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纤支镜取出支气管内金耳坠1例报告

任和芬;夏前明

关键词:纤支镜, 气管内异物, 金耳, 胃镜检查, 呛咳, 金属异物, 县医院, 灼痛, 胸椎, 胸痛, 透视, 女性, 家人, 患者, 呼吸, 服药, 病例
摘要:病例女性,63岁,因呛咳,胸痛7h,于2001-12-05-16:00来院就诊.患者上午9时服药时误将自己佩带的黄金耳坠服下,随之即感呛咳,前胸灼痛及呼吸急促,由家人送往当地县医院吞钡透视,发现第9胸椎右侧有一金属异物,立即行胃镜检查未发现异常.怀疑为支气管内异物,急转送我院.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门诊静脉抽血后皮下淤血病人分类分析

    门诊病人静脉抽血后常发生皮下淤血.究其原因除血液凝血系统有问题外,还与抽血后压迫止血的方法和时间有关.现就2001年我院门诊抽血后病人皮下淤血的分类分析如下:

    作者:靳杭红;王淑妮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把握好四个关系 加快学科的发展

    近年来,我院的医学专科中心建设,在上级机关的支持和关心下,在院党委的重视和各专科中心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显著成绩,全面带动了医院科技的发展,促进了卫勤保障能力和医疗服务水平的增强,在军内外医学科技领域的学术地位不断提高.现将我们的想法和做法报告如下:

    作者:谭映军;杨波;吴凡;王魁英;陈尚珍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颈脊髓内结核误诊1例报告

    病例男性,28岁,藏族,进行性四肢无力,大小便障碍3个月入院.查体:双侧肩胛岗及第2前肋以下皮肤感觉消失,双上臂、前臂的外侧、前侧及各手指感觉减退,双侧三角肌肌力为3级,肱三头肌2级,肱二头肌4级,各手指屈、伸、展、收及拇指对掌肌力为0级,双下肢肌力为0级,腹壁反射消失,肛门无主动收缩,双侧巴彬斯基征阳性.血沉8mn/h,抗结核抗体阴性.

    作者:林秀来;殷作明;黄永红;汤建林;黄承良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实施全面医疗质量管理的做法与效果

    医疗质量是医院的生命,是医疗市场竞争中核心的部分,是确保医院信誉、形象和效益的关键.市场的发展规律是发展靠竞争,竞争靠质量,质量靠管理,管理靠效益,效益促发展.医疗质量包括医疗技术、人才、设备、服务态度、价格、护理、环境(病房及室外)等组成部分.三年来,我院实施全面医疗质量管理,基本实现了由终末质量管理向全程质量管理,由检查的定性评价转变为数量、质量的量化管理,促进了医疗质量管理工作的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

    作者:吴殿源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医院信息系统应用及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信息技术是医院管理不可缺少的,是医院各级管理者在管理工作中所采用的必要手段,医院信息系统(HIS)应用已渗透到医疗工作的各个环节当中,不少医院已投入大量的资金并建成和应用,收到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医院要可持续发展,必须在优质、高效、低耗等管理原则上下功夫,走质量效益型内涵发展之路,就必须依托信息技术,充分利用HIS,使其成为医院建设新的发展点和增长点.

    作者:盛健;毕凡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健择联合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近期疗效初步观察

    目的:探讨健择(gemcitabine, gemzar, GEM)联合顺铂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方法:21例中晚期NSCLC患者应用健择1.0g/m2,静脉滴入,d1、d8,顺铂80mg/m2,静脉滴入,d9,21d为1个周期,2个~3个周期后评价疗效和毒副作用.结果:部分缓解(PR)11例,占52.0%,8例病情稳定(SD),2例进展(PD).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和恶心、呕吐.结论:健择联合顺铂是治疗中晚期NSCLC疗效较好的方案.

