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38例乙型肝炎病人的心理分析及心理干预

黄小虹;李广群;张泽华

关键词:乙型肝炎, 心理分析, 心理干预
摘要:乙型肝炎是一种慢性传染病,其预后及治疗效果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故临床上治愈率很低.多数乙肝病人因受社会人群不同成见的干扰,而产生对自身疾病转归的偏激认识,导致一些不良心理反应的出现,程度不同的影响了乙型肝炎病人的治疗和痊愈.本文对乙型肝炎病人的心理状态与其文化程度、职业状况、年龄段等相关因素的关系进行调查,并对心理干预措施进行了可操作性的探讨.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肛门部烧伤治疗体会

    1987~2000年,我们收治了11例肛门部烧伤的病人,经创面浸泡疗法和抗感染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王智勇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2247例经直肠超声检查分析与体会

    本文回顾了我科自1994-08~2000-01经直肠超声(Transrectal Ultrasonography,TRUS)检查2247例.现对本组经直肠超声检查的阳性发现率、检出疾病种类、经直肠超声检查适应证的掌握进行分析和探讨,为临床选择经直肠超声检查和今后更好开展这项检查技术提供参考.

    作者:梁燕;李树森;廖明松;刘金模;马琳英;宋兆琼;赖小今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慢性肾衰尿毒症病人夜间血压观察与护理

    慢性肾衰尿毒症患者由于肾功能严重受损,绝大部分病人都伴有肾性高血压,如果持续时间过长,不及时降压,必然导致左心室压力负荷过重,而引起急性左心衰竭,进而导致肺水肿.如不能及时抢救常会发生死亡.这是慢性肾衰尿毒症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我院自1987-10~1990-05死亡的32例慢性肾衰尿毒症病人中,就有30例死于心力衰竭所引起的肺水肿.因此,慢性肾衰尿毒症病人不仅需要透析治疗的护理工作,同时还要做好血压的监测,尤其是夜间血压的监测.我们由于重视了夜间血压的监测及处理,明显提高了慢性肾衰尿毒症的病人的生存和生活质量.我们的做法如下:

    作者:王惠琼;徐勇;廖竹英;邢丽娟;汪娅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门脉骨骼化联合肝叶切除治疗肝门部胆管癌

    肝门部胆管癌(Klatskin瘤)是各类胆管癌中手术治疗困难的.我院于1998-04~2000-08采用肝外胆管切除,门静脉骨骼化联合肝叶切除治疗肝门部胆管癌7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樊献军;耿协强;韩天明;张力峰;谭健美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腮腺导管异物存留并慢性腮腺炎1例报告

    由腮腺导管口进入腮腺导管并存留于其内的异物可形成面部炎性包块,并引起同侧的慢性腮腺炎,此种病例少见且易误诊,现予报道.

    作者:杨立斗;王亚琴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复方乙酰水杨酸酊的制备及临床疗效观察

    我院从1999-03~2001-03,采用自行配制的复方乙酰水杨酸酊治疗角化过度型手足癣与达克宁霜对照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处方及制备方法1.1 处方乙酰水杨酸100g,水杨酸100g,蒸馏水100ml,95%乙醇加1000ml.

    作者:袁芳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丁胺卡那霉素致坐骨神经痛2例

    病例1 男性,32岁.因右下肢疼痛伴活动障碍12h入院.患者14h前因腹痛在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不明,予丁胺卡那霉素1支(0.2g)肌注右臀部,当时仅注射部位稍感疼痛.约2h后患者突感注射部位疼痛加剧,右下肢体后侧麻木,活动受限,家人用车急送入院.

    作者:石闺英;曾举宏;谈弘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深静脉置管在心源性水肿病人的应用

    近年来,浅静脉留置针已广泛运用于临床输液治疗,减少了浅静脉穿刺次数,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同时也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1,2].但对于浅静脉充盈或显露不佳,特别是皮下水肿的病人,浅静脉穿刺置管仍存在相当大的困难.对这类病人,我们采用深静脉置管进行输液治疗,收到良好的效果.本文就该技术应用于心源性水肿病人的安全性、并发症及置管部位的选择作一探讨.

