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红岩;张忠良;周丽霞
目的:分析婴幼儿严重低钾血症的诊治及其预后,为婴幼儿严重低钾血症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11例婴幼儿严重低钾血症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补液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3组,分别用以下液体补钾:1/2张含钠糖盐水、1/3张含钠糖盐水、1/4张含钠糖盐水。补钾浓度为0.3%的含钾液。比较3组不同的输入液体盐浓度和血钾上升快慢,病情恢复及预后。结果11例严重低血钾病人中,以1/2张含钠糖盐水补钾3例,第1天均好转,第2天1例因值班医生接到严重低钾报告后以10%纯糖水200mL补钾5mL,故补液张力降为1/4张,并于当天死亡,其余2例病人每天均有好转。以1/3张含钠糖盐水补钾4例,第1天好转2例,无变化2例,第2天、第3天3例好转,1例无变化;1/4张含钠糖盐水补钾4例,3天均无好转。3种不同张力的含钠糖盐水组的治疗效果有显著性差异,1/2张含钠糖盐水组治疗效果优(χ2=13.636, P<0.05)。结论在严重低钾血症时,常合并代谢性碱中毒,应使用含盐较多液体以促进代谢性碱中毒的纠正,促进低钾的恢复。
作者:姚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英国《BMC医学》杂志11日刊登新报告说,孕妇尿液中的一类代谢分子水平与早产及新生儿体重过轻有关。未来有望据此开发出非侵入式检测手段预测此类风险,并尽早采取干预措施。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四维彩超输卵管造影检查术是将微气泡超声造影剂———声诺维注入到宫腔,使原本闭合的宫腔和输卵管扩张,然后进行四维成像,主要用于评价输卵管通畅性和诊断子宫宫腔病变,用以诊断女性不孕的原因,具有准确、安全、无创伤、快捷及治疗作用。该文详细叙述了四维彩超输卵管造影的规范流程。
作者:杨曦;张靖;孟洁;陈俊雅;张潇潇;汪京萍;李琛;郑潇潇;白文佩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研究产妇人巨细胞病毒( HCMV)感染乳汁与血液中病毒载量相关性,探讨乳汁HCMV检测在HCMV感染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 FQ-PCR)检测疑似HCMV感染的502例产妇乳汁及血液HCMV-DNA,并对其新生儿血清及尿液HCMV-DNA进行检测,观察新生儿的感染情况。结果502例产妇乳汁阳性率12.15%,血液阳性率15.74%,两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396,P>0.05),而血液中平均拷贝对数值高于乳汁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706,P<0.05),且乳汁与血液HCMV-DNA拷贝数对呈显著正相关(r=0.698,P=0.000)。502例疑似HCMV 感染产妇的新生儿血液、尿液HCMV-DNA检测共63例阳性,阳性率12.55%。母乳HCMV阳性组与母乳HCMV阴性组、母血HCMV阳性组和母血HCMV阴性组比较,新生儿血液、尿液HCMV-DNA阳性检测率均升高(χ2值分别为438.69、63.71、407.48,均P<0.05)。结论巨细胞病毒感染孕产妇血液与乳汁的病毒载量存在相关性,乳汁携带病毒为婴幼儿发生感染的重要原因。
作者:徐学勤;杨洁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了解广州市初中女生的月经及保健知识状况,为更好地开展社区青春期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华附新世纪学校784名在校女生进行了青春期月经状况及保健知识的调查分析。结果在784名女生中,已有月经来潮746人(95.15%),初潮年龄9~14岁,主要为11~12岁。经期不适中痛经发生率高(61.53%),其次为烦躁易怒、腰酸、乏力等。高年级月经来潮的心理状态表现为正性情绪比率、月经期的保健知识了解率均高于低年级(χ2值分别为100.257、183.628,均P<0.001)。女生获得保健知识的主要途径来自母亲(43.91%)、同学/朋友(27.26%)和学校(20.56%)。在经期不适及应对方法中,女生采取的方法主要为自我调节(29.15%)和找家人倾诉(24.57%)。结论应采用学校、家庭及社会相结合方式加强青春期保健知识宣教,加强低年级女生青春期保健,这对提高女性生殖健康至关重要。
作者:唐志娟;邓文靖;江雪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手术方式在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的子宫肌瘤患者300例,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经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对照组采用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t 值分别为12.00、29.51、15.68,均P<0.01),而住院费用高于对照组(t=23.21,P<0.01)。观察组术后3天、术后2个月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t 值分别为14.67、14.78,均P<0.01),观察组术后尿潴留、伤口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值分别为8.25、4.23,均P<0.05),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13.40,P<0.01)。结论经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临床效果优于经腹部手术,且并发症少,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贺英;李立楠;王霞;焦桂清;姬宏宇;梁登辉;刘晓娟 刊期: 2014年第04期
