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复方乙酰水杨酸酊的制备及临床疗效观察

袁芳

关键词:复方乙酰水杨酸酊, 手足癣, 疗效
摘要:我院从1999-03~2001-03,采用自行配制的复方乙酰水杨酸酊治疗角化过度型手足癣与达克宁霜对照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处方及制备方法1.1 处方乙酰水杨酸100g,水杨酸100g,蒸馏水100ml,95%乙醇加1000ml.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颌面部爆炸伤区血管早期吻合的病理学基础

    目的:探讨颌面部爆炸伤区血管的组织学改变与早期血管吻合的关系.方法:将犬随机分成A(即时)组、B(72h)组,采用KTY-04型雷管置于犬面颊部引爆致伤,造成软组织洞穿性缺损.分别切取两组颌面部爆炸伤区距创缘不同距离处的血管标本行光、电镜观察,并且行吻合血管的游离皮瓣移植,术后1周~3月切取各血管吻合口处标本观察组织学变化.结果:A组距创缘3cm处的血管内皮细胞大部分脱落,平滑肌细胞变性,动脉内弹力膜大部分消失;5例血管吻合皮瓣移植均失败.B组距创缘3cm处血管内膜较完整,平滑肌细胞基本恢复正常,内弹力膜大部分恢复;15例血管吻合皮瓣移植成功12例.结论:颌面部爆炸伤后3d,伤区外3cm血管开始恢复正常,此时行血管吻合游离皮瓣移植有其病理学基础.

    作者:史文进;李慧增;孙远;杨军;柳凤轩;闫晓初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眼药滴瓶口颈细菌污染原因分析

    眼部滴药为眼科常用治疗方法之一.目前临床大部分由护士执行操作,病人或其家属亦自行完成一部分治疗.为了解眼药滴瓶口颈微生物污染情况,减少滴眼剂在使用过程中的细菌污染,防止对眼部造成感染,本文对治疗室及病人使用的眼药滴瓶口颈进行了细菌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分析如下:

    作者:刘鲁霞;张桂芳;王惠萱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新生儿注射维生素K1致皮肤过敏68例报告

    在产科工作中,按照新生儿护理常规,对手术产儿、产伤儿及早产儿等均要给予维生素K1注射3d,以预防新生儿出血症.近5年来,我科在临床工作中遇到68例新生儿出生后不明原因的皮肤出现大片红色风团,或由风团消失后转变为散在的小丘疹,经脱敏治疗后,皮肤基本恢复正常.现将报告如下:

    作者:李琳;李军燕;杨新果;汪燕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肾移植二十年总结

    我院自1979-10进行临床肾移植以来,至今20年,共作肾移植306例次,效果满意.现回顾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陈昭颉;邓超雄;王庆堂;杨前哨;刘祥丹;杨航;王亮;张秉鸿;曹文峰;陈卫国;李沙丹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卵泡膜细胞瘤1例误诊报告

    卵巢性索间质肿瘤为一组具有内分泌功能的肿瘤,其外观大小不一,细胞形态多样,组织结构复杂,肉眼难辩良恶性,故对其处理容易出现误诊.

    作者:王雁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138例乙型肝炎病人的心理分析及心理干预

    乙型肝炎是一种慢性传染病,其预后及治疗效果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故临床上治愈率很低.多数乙肝病人因受社会人群不同成见的干扰,而产生对自身疾病转归的偏激认识,导致一些不良心理反应的出现,程度不同的影响了乙型肝炎病人的治疗和痊愈.本文对乙型肝炎病人的心理状态与其文化程度、职业状况、年龄段等相关因素的关系进行调查,并对心理干预措施进行了可操作性的探讨.

    作者:黄小虹;李广群;张泽华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氧气治疗肢端慢性溃疡病的护理观察

    肢端慢性溃疡的发生,其原因主要是局部循环障碍,缺血缺氧及感染造成的组织水肿,炎性细胞浸润等病理改变,影响组织细胞再生能力,阻碍创面的愈合.当创面过大时可进行皮肤移植术或进行高压氧治疗,但创面较小时,临床上普遍用的处理方法是以双氧水清洗创面,用庆大霉素或凡士林纱条换药等,耗时长,愈合差.

    作者:付毅苹;蒋子芬;史小莉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中性粒细胞在心肌缺血再灌注中ICAM-1表达及核转录调控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心肌缺血再灌注时中性粒细胞(PMN)内核因子-kB活性变化与中性粒细胞细胞间粘附分子(ICAM-1)表达及中性粒细胞心肌浸润的关系.方法:新西兰兔24只分为:(1)缺血再灌注组(IR),(2)IR+RDTC组,(3)假手术对照组,并分缺血前,再灌注后30、60、90、120、240、360min时相点.用流式细胞仪检测PMNs ICAM-1的表达,凝胶电泳迁移率分析检测NF-kB的活性,酶法测定PMNs浸润数.结果,心肌再灌注30nin后NF-kB活性开始增高,120min达到高峰,之后活性下降;PMNs ICAM-1的表达在心肌再灌注120min开始增高,并与PMNs浸润数升高有相关性;PDTC能抑制NF-kB的活化及PMNs ICAM-1的表达和PMNs浸润.结论:心肌缺血再灌注时刺激NF-kB的活化,启动PMNs ICAM-1的表达而参与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过程.

    作者:唐旭东;姜建青;赁常文;刘宝玉;姜大春;顾大勇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生红薯致急性荨麻疹1例报告

    病例男性,28岁,农民.1d前进食洗净后削皮的生红薯,0.5h后颈部、腹部、双上肢及臀部皮肤刺痒,随即瘙痒部位出现风团,呈圆形、椭圆形,边缘清晰,颜色呈淡红色.瘙痒逐渐向全身扩散,风团融合成片状红斑.当晚患者感胸闷、气喘、周身奇痒,彻夜难眠.第2d前来我院就诊,诊断为急性荨麻疹.实验室及胸部摄片均未发现异常.经口服苯海拉明100mg和维生素C片200mg,1d后上述症状全部消退.

