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玉槐;陈勇;景杰
随着高新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应用和发展,立体化、多样化的作战方式和远程、高破坏力兵器的使用,使战场环境千变万化.从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中可以看出,战争开始后,敌方往往首先使用战役战术武器或航空兵对我方纵深,特别是大中城市、军事和工业基地等重点目标实施空中打击.我方在遭受敌方常规武器袭击的同时,也可能遭受到化学和生物武器,甚至原子武器的袭击.在这种情况下,突发的、大范围、群体性的人员伤亡将难以避免,给卫勤保障工作提出了许多值得研究探讨的问题.为做好未来高技术条件下城市反空袭作战卫勤保障的准备,我们认为应重点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作者:张朴;兰青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我科长期担任军队和地方卫校护理实习生的带教任务,怎样提高实习护生带教的质量,一直是我们研究和探索的重要课题.我科针对传统的护理带教模式中暴露出来的种种问题和缺陷,先后摸索过数种带教模式并在护理专家的指导下,借鉴他院的先进经验,逐步建立起一套适合我科的临床带教管理模式.现将具体做法报告如下.
作者:冯应琼 刊期: 2002年第01期
传递体(teransfersomes,TF)是通过自身膜的高度变形性,以渗透压差为驱动力,能高效地穿透比它本身小数倍孔道的类脂聚集体.TF概念早出现于1992年,Cevc等人在研究局部止痛药和局麻药脂质体时发现[1]:在脂质体膜质材料中加入某种亲水性表面活性剂(如胆酸钠或去氧胆酸盐),便赋予了该脂质体高度的变形性;不同于普通脂质体,TF可携带局部止痛药和局麻药很容易透过皮肤屏障,进入皮肤深层甚至进入体循环而发挥作用;在小鼠实验中,这种作用的时间长于同类药品皮下注射,而在人实验中,作用的效果和持续时间亦与皮下注射相当.在随后的研究中进一步发现,分子量200~106范围内的药物[2],小的如局麻药、氢化可的松,大的如干扰素、胰岛素等均可由TF携带经皮肤给药而发挥全身治疗作用.这一新的制剂技术,对于因受分子量和皮肤等方面限制而停滞不前的传统透皮制剂的研究是极大的鼓舞.本文现就几年来TF的研究状况进行简要总结.
作者:尚北城;徐贵丽;贺建国 刊期: 2002年第01期
血管通路是慢性肾功能衰竭长期血液透析(HD)患者的生命线.动静脉内瘘(AVF)因其安全、简单及长久性逐渐为病员和医务工作者接受,已成为长期透析患者血管通路的基本模式.如何延长AVF的使用寿命是医患共同关心的问题.本文对我院近10年来458例通过钛轮钉制作的AVF使用情况进行了总结,初步探讨了HD患者AVF的长期使用经验.报告如下:1 对象及方法
作者:张凡;崔建强;余月明;王涛;张人杰;郭东阳;陈昭颉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前肝内胆结石的治疗仍然是胆道外科中重要课题,切除结石所在部位的肝脏被认为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有效的方法.1985-01~1999-12,我们采用肝部分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185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耿协强;樊献军;韩天明;谭健美;张力峰;陈辉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由腮腺导管口进入腮腺导管并存留于其内的异物可形成面部炎性包块,并引起同侧的慢性腮腺炎,此种病例少见且易误诊,现予报道.
作者:杨立斗;王亚琴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早在1922年Drinker[1]就骨髓的血液供应及静脉回流作了详细研究,认为骨髓内血供由滋养孔动静脉完成,中间联系单元为骨髓毛细血管网,即血窦.骨髓毛细血管网一定程度的开放状态和高通透性是骨内输液的解剖学基础.Drinker的工作为以后骨内输液技术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1941年Tocantis[2]将骨内输液首次用于临床抢救,这以后骨内输液技术大量用于临床,主要用于儿童及新生儿的急救.在1950年后,由于医用材料的进步,静脉插管技术广泛用于抢救病人,故骨内输液技术不被重视,逐渐退出临床.1970年后,在急救中发现有些新生儿、儿童患者难以建立静脉通道,死亡率较高时,骨内输液通道的建立重新受到重视,对骨内输液技术也取得了较完善的研究.1990年以来,骨内输液技术也被用于成年患者的急救.近几十年来,依靠骨内输液技术挽救了大批濒临死亡的患者.目前,骨内输液技术已成为欧美国家多数医疗组织培训医疗急救人员的基本内容之一[3].
作者:王贵波;李兵仓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心肌缺血再灌注时中性粒细胞(PMN)内核因子-kB活性变化与中性粒细胞细胞间粘附分子(ICAM-1)表达及中性粒细胞心肌浸润的关系.方法:新西兰兔24只分为:(1)缺血再灌注组(IR),(2)IR+RDTC组,(3)假手术对照组,并分缺血前,再灌注后30、60、90、120、240、360min时相点.用流式细胞仪检测PMNs ICAM-1的表达,凝胶电泳迁移率分析检测NF-kB的活性,酶法测定PMNs浸润数.结果,心肌再灌注30nin后NF-kB活性开始增高,120min达到高峰,之后活性下降;PMNs ICAM-1的表达在心肌再灌注120min开始增高,并与PMNs浸润数升高有相关性;PDTC能抑制NF-kB的活化及PMNs ICAM-1的表达和PMNs浸润.结论:心肌缺血再灌注时刺激NF-kB的活化,启动PMNs ICAM-1的表达而参与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过程.