据3月19日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上的一则研究披露,对一项从2009-2012年间在英格兰和威尔士《对感染了流感嗜血杆菌的育龄妇女的监测》研究中发现,怀孕与发生这种感染有较大的相关风险,流感嗜血杆菌感染则与诸如早产和死胎等不良妊娠后果有关。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了解北京市海淀区基层妇幼保健人员的工作现状及满意度情况。方法该调查为横断面研究,采用整群抽样法对北京市海淀区88家基层妇幼保健机构共315名妇幼保健工作人员进行调研。结果在妇幼保健人员中女性308人,占97.8%;平均年龄40.60岁;专职从事基层妇幼保健工作者只有96人,占30.5%;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社区卫生服务站妇幼保健工作人员在第一学历、高学历、职称、专职从事妇幼保健工作、参加工作年限、妇幼保健工作年限、每周工作时间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层妇幼保健工作人员的收入低于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工作人员(χ2=10.879,P=0.002);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层妇幼保健工作人员比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工作人员年龄稍小(t=-2.532,P=0.012),两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优化基层妇幼保健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保障医护人员的切身利益和提高其对工作的满意度才能使医护人员发挥更大的潜能,更好地服务群众和社会。
作者:赵银珠;邹晓璇;毛康娜;周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通过对近两年来中期妊娠引产的原因进行调查,了解其人群分布特点,对重点人群进行教育干预,以期达到降低中期妊娠引产的发生。方法选择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在南通大学附属妇幼保健院进行中期妊娠引产的56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年龄、婚姻状况、生育史、避孕史、居住地、职业等进行调查,运用描述统计、χ2检验的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在568例中期妊娠引产妇女中有流动人口400人,占引产总人数的70.42%,其中未婚215例,占引产总人数的37.85%;已婚的流动人口231人,占引产总人数的40.67%,未婚的流动人口169人,占引产总人数的29.75%。胎儿畸形引产52例,占引产总人数的9.15%。本地人口、流动人口引产者中未婚、无职业的比例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χ2值分别为11.12、25.94,均P<0.01)。结论已婚、无业的流动人口是中期妊娠引产的主要人群;其次是未婚的流动人口;随着产前筛查水平的提高,胎儿畸形引产的比例已近10%。因此,加强对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是减少中期妊娠引产的重要环节。
作者:陈亚红;卞晓云;丛美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调查分析2003至2012年咸阳地区登记的宫颈癌患者的发病率、年龄分布以及发病趋势,为制定咸阳地区宫颈癌防治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03~2012年间咸阳市二级及以上医院共65家确诊登记的宫颈癌患者1241例的发病资料与妇女病普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3~2012年咸阳地区肿瘤登记系统共报告宫颈癌新发病例1241例。年均粗发病率36.81/10万,年均标化发病率28.05/10万。粗发病率由2003年29.39%上升到2012年的47.39%,10年上升161.27%,年均增长速度8.26%。标化发病率10年上升171.36%,年均增长速度8.74%。纵观各年龄组发病率数据,均呈显著上升态势,其中上升幅度高依次为50~64岁年龄组和<35岁年龄组,上升幅度依次为274.76%和235.47%。宫颈癌发病情况也因职业而不同,1241例宫颈癌患者中干部238例(19.17%),工人与无固定职业人员538例(43.35%),农民(农村户籍)465例(37.46%)。结论2003至2012年咸阳地区宫颈癌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发病低龄化,50~64岁年龄组发病率上升快,并且妇女因职业不同而引起的宫颈癌患病率不同。