    作者:刘翱;李少莹;杨伟康;张亚琳;樊满齐;李妍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Fas、FasL和Caspase-3在成年猫脊髓的分布

    目的:观察Fas、FasL、caspase-3在成年猫脊髓的分布.方法:将成年猫处死后取其脊髓(T11)制作20μm厚冰冻切片,用Fas、FasL和caspase-3(效价:1:250,1:250,1:250,)行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染色.观察Fas FasL、caspase-3在正常脊髓中分布及亚细胞定位.结果:Fas阳性神经元以腹角为主,胞浆染色,背角相对较少,灰质和内胶质细胞阳性反应,细胞核染色;FasL阳性神经元遍布整个灰质,胞浆染色,未见胶质细胞阳性染色;caspase-3未见阳性反应神经元.结论:在成年猫脊髓有Fas、FasL分布,提示这些因子与成体脊髓神经元的信号传递功能有关.

    作者:杨淑霞;张晓;张弛;王廷华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浅谈联合演习中卫勤保障的组织指挥与协调

    现代高技术条件下联合登陆战役参战军兵种多,保障范围广,保障空间大,保障对象多,战场情况变化快的特点都给卫勤保障带来新的挑战,卫勤组织指挥与协调对卫勤保障顺利实施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结合自己参加联合作战卫勤保障实践,就有关问题探讨如下:

    作者:鲁云敏;汪鸿;燕海军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西藏后藏地区762例肺结核临床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探索高原地区肺结核(PT)的流行病学特征及防治措施.方法:对本院627例PT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本组病人均采用标准方案治疗.结果:总治愈率74.9%,好转率18.51%,无效6.52%.结论:后藏地区PT的流行病学特征是全年散发,秋冬季为多,藏族为主,男高于女;发病后病情较重,尤以Ⅱ型、Ⅳ型及合并两种类型以上的病人疗效较差.

    作者:陈学军;刘云祥;樊学惠;周元华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树突状细胞诱导抗胃癌作用体外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负载患者自体胃癌抗原后的树突状细胞(DC)在体外诱导的特异性细胞毒性淋巴细胞(CTL)对胃癌细胞的杀伤效应.方法:以组合酶消化法从胃癌手术标本中获取胃癌细胞,冻融制备胃癌抗原.GM-CSF、IL-4体外诱导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获得DC并负载胃癌抗原,继而以其刺激自体T淋巴细胞制备胃癌抗原特异性CTL;用Cyto Tox 96TM检测CTL对患者自身胃癌细胞体外杀伤效应.结果:负载胃癌抗原DC诱导的特异性CTL对患者自身胃癌细胞的杀伤率达88.17%,显著高于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LAK)细胞的杀伤率,P<0.05.且其对同种不同分化类型的胃癌细胞株MGC803、MNK28也有较高的杀伤效应,而对LOVO及HepG2肿瘤细胞无显著杀伤作用,P<0.01.结论:负载胃癌抗原的DC体外可诱导出高效而特异的抗胃癌效应,揭示以DC为中心的肿瘤生物治疗可望提高胃癌综合治疗水平.

    作者:吴淼;余佩武;曾冬竹;周立新;汪灏;雷晓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抓技术重服务强管理 努力推进门诊部建设发展

    各级门诊部在部队卫生防病和医疗保健工作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加强门诊部建设,充分发挥门诊部的职能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张林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抢救四种农药混合中毒1例报告

    病例男性,18岁.因为塑料大棚内喷洒敌敌畏、乐果、白菌清、斑潜灵混合液后,出现头昏、头痛、多汗、视物模糊1h后入院.查体:神志淡漠,全身湿润,面部肌肉振颤;双瞳直径1mm,光反射迟钝;呼气有有机磷味,多涎;颈略硬:双肺底湿性罗音明显;心率60次/min,律齐;腹平软,肝脾未及;神经系统未见阳性体征.

    作者:沈维义;李燕;杨琼慧;李莉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釉质蛋白质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釉质蛋白质的组成呈现高度的异质性,它包括一组来源于不同基因的蛋白质,各组成成分均在牙釉质的发育和矿化中发挥一定的功能.本文就釉质蛋白质各组分的分子生物学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作者:赵峰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41例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提高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的治愈率,降低病死率的措施.方法:对北京小汤山医院2003-05~2003-06救治的41例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的临床、实验室、影像学资料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1例中,40例患者治愈出院,1例出现ARDS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死亡.结论:SARS是具有较强传染性的呼吸道疾病,传染途径是近距离飞沫空气传播.流行病接触史、发热、X线肺浸润影及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减少、淋巴细胞计数减少是诊断的临床依据,综合干预、支持治疗措施对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有重要意义.