    作者:贺晓武;张德鹏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护士长在临床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临床教学是护理教学中主要的环节,是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通过临床教学,不但巩固已学的理论知识,而且还培养和锻炼护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将来成为一名合格的护理工作者打下良好基础.因此临床教学质量高低与护士长的重视程度、组织安排、严格要求以及业务水平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在临床教学中必须充分发挥护士长的主导作用,为此护士长应做到以下几点:

    作者:宋薇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2247例经直肠超声检查分析与体会

    本文回顾了我科自1994-08~2000-01经直肠超声(Transrectal Ultrasonography,TRUS)检查2247例.现对本组经直肠超声检查的阳性发现率、检出疾病种类、经直肠超声检查适应证的掌握进行分析和探讨,为临床选择经直肠超声检查和今后更好开展这项检查技术提供参考.

    作者:梁燕;李树森;廖明松;刘金模;马琳英;宋兆琼;赖小今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肝部分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185例

    目前肝内胆结石的治疗仍然是胆道外科中重要课题,切除结石所在部位的肝脏被认为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有效的方法.1985-01~1999-12,我们采用肝部分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185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耿协强;樊献军;韩天明;谭健美;张力峰;陈辉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伯克钠大佛水治疗儿童过敏性鼻炎的临床对比观察

    过敏性鼻炎系上呼吸道变态反应性疾病,长期以来因无特效药,临床工作者认为在治疗上只能对症不能根治,患者不得不承受反复发作之苦.其中有约30%的患者继发哮喘.1997~1998年,我们用伯克钠(二丙酸培氯松)喷鼻剂和大佛水喷鼻剂对门诊确诊的58例过敏性鼻炎分别进行了一年的治疗(诊断标准参照1990-09乌市过敏性鼻炎学术会议制定的标准),现将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姜若兰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对380名在校护生护理观念调查及临床教育对策

    临床实习是将理论付诸实践,深化和巩固所学知识的重要阶段.为增强临床教育的针对性和提高临床实习的效果,我们对1999级即将临床实习的380名护生采取自制问卷形式进行调查,对护生掌握的知识结构、临床实习思路进行了分析,针对护生的护理观念和存在的问题,探讨护理临床教育的主要对策.1 对象与方法

    作者:裴小红;尤菁;刘萍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临床护理带教的组织管理

    我科长期担任军队和地方卫校护理实习生的带教任务,怎样提高实习护生带教的质量,一直是我们研究和探索的重要课题.我科针对传统的护理带教模式中暴露出来的种种问题和缺陷,先后摸索过数种带教模式并在护理专家的指导下,借鉴他院的先进经验,逐步建立起一套适合我科的临床带教管理模式.现将具体做法报告如下.

    作者:冯应琼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金属烤瓷桥修复前牙形态的方法介绍

    金属烤瓷桥以其美观、坚固、生物相容性好等特点在修复前牙缺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怎样才能制造出外观生动、自然、功能完善的前牙金属烤瓷修复体,一直是口腔修复探求的问题.本文就如何获得金属烤瓷桥前牙良好的形态做一介绍:材料德国生产vita瓷粉,Heraeus烤瓷钢.

    作者:何瑞华;赵胜利;孙勇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利福平药动学对药物性肝损害的影响研究

    目的:本文通过对利福平导致药物性肝损害机理的研究,寻找治疗结核病而不致造成药物性肝损害的合理给药方案.方法:采用药动学和免疫学对利福平导致药物性肝损害机理进行研究.结果与结论:药物性肝损害可能是由于利福平代谢物引起,减少用量,提高血药浓度,减少代谢物形成是预防药物肝损害的有效途径.

    作者:缪士平;胡天祥;杜飒英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阿齐霉素注射液与红霉素随机对照治疗急性感染比较

    目的:评价阿齐霉素注射治疗感染性疾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分组研究方法,比较阿齐霉素(20mg,静滴,qd,疗程3~5d)与红霉素(500mg,静滴,bid,疗程5d)治疗急性感染的疗效.结果:阿齐霉素组的治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85.5%和100.0%,病原清除率为93.7%,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0%;而红霉素组的冶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60.0%和85.0%,病原清除率为80.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5.0%.结论:阿齐霉素注射液的临床疗效、病原清除率和安全性均明显优于红霉素.

    作者:姜云平;曾仁杰;钟义;朱冰;徐光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氨甲喋呤与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21例临床护理

    异位妊娠(俗称宫外孕)是指受精卵在子宫腔以外着床发育,是妇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近年来其发生率有明显升高的趋势,并采用了一些保守治疗方法,使病人免于手术创伤,并能保留生育功能.我院妇产科用氨甲喋呤与米非司酮联合用药治疗异位妊娠21例,取得良好效果,其治疗中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段晓琼;刘素琴;李琳;李黎;王晓华;李军燕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巨大血栓性腹主动脉瘤误诊1例

    病例女,62岁.因左腹部肿块逐渐增大19年,于1994-03~10日入院.入院体检:T36.5℃,P84次/min,R18次/min,Bp22/14kPa.神志清楚,营养中等,心肺无异常.左中腹部局限性膨隆,可扪及一约12.0cm×8.0cm×8.0cm大小肿块,质中等硬,表面光滑,边界清楚,上界距左肋缘1.5cm,无活动,有压痛及搏动,腹水征阴性,无血管性杂音.

    作者:林红;谭建美 刊期: 2002年第01期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

主管:成都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成都军区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