作者:唐旭东;姜建青;赁常文;刘宝玉;姜大春;顾大勇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眼部滴药为眼科常用治疗方法之一.目前临床大部分由护士执行操作,病人或其家属亦自行完成一部分治疗.为了解眼药滴瓶口颈微生物污染情况,减少滴眼剂在使用过程中的细菌污染,防止对眼部造成感染,本文对治疗室及病人使用的眼药滴瓶口颈进行了细菌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分析如下:
作者:刘鲁霞;张桂芳;王惠萱 刊期: 2002年第01期
1993年以前,我院每年都要发生肝炎、结核、细菌性痢疾等Ⅱ类传染病2~3例,曾有过上呼吸道感染小流行.1993年以来,由于转变卫生观念,从多方面加强了医院内传染病防治工作的力度,至今无1例传染病病人发生.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体会:
作者:方德元;陈诺夫;方燕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新式剖宫产术是采用JoeL-Cohen的开腹方法,适用于有剖宫产手术指征的产妇.我院于1998-01~1999-03开展了新式剖宫产术改良术188例,临床上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现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刘月旺;蔡德修;王卫江;段晓琼 刊期: 2002年第01期
随着我军实施科技强军战略和联勤体制的建立,给医院为部队服务工作带来了新的要求.为此,我院紧密结合实际,深化改革,强化管理,注重内涵建设,积极探索新形势下为部队服务的路子,为促进边疆的稳定,提高部队战斗力做出了贡献.现结合我院做法谈几点体会:
作者:唐文俊;党福全 刊期: 2002年第01期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交通、通讯、生活水平等现代化程度的提高,社会医疗保险的启动,社区医疗服务的推行,人们就医观念的转变,这都可能导致医院急危重症病人的增多.这些给急诊急救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如何加强急诊科内函建设,提高急诊救治质量已成为医院管理的当务之急.我院近几年来对此项工作不断摸索、总结,愿就此谈几点体会:1 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急诊急救的规章制度
作者:周谦;田仁发;陈大夫 刊期: 2002年第01期
腹腔化疗是卵巢癌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既往多采用导管腹腔化疗,易发生导管堵塞、脱出、继发感染等影响了治疗.我科自1996-05~1999-07收治卵巢癌43例,采用气腹针穿剌行腹腔化疗,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马云红;和丽花 刊期: 2002年第01期
1996-09~2000-09,我院抢救严重腹部多发性损伤合并创伤失血性休克,采用自体血液回输63例获得成功.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何泽友;郝明;金亚南;郑志诚;王恩任 刊期: 2002年第01期
严重大面积烧伤施行全麻插管发生心跳停搏比较少见,大面积烧伤本身病情严重,且在心跳停止62min成功复苏,实属罕见.故报告如下:病例许××,男,25岁.因浓硫酸烧伤全身多处,总面积60%,Ⅲ度38%,深Ⅱ度22%,右侧股骨、胫腓骨粉碎性骨折,于伤后16d转入我科.伤后24d行双上肢、颈部、胸部切剥痂植皮,切痂总面积15%,取皮面积约8%,术后植皮成活好,供皮区愈合好,于伤后51d行全麻插管,拟第2d清创植皮.在诱导麻醉时突发室颤进而心跳停止.即刻气管插管,人工维持呼吸,并行胸外心脏按压.
作者:刘德贵;杨勇;王红梅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糖尿病足是因糖尿病性神经病变合并感染的一种足病.本症在欧美国家发病率较高,占非创伤截肢病例的35%~50%.我国较低,但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日益增高,其发病率也会上升.此病病程长、预后差,又有截肢致残的可能.因此对于糖尿病患者,做好足病防护尤为重要.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赵景岚;付玉英;张琳华;訾颖 刊期: 2002年第01期
医院制剂及其开发工作是把医院药剂科科技生产力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过程.也是结合临床进行有关药物的性质、剂型、药检、药理、药品质量、配伍禁忌等研究和开展临床药学研究,提高医院药学整体水平的途径之一.因此,发挥好医院制剂灵活多变的生产模式和自身优势,提高在为病人服务的医疗工作中的技术性服务含量,必将促进药剂科由传统的保障供应型逐步实现向技术服务型的转变.
作者:崔振健 刊期: 2002年第01期
过敏性鼻炎系上呼吸道变态反应性疾病,长期以来因无特效药,临床工作者认为在治疗上只能对症不能根治,患者不得不承受反复发作之苦.其中有约30%的患者继发哮喘.1997~1998年,我们用伯克钠(二丙酸培氯松)喷鼻剂和大佛水喷鼻剂对门诊确诊的58例过敏性鼻炎分别进行了一年的治疗(诊断标准参照1990-09乌市过敏性鼻炎学术会议制定的标准),现将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姜若兰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慢性咽炎为耳鼻喉科门诊的常见病,发病率高,病程长,症状顽固,不易治愈[1].我院自1999-01~2000-11,用喉上神经封闭方法治疗300例慢性咽炎患者,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郑灵;聂解初;杨向红;杨国庆 刊期: 2002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