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入院一周病人焦虑情绪调查分析

冯军;景璐石;张晓

关键词:新入院病人, 焦虑
摘要:入院对于病人是一种心理应激源.它通过心理上的怀疑和生理上创伤直接影响病人的正常心理活动.因此,正确了解病人的心理变化,消除心理应激产生的偏差对于病人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对精神病的焦虑有大量研究,但是对于新入院病人的焦虑研究还不多.因此本文对120例新入院一周的病人进行了焦虑程度测试,从而了解新入院病人焦虑情绪的发生程度,确定对新入院病人的治疗护理对策.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膀胱穿通伤误诊为脾破裂1例报告

    病例男,35岁,因车祸伤致腹痛、腹胀、腰痛18h入院.患者受伤时曾在院外做过简单处理,留置导尿管.入院时表现烦躁、四肢发冷、失血面容,血压11/8kPa,心率138次/min,腹部膨隆,全腹压痛,轻度反跳痛,肝、脾扪及不清,肝、脾及双肾区叩击痛,膀胱引流袋内淡红色液体约460ml.骨盆正位片示:右侧耻骨上、下支骨折,耻骨上支上缘可见一约2.5cm×1.5cm大小游离胄碎片,左侧耻骨上支骨折、轻度错位.

    作者:刘云祥;马劲松;赵其军;夏贤文;曾净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487例住院病人抗生素使用情况的调查及分析

    据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报告,美国国内医院不合理应用抗生素占24%~66%.国内有人指出,临床应用的抗生素中有41.2%属于不合理用药[1].为了了解我院住院病人抗生素的使用情况,及时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我们组织专业人员于2001-07对6月份的全部出院病历进行随机抽样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查红;石梅初;戴志鑫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恶性贫血14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恶性贫血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对14例恶性贫血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并对其中11例患者的误诊原因进行总结分析,全部患者均采用维生素B12肌注治疗.结果:14例患者全部治愈,远期疗效好.结论:贫血合并神经系统损害,应高度怀疑恶性贫血的可能,应作血象、骨髓、胃镜、血清维生素B12测定等检查,以确定诊断.并应与再障、急性白血病中的M6型、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难治性贫血及脱髓鞘疾病等鉴别.

    作者:兰德辉;张建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军队医学期刊在执行国家标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科学技术期刊编排格式>(GB-3179)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期刊编排规则>对科技期刊的封面、书脊、版权标识、目次、页码、页眉、广告刊登、印装等都有明确要求.其目的在于:(1)加强科技期刊的科学管理.(2)推动编排格式规范化.(3)提高期刊质量.(4)促进学术交流.但是在近期对军队医学期刊的审读中,发现有相当数量的期刊在执行国家标准规范中仍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在一定程度上防碍了军队医学期刊科学管理,影响了期刊的质量和学术交流.现就有关问题归纳如下:

    作者:杜元洪;张大春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军队医院实施科研受试者补偿的构想

    长期以来,由于诸多因素特别是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受试者的待遇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公正的解决,道德上的高度肯定与补偿措施的苍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严重地制约了临床科研的发展和进步.毫无疑问,受试者的合理补偿已成为不容回避的现实和历史性课题.由于军队大中型医院同时承担着体系部队平战时的医疗救治、保健以及为属地人民健康服务的任务和义务,更须建立军民兼容、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受试者补偿机制,才能确保我军临床医学的不断进步和可持续发展.

    作者:沈毅;吴殿源;郭海;陈黔;王以平;党宝丽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剖宫产术后输注低分子右旋糖酐严重过敏反应1例

    病例女,27岁,工人.孕3产0,孕39周阴道流液2h,于1999-12-14入院.因相对头盆不对称、胎膜早破于次日16h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手术顺利,羊水清亮,量约400ml;娩出男婴,体重3900g,1min Apgar评分10分.产妇术中未诉不适,生命体征平稳.

    作者:高树生;刘素琴;李琳;石俊贞;刘艳萍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新型细菌内毒素竞争性受体拮抗剂Lipid A结构类似物的研究现状

    细菌内毒素(ET)是存在于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上的脂多糖(LPS),其通过诱导机体内的单核巨噬细胞释放多种介质分子而发挥其生物学效应.LPS的活性部分为类脂A(Lipid A).以内毒素的活性中心Lipid A的分子母核为模板,对其结构类似物进行分子合成,并获得具有能拮抗内毒素受体CD14的竞争性拮抗剂,是一项有着十分广阔应用前景的工作.

