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压力导丝应用于冠心病介入诊疗中的护理配合

胡玉芳;王琳;李春坚;王连生;王晖;杨志健;王玉如

关键词:压力导丝, 心肌血流储备分数, 冠心病, 介入诊疗, 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压力导丝应用于冠心病介入诊疗中的护理配合。方法对冠状动脉造影为临界病变需行心肌血流储备分数(FFR)的12例患者,采取细致地心理护理;强化用药护理;及时发现药物不良反应,并做好对症处理;从而保证检查和手术的安全。结果1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其中FFR>0.80有15支血管,FFR 0.75~0.80有2支血管,结合临床高危因素,共放入3枚支架。在 FFR 检查过程中,三磷酸腺苷(ATP)输注速度为10 mg/(kg· h),2例患者出现胸闷,1例患者出现低血压,1例患者出现一过性房室传导阻滞,均为 ATP的不良反应。本组无死亡病例。结论 FFR评估关键在于使用药物使冠状动脉微血管处于大充盈状态,从而获得精确地测量值,护理人员不仅要掌握药物的配制方法、输液泵的使用、药物不良反应的观察及对症处理,同时需要有丰富的心脏介入知识、敏锐的观察力及专业的救治力,以确保检查和手术安全、顺利地完成。
护士进修杂志相关文献
  • 改良式小腿腿套预防截石位手术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改良式小腿腿套预防截石位手术患者深静脉血栓(DV T )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手术患者(截石位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患者各60例,均采用截石位,术中使用间歇充气装置(IPC ),截石位手术患者下肢使用普通腿套者为对照组,截石位手术患者下肢使用改良式小腿腿套者为观察组。分别测定两组患者股静脉平均血流速度(V )及股静脉的血流量(Q )。结果观察组各时间点下肢静脉平均血流速度,股静脉血流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改良式小腿腿套联合IPC ,能够更好地促进截石位手术患者下肢静脉血液回流,从而更有效预防截石位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秦德华;山慈明;杜书明;支慧;鲁豫;尹慧珍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胆道术后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分析及护理干预

    目的:通过对胆道术后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情况进行总结分析,针对性地给予护理干预,控制感染。方法对2012-2013年我科胆道术后患者中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病例进行调查,搜集整理感染患者的一般资料、标本种类、病原菌种类。结果8例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病原菌以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多重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多见。结论加强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管理,切实完善消毒隔离措施,认真执行手卫生规范,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对患者的术后康复及控制多重耐药菌感染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许海荣;仲霞;赵洁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不同途径胆汁再利用对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

    目的:探讨两种胆汁再利用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并观察有无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恶性梗阻性黄疸行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患者,随机分为胆汁回输联合肠内营养(EN)组(A组39例)、胆汁口服联合 EN组(B组36例)与对照组(C组38例),通过各项指标比较各组患者胃肠功能及营养状况。结果 A、B组患者营养状况明显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胃肠功能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胆汁再利用联合EN均可改善患者营养状况,且作用相似。住院患者可以首选胆汁回输联合EN ,而不能进行胆汁回输的患者,可以选择口服胆汁联合EN。

    作者:董凤齐;曹洁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护士对病人粪便的观察都包括哪些内容?

    答:护士有责任对病人的排便活动及粪便的性质进行观察,其内容包括:(1)次数:各人排便次数不尽相同,成人正常时每日1~3次,儿童每日3~5次,如1 d多于3次或1周少于1次即为排便异常。(2)量:决定于摄人食物的种类及量和摄入液体的量及排便次数,每日便量约150 g。(3)颜色:正常粪便呈黄褐色;胆管阻塞时因粪便中无胆汁,故呈陶土色;食人大量蔬菜,可呈绿色;服用铁剂或某些中药时,粪便可呈黑色;上消化道出血,粪便呈暗红或黑色(柏油样便);痔疮出血粪便表面呈鲜红色。(4)硬度及形状:直接反映了粪便的含水量,便秘时粪便干硬,腹泻时可呈水样。(5)气味:肠道内菌群的种类、摄入食物、药物及病变常可影响粪便的气味。消化不良者粪便酸臭味,柏油样便呈腥臭味,肠癌病人粪便呈腐臭味。(6)脓和黏液:正常粪便含有少量黏液。肠炎病人黏液增多,脓血便常见于痢疾、肛门周围脓肿及直肠癌病人。

    作者:《护士继续教育手册》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自我管理教育在社区中青年临界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自我管理教育对社区中青年临界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健康保健知识及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社区医疗机构健康体检中发现的中青年临界高血压患者40例,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0例,干预组进行5个月的自我管理教育,对照组进行社区常规高血压护理,两组在干预前后分别观察血压变化、高血压健康保健知识评分及自我效能评分的评价。结果干预后,干预组血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组的高血压健康保健知识评分和自我效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我管理教育能增强社区中青年临界高血压患者的健康保健知识水平、提高自我效能、降低血压。

    作者:吴凯楠;库红安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一例白血病患儿PICC全程堵管再通的护理