    作者:杨伟康;刘翱;陈宇英;樊满齐;李少莹;李妍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膀胱穿通伤误诊为脾破裂1例报告

    病例男,35岁,因车祸伤致腹痛、腹胀、腰痛18h入院.患者受伤时曾在院外做过简单处理,留置导尿管.入院时表现烦躁、四肢发冷、失血面容,血压11/8kPa,心率138次/min,腹部膨隆,全腹压痛,轻度反跳痛,肝、脾扪及不清,肝、脾及双肾区叩击痛,膀胱引流袋内淡红色液体约460ml.骨盆正位片示:右侧耻骨上、下支骨折,耻骨上支上缘可见一约2.5cm×1.5cm大小游离胄碎片,左侧耻骨上支骨折、轻度错位.

    作者:刘云祥;马劲松;赵其军;夏贤文;曾净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军队医学期刊在执行国家标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科学技术期刊编排格式>(GB-3179)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期刊编排规则>对科技期刊的封面、书脊、版权标识、目次、页码、页眉、广告刊登、印装等都有明确要求.其目的在于:(1)加强科技期刊的科学管理.(2)推动编排格式规范化.(3)提高期刊质量.(4)促进学术交流.但是在近期对军队医学期刊的审读中,发现有相当数量的期刊在执行国家标准规范中仍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在一定程度上防碍了军队医学期刊科学管理,影响了期刊的质量和学术交流.现就有关问题归纳如下:

    作者:杜元洪;张大春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恶性贫血14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恶性贫血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对14例恶性贫血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并对其中11例患者的误诊原因进行总结分析,全部患者均采用维生素B12肌注治疗.结果:14例患者全部治愈,远期疗效好.结论:贫血合并神经系统损害,应高度怀疑恶性贫血的可能,应作血象、骨髓、胃镜、血清维生素B12测定等检查,以确定诊断.并应与再障、急性白血病中的M6型、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难治性贫血及脱髓鞘疾病等鉴别.

    作者:兰德辉;张建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化学发光法检测AFP及临床应用

    甲胎蛋白(AFP)是肝细胞性肝癌(HCC)的血清学标志.国内常以AFP>400ng作为HCC的诊断依据,但必须排除妊娠、新生儿或活动期肝病及继发于其他脏器的肿瘤所引起的血清AFP升高.在AFP轻度升高或HCC诊断有困难时,则应进行AFP的动态监测.目前,国内AFP定量检测常用放射免疫法(RIA),该法灵敏度虽高,但操作复杂,且有放射性,对人体有害并污染环境.我院新引进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CLIA)可克服上述缺点.本文对比CLIA与RIA检测血清AFP含量的结果并作初步的临床评价,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菲;李晓庆;王家强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褥疮的防治及护理体会

    褥疮一直是临床护理工作中较为棘手的问题.发生褥疮的人群主要有:手术后病人、老年患者、长期卧床病人.发生褥疮的危险因素有:运动能力减弱、感觉功能障碍、血液循环不良、营养不良及皮肤环境不佳等.现将褥疮的临床防治措施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陈军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盲肠后壁浆肌层下阑尾坏疽致盲肠穿孔1例报告

    病例男,18岁.因右下腹部疼痛3d,加重伴发热6h入院.检查:T38.9℃,P84次/min,R20次/min,Bpl5/8kPa.神志清楚,营养中等,心肺无异常.腹部稍膨窿,右下腹部麦氏点压痛(+)、反跳痛(+)、肌紧张(+),肝脾无异常,移动性浊音(±),肠鸣音1次/min.

    作者:徐培章;孔庆光;韩新明;石永佳 刊期: 2003年第06期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

主管:成都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成都军区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