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慢性鼻炎的研究进展

李平;包碧惠;杨仁强

关键词:慢性鼻炎, 病因, 病理, 治疗
摘要:慢性鼻炎可根据临床特点分为慢性单纯性鼻炎和慢性肥厚性鼻炎两类,该病致病因素很多但确切病因未明,故现代医学治疗本病尚缺乏公认的理想方法,为提高对本病的诊治水平,兹将近年来国内外对慢性鼻炎基础和临床研究的一些进展综述如下.1 病因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妊娠合并二期梅毒1例报告

    病例李××,女,26岁,已婚,G2P0+226周孕.孕13周始在我院产科门诊开始孕期保健建卡,定期来院孕期检查,已二次,未发现异常.第三次检查时(1999-9-06)外阴肛门处有异物增生,即请性病专科医师会诊,发现肛周处可见一约10Cm×8Cm的灰色浸润块状增生,高出皮面,有丝绒状乳头样增殖,无明显自觉症状.追询病史,患者再婚,丈夫是长途货车司机,有多次冶游史.遂对夫妇二人作梅毒血清检查发现U.S.R和TPPA均为阳性,确诊为二期梅毒,扁平湿疣.体检:停经26+2周,扪及胎体、胎头,闻及胎心,子宫长大符合孕周,心肺(一),肝脾未扪及;实验室检查:WBC69×109/L,N0.77,L0.16,Hb121g/dl,暗视野显微镜检查螺旋体(+).处理:给予苄星青霉素240万Uim每周一次,共6周,夫妻同治,同时给予孕妇引产终止妊娠.引产顺利,患者住院10d后于1999-09-16出院.继续皮肤性病科随访治疗,近期复查U.S.R已转阴.

    作者:李世君;和玉仙;付玲蓉;李英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海拔4800m地区98例重危患者的一线抢救

    我院地处4000里青藏线中点,收容的伤病员9.5%以上来自海拔3500m以上地区线上工作者,以往重危伤病员的救治常因一线现场处置不当而威胁伤病员的生命.借鉴青藏高原飞机坠毁后幸存集群重伤员就地抢救成功的经验[1],于1993-03-28起在离我院420km海拔4800m的唐古拉山乡地段(沱沱河)设立卫生所,常年派驻医疗队,实施线上执勤部队中重危伤病员的一线救治.该地区条件极为艰苦,大气压仅为56.12kPa,医疗队已对98例重危伤病员实施一线抢救,全部获得成功,现报告如下:

    作者:俞祥海;李平安;李向征;向凯;湘林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急性播散性脑炎1例误诊报告

    病例:男性,39岁.因意识不清伴不能言语5d,于1999-08-10入院.病人于5d前因发热、腹泻,每d约5~6次,水样便,无脓血及里急后重.即日在乡卫生院就诊,诊断不明,给予打针、输液(不详)等处理,症状无改善,至下午6h感全身乏力,且不能言语,相继出现意识不清,但无恶心、呕吐及大小便失禁.

    作者:涂汉文;周云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免疫酶斑点法检测HIV-1 DNA

    多聚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在艾滋病毒感染的诊断、检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1].为了确认PCR扩增的片段,常采用放射性标记的核酸探针对扩增产物进行Sorthern杂交.近年来采用生物素、地高辛等非放射性标记物的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2].本文介绍了用生物素标记HIV-1 DNA的扩增产物,然后用免疫酶斑点法(immuno enzyme dot assay, IEDA)直接检测扩增产物的方法.

    作者:向左云;王双印;倪燕萍;王维祥;孙阳;安克贵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B超诊断节育术后宫外孕1例

    病例,女性,40岁.因阴道流血1d,量少于月经量,同时伴下腹部疼痛,以左侧为甚,并为持续性隐痛,阵发性加剧,曾在当地医院就诊1周余,效果不佳,故来我院就诊.患者自述10年前曾做过节育手术,有停经史.妇检未做.B超所见:膀胱中度充盈,子宫前位,宫体大小60.2mm×46mm×57.8mm,形态正常,内部回声欠均质,右侧输卵管16.7mm,右侧卵巢大小形态回声正常.

    作者:张凤英;姜敏;樊丽萍;何明智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胸部刀伤568例诊治体会

    近年来,刀刃伤逐年增加,呈上升趋势.我院自1985-03~2000-03共收治各类胸部刀伤568例,占同期胸部伤的82.5%.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性479例,女性89例;年龄13~20岁92例,21~30岁376例,30岁以上100例,30岁以下占82.4%,平均年龄25.6岁.受伤人员职业:农民284例,工人146例,无业人员96例,其它42例.受伤原因:他人故意伤498例,误伤34例,自伤36例.致伤物中,尖刀类(含匕首、猎刀、三角刀等)386例,砍刀类(菜刀)182例.受伤至入院时间0.5h~21h.