    作者:赵先英;郑江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高原地区112例老年心力衰竭的临床特点及治疗

    目的:分析高原地区老年心力衰竭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高原地区112例、平原地区32例老年心衰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病因、临床症状、并发证、治疗方法及效果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高原地区老年心衰病因以高血压性心脏病和症状不典型者多见,肺部感染症状重,并发证以应激性溃疡出血、尿潴留、肾功能衰竭发生率高,转归较差.在常规利尿强心、活血化瘀基础上加用血管扩张剂疗效显著.结论:高原老年心衰临床症状重且不典型者多见,肺部感染以及尿潴留、肾衰等并发证常见且严重,尤其多脏器功能衰竭发生率高,伍用血管扩张剂疗效明显.

    作者:刘斌;李平生;李木成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心导管室护士职业性危害及防护措施

    近年来,心导管技术的发展远远超过诊断的范围,形成以心导管技术为基础,以治疗心血管疾病为主要内容的新兴学科即介入性心脏病学.这一新兴学科的发展给护理及康复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由于心导管室工作的特殊性,护士工作在密闭环境中,不可避免地直接接触病人的血液、分泌物、排泄物等各种体液;各种化学消毒剂和浓度较高的有毒气体;手术间的噪音;放射线等多种有害因子,使得心导管室护士成为高危群体,有关护士的职业卫生、防护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心导管室护士的职业性危害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如何充分做好心导管室护士的职业防护,十分重要.我院自1987年以来开展了射频消融术、经皮穿刺主动脉瓣狭窄球囊扩张术,肺动脉瓣狭窄球囊扩张术、二尖瓣狭窄球囊扩张术及永久性、临时性起搏器植入术和各种心导管造影检查术共计2068例,现将防护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张明霞;徐华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制片工艺对芦丁缓释骨架片释药机制影响研究

    目的:考察制片工艺对芦丁缓释骨架片释药机制的影响情况.方法:以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为骨架材料制备缓释骨架片,利用Peppas经验式释放指数n值,评价制片工艺对芦丁缓释骨架片体外释药机制的影响.结果:干法制片的释药比湿法快.结论:干法制片与湿法制片有相同的释药机制.

    作者:陈代勇;赵淼;臧志和;孙西征;朱卫东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浮针治疗腰椎间盘脱出症150例报告

    目的:总结推广浮针治疗腰椎间盘脱出症的经验.方法:对150例腰椎间盘脱出患者采用中医浮针疗法进行治疗,1次/d,7d为1个疗程.结果:经1个疗程治疗显效98例(65.3%),有效44例(2963%),无效8例(5.4%),总有效率94.6%.结论:浮针为特制针具刺激病灶附近结缔组织,达到疏通经络、畅调气血、化瘀止痛效果.其操作简便,奏效迅速,是一种有推广前景的疗法.

    作者:周文学;吴希;段锦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产后两周脑内血肿1例报告

    病例女,26岁,已婚.因足月妊娠,于2000-07-16在我院妇产科顺产一3500g男婴,3d后顺利出院.于2000-07-31晚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头昏、恶心呕吐,次日上午病情加重,意识呈朦胧状,失语、大小便失禁,急诊送入我院.查:血压120/80mmHg,意识呈朦胧状,双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正常,右上肢肌力2级,右下肢肌力3级.头颅CT提示:左颞叶脑内血肿,大小约5.0cm×5.0cm×4.5cm.

    作者:欧阳海鹰;杨永平;李轲;孙杰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小剂量可达龙致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1例报告

    病例女性,59岁,农民.主因反复心累、心悸、气紧10年,加重4d入院.入院时查体:脉搏90次/min,血压(120/90)mmHg,神志清,口唇无紫绀,无颈静脉怒张,双肺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位于第6肋间隙锁骨中线外1cm处,心浊音界向左下扩大,心率100次/min,律不齐,心音强弱不等,心尖区可闻及收缩期Ⅲ级吹风样杂音,向左下传导.