作者:权艳茹;高玮;王丽鸽;荣爱琴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分析青岛地区妊娠妇女心电图检查结果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在安静状态下,采用十二导联心电图工作站对青岛地区9716例妊娠妇女和3218例非孕健康女性进行心电图检查并储存记录,分妊娠早期组、妊娠中晚期组、非妊娠对照组,分析其心电图在妊娠期改变的情况。结果青岛地区妊娠妇女的心电图异常率达17.8%。短P-R间期是常见异常心电图,早期妊娠组与中晚期妊娠组相比较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χ2=1.32,P=3.85>0.05;两组分别与非妊娠对照组相比,短P-R间期发生率升高,早期妊娠组与非孕对照组比较,χ2=47.27,P=0.008<0.05,中晚期妊娠组与非孕对照组比较,χ2=49.12,P=0.007<0.05。妊娠早期以短P-R间期和ST-T改变异常多见,2~3月后复查,ST-T改变多消失;妊娠中晚期以短P-R间期和窦性心动过速多见。严重的心律失常有心房纤颤和短阵室上性心动过速,分别有4例和5例。心脏彩超确诊9例先天性心脏病。结论心电图检查安全、方便,对早期发现心脏异常,有明确辅助诊断意义,可作为妊娠各个时期的常规检查。
作者:王志燕;徐茜;彭博琪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屈螺酮炔雌醇片应用于人工流产术后,对减少出血、促进子宫内膜恢复、月经复潮的临床作用。方法收集人工流产术后妇女13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于人工流产术后立即给予屈螺酮炔雌醇片、抗生素、五加生化胶囊;对照组仅给予抗生素、五加生化胶囊。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临床观察。结果治疗组术后阴道出血量少于妊娠前月经量的人数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χ2=11.942,P<0.05),阴道出血≤3天的人数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χ2=17.960,P<0.05),术后14天测定子宫内膜厚度高于对照组(t=2.845,P<0.05),人工流产术后≤30天内月经转经者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χ2=75.210,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人工流产术后立即服用屈螺酮炔雌醇片能减少阴道出血量,缩短月经复潮时间,促进子宫内膜恢复。
作者:黄颖;高波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对蒙脱石散与葡萄糖酸锌联合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的疗效进行探讨。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安康市中心医院儿科收治的急性腹泻患儿180例,按照收治时间先后将患儿划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单纯蒙脱石散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葡萄糖酸锌进行治疗,对两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比较,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93,P<0.05)。实验组的止泻、退热、止吐、纠正脱水时间、住院平均时间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t值分别为13.923、10.283、11.023、14.831和18.532,均P<0.05)。结论在蒙脱石散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葡萄糖酸锌对小儿急性腹泻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治愈率高。
作者:刘红;张联合;段武琼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受国家卫生计生委派遣并应桑给巴尔卫生部邀请,江苏省血防所梁幼生副所长带领该所3名血防专家,于2014年3月24日至4月1日赴桑给巴尔,与世界卫生组织官员一道,商讨中国、桑给巴尔、世界卫生组织三方血吸虫病防治合作试点项目。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分析伴有软骨基质分泌的乳腺化生性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组化标记特点及其组织起源。方法收集5例伴软骨基质分泌的乳腺化生性癌的临床及随访资料,观察组织病理形态学及免疫组化标记,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5例患者年龄37~48岁,组织标本切面灰黄或灰褐色,结节状,界限尚清。镜下见肿瘤细胞围绕软骨粘液样或透明软骨样基质呈巢状,条索状排列,密集的瘤细胞可聚集于周边,中央区细胞稀疏,周边肿瘤细胞向基质移行中无梭形细胞肉瘤样成份。免疫组化结果显示,5例均同时表达CK、Vim及S-100,但不表达ER、PR、Her-2。结论伴有软骨基质分化的乳腺化生性癌是一种罕见肿瘤,具有特征性的病理组织形态和免疫表型,临床过程与普通非特异性浸润性乳腺癌无异。
