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Fas、FasL和Caspase-3在成年猫脊髓的分布

杨淑霞;张晓;张弛;王廷华

关键词:Fas FasL caspase-3 成年猫 脊髓 免疫组化
摘要:目的:观察Fas、FasL、caspase-3在成年猫脊髓的分布.方法:将成年猫处死后取其脊髓(T11)制作20μm厚冰冻切片,用Fas、FasL和caspase-3(效价:1:250,1:250,1:250,)行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染色.观察Fas FasL、caspase-3在正常脊髓中分布及亚细胞定位.结果:Fas阳性神经元以腹角为主,胞浆染色,背角相对较少,灰质和内胶质细胞阳性反应,细胞核染色;FasL阳性神经元遍布整个灰质,胞浆染色,未见胶质细胞阳性染色;caspase-3未见阳性反应神经元.结论:在成年猫脊髓有Fas、FasL分布,提示这些因子与成体脊髓神经元的信号传递功能有关.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电子纤维支气管镜下支架放置术1例报告

    电子纤维支气管镜下支架放置术,在临床治疗气管、支气管狭窄及缓解阻塞有明显的效果,在全国已有开展及报道[1~3].此例患者在云南省为首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妍;刘翱;牛宪忠;杨伟康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颈脊髓内结核误诊1例报告

    病例男性,28岁,藏族,进行性四肢无力,大小便障碍3个月入院.查体:双侧肩胛岗及第2前肋以下皮肤感觉消失,双上臂、前臂的外侧、前侧及各手指感觉减退,双侧三角肌肌力为3级,肱三头肌2级,肱二头肌4级,各手指屈、伸、展、收及拇指对掌肌力为0级,双下肢肌力为0级,腹壁反射消失,肛门无主动收缩,双侧巴彬斯基征阳性.血沉8mn/h,抗结核抗体阴性.

    作者:林秀来;殷作明;黄永红;汤建林;黄承良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组织荚膜胞浆菌感染1例报告

    病例男,19岁,不规则发热伴间断性鼻出血6月住院.体检:体温38.5℃,脉搏100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3/7kPa,消瘦,贫血貌,浅表淋巴结无肿大,皮肤粘膜无黄染,心肺末见异常,右上腹膨隆,轻压痛,肝肋下4cm,脾肋下6cm,肾区无叩击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血常规:白细胞3.8×109/L,中性粒细胞0.70,淋巴细胞0.20,红细胞2.33×1012/L,血红蛋白66g/L.腹部B超提示:肝脾肿大.

    作者:张兴芹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肝硬化伴结核性腹膜炎误诊为肝性腹水2例报告

    病例1 男,21岁,因腹胀、腹泻、纳差4月余,加重半月入院.体检:体温36.8℃,脉搏82次/min.巩膜、皮肤无黄染,上胸部皮肤多枚蜘蛛痣,肝掌(+).

    作者:王雅凡;张虹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食管下段癌术后并发心包积血1例报告

    病例男性,63岁,因食管下段癌于2001-04-02入院.术前检查心肺肝肾功能及血液生化均正常,PT14.9s;activity54.7%;APTT35.9s;TT16.0.于2001-04-06在全麻下经左胸行食管癌切除,胃食管弓下吻合术,未见肿瘤外侵,术中将吻合口及残胃关闭在纵隔内.疗方法.

    作者:郑轶峰;何泽友;郑志诚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经纤支镜取出支气管内金耳坠1例报告

    病例女性,63岁,因呛咳,胸痛7h,于2001-12-05-16:00来院就诊.患者上午9时服药时误将自己佩带的黄金耳坠服下,随之即感呛咳,前胸灼痛及呼吸急促,由家人送往当地县医院吞钡透视,发现第9胸椎右侧有一金属异物,立即行胃镜检查未发现异常.怀疑为支气管内异物,急转送我院.