    作者:向可翠;岳健;杨梅;杨祝瑛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加强急诊内涵建设 提高急诊急救质量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交通、通讯、生活水平等现代化程度的提高,社会医疗保险的启动,社区医疗服务的推行,人们就医观念的转变,这都可能导致医院急危重症病人的增多.这些给急诊急救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如何加强急诊科内函建设,提高急诊救治质量已成为医院管理的当务之急.我院近几年来对此项工作不断摸索、总结,愿就此谈几点体会:1 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急诊急救的规章制度

    作者:周谦;田仁发;陈大夫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一枝蒿中毒致房室束支传导阻滞2例

    病例1 男性,31岁.因误服一枝蒿3g中毒入院.查体:T37℃,Bp17/11kPa,心率84次/min.心律不齐,心音中等,无杂音.急性病容,神志清楚.心电图示:Ⅰ、avL、V5、V6导联QRS波呈R形,R波增宽,顶峰错钝,时间0.13min.V1导联呈QS形,V2、V3、V4呈rS形.电轴左偏-1°.T波Ⅰ低平,avL倒置.心电图诊断: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经临床治疗8h后复查心电图恢复正常.

    作者:李晋渝;顾松珍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中性粒细胞在心肌缺血再灌注中ICAM-1表达及核转录调控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心肌缺血再灌注时中性粒细胞(PMN)内核因子-kB活性变化与中性粒细胞细胞间粘附分子(ICAM-1)表达及中性粒细胞心肌浸润的关系.方法:新西兰兔24只分为:(1)缺血再灌注组(IR),(2)IR+RDTC组,(3)假手术对照组,并分缺血前,再灌注后30、60、90、120、240、360min时相点.用流式细胞仪检测PMNs ICAM-1的表达,凝胶电泳迁移率分析检测NF-kB的活性,酶法测定PMNs浸润数.结果,心肌再灌注30nin后NF-kB活性开始增高,120min达到高峰,之后活性下降;PMNs ICAM-1的表达在心肌再灌注120min开始增高,并与PMNs浸润数升高有相关性;PDTC能抑制NF-kB的活化及PMNs ICAM-1的表达和PMNs浸润.结论:心肌缺血再灌注时刺激NF-kB的活化,启动PMNs ICAM-1的表达而参与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过程.

    作者:唐旭东;姜建青;赁常文;刘宝玉;姜大春;顾大勇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新世纪医学文化运动的影响因素分析

    天体自然运行,时光岁月流逝,以其不以任何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撞开了新世纪的大门.人们狂热、欢呼、惊异、期盼,然而很快便趋于略带几分惶惑的平静.今天看昨天,今年看去年,虽然横亘着世纪之交的分界线,却也实在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日月自东向西,水流由高到低,一切都依然如故.

    作者:昝加禄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加强医院管理 防范医疗纠纷

    近年来,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增强,医疗行为的法律责任越来越受到社会重视,各类医疗纠纷有陡增之势,且已成为困扰医院正常医疗工作的一个难题.处理和解决这些医疗纠纷耗费医院管理工作者及医务人员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于医疗纠纷,若处理不当,就不能维护患者的合法权益,而且直接影响医务人员的工作情绪和开拓精神.要防止和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就必须加强对医务人员职业道德的教育,规范医疗行为,文明行医,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并且据本地区和医院的实际情况进行法规、法纪教育,努力提高自身防范意识,把医疗纠纷降到低限度.本文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和体会进行探讨.

