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猛;罗珠琳;林世兴;杨娟
目的:阐明脑梗塞患者脂蛋白α水平及其与红细胞变形指数有无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浊度法,检测42例皮层支动脉脑梗塞(CAO)、47例穿通支动脉脑梗塞(PAO)患者血清LPα的含量及其它脂质,与对照组78例结果进行比较.同时用激光衍射法检测脑梗塞患者的红细胞变形指数(DI).结果:各组脑梗塞患者血清LPα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清LPα含量水平、甘油三脂(TC)与DI呈明显的负相关.结论:血清LPα水平增高对红细胞变性能力有一定影响.
作者:张义;王建军;吕黄勇;吴云娣;王东武;郑健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我院于2000-09~2001-04应用黑龙江圣泰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β-七叶皂甙钠治疗脑梗塞患者30例,并设对照组比较,现将疗效及临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明华 刊期: 2001年第06期
1998-10收治1例已确诊为右侧中心型肺癌的患者,在用长春新碱静注化疗期间,误将长春新碱给患者作左臀部肌肉注射,患者立即感到注射部位疼痛难忍,随之出现局部皮下硬结,局部皮肤发热伴左下肢活动明显受限.
作者:王惠琼;路芳;段云;胡梦兰;周红蕾;施兆祥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运用病理学手段观察高压氧治疗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疗效.方法:7d龄SD大鼠40只,结扎左侧颈总动脉,建立HIE模型,分为2组,一组给高压氧连续7d治疗,另一组为HIE对照组.7d后处死动物,观察大脑改变.结果:高压氧治疗组(HBO组)与损伤对照组(HIE组)都具有(1)神经元细胞变性,坏死;脑充血,水肿;胶质细胞增生,胶质结节形成;透明血栓生成等基本病变.(2)软化、空洞及钙化等继发性改卞.HIE组与HBO治疗组统计学处理结果提示其损伤程度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本组资料显示高压氧治疗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病无明显效果,在方法学及疗效上值得商榷.
作者:李涛;杨举伦;徐庆玲;蔡学敏;王佳;权彤彤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吸毒危害极大,尤其是自伤的失控行为,是难以估量的,只有强化管理,加强预防措施,减少这些自伤行为的发生.本文总结1994-11~2000-11的6年间,因在家戒毒期间自伤行为送院救治36例,在戒毒所戒毒期间自伤行为62例,共98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韦彤;李华;李国伦;刘惠;李木惠;刘思辉;陈贵辽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根据供应室所供应的各种器械包器械多、相互磨擦易磨损、清点不便的现状,我们于1997年~2000年试制了静脉切开器械袋,其制作简单,应用方便,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将其介绍如下:
作者:曾淑英;贾衔琴 刊期: 2001年第06期
脊柱融合术常采取游离植骨,本院分别为2例患者(1例T9椎体结核及1例T8椎体血管瘤)病灶清除及病椎切除术后采用带血管蒂肋骨植入胸椎融合,效果较好.
作者:郑传祝;郝明;刘隆如;曾勇;严小虎;黄艳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发热是儿科呼吸道疾病中的常见症状,常用的降温方法多为药物降温及物理降温,但降温维持时间短且容易复升.我们用速效退热膏外贴涌泉穴治疗30例呼吸道感染的发热患儿,疗效显著.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宁亚功;刘晓宇 刊期: 2001年第06期
胃复安是广泛应用于临床的止吐药,其不良反应较为常见.笔者在门诊病人中发现因用该药治疗急慢性胃肠道疾病或其他原因引起的呕吐时,8例发生锥体外系功能障碍.其中男性7例,女性1例;年龄17~30岁,平均年龄23岁.用药量每日30~60mg,平均45mg;出现锥体外系反应的时间为24~96h,平均60h.主要临床表现:双眼向上凝视5例,颈部强直性扭转、头向后倾4例,牙关紧闭3例,舌硬、发音困难2例,胸闷、呼吸困难1例,四肢强直性痉挛、角弓反张1例.拟诊胃复安所致锥体外系功能障碍.停药1~2d后症状自行缓解6例,2例用安坦、安定1d后恢复.
作者:王彬;陈庆红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病例女,60岁.因咳嗽、咳痰、咽部不适2d前来就诊.患者自诉无药物过敏史,本次发病未进行任何治疗.查体:咽部充血明显,其余无特殊.根据病情给予口服复方新诺明2片(0.96g)、甘草片2片、清火栀麦片2片等进行对症治疗,服后20min患者突感恶心、头昏、全身瘙痒,随之出现皮疹.立即肌注扑尔敏10mg、维丁胶性钙1ml,2min后病情加重,出现剧烈咳嗽、胸闷、气短、口唇发绀、四肢抽搐.查体:T36.7℃,P106次/min,R30次/min,BP9.5/7kPa,急性病容,神志清楚.立即肌注盐酸肾上腺素1mg,缓慢静滴氢化可的松50mg(由于条件有限未曾给予吸氧),10min后病情缓解,留院观察.40min后病情复发,再次肌注盐酸肾上腺素0.5mg,静脉滴入氢化可的松30mg,1h后血压升至12/9.5kPa,生命体征趋于平稳,观察8h后好转出院.