    作者:任和芬;夏前明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腹部贯通伤致输尿管损伤漏诊1例报告

    病例李某,男,18岁,某部战士,在演习中不慎被手枪弹击中左下腹,子弹从右臀上部穿出.

    作者:江咏;周明;潘文东;杨正文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盲肠后壁浆肌层下阑尾坏疽致盲肠穿孔1例报告

    病例男,18岁.因右下腹部疼痛3d,加重伴发热6h入院.检查:T38.9℃,P84次/min,R20次/min,Bpl5/8kPa.神志清楚,营养中等,心肺无异常.腹部稍膨窿,右下腹部麦氏点压痛(+)、反跳痛(+)、肌紧张(+),肝脾无异常,移动性浊音(±),肠鸣音1次/min.

    作者:徐培章;孔庆光;韩新明;石永佳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军队离退休干部心理健康状况影响因素分析

    近年来,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健康的概念已不再局限于身体健康,它还包含心理、社会及功能,三者达到完美状态才是真正的健康,也就是整体健康.因此,要从生理、心理和社会三方面去维护和促进人类健康,三者是不可分割的整体[1].本文对部分军队离退休干部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其影响因素,旨在为制订相应的心理保健及心理护理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杨清华;莫亚莉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膀胱穿通伤误诊为脾破裂1例报告

    病例男,35岁,因车祸伤致腹痛、腹胀、腰痛18h入院.患者受伤时曾在院外做过简单处理,留置导尿管.入院时表现烦躁、四肢发冷、失血面容,血压11/8kPa,心率138次/min,腹部膨隆,全腹压痛,轻度反跳痛,肝、脾扪及不清,肝、脾及双肾区叩击痛,膀胱引流袋内淡红色液体约460ml.骨盆正位片示:右侧耻骨上、下支骨折,耻骨上支上缘可见一约2.5cm×1.5cm大小游离胄碎片,左侧耻骨上支骨折、轻度错位.

    作者:刘云祥;马劲松;赵其军;夏贤文;曾净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把握好四个关系 加快学科的发展

    近年来,我院的医学专科中心建设,在上级机关的支持和关心下,在院党委的重视和各专科中心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显著成绩,全面带动了医院科技的发展,促进了卫勤保障能力和医疗服务水平的增强,在军内外医学科技领域的学术地位不断提高.现将我们的想法和做法报告如下:

    作者:谭映军;杨波;吴凡;王魁英;陈尚珍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487例住院病人抗生素使用情况的调查及分析

    据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报告,美国国内医院不合理应用抗生素占24%~66%.国内有人指出,临床应用的抗生素中有41.2%属于不合理用药[1].为了了解我院住院病人抗生素的使用情况,及时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我们组织专业人员于2001-07对6月份的全部出院病历进行随机抽样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查红;石梅初;戴志鑫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西藏疟疾185例临床分析报告

    目的:探讨西藏疟疾的特点.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85例疟疾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5例中发热于48h内停止者139例,72h内停止者46例.全部病例外周血中疟原虫消失,治愈率100.0%.结论:西藏疟疾为内地原虫感染入藏后再发病,汉族移居者为主;基本为间日疟,贫血发生少;耐药性少,常规治疗效果佳.

    作者:黄学文;李世学;小平措;谢本维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烧伤疼痛的护理

    疼痛往往是烧伤患者的第一反应,在烧伤后的整个治疗过程中,都会存在不同程度的疼痛.烧伤疼痛程度常与烧伤深度、病程进展、治疗措施和患者的个体因素等有关,本文拟就烧伤疼痛的影响因素和相应的护理措施作一简要叙述.

    作者:王红梅;王慧敏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空管药物糊剂治疗根尖未发育完成死髓牙54例报告

    目的:探讨根尖未发育完成的死髓牙的治疗方法.方法:对54例根尖未发育完成的死髓牙采用空管药物糊剂治疗.结果:54例中经治疗有49例符合规定标准,成功率90.7%.结论:空管药物能够有效控制根管内感染和消除根尖周病变,从而使根尖区的牙乳头和上皮根鞘活力得以恢复,促使牙根继续发育或根尖孔封闭.

