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文东;周红;郑江;夏培元;秦孝建;肖光夏
为了适应未来军事斗争的需要,做好连锁反应条件下的军事斗争准备,2001年以来,我部三次成建制、多方式、远距离输送到海拔3000~4500 m的高原地区进行国防施工、演习及驻训.这是对我们后勤综合保障能力的检验,同时也是对卫勤保障能力的检验.
作者:何顺佳;宁显江 刊期: 2004年第06期
Internet上著名的通用搜索引擎,如Google、3721、Yahoo、新浪、搜弧等,虽然给我们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但对医学工作者而言,由于它们没有针对医学专业进行优化,检索得来的信息往往重复过多,利用率太低,不适合医学专业领域的使用.网上的医学资源内容极其丰富,且变化很快.因此,善于利用网上专门的医学搜索引擎是高效获取所需医学信息和资料的捷径.
作者:曹利;刘晓鲁;刘学文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病例女性,81岁,因右侧鼻腔反复出血10 d,于2002年10月9日18∶00入院.入院检查:心肺、腹部未见异常,双肾区无叩痛.双侧鼻腔通气正常,嗅觉正常,鼻中隔右侧中下份轻度偏曲,黏膜表面有8 mm×8 mm糜烂创面,局部少量渗血,双侧上中下鼻甲不肿大,各鼻道内未见新生物.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正常,肝肾功能正常.入院诊断:鼻出血.
作者:高红;许立清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了解细菌DNA是否参与诱导了SIRS的发生及可能机制.方法:抽提大肠杆菌DNA,60Co辐照去除内毒素;分别以10mg/kg 60Co DNA和LPS注射Wistar大鼠(n=4),ELISA法检测药后1、3、6、12、24 h血浆TNF-α、IL-6水平.结果:大鼠60Co DNA与内毒素组血浆TNF-α、IL-6的变化趋势相似,TNF-α分别于1和3 h达高峰,为27.162 u/ml和44.96 u/ml(P<0.05);IL-6于3 h达到峰值,持续至6 h,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大肠杆菌DNA可介导SIRS发生,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启动细胞因子的级联反应.
作者:潘文东;周红;郑江;夏培元;秦孝建;肖光夏 刊期: 2004年第06期
β-肾上腺受体阻滞剂的发现和临床应用是本世纪药理学和药物治疗学上重大进展的里程碑之一.应用受体阻滞剂治疗高血压已有30余年的历史,许多医疗中心已将其列为治疗高血压的第一线药物,其地位逐渐得到巩固.近年来,又有许多新型的受体阻滞剂相继问世,它克服了一般受体阻滞剂的治疗作用持续时间长,出现不良反应时不易及时终止其药理作用的缺陷,解决了静脉使用受体阻滞剂的问题.艾司洛尔就是这类药中的代表药物.其药理作用为:选择性地阻断受体.其特点为:起效快,作用时间短.现将超短效受体阻滞剂-艾司洛尔在临床中的应用报告如下:
作者:龚科鳌;甘喜;马廷军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胸腺蛋白口服液(欣洛维)治疗老年胃粘膜糜烂的疗效.方法:对83例有胃粘膜糜烂的老年慢性胃炎患者为治疗组采用欣洛维治疗,对照组采用硫糖铝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症状改善及四周后胃镜复查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胃粘膜糜烂的好转率分别为86.38%及41.03%;临床症状好转率分别为88.64%及51.28%,临床症状好转时间分别为(62.80±24.89) h及(92.50±35.98) h;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根除率分别为86.36%及51.2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欣洛维治疗老年胃粘膜糜烂起效快,疗效好,安全.
作者:陈静;曹忠铭;黄之杰;林源;罗新英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前应用广泛的降血糖药是磺酰脲类药(Sus),应用几十年来,对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有很大帮助,但未能完全阻止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2型糖尿病患者中大多数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其中冠心病是主要死因.自从发现优降糖能抑制心肌缺血预适应(ischemic preconditioning,IPC)后,Sus在伴有冠心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安全性受到质疑.
作者:游志清;张琴;金小岚 刊期: 2004年第06期
在未来高技术战争中,亚热带丛林地区所特有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要求战伤救护必须适应现代战争的变化与卫勤保障模式的转变.为此,积极探索研究高技术条件下特殊环境中的战伤救治难点及与之相适应的救护训练对策,对加强军事斗争准备十分必要.