作者:杨秀良;陆春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病例 男性,44岁,住院号44305,1999-04-18因头痛、鼻塞2d入院.入院时,患者无恶心、呕吐.查体:T37.5℃,P78次/min,BP16/10kPa,神志清,自动体位,问答切题,皮肤粘膜无出血点、瘀斑及溃疡.颈软,咽部充血,扁桃体不肿大,心肺无异常,肝脾肋下未触及.实验室检查:WBC14.5×109/L,N:0.89,L:0.11,血沉15mm/h,结核抗体阴性.胸片:双肺未见异常.初步诊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青霉素皮试阴性,给予青霉素800万单位静滴,第3d,患者口唇四周、左眼睑下缘皮肤出现溃烂,面积分别为5cm×1.5cm和2cm×2cm,表面有淡黄色液体渗出,整个口腔粘膜溃烂,张口困难,症状呈进行性加重,无心慌、胸闷症状.患者入院前及入院治疗中,未用解热镇痛药及磺胺类药物.考虑为青霉素过敏所致,第4d即停青霉素,改用头孢唑林钠,同时加用地塞米松静滴及口服抗组胺药,皮肤溃烂逐渐好转,第10d痊愈.
作者:赵汝频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护士长是护理指挥系统的基层领导者,也是病房或其它护理单元护理工作的具体领导和组织者[1],在医院护理管理工作中起着主导作用.护士长的自身素质与专业技术水平,工作能力与管理技能的强弱,直接影响着护理质量的高低.为适应新的护理模式的转变,适应护理管理行为的转变,护士长应注重自身职业角色的塑造.
作者:刘英;李焕影 刊期: 2001年第06期
近几年,梅毒发病率成倍增长,其中老年患者的发病率也逐年上升,临床表现主要是皮肤损害,在临床上极易与一些皮肤病相混淆,造成漏诊和误诊.我们对确诊为早期梅毒的43例老年患者临床皮损体表分布和特征进行分析,为梅毒早期诊断提供参考.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晓华;张国华;任君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我院于1995年正式赋予应急保障旅卫生营任务.几年来,我们在正规化建设、规范化管理、科技化发展上下功夫,狠抓卫生营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使应急机动卫勤保障能力不断提高,被总后卫生部评为应急机动卫勤力量建设先进单位.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作者:钟德富;张海林;蔡铜山 刊期: 2001年第06期
为了解部队离退休老年人和寺庙老和尚死亡原因的区别,选择荤食和素食两个典型人群进行了20年间的回顾性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石梅初;梁酉;张玫原;梁艺华;乔远贵;胡朝巧;朱玲;张丽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深入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军队中小医院首先应看到自身不足,其次更应看到我们的发展势头,她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作者:韩景芳;郝明;宇捷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急性心肌梗塞的发病年龄为70~45岁,临床常见于50岁以上,45岁以下的青年型急性心肌梗塞较罕见.我院心电图室1999年见到青年型急性下壁心肌梗塞2例,报告如下:病例1 男性,37岁.持续胸前区疼痛2d,经乡镇卫生院治疗无效而就诊于本院.心电图显示为Ⅱ、Ⅲ、avF导联呈rS形、r占时极短,ST段抬高,T波倒置,电轴-46°.心电图诊断急性下壁心肌梗塞合并左前分支传导阻滞.
作者:苏叶丽;邹冠蓉;庄稼青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研究伊米配能/西司他丁在烧伤病人中的药代动力学特点.方法: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技术测定6例烧伤急性期病人(APP组)和9例高代谢期病人(HPP组)首剂和稳态的血浆中伊米配能浓度,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另选10名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C组).结果:同C组相比,APP组的半衰期明显延长(P<0.01)、分布容积增大(P<0.05),HPP组分布速率加快(P<0.05);两组病人比较,APP组较HPP组半衰期明显延长(P<0.01)、分布容积增大(P<0.05);各组内首剂和稳态的药代动力学参数改变不明显(P>0.05).结论:伊米配能在APP组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明显不同,提示急性期用负荷剂量的伊米配能时应延长用药间隔时间.
作者:王慧敏;彭毅志;肖光夏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我院1996年始用环孢霉素A(CsA)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6例,并进行了长期随访观察,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赵越华;郑华金;苏毅;邵文君;曹洪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急性发作时存在着动脉血气和心电图的改变.本文通过对我院1989-01~2000-05收治的103例哮喘急性发作患者动脉血气及心电图结果的回顾性分析,以探讨哮喘急性发作时动脉血气和心电图的变化特征及其在哮喘病情判断中的意义.
作者:胡建英;毛建斌;唐秀媚 刊期: 2001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