊断或是经过初诊检查,复诊时即明确诊断者,要做到一次诊,医生必须有认真负责的精神,过硬的基本功,周密而迅速地分析判断能力和做出决断的决心[1].本文就临床工作中的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兰德辉;聂正怀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局部封闭治疗灼口综合征疗效观察

    目的:总结灼口综合症舌神经封闭治疗的经验.方法:采用VitB1、VitB12注射液及2.0%利多卡因注射液混合注射于口内两侧舌神经组织周围,行两侧舌神经局部封闭治疗,1次/5~7 d,1个疗程行4~6次,1~3个疗程后评定疗效,1年随访复查.结果:72例患者中,痊愈42例(58.3%),好转24例(33.3%),有效共66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达91.6%.结论:局部封闭治疗灼口综合征效果明显,操作简便,无毒副作用,对治疗口腔粘膜病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马斌;江珉;刘玉柱;锁云华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模拟战争环境应激对胃粘膜损伤及对相关因素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战争应激环境状态下,单一和复合应激条件对胃运动和胃粘膜损伤的变化情况.研究应激对胃功能的损伤机制.方法:将SD雄性大鼠随机分成四组,即而形成枪击音应激组(A组);睡眠剥夺应激组(B组);枪击音和睡眠剥夺联合应激组(C组);并设立空白对照组(D组).在给予不同的应激条件干预下,在不同的时间内,分别采用浆膜法检测大鼠胃电的变化,采用Chen法对胃粘膜的损伤情况进行分析处理.同时对不同应激组在一定时间段内的胃粘膜的病理变化进行观察.结果:随着应激时间的不断增加,不同条件的应激组其胃运动的变化呈现抑制状态,而复合应激因素的影响较单一应激因素的影响明显;不同条件的应激组其胃粘膜损伤和病理变化,随着应激时间的不断增加,粘膜损伤加重,病理变化愈加明显.复合应激因素对胃粘膜的损伤影响更加显著.结论:战争环境因素应激对胃的运动和胃粘膜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和损伤,而多种应激因素的影响和损伤更为严重.

    作者:王景杰;黄裕新;秦明;王旭霞;赵曙光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应激引起大鼠脑卒中时脑组织细胞与机体防御基因的表达差异

    目的:探讨应激引起大鼠脑卒中时细胞与机体防御基因的表达差异以及在发病学中的意义.方法:应用冷刺激加高盐饮食复合刺激因素作用于Wistar大鼠,诱发大鼠高血压脑卒中作为模型,应用抑制性差减克隆技术对卒中样发作鼠和正常对照鼠脑的差异基因进行筛选.经过两轮杂交后,产生的克隆均为脑卒中鼠脑组织特异表达的序列.每组随机挑取288个克隆,进行测序及GenBankBlast生物信息分析.结果:两组共有456个可用序列,经对每个与已知基因高度同源的序列以功能为参照进行分类,发现大鼠卒中后脑组织细胞与机体防御基因表达明显下调(P<0.01),卒中组的288个克隆中未发现运输蛋白/膜转运及应激反应相关基因的表达.结论:脑组织运输蛋白/膜转运及应激反应相关基因的表达发生改变,可能是脑卒中发生的分子机制之一.

    作者:王先梅;严睿;杨丽霞;郭传明;齐峰;魏玲;石燕昆;王燕;赵斌;惠汝太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医院科主任应注重提高的几个能力

    当今世界,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获取知识的手段越来越多.为适应现代医学发展的要求,许多医院已完成了医院信息系统(HIS)工程建设,医院的管理方法、管理手段发生了根本变化,医院管理从手工管理逐步走上了网络化管理.作为医院的科主任,怎样才能顺应时代要求,搞好科室建设及发展,当好学科带头人,笔者认为科主任应注重提高以下六个方面的能力.

    作者:唐斌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斯奇康注射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预防呼吸道感染的作用

    目的:评价斯奇康注射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预防呼吸道感染的作用.方法:148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预防组及对照组,预防组肌肉注射斯奇康注射液0.5 mg,3次/周,共18次;对照组用胸腺肽肌注,10 mg/次,3次/周,共18次.其他治疗两组相同.两组患者每2周门诊随访,登记呼吸道感染次数、天数,观察时间为12个月.结果:12个月的观察中,预防组的感染人次及感染天数均比对照组降低(P<0.01).结论:斯奇康注射液能提高COPD患者预防呼吸道感染的能力,减少发病次数,降低患病严重程度.

    作者:钟山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耳廓软骨开窗法治疗耳廓假性囊肿25例体会

    目的:介绍耳廓软骨开窗法治疗耳廓假性囊肿的步骤、优点和操作体会.方法:手术在局麻下进行,切口均选在耳廓前面,沿与耳轮大致平行方向作一贯穿囊肿之切口,将皮肤与囊肿表层软骨分离,切开囊肿表层软骨,吸净囊液,再以眼科剪将表层囊壁软骨大部分切除,以碘伏棉签轻拭囊腔,酒精棉签脱碘,缝合皮肤切口,适度加压包扎.术后换药1~2次,6~8 d拆线.结果:25例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感染或其它并发症.随访6~36个月,均无复发,耳廓无增厚硬化或其他畸形,外观效果满意.结论:耳廓软骨开窗法治疗耳廓假性囊肿是一种疗效肯定的方法.

    作者:付文元;陶树东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高原驻训卫勤保障工作基本经验及做法

    为了适应未来军事斗争的需要,做好连锁反应条件下的军事斗争准备,2001年以来,我部三次成建制、多方式、远距离输送到海拔3000~4500 m的高原地区进行国防施工、演习及驻训.这是对我们后勤综合保障能力的检验,同时也是对卫勤保障能力的检验.

    作者:何顺佳;宁显江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军队医院药品招标采购工作的实践与体会

    实行药品集中招标采购,是国务院确定的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一项重要工作,医疗机构药品公开招标采购是防止不正之风、降低药品价格虚高、减轻病人经济负担、还利于民的一种行之有效办法.为适应国家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形势,规范军队医院药品招标采购活动,我院积极参加了成都战区(云贵川藏渝)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现将一年来的实践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袁芳;吴秀芝;李明伟 刊期: 2004年第06期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

主管:成都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成都军区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