作者:钟玲;杨顺秋 刊期: 2004年第06期
骨质增生多发于中老年患者,它是由于肝肾之衰退,精血不足,筋骨失养等内因和长期劳损或外伤因素所致.为解除病人疾苦,我科在临床实践中采用中药(骨质增生膏)外敷加TDP热疗,并注意护理,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莫亚莉;赖银饶;杨清华 刊期: 2004年第06期
亚健康(Sub-Health,SH)是一个新的医学概念,提出仅数年,已引起广大医务人员的关注.作者对军队干休所离休干部及家属1200人进行了SH流行病学调查.现就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张进军;袁志丹;林波;栗朝明;夏怡;叶美英;杨海伟;张建军 刊期: 2004年第06期
随着护理模式的不断转变,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到医院来不仅要治病,同时也希望得到医护人员的尊重与关心.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现国内发达地区相继建起了星级医院、宾馆式医院,其目的是为了满足病人的需求.我们作为西部地区的基层中心医院如何求生存求发展,我认为护理工作必须做好人性化护理,因为人性化护理是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作者:李淑萍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介绍耳廓软骨开窗法治疗耳廓假性囊肿的步骤、优点和操作体会.方法:手术在局麻下进行,切口均选在耳廓前面,沿与耳轮大致平行方向作一贯穿囊肿之切口,将皮肤与囊肿表层软骨分离,切开囊肿表层软骨,吸净囊液,再以眼科剪将表层囊壁软骨大部分切除,以碘伏棉签轻拭囊腔,酒精棉签脱碘,缝合皮肤切口,适度加压包扎.术后换药1~2次,6~8 d拆线.结果:25例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感染或其它并发症.随访6~36个月,均无复发,耳廓无增厚硬化或其他畸形,外观效果满意.结论:耳廓软骨开窗法治疗耳廓假性囊肿是一种疗效肯定的方法.
作者:付文元;陶树东 刊期: 2004年第06期
我部地处重庆璧山,部队训练强度大,每逢夏季,部队重大军事活动或参加地方抢险救灾时,中暑人员多,自2001~2004年,我队共收治重症中暑病人16例,现将急救体会及预防措施报告如下:
作者:陈新文;杨弩;陈富雄;朱伟忠;申明 刊期: 2004年第06期
护理安全是护理工作运行的重要保证,是护理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卫生法规、法律不断出台与完善,患者维权意识不断加强,护理安全更显重要.求真务实,抓好安全,防止纠纷,已成为当前一项重要任务[1].
作者:李华;朱川;郭元 刊期: 2004年第06期
介入放射治疗学(Interventional Radiology)由美国著名放射学家Margulis 1967年首先提出,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的边沿综合性学科,它是在影像医学(X线、超声、CT、MRI)引导下,通过经皮穿刺途径或通过人体原有孔道,将特制的导管或器械插至病变部位进行诊断造影和治疗,或采集组织、进行细胞学、细菌学及生化检查.此技术因创伤小,并发症少和特有的诊断、治疗价值,而受到医学界普遍重视,现发展迅速.
作者:任丽;沈彩虹;李明秋 刊期: 2004年第06期
双异丙酚为短效静脉麻醉药,静脉注射后40s内可产生全身麻醉作用.因此,解除插管时患者会出现咽喉不适、紧张、恐惧和不配合等情况,需认真做好护理工作.我科自2002年10月~2003年10月利用静脉注射双异丙酚行胃镜检查118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红;邱成丽 刊期: 2004年第06期
早在1994年WHO就已将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yi,HP)确认为一级致癌因子.但长期以来对HP感染的药物治疗一直受到根除率低、费用昂贵、病人依从性差以及耐药菌株出现等诸多因素制约,使现阶段全球感染人数仍呈上升趋势.HP疫苗的研制和应用对有效控制及降低HP感染率、发病率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幽门螺杆菌疫苗的研究虽已取得长足进步,但有关HP的保护性免疫机制以及疫苗有效投递途径的问题仍制约其进一步发展和应用,能否成功解决这类问题也成为疫苗研究的关键所在.本文将就近国内外有关HP疫苗保护性免疫机制以及给药途径作一综述.
作者:王毅超;邹全明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评价斯奇康注射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预防呼吸道感染的作用.方法:148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预防组及对照组,预防组肌肉注射斯奇康注射液0.5 mg,3次/周,共18次;对照组用胸腺肽肌注,10 mg/次,3次/周,共18次.其他治疗两组相同.两组患者每2周门诊随访,登记呼吸道感染次数、天数,观察时间为12个月.结果:12个月的观察中,预防组的感染人次及感染天数均比对照组降低(P<0.01).结论:斯奇康注射液能提高COPD患者预防呼吸道感染的能力,减少发病次数,降低患病严重程度.
作者:钟山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总结假性胰腺囊肿内引流术治疗经验.方法:对我院行内引流手术治疗的假性胰腺囊肿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一次性手术治愈34例,二次手术治愈1例;发生囊壁坏死、吻合口瘘及结肠穿孔,再次手术囊肿外引流、结肠造口1例.随访3个月~13年.术后3个月死亡1例为二次手术囊肿外引流、结肠造口者;1例因糖尿病死亡,反复发作的慢性胰腺炎4例;其余32例无特殊异常.结论:手术治疗是主要治疗方法,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的选择是手术成败的关键.应根据患者及囊肿情况,结合影像学等方面综合考虑、评价,以力求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较小的风险和较低的并发症.
作者:樊献军;耿协强;谭黄业;黄波;江航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环枕关节近距离投照在放射诊断中应用价值.方法:分析25例临床确诊患者的张口近距离环枕关节投照的胶片图像质量和放射诊断的准确率,并与50例常规X线投照胶片的图像质量,诊断准确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张口近距离环枕关节投照胶片图像合格率100.0%,X线诊断准确率100.0%,常规X线投照胶片的合格率51.7%,X线诊断准确率13.5%,两种方法的图像质量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和诊断准确率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结论:张口近距离X线投照能明显提高环枕关节摄片的图像质量,大大提高环枕关节病变诊断的准确率.
作者:黄之杰;刘学生;徐元昌 刊期: 200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