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关节镜下Latarjet手术治疗肩关节前方不稳定的护理体会

周春英;季鑫;鲁楠;张爽

关键词:关节镜, 喙突移位, 护理
摘要:肩关节是人体诸多关节中活动度大的关节,也是脱位发生率高的关节。肩关节前方不稳定的病理基础是肩盂前缘的骨性缺损,和前方关节囊韧带的符合体软组织的损伤,是常见的肩关节运动损伤。肩关节镜下关节囊盂唇修复术(Bankart 修复术)仍是肩关节前方不稳定的常用手术方式,但有文献报道其复发率较高[1],尤其对于存在肩盂前缘严重骨质缺损的患者复发脱位的风险较高[2,3]。切开喙突移位术(Latarjet 术)为这类患者提供了解决方案[2],且获得了良好的效果。随着关节镜技术与器械的不断完善,全关节镜下Latarjet 术亦成为可能[4]。切开做 Latarjet 手术需要剥离许多肌肉间隙,手术操作起来范围比较广泛,创伤比较大,出血比较多,术后恢复比较困难。关节镜下Latarjet 术在国外已经开展多年,关节镜下Latarjet手术治疗肩关节前方不稳定,手术创伤小,促进患者的术后康复,但对术后护理观察要求更为细致,但由于手术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快,从而缩短了平均住院日,相对减少了护士的工作量。而我国起步较晚,我院是全国首家开展这项技术的,我院2012年11月-2013年3月共行18例肩关节镜下Latarjet手术,现报告如下。
护士进修杂志相关文献
  • 改良式小腿腿套预防截石位手术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改良式小腿腿套预防截石位手术患者深静脉血栓(DV T )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手术患者(截石位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患者各60例,均采用截石位,术中使用间歇充气装置(IPC ),截石位手术患者下肢使用普通腿套者为对照组,截石位手术患者下肢使用改良式小腿腿套者为观察组。分别测定两组患者股静脉平均血流速度(V )及股静脉的血流量(Q )。结果观察组各时间点下肢静脉平均血流速度,股静脉血流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改良式小腿腿套联合IPC ,能够更好地促进截石位手术患者下肢静脉血液回流,从而更有效预防截石位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秦德华;山慈明;杜书明;支慧;鲁豫;尹慧珍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基于IBM模型的康复护理在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基于IBM模型的康复护理在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92例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 IBM 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康复训练依从性及髋关节功能。结果对照组依从率为82.61%,明显低于观察组97.83%( P<0.05);对照组髋关节评分优良率为65.22%,明显低于观察组86.96%(P<0.05)。结论基于IBM模型的康复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依从率,改善患者预后情况。

    作者:周雪芬;石莺莺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综合护理措施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微创手术的护理效果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措施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微创手术的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50例高血压脑出血并实施微创手术患者的病例资料,所有患者均采取综合护理干预,观察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经积极治疗和护理后,患者发生肺部感染、应激性溃疡以及肠功能紊乱等各1例,患者对医护态度、医护水平、健康宣教及心理干预等满意度均较高。结论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减少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从而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和生活质量,有利于患者的预后。

    作者:顾彩萍;倪志宏;马颖君;王洪干;尤佳佳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一例贲门癌术后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围术期护理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 )是在许多疾病基础上,凝血及纤溶系统被激活,导致全身微血栓形成,凝血因子大量消耗并继发纤溶亢进,引起全身出血及微循环衰竭的一类临床综合征。造成DIC的病因很多,根据资料分析,在中国以感染常见,恶性肿瘤次之,二者占病因的2/3,国外报告则以恶性肿瘤,尤其是有转移病变的占首位[1]。本例患者DIC诱因考虑与胸部大手术创伤、恶性肿瘤有关。贲门癌术后并发DIC ,是恶性肿瘤严重并发症之一,其起病急、发展快、病情凶险,如不及时抢救常危及患者的生命。2014年1月我科收治1例贲门癌伴有上消化道出血史,术后并发DIC的患者。经积极治疗和护理,患者治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陈兰玉;赵云;孟莉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护理人员兼职临床研究协调员的实践及管理

    目的:介绍护理人员作为兼职临床研究协调员(C RC )的实践和评价。方法由专业组护士担任兼职C RC ,协助研究者做好临床试验。在临床试验不同阶段,按照方案要求,严格履行工作职责。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办公室负责日常监管,并从工作能力、工作态度、项目质量等方面对其进行考核。结果护理人员全程参与临床试验的实施,确保临床试验的质量。因其职业背景和技术专长,与临床试验机构管理组织(SMO)派遣的CRC相比具有明显优势。结论采用护理人员兼职C RC模式可满足临床试验的管理要求,使受试者、研究者、监查员都能得到更专业、更便捷的服务。

    作者:徐文燕;贺晴;徐雪姣;杨洁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压力导丝应用于冠心病介入诊疗中的护理配合