    目的:探讨白血病患儿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 )导管血栓性堵管再通的有效方法,延长导管的使用寿命,减轻患儿痛苦,提高患儿生活质量。方法针对白血病患儿 PICC导管血栓性堵管采用创新的个体化再通方案,即改良的机械再通法结合尿激酶等量置换法,结合患儿自身特点做好心理护理及导管再通过程中的安全控制。结果3h后导管再通,患儿无出血、感染、栓塞等并发症发生,顺利接受后续化疗。结论改良的机械再通法结合尿激酶等量置换法溶栓应用于血栓性堵管,较单一的机械再通法或尿激酶等量置换法不仅缩短了导管再通的时间,而且有效降低了导管再通过程中可能发生的血栓脱落、导管相关性感染、导管脱出等并发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斌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及康复护理研究

    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康复指导及训练要点。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4年8月本院收治的168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对其围手术期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康复指导及训练。结果术后随访,168例患者均安全度过围手术期,未发生并发症,Harris评分优77例,良82例,中6例,差3例,髋关节置换术的优良率达94.6%。结论加强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康复指导及训练,能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是手术成功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

    作者:陶妍志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住院老年精神障碍患者跌倒的影响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住院老年精神障碍患者跌倒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10月-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772例65岁以上精神科老年患者按入院时间先后分为两组,将2012年10月-2013年10月住院的367例老年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老年精神科常规护理;将2013年11月-2014年11月住院的405例老年患者作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跌倒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跌倒发生率为1.63%,观察组患者跌倒发生率为0.49%,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1)。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降低住院了老年精神障碍患者的跌倒具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刘文凤;段桂香;马雄英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护理人员兼职临床研究协调员的实践及管理

    目的:介绍护理人员作为兼职临床研究协调员(C RC )的实践和评价。方法由专业组护士担任兼职C RC ,协助研究者做好临床试验。在临床试验不同阶段,按照方案要求,严格履行工作职责。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办公室负责日常监管,并从工作能力、工作态度、项目质量等方面对其进行考核。结果护理人员全程参与临床试验的实施,确保临床试验的质量。因其职业背景和技术专长,与临床试验机构管理组织(SMO)派遣的CRC相比具有明显优势。结论采用护理人员兼职C RC模式可满足临床试验的管理要求,使受试者、研究者、监查员都能得到更专业、更便捷的服务。

    作者:徐文燕;贺晴;徐雪姣;杨洁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关节镜导引下逆行股骨髓内钉手术的配合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逆行股骨髓内钉技术治疗股骨干骺端骨折的临床护理手术配合的过程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3例股骨干骺端骨折采用关节镜导引下逆行股骨髓内钉技术的手术方式、术前准备、术中配合要点和过程。结果23例患者全部获随访,优15例,良6例,一般2例,差0例。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和良好的手术配合是手术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

    作者:于娜娜;阿米娜·具拉提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阶段性护理干预对上肢前臂截肢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讨阶段性护理干预对上肢前臂截肢患者的积极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例上肢前臂截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阶段性护理干预,对比干预前后患者心理状态、疼痛情况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干预后患者焦虑、抑郁、恐惧评分分别为(45.72±6.44)、(46.28 ± 6.83)及(15.62±2.76)分;明显低于干预前(67.53±8.76)、(68.21 ± 7.92)及(23.68 ± 3.52)分( P<0.01)。干预后,患者疼痛强度、疼痛评分及疼痛总体得分别为(0.18±0.10)、(0.20±0.09)及(1.15±0.94)分,亦明显低于干预前(3.69±2.57)、(6.43±2.30)及(18.46±4.32)分。此外,干预后,患者社会功能、认知、角色、情感及躯体五方面生活质量评分亦明显提高( P<0.01)。结论阶段性护理对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恐惧情绪,有效控制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钟小妮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微信随访对PICC置管患者延伸服务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微信随访对PICC置管患者延伸服务的影响。方法将200例PICC置管患者分为随访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所有患者均是住院期间行PICC置管术。术后给予常规健康指导,出院后随访组按患者自愿的原则,加PICC专责护士微信群,每7 d随访维护PICC ;对照组每7 d门诊维护PICC ;干预3个月后观察患者行为习惯的变化及并发症控制效果。结果出院第2个月末,随访组患者PICC穿刺点观察的依从性和PICC认识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在出院后第3个月末,随访组行为习惯各条目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随访组并发症控制效果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微信随访干预有助于改善PICC带管患者行为习惯,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鲁华;董元玲;桑娟;邹凤丽;胡江娟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基于IBM模型的康复护理在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基于IBM模型的康复护理在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92例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 IBM 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康复训练依从性及髋关节功能。结果对照组依从率为82.61%,明显低于观察组97.83%( P<0.05);对照组髋关节评分优良率为65.22%,明显低于观察组86.96%(P<0.05)。结论基于IBM模型的康复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依从率,改善患者预后情况。