    作者:乔玉槐;陈勇;景杰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颈椎病的专科分类法

    颈椎病的分类,至今意见仍不一致.如Spurling等按致压物来源分类,把颈椎病分为椎间盘突出症型、骨赘型及骨关节型等.Stookey按压迫位置分类,如中央压迫或双侧压迫脊髓型、单侧压迫脊髓型、侧方压迫神经根型等.Jung、Keher和躬森健的分类是:局部型、神经根型(颈臂型)、脊髓型、椎动脉型(颈脑型)、混合型等.国内通用的分类方法:如局部型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病和脊髓型颈椎病等.但对专科医生来说,这显然是非常不够的,因为它并未反映出本病的实质.要想全面地、正确地判定患者的病情,必须对其分类与分型加以研讨.作者参阅国内外有关文献,结合临床的实践总结,认为颈椎病的专科分类法较好.它既能反映出本病的病因与病理改变,又能为其治疗方法选择及予后的判定提供依据.现将颈椎病分类法阐述如下:

    作者:李主一;邹培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hTERT基因反义核酸对Hela宫颈癌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影响

    目的:研究人类端粒酶催化亚单位(hTERT)基因的反义寡核苷酸对宫颈癌细胞的影响.方法:采用TRAP-ELISA检测Hela细胞在反义核酸处理前后端粒酶活性的变化.结果:hTERT基因反义核酸能有效抑制Hela细胞端粒酶活性.结论:hTERT基因反义核酸能显著抑制肿瘤细胞的端粒酶活性,为肿瘤治疗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新途径.

    作者:韩风华;辛晓燕;杜辉;王健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右腮裂囊肿1例诊治报告

    病例男,26岁,因右下颌角下方包块8月入院.检查:T37℃,P70次/min,R18次/min,Bp16/10kPa.右下颌角下方有1大小为4cm×3cm×3cm包块,质软,有波动感,无压痛,表面光滑,边界清楚,无血管杂音.心肺、肝、脾无异常.血常规:WBC7.1×109/L,N61%,L39%,BT2′,CT2′30″.肝功、肾功正常.颈部、胸部X片示正常.

    作者:徐培章;孔庆光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氨甲喋呤与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21例临床护理

    异位妊娠(俗称宫外孕)是指受精卵在子宫腔以外着床发育,是妇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近年来其发生率有明显升高的趋势,并采用了一些保守治疗方法,使病人免于手术创伤,并能保留生育功能.我院妇产科用氨甲喋呤与米非司酮联合用药治疗异位妊娠21例,取得良好效果,其治疗中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段晓琼;刘素琴;李琳;李黎;王晓华;李军燕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钛轮钉动静脉内瘘长期使用体会

    血管通路是慢性肾功能衰竭长期血液透析(HD)患者的生命线.动静脉内瘘(AVF)因其安全、简单及长久性逐渐为病员和医务工作者接受,已成为长期透析患者血管通路的基本模式.如何延长AVF的使用寿命是医患共同关心的问题.本文对我院近10年来458例通过钛轮钉制作的AVF使用情况进行了总结,初步探讨了HD患者AVF的长期使用经验.报告如下:1 对象及方法

    作者:张凡;崔建强;余月明;王涛;张人杰;郭东阳;陈昭颉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伯克钠大佛水治疗儿童过敏性鼻炎的临床对比观察

    过敏性鼻炎系上呼吸道变态反应性疾病,长期以来因无特效药,临床工作者认为在治疗上只能对症不能根治,患者不得不承受反复发作之苦.其中有约30%的患者继发哮喘.1997~1998年,我们用伯克钠(二丙酸培氯松)喷鼻剂和大佛水喷鼻剂对门诊确诊的58例过敏性鼻炎分别进行了一年的治疗(诊断标准参照1990-09乌市过敏性鼻炎学术会议制定的标准),现将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姜若兰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138例乙型肝炎病人的心理分析及心理干预

    乙型肝炎是一种慢性传染病,其预后及治疗效果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故临床上治愈率很低.多数乙肝病人因受社会人群不同成见的干扰,而产生对自身疾病转归的偏激认识,导致一些不良心理反应的出现,程度不同的影响了乙型肝炎病人的治疗和痊愈.本文对乙型肝炎病人的心理状态与其文化程度、职业状况、年龄段等相关因素的关系进行调查,并对心理干预措施进行了可操作性的探讨.

    作者:黄小虹;李广群;张泽华 刊期: 2002年第01期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

主管:成都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成都军区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