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健;毕凡
目的:探讨西藏疟疾的特点.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85例疟疾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5例中发热于48h内停止者139例,72h内停止者46例.全部病例外周血中疟原虫消失,治愈率100.0%.结论:西藏疟疾为内地原虫感染入藏后再发病,汉族移居者为主;基本为间日疟,贫血发生少;耐药性少,常规治疗效果佳.
作者:黄学文;李世学;小平措;谢本维 刊期: 2003年第06期
慢性乙型肝炎是全球严重的影响健康问题之一,WHO发布全球每年约有100万人(我国约25万人)死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相关疾病.在中国50.0%男性和14.0%女性慢性HBV感染者终死于肝病.因此,寻求理想的抗HBV药物一直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近年来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吴小梅;王雅凡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提高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的治愈率,降低病死率的措施.方法:对北京小汤山医院2003-05~2003-06救治的41例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的临床、实验室、影像学资料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1例中,40例患者治愈出院,1例出现ARDS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死亡.结论:SARS是具有较强传染性的呼吸道疾病,传染途径是近距离飞沫空气传播.流行病接触史、发热、X线肺浸润影及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减少、淋巴细胞计数减少是诊断的临床依据,综合干预、支持治疗措施对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有重要意义.
作者:杨伟康;刘翱;陈宇英;樊满齐;李少莹;李妍 刊期: 2003年第06期
入院对于病人是一种心理应激源.它通过心理上的怀疑和生理上创伤直接影响病人的正常心理活动.因此,正确了解病人的心理变化,消除心理应激产生的偏差对于病人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对精神病的焦虑有大量研究,但是对于新入院病人的焦虑研究还不多.因此本文对120例新入院一周的病人进行了焦虑程度测试,从而了解新入院病人焦虑情绪的发生程度,确定对新入院病人的治疗护理对策.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冯军;景璐石;张晓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留置导管引流术在治疗结核性心包炎伴大量心包积液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非同期回顾性研究,将常规心包穿刺的2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用留置导管引流的24例患者为试验组.结果:对照组与试验组消除心包填塞症状时间分别为(1.7±0.9)d及(1.1±0.3)d;两组积液消失时间分别为(9.5±2.0)d及(5.7±1.5)d.结论:留置导管引流可迅速消除心包堵塞症状,减少穿刺次数,能及时、彻底地引流心包积液,降低缩窄性心包炎的发生率.
作者:孙瑛;王志阳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科学技术期刊编排格式>(GB-3179)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期刊编排规则>对科技期刊的封面、书脊、版权标识、目次、页码、页眉、广告刊登、印装等都有明确要求.其目的在于:(1)加强科技期刊的科学管理.(2)推动编排格式规范化.(3)提高期刊质量.(4)促进学术交流.但是在近期对军队医学期刊的审读中,发现有相当数量的期刊在执行国家标准规范中仍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在一定程度上防碍了军队医学期刊科学管理,影响了期刊的质量和学术交流.现就有关问题归纳如下:
作者:杜元洪;张大春 刊期: 2003年第06期
近年来,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健康的概念已不再局限于身体健康,它还包含心理、社会及功能,三者达到完美状态才是真正的健康,也就是整体健康.因此,要从生理、心理和社会三方面去维护和促进人类健康,三者是不可分割的整体[1].本文对部分军队离退休干部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其影响因素,旨在为制订相应的心理保健及心理护理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杨清华;莫亚莉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病例女性,59岁,农民.主因反复心累、心悸、气紧10年,加重4d入院.入院时查体:脉搏90次/min,血压(120/90)mmHg,神志清,口唇无紫绀,无颈静脉怒张,双肺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位于第6肋间隙锁骨中线外1cm处,心浊音界向左下扩大,心率100次/min,律不齐,心音强弱不等,心尖区可闻及收缩期Ⅲ级吹风样杂音,向左下传导.
作者:姜大春;陈劲松;周兴文;张鑫;速晓华;朱峻;廖静;陈杰 刊期: 2003年第06期
长期以来,由于诸多因素特别是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受试者的待遇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公正的解决,道德上的高度肯定与补偿措施的苍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严重地制约了临床科研的发展和进步.毫无疑问,受试者的合理补偿已成为不容回避的现实和历史性课题.由于军队大中型医院同时承担着体系部队平战时的医疗救治、保健以及为属地人民健康服务的任务和义务,更须建立军民兼容、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受试者补偿机制,才能确保我军临床医学的不断进步和可持续发展.
作者:沈毅;吴殿源;郭海;陈黔;王以平;党宝丽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急性氨气中毒的救治措施.方法:对16例氨气中毒患者采取迅速离开现场,酸性液冲洗皮肤、眼部,贝复济喷雾灼伤创面,严重者吸氧,气管切开,并用抗生素、激素预防感染.有脑水肿、心衰者予以脱水和抗心衰治疗.结果:16例全部治愈出院.结论:氨气中毒以呼吸道吸入中毒为主,应针对呼吸道及肺部感染进行救治,同时要防止重要脏器功能衰竭是救治关键.