    作者:张先觉;张明灿;赵俊胜;许月明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多种抗痨药物过敏反应1例报告

    抗结核药物副反应种类较多,虽多数不必中止治疗,但个别副反应处理不当可以产生严重后果,甚至死亡.本例为老年患者对多种抗结核药物有过敏反应.现报告如下:病例:男性,67岁.9年中曾多次在成都市多家医院就诊,均诊断为双上肺陈旧性结核、肺气肿.在此期间,曾多次咯血或痰中带血、发烧而住院治疗.

    作者:杨光京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急进高原青年血小板参数检测与分析

    由平原进驻海拔3658m地区的人群采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其静脉血血小板参数变化尚未见报道.为了解由平原快速进驻高原3d内青年血小板参数的变化,我们对平原、进驻高原第1d、第3d的同一群体青年静脉血血小板参数进行了检测,并与移居者、世居者进行比较.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曾平;陈威巍;王超;邓志武;钱江龙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电视监视下纤维支气管镜摘除声带良性新生物35例

    我院自1998-01始采用电视监视下纤维支气管镜摘除声带良性新生物35例,均获得成功,方便实用,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电视监视下纤维支气管镜摘除声带良性新生物35例,其中男20例,女15例;年龄15岁~70岁,多数为青壮年.35例中,声带息肉27例,声带小结5例,声带乳头状瘤2例,声带囊肿1例.

    作者:易贵荣;陈昌玖;白宗禧;卢鹭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颈椎病发生与发展的基础理论

    1 颈椎病的定义颈椎病在100年前称颈椎关节病.1934年peet Echals证实颈椎管内所谓软骨瘤或外生骨疣,实际上是变性突出的椎间盘组织.1946年Belart发现颈椎病变后所出现的症状和症候群多种多样,因而称之为颈椎综合征.1948年Braiu等将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以及能导致脊髓神经根或血管受压并引起相关的临床症状,称之为颈椎病.目前,多数学者认为因颈椎间盘退变本身及其继发性改变刺激或压迫邻近组织,并引起各种症状和体征者,称之为颈椎病.

    作者:李主一;邹培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替硝唑阴道片治疗滴虫性阴道炎临床观察(摘要)

    我科1999年-03~10采用替硝唑阴道片治疗滴虫性阴道炎60例,临床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本组病例均为60岁以下已婚妇女,阴道分泌物镜检毛滴虫阳性者.用药方法:采用睡前用3%~5%醋酸液清洗外阴、阴道并坐盆15~20min后,用手指将替硝唑阴道片(四川太极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970715),缓缓送入阴道上份,1次/d,7d为一疗程,治疗期间不用其他抗滴虫或抗菌药物并禁止性生活.若不愈可行第二疗程治疗.

    作者:唐小丽;熊丁;李梅;柏朝益;杨磊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少年心绞痛1例报告

    病例某女,14岁,入院前半小时游泳时突感心前区剧烈压榨样疼痛,有濒死感,伴胸闷、心悸,并昏厥伴大小便失禁,无抽搐.患者平时有冷过敏史.查体:T36℃,R27次/min,P124次/min,BP13/10kPa,肺(一),心率约124次/min,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P2>A2.急诊查血常规:WBC23.9×109/L,W-LCR0.945,W-SCR0.155,BT2min,CT4min.床旁心电图示Ⅱ、Ⅲ、avF、V5、ST段抬高0.1mv.考虑心绞痛.立即建立静脉通道,输琥珀酸氢化可的松、硝酸甘油,肌注杜冷丁并同时舌下含服消心痛,吸氧.2h后疼痛减轻,5h后症状消失.住院观察一周,复查心电图、血常规正常,痊愈出院.

    作者:李高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1例橡皮圈关闭前牙间隙引起严重后果的报告

    病例李××,女11岁,因前门牙牙周红肿,患牙前突松动、伸长2月就诊.口腔检查:双侧上中切牙明显伸长,高出平面5mm,极度拥挤,两中切牙占用间隙仅7mm,牙冠前突,其长轴与颅面纵轴成角约60°,松动Ⅲ°,形如兔齿,上下唇不能闭合.明显开唇露齿,覆深7mm,覆盖9mm,牙龈高度红肿,牙周袋约10mm,袋内有脓性分泌物.用探针从龈袋内勾出白色橡皮圈2根.