    作者:姜大春;陈劲松;周兴文;张鑫;速晓华;朱峻;廖静;陈杰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维生素C渗漏致局部皮肤坏死12例报告

    病例新生儿、男、剖宫产出生1d,体重2400g,医嘱给予10%葡萄糖液20ml加维生素C 200mg静脉滴注.护士执行成10%葡萄糖液20ml加维生素C 2000mg予手背静脉输入.1h后,患儿烦躁、哭闹、液体渗漏、手背肿胀,立即停止输液,局部用50%硫酸镁冷敷.24h后,肿胀有所消退,但进针处约2cm×2cm的皮肤颜色呈暗红色,触之婴儿哭闹.继续给予50.0%硫酸镁热敷.48h后,局部约1.5cm×1.5cm的皮肤变为黑色,表面破溃.继续予生理盐水纱布加庆大霉素8万单位湿敷,3次/d等处理.5d后,受损部位皮肤干燥、结痂、俞合,14d后出院.

    作者:夏永莲;许力幸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Fas、FasL和Caspase-3在成年猫脊髓的分布

    目的:观察Fas、FasL、caspase-3在成年猫脊髓的分布.方法:将成年猫处死后取其脊髓(T11)制作20μm厚冰冻切片,用Fas、FasL和caspase-3(效价:1:250,1:250,1:250,)行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染色.观察Fas FasL、caspase-3在正常脊髓中分布及亚细胞定位.结果:Fas阳性神经元以腹角为主,胞浆染色,背角相对较少,灰质和内胶质细胞阳性反应,细胞核染色;FasL阳性神经元遍布整个灰质,胞浆染色,未见胶质细胞阳性染色;caspase-3未见阳性反应神经元.结论:在成年猫脊髓有Fas、FasL分布,提示这些因子与成体脊髓神经元的信号传递功能有关.

    作者:杨淑霞;张晓;张弛;王廷华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入院一周病人焦虑情绪调查分析

    入院对于病人是一种心理应激源.它通过心理上的怀疑和生理上创伤直接影响病人的正常心理活动.因此,正确了解病人的心理变化,消除心理应激产生的偏差对于病人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对精神病的焦虑有大量研究,但是对于新入院病人的焦虑研究还不多.因此本文对120例新入院一周的病人进行了焦虑程度测试,从而了解新入院病人焦虑情绪的发生程度,确定对新入院病人的治疗护理对策.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冯军;景璐石;张晓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抓技术重服务强管理 努力推进门诊部建设发展

    各级门诊部在部队卫生防病和医疗保健工作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加强门诊部建设,充分发挥门诊部的职能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张林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抢救四种农药混合中毒1例报告

    病例男性,18岁.因为塑料大棚内喷洒敌敌畏、乐果、白菌清、斑潜灵混合液后,出现头昏、头痛、多汗、视物模糊1h后入院.查体:神志淡漠,全身湿润,面部肌肉振颤;双瞳直径1mm,光反射迟钝;呼气有有机磷味,多涎;颈略硬:双肺底湿性罗音明显;心率60次/min,律齐;腹平软,肝脾未及;神经系统未见阳性体征.

    作者:沈维义;李燕;杨琼慧;李莉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

    目前,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上的使用越来越广泛,但如何正确地使用静脉留置针,文献中未见系统报告.近年来,对危重病人的抢救、长期输液或血管弹性差、易滚动的病人多使用静脉留置针(也称套管针),它具有输液速度快、不易形成血肿、留置时间长等优点,能有效地实施对病人的抢救及治疗.现将静脉留置针的优点、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等作一简要概述.

    作者:张华;李钰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颈脊髓内结核误诊1例报告

    病例男性,28岁,藏族,进行性四肢无力,大小便障碍3个月入院.查体:双侧肩胛岗及第2前肋以下皮肤感觉消失,双上臂、前臂的外侧、前侧及各手指感觉减退,双侧三角肌肌力为3级,肱三头肌2级,肱二头肌4级,各手指屈、伸、展、收及拇指对掌肌力为0级,双下肢肌力为0级,腹壁反射消失,肛门无主动收缩,双侧巴彬斯基征阳性.血沉8mn/h,抗结核抗体阴性.

    作者:林秀来;殷作明;黄永红;汤建林;黄承良 刊期: 2003年第06期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

主管:成都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成都军区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