作者:仲月霞;曹义战;王伯良;王亚婷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慢性乙肝患者血清HBV-DNA含量与血清丙氨酸转移酶(ALT)水平与干扰素应答的关系.方法:测定48例慢性乙肝患者干扰素治疗前后的ALT水平,多聚酶链反应(PCR)荧光定量法测定治疗前后血清HBV-DNA含量,并与40例非干扰素治疗患者作对照.结果:48例中,应用干扰素治疗3个月~4个月,28例(58.3%)HBV-DNA转阴,37例(77.1%)HBV-DNA在105拷贝/ml以下,30例(62.5%)血清ALT降至正常.40例对照组中,只有1例(2.5%)HBV-DNA阴转,其他病例HBV-DNA水平变化不大.干扰素治疗组血清HBV-DNA含量高者,生化应答和病毒学应答率比HBV-DNA含量低者要低.结论:HBV-DNA含量的高低在慢性乙肝轻、中、重度之间无明显的差异.HBV-DNA含量的高低与肝脏炎症活动程度不呈正比关系.
作者:揭晓明;王雅凡;仝富斌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总结急性氟乙酰胺中毒救治经验.方法:对132例急性氟乙酰胺中毒患者给予彻底洗胃,并用乙酰胺注射;抽搐者予安定或鲁米那镇静止痉;早搏者用利多卡因+葡萄糖静滴;昏迷者用甘露醇、地塞米松脱水,并给脑细胞活化剂等治疗.中、重度中毒者可采用血液灌流加血浆置换.结果:全部病例除2例因多脏器功能衰竭抢救无效死亡外,余皆痊愈出院.结论:彻底洗胃,迅速解痉,使用特效解毒剂乙酰胺及血液净化等措施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曹义战;张爱东;晋兴;王伯良;仲月霞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分析高原地区老年心力衰竭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高原地区112例、平原地区32例老年心衰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病因、临床症状、并发证、治疗方法及效果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高原地区老年心衰病因以高血压性心脏病和症状不典型者多见,肺部感染症状重,并发证以应激性溃疡出血、尿潴留、肾功能衰竭发生率高,转归较差.在常规利尿强心、活血化瘀基础上加用血管扩张剂疗效显著.结论:高原老年心衰临床症状重且不典型者多见,肺部感染以及尿潴留、肾衰等并发证常见且严重,尤其多脏器功能衰竭发生率高,伍用血管扩张剂疗效明显.
作者:刘斌;李平生;李木成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盐酸贝那普利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量.结果:盐酸贝那普利在240nm处有大吸收,在10.0μg~60.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101.8%,RSD=1.3%.结论: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盐酸贝那普利含量,操作简便,稳定性好,结果准确.
作者:孙西征;陈代勇;卢熙;林文清;杨万清 刊期: 2003年第06期
近年来,我院的医学专科中心建设,在上级机关的支持和关心下,在院党委的重视和各专科中心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显著成绩,全面带动了医院科技的发展,促进了卫勤保障能力和医疗服务水平的增强,在军内外医学科技领域的学术地位不断提高.现将我们的想法和做法报告如下:
作者:谭映军;杨波;吴凡;王魁英;陈尚珍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牙周变性致牙例缺失的病因.方法:对张氏家族中两代8口人进行调查,并对其牙周病致牙列缺失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在张氏两代8口人中,有5人因牙周组织炎症、脓肿致全口牙齿松动、脱落,造成牙列全部缺失,终致戴上全口义齿.结论:本家族性牙周病致全口牙列缺失明显带有家族遗传因素影响,在临床诊治时,应引起口腔工作者的重视.
作者:赵胜利 刊期: 2003年第06期
闭式胸腔引流手术主要用于血胸、气胸、脓胸、开胸手术后[1],我院驻地海拔3650m,从1993~2002年,实施闭式胸腔引流手术42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沈定芝;蔡志中;杨晓梅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研究负载患者自体胃癌抗原后的树突状细胞(DC)在体外诱导的特异性细胞毒性淋巴细胞(CTL)对胃癌细胞的杀伤效应.方法:以组合酶消化法从胃癌手术标本中获取胃癌细胞,冻融制备胃癌抗原.GM-CSF、IL-4体外诱导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获得DC并负载胃癌抗原,继而以其刺激自体T淋巴细胞制备胃癌抗原特异性CTL;用Cyto Tox 96TM检测CTL对患者自身胃癌细胞体外杀伤效应.结果:负载胃癌抗原DC诱导的特异性CTL对患者自身胃癌细胞的杀伤率达88.17%,显著高于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LAK)细胞的杀伤率,P<0.05.且其对同种不同分化类型的胃癌细胞株MGC803、MNK28也有较高的杀伤效应,而对LOVO及HepG2肿瘤细胞无显著杀伤作用,P<0.01.结论:负载胃癌抗原的DC体外可诱导出高效而特异的抗胃癌效应,揭示以DC为中心的肿瘤生物治疗可望提高胃癌综合治疗水平.
作者:吴淼;余佩武;曾冬竹;周立新;汪灏;雷晓 刊期: 2003年第06期
高原性心脏病(高心病)并肺部感染,是高原冬季的常见病、多发病.常因移居人群对高原低氧慢性代偿障碍而发生心功能不全,成为肺部感染的易发因素,后者又可诱发和加重心功能不全.我们在护理此类患者时,除了积极配合搞好各项医疗工作外,着重有计划的开展了对患者的心理疏导,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李燕;沈维义;杨琼慧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病例女,27岁,工人.孕3产0,孕39周阴道流液2h,于1999-12-14入院.因相对头盆不对称、胎膜早破于次日16h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手术顺利,羊水清亮,量约400ml;娩出男婴,体重3900g,1min Apgar评分10分.产妇术中未诉不适,生命体征平稳.
作者:高树生;刘素琴;李琳;石俊贞;刘艳萍 刊期: 2003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