    作者:周雪芬;石莺莺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术前眼位注视训练应用于铁质角膜异物剔除术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术前眼位注视训练在铁质角膜异物剔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行铁质角膜异物剔除术患者182例,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术前常规治疗和护理基础上给予术前眼位注视训练。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中眼球旋转偏移发生率、头面部偏移发生率、手术时间、一次手术成功率及角膜损伤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中眼球旋转偏移、头面部偏移发生率及角膜损伤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一次手术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术前眼位注视训练可降低患者术中眼球旋转偏移和头面部偏移发生率,缩短手术时间,提高一次手术成功率,减少角膜损伤发生率,并且其操作方法简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星英;宋莉;郭露萍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治疗婴儿声门下血管瘤的术后护理

    目的:总结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婴儿先天性声门下血管瘤的术后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先天性声门下血管瘤婴儿的临床资料,总结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婴儿先天性声门下血管瘤的术后护理要点。本组病例中男3例,女3例,年龄2.0~8.3个月,平均4.6个月。术后护理要点为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术患儿的观察和护理,及时发现术后出血、窒息等并发症,并进行疾病、用药等相关知识宣教。结果6例患儿均予施行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术后恢复顺利,影像学检查示声门下血管瘤均消失。出院后随访6~34个月(平均13月),均未见声门下血管瘤复发,亦无声门下狭窄和术后局部水肿、出血所引起的窒息等并发症。结论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婴儿先天性声门下血管瘤安全、有效,术后应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发现和处理术后出血、窒息等并发症,有利于病情恢复。

    作者:金丽玲;陈彦球;冯少娟;高胜利;罗仁忠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电话访谈及图示法在门诊患者肠道准备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电话访谈及图示法在门诊结肠镜检查患者肠道准备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首次接受结肠镜检查的门诊患者640例,按预约时间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口头及书面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电话访谈及图示法指导。比较两组患者肠道清洁度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肠道清洁度优于对照组(P<0.01),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电话访谈及图示法应用于门诊结肠镜检查患者的肠道准备中,可提高患者肠道清洁度,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林秀平;黄桂萍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关节镜下Latarjet手术治疗肩关节前方不稳定的护理体会

    肩关节是人体诸多关节中活动度大的关节,也是脱位发生率高的关节。肩关节前方不稳定的病理基础是肩盂前缘的骨性缺损,和前方关节囊韧带的符合体软组织的损伤,是常见的肩关节运动损伤。肩关节镜下关节囊盂唇修复术(Bankart 修复术)仍是肩关节前方不稳定的常用手术方式,但有文献报道其复发率较高[1],尤其对于存在肩盂前缘严重骨质缺损的患者复发脱位的风险较高[2,3]。切开喙突移位术(Latarjet 术)为这类患者提供了解决方案[2],且获得了良好的效果。随着关节镜技术与器械的不断完善,全关节镜下Latarjet 术亦成为可能[4]。切开做 Latarjet 手术需要剥离许多肌肉间隙,手术操作起来范围比较广泛,创伤比较大,出血比较多,术后恢复比较困难。关节镜下Latarjet 术在国外已经开展多年,关节镜下Latarjet手术治疗肩关节前方不稳定,手术创伤小,促进患者的术后康复,但对术后护理观察要求更为细致,但由于手术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快,从而缩短了平均住院日,相对减少了护士的工作量。而我国起步较晚,我院是全国首家开展这项技术的,我院2012年11月-2013年3月共行18例肩关节镜下Latarjet手术,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春英;季鑫;鲁楠;张爽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护患情境会话

    高热惊厥抽搐患儿的护理Nursing Care for a Child with Febrile Convulsions交流病儿,妈妈:又是观察,这就是你们的托辞吗?观察有什么用?你们当然不着急,又不是你们的孩子。

    作者:倪志红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一例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并发脑梗死的护理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 HSS )为辅助生育技术治疗的主要并发症之一,是促排卵及诱导排卵过程中产生的医源性疾病[1]。近年来,随着辅助生殖技术的广泛开展,O HSS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1996年文献报道发生率为1%~14%[2],2004年报道发生率为20%~23%[3]。我科于2014年5月12日收治1例促排卵治疗后并发 O HSS和脑梗死患者,经过积极的治疗和精心的护理,患者病情稳定,于2014年6月6日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朴丽;于秀丽;丛云凤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的围手术期护理

    剖宫产瘢痕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 , CSP)也称子宫切口妊娠,是指受精卵着床于剖宫产术后的子宫切口瘢痕处,是少见的剖宫产远期并发症之一,占异位妊娠的6.1%[1]。随着妊娠的进展,绒毛与子宫肌层粘连、植入,孕卵的不断长大,严重者可穿透子宫造成子宫破裂,危及生命。CSP一旦确诊,需立即终止妊娠,但不可单纯盲目清宫。对于如何治疗CSP ,防止子宫出血破裂,现国内外无统一的治疗规范[2]。近年来,随着无创技术的逐步推广,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 ,HIFU)逐步用于治疗CSP ,杀胚及阻断周边滋养血管。2014年1-5月,我科采用 H I F U 联合宫腔镜手术治疗24例C S P患者,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姝娟;雷俊;刘清 刊期: 2015年第14期

护士进修杂志

护士进修杂志

主管: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

主办: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