    作者:田自锋;江涛;王栋明;徐平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更新观念 切实做好门诊药房的管理工作

    门诊药房是医院药剂科的重要部门之一,工作量约占整个药剂科业务的30.0%~50.0%,在医院药学工作中,门诊药房是药剂科直接为病人和临床服务的窗口,是药师与医生、患者联系沟通的重要途径.门诊药房的工作质量、服务态度、管理水平以及取药环境反映药剂科的形象,也反映医院医疗服务质量的一个侧面.在实际工作中管理好门诊药房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作者:王诗华;曾仁杰;景利;谭永红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门诊静脉抽血后皮下淤血病人分类分析

    门诊病人静脉抽血后常发生皮下淤血.究其原因除血液凝血系统有问题外,还与抽血后压迫止血的方法和时间有关.现就2001年我院门诊抽血后病人皮下淤血的分类分析如下:

    作者:靳杭红;王淑妮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急性氟乙酰胺中毒132例救治体会

    目的:总结急性氟乙酰胺中毒救治经验.方法:对132例急性氟乙酰胺中毒患者给予彻底洗胃,并用乙酰胺注射;抽搐者予安定或鲁米那镇静止痉;早搏者用利多卡因+葡萄糖静滴;昏迷者用甘露醇、地塞米松脱水,并给脑细胞活化剂等治疗.中、重度中毒者可采用血液灌流加血浆置换.结果:全部病例除2例因多脏器功能衰竭抢救无效死亡外,余皆痊愈出院.结论:彻底洗胃,迅速解痉,使用特效解毒剂乙酰胺及血液净化等措施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曹义战;张爱东;晋兴;王伯良;仲月霞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B超引导肝癌射频消融治疗术的护理

    肝脏肿瘤是常见的恶性肿瘤,是癌症患者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开展新的治疗手段是当前提高综合治疗效果的当务之急.20世纪90年代,意大利学者发明了用集束电极射频装置治疗肝癌等实体瘤[1],此后这项技术在欧美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及应用,并取得了良好效果[2].近期国内引进开展此项技术,对晚期肝癌患者也收到了良好的疗效,成为肝癌综合治疗中重要的技术手段[3].2002-02~2000-06,我院采用B超引导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 therapy,RFA)对86例晚期肝脏肿瘤患者进行了治疗,近期疗效较好.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贾玉容;刘文清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2型糖尿病心肌缺血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心肌缺血的相关因素.方法:将95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三组,糖尿病无心肌缺血组(A组,n=63),糖尿病无症状心肌缺血组(B组,n=14),糖尿病有症状心肌缺血组(C组,n=18),比较三组病人的临床特征;所有病人均完成心脏交感神经活性(SA)、副交感神经活性(PA),尿白蛋白(UAE),红细胞山梨醇(RBCS),糖基血红蛋白(GHbA1c)、血浆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其亚类(HDL-c及HDL2-cHDL3-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血浆纤维蛋白原(Fg)和血浆镁(Mg)等检查.结果:C组年龄、病程、收缩压、舒张压、HbA1c、UAE、TG、TC、LDL和RBCS较A组显著升高,而SA、PA、HDL3-c较A组降低;且C组收缩压和UAE较B组显著升高.B组HbAIc和UAE较A组显著升高,而PA较A组显著降低;三组间性别构成、BMI、HDL-c、HDL2-c、Fg和Mg无显著差异.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心肌缺血与增龄、病程增加、血压升高、糖脂代谢控制差、UAE升高和SA及PA下降显著相关,提示糖尿病人出现心肌缺血是病情加重的表现,应积极综合治疗.

    作者:游志清;汪恕萍;金小岚;辛火;郭蔚 刊期: 2003年第06期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

主管:成都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成都军区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