    作者:张礼明;张国鹏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二氧化碳气腹对肝硬变大鼠肝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CO2气腹对肝硬变大鼠肝功能的影响及可能机理.方法:制作大鼠肝硬变模型,闭合法建立不同压力、不同持续时间的气腹,于术前、术后1d、7d采取静脉血检测肝功能,采取门静脉血测内毒素含量.取肝组织匀浆测自由基、NO、NOS的含量.HE及免疫组化的方法观察肝组织学变化.结果:(1)气腹压力越高,持续时间越长,ALT、AST则越高,1.33kPa(10mmHg),2h、1d组分别为135.75±19.79iU/L、370.50±44.70 iU/L,显著高于术前及假气腹组(P<0.01);白蛋白在第7d有下降趋势,但无显著差异.(2)气腹压力越高,持续时间越长,内毒素水平越高,高可达5.11±0.26 EU/ml,显著高于术前及假气腹组(P<0.01).(3)MDA、NO、NOS水平随压力的升高、时间的延长而升高.NO、NOS的变化与内毒素变化成正相关(r=0.561、0.572,P<0.05);ALT、AST的变化与内毒素变化成正相关(r=0.406、0.441,P<0.05).(4)HE及免疫组化观察显示气腹压力越高、持续时间越长则iNOS表达越多,肝组织损害越重.结论:肝硬变条件下,CO2气腹对肝功能的损害与内毒素、NO的异常升高有关.

    作者:刘鹏;陈训如;罗丁;毛静熙;吴辉;王跃力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僵人综合征1例报告

    僵人综合征(Stiff Man Syndrome, SMS)是一种以持久性、进行性肌痉挛或肌强直为特征的中枢神经系统少见病征,病因未明,国内外鲜见报道.病例:患者男,17岁.以进行性牙关紧闭、全身僵直8d入院.起病缘于踢足球时与同学身体轻微碰撞,次日即觉双下肢肌肉酸痛,四肢关节无红肿,活动不受限,无肢体麻木,无头痛、呕吐.

    作者:范文辉;张帆;高志强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小儿芬氟拉明中毒2例报告

    病例1 女,5岁.一次误服芬氟拉明12片,2h后出现恶心、出汗、幻觉、惊跳、手足不自主运动、步态不稳而入院.无呕吐、腹泻、昏迷与惊厥等症状.体检:T37.8℃,P128次/min,R30次/min,BP15/10kPa,嗜睡,谵语,眼球上翻,瞳孔5mm,对光反射迟钝;皮肤、粘膜无黄疸、出血点;呼吸、心率增快,心肺无阳性发现;腹软,肝脾不大;脑膜剌激征、巴氏征阴性;三大常规、肝肾功、脑脊液、心电图正常;血糖4.4mmol/L.即予洗胃、给氧、输液、大剂量维生素C、泰特等综合治疗,12h后谵语消失,24h后走路平稳,72h后惊跳消失,康复.

    作者:王太森;周颖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椎管内肿瘤的手术治疗(附138例分析)

    椎管内肿瘤包括生长于椎管内脊髓与其相邻近组织结构的原发性及转移性肿瘤,呈进展性和多变性发展,临床表现为脊髓压迫症状,终导致脊髓功能丧失.随着CT、MRI用于临床,双极电凝、超声刀的应用和显微外科技术的不断提高,为椎管内肿瘤精确定位、定性,早期诊断和完整手术切除提供了有利条件[1].现将1989~1998年收治的138例椎管内肿瘤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吴盛荣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实施整体护理关键在于提高护士综合素质

    随着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转变,护理工作也正在由过去的以疾病为中心的功能制护理向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转变,我院自1999年3月开展整体护理以来,各项工作受到了患者及家属子女的认可,并得到好评.要使整体护理达到预期效果,首先必须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否则,将直接影响到整体护理的实施.现就我院开展整体护理中护士应具备的素质谈几点体会.

    作者:万世艳;旷龙云;陈红英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颌下异位甲状腺癌1例

    颌面部异位甲状腺癌在临床极为罕见,我院从1990~2000年10年收治985例颌面部和颈部包块中仅发现1例,现报告如下:病例:女,53岁.发现左颌下渐进性长大包块10年入院.10年前,患者无意中发现左颌下靠外侧有一黄豆大小的包块,此后包块逐渐长大,无疼痛、发热等症状.PE:左颌下靠外侧扪及一质硬,轻度压痛,表面呈结节状,边界不清,不易推动,4.2cm×3.0cm大小包块,左颈外侧可扪及一质硬,不易推动,大小约0.6cm×0.8cm肿大淋巴结.

    作者:胡仁健;刘红英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术后复发与不复位原因分析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1]是玻璃体视网膜增殖性病变(Proliferative Vitreo RetinoPathy.PVR)之一种类型,是临床比较常见的眼底病,如不治疗或手术不成功,脱离视网膜几乎不可能复位,视力减退几乎不可能避免.不复位指视网膜脱离术后因各种原因未复位或6周内视网膜再脱离;复发指视网膜脱离术中裂孔封闭良好,术后复位良好,6周后视网膜再脱离.我们总结了319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术后出现不复位及复发病例,探讨了不复位及复发的原因及机理.

    作者:薛康;蒋炜;黄录琼;邹树军;李睛;徐飞 刊期: 2001年第05期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

主管:成都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成都军区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