作者:田延龙;吴宏培;郝小康;张冠军;王一理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 HBV)体外感染人绒膜滋养细胞株JEG-3后对细胞凋亡水平的影响,明确HBV感染胎盘的可能机制。方法用人HBVDNA+血清体外感染JEG-3,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HBVX抗原(HBxAg)的表达;用Annexin-V荧光素探针标记细胞表面的PS磷脂酰丝氨酸,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早期细胞凋亡,碘化丙啶( PI)检测中晚期细胞凋亡。结果 HBV体外感染人绒癌细胞株JEG-3后,细胞内检测到HBxAg的表达;细胞的早期凋亡率和晚期凋亡率明显降低。流式细胞仪AnnexinⅤ+PI双染方法检测细胞凋亡状态,HBV血清感染组细胞的早期凋亡水平和晚期凋亡水平均低于正常人血清对照组( t 值分别为3.27、2.01,均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HBV 体外感染人绒癌细胞株 JEG-3可表达HBxAg,从而抑制了细胞的早期凋亡及晚期凋亡;其是HBV感染胎盘的可能机制。
作者:王慰敏;魏小华;白桂芹;付逢萍;袁永兴;李琛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社区女性尿失禁患者病耻感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自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80例社区女性尿失禁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时选择同期80例住院女性尿失禁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贬低-歧视感量表及尿失禁生活质量量表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二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尿失禁患者歧视-感知量表平均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t=3.31,P<0.05)。研究组尿失禁生活质量量表(I-QOL)总分、逃避和限制性行为评分、心理社会影响评分、社会活动受限评分均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3.21、3.37、3.55、3.38,均P<0.05)。研究组中尿失禁患者贬低-歧视感知量表与生活质量总分、逃避和限制性行为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263、-0.354,均P<0.05)。对照组尿失禁患者贬低-歧视感知量表与生活质量总分、逃避和限制性行为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037、0.028,均P<0.05)。结论社区女性尿失禁患者的病耻感对其社交活动影响较大,需采取积极有效的干预方法来改善尿失禁患者的症状及体征,以降低病耻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陈亮;杨多华;宋德香;奚晴超;吴天红;曲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卵巢恶性肿瘤是死亡率高的妇科恶性肿瘤。尽管标准化的治疗方法(包括理想的肿瘤细胞减灭术和以铂类/紫杉醇为基础的化疗方案)使得70%的患者得到一定程度的临床缓解,但绝大多数患者仍然会在2年内复发并出现耐药。肿瘤干细胞理论认为,肿瘤组织中有小部分细胞群体具有极强的增殖能力,它们具有类似正常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能通过自我更新和分化来高频度地启动肿瘤的发生发展,它们是导致肿瘤发生、发展、转移和耐药的主要细胞,是肿瘤复发的根源。该文将概述近几年卵巢癌干细胞的各项研究,包括卵巢癌干细胞的分离及其耐药机制、各种治疗方法等。
作者:支小改;吴晓庆;谢静燕;赵树立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考察动态增强核磁共振成像( MRI)鉴别乳腺良恶性肿瘤的效果以及在病理分级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嘉兴市武警医院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乳腺肿瘤女性患者78例,年龄17~86岁,平均56.1±13.2岁,其中47例为手术病理诊断,31例为穿刺病理证实。并进行动态增强MRI,观察病灶形态学征象、计冷点Slope、热点Slope、冷点流出斜率和热点流出斜率。结果动态增强MRI对乳腺肿瘤良性病变和恶性病变均能100%显示。良恶性肿瘤在肿瘤形态、肿瘤边缘和均匀性方面有显著性差异(χ2值分别为2.357、3.838、2.532,均P<0.01),恶性肿瘤主要表现为形态不规则、边缘不规则、回声不均匀。而良恶性肿瘤在肿瘤的边界和环形强化方面无显著性差异(χ2值分别为0.973、0.991,均P>0.05),。热点Slope和热点流出斜率在不同级别浸润性导管癌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冷点Slope中病理Ⅱ级、Ⅲ级低于病理Ⅰ级(t=2.14,P<0.05;t=11.0, P<0.01),病理分级Ⅲ低于病理分级Ⅱ(t=12.4,P<0.01)。冷点流出斜率,病理Ⅱ级、Ⅲ级低于病理Ⅰ级(t=3.9,P<0.05;t=6.6,P<0.01),病理Ⅲ级低于病理分级Ⅱ(t=3.7,P<0.01)。结论动态增强MRI可有效辨别乳腺良性和恶性病变,并能在一定程度判断乳腺病变的病理分级。
作者:汪黎明;宋迪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围绝经期是妇女一生中一个具有特殊生理特点的阶段,随着雌激素水平的下降而引发的一系列生理、病理和心理变化严重影响着这一群体的身心健康,甚至影响工作和生活质量。该文通过对围绝经期女性面临的主要健康问题及健康服务需求状况进行分析,探讨应用健康管理方法进行有效干预的方法步骤,持续改善其健康状况,平稳渡过围绝经期。
作者:段玉英;江志良 刊期: 201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