    目的:探讨压力导丝应用于冠心病介入诊疗中的护理配合。方法对冠状动脉造影为临界病变需行心肌血流储备分数(FFR)的12例患者,采取细致地心理护理;强化用药护理;及时发现药物不良反应,并做好对症处理;从而保证检查和手术的安全。结果1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其中FFR>0.80有15支血管,FFR 0.75~0.80有2支血管,结合临床高危因素,共放入3枚支架。在 FFR 检查过程中,三磷酸腺苷(ATP)输注速度为10 mg/(kg· h),2例患者出现胸闷,1例患者出现低血压,1例患者出现一过性房室传导阻滞,均为 ATP的不良反应。本组无死亡病例。结论 FFR评估关键在于使用药物使冠状动脉微血管处于大充盈状态,从而获得精确地测量值,护理人员不仅要掌握药物的配制方法、输液泵的使用、药物不良反应的观察及对症处理,同时需要有丰富的心脏介入知识、敏锐的观察力及专业的救治力,以确保检查和手术安全、顺利地完成。

    作者:胡玉芳;王琳;李春坚;王连生;王晖;杨志健;王玉如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维持正常排便功能的护理措施有哪些?

    答:为了使病人保持正常的排便习惯,护士应经常向病人及家属进行宣传教育。建议病人采用多纤维膳食,增加麸、粗粮、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促进肠蠕动。保证病人摄入适当的水分,以满足机体需要及保持软便的性质。同时指导病人每日进行活动改善肌张力。

    作者:《护士继续教育手册》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护士对病人粪便的观察都包括哪些内容?

    答:护士有责任对病人的排便活动及粪便的性质进行观察,其内容包括:(1)次数:各人排便次数不尽相同,成人正常时每日1~3次,儿童每日3~5次,如1 d多于3次或1周少于1次即为排便异常。(2)量:决定于摄人食物的种类及量和摄入液体的量及排便次数,每日便量约150 g。(3)颜色:正常粪便呈黄褐色;胆管阻塞时因粪便中无胆汁,故呈陶土色;食人大量蔬菜,可呈绿色;服用铁剂或某些中药时,粪便可呈黑色;上消化道出血,粪便呈暗红或黑色(柏油样便);痔疮出血粪便表面呈鲜红色。(4)硬度及形状:直接反映了粪便的含水量,便秘时粪便干硬,腹泻时可呈水样。(5)气味:肠道内菌群的种类、摄入食物、药物及病变常可影响粪便的气味。消化不良者粪便酸臭味,柏油样便呈腥臭味,肠癌病人粪便呈腐臭味。(6)脓和黏液:正常粪便含有少量黏液。肠炎病人黏液增多,脓血便常见于痢疾、肛门周围脓肿及直肠癌病人。

    作者:《护士继续教育手册》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急诊科医生与护士长对护士临床实践能力需求的质性研究

    目的:探讨急诊科医生与急诊科护士长对护士临床实践能力的要求与期望。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对9名急诊科医生和6名护士长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将所得资料采用现象学归纳法分析。结果提炼出专业实践能力、临床思维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和心理素质4个主题;急救专业知识、专业技术技能、综合分析及判断决策能力、预见性与急救配合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协调合作能力、责任心与同情心、压力管理与应对、慎独精神9个副主题。慎独精神仅由护士长提出,医生并未提及。结论急诊护理实践要求护士对临床实践能力的掌握不仅是完成任务,还要明白其中的医学背景与现实意义。在实践中以护理临床思维去思考问题,不断积累经验,增强心理素质,更好地配合医生改善病人的结局。

    作者:贺学敏;王玲敏;姜金霞;陈翠萍;李艳艳;张志英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照顾者参与的中医延续护理在中晚期肿瘤患者随访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研究主要照顾者参与的中医延续护理在中晚期肿瘤患者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9年10月-2013年6月,选择134例在本院接受过诊疗的中晚期肿瘤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行常规随访,实验组行常规随访加中医延续护理(耳穴磁珠贴压加中药足浴加足底反射区按摩)。随访前和随访12周后评价两组患者睡眠质量、疼痛强度、胃纳、癌因性疲乏(Cancer related fatigue ,CRF)程度、生活质量及满意程度等指标。结果随访12周后,实验组患者的疼痛强度、CRF程度均较对照组轻,睡眠质量、生活质量及满意程度均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延续护理方法在中晚期肿瘤患者随访中具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林赛赛;王笑青;顾叶春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非瓣膜性房颤患者行经皮左心耳封堵术的护理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常见的持续性快速心律失常,发生率随年龄而增加,房颤严重的并发症是增加血栓栓塞的危险,如果伴有其它栓塞高危因素,则脑卒中的年发生率可达4%,是正常人的5~6倍,而且房颤所致脑卒中具有高致残率和高病死率[1]。以华法林为代表的香豆素类是用于长期抗凝治疗的药物,缺点主要是频繁地监测INR ,增加患者频繁抽血的痛苦,从而使用依从性差,不能及时监测出血风险。其次华法林抗凝在特定人群中的应用存在争议,如高龄房颤患者,日本的研究认为抗凝强度维持在INR 2.2~3.0时,房颤内出血的风险显著增加,华法林抗凝强度在INR 1.5~2.1更安全。虽然近年来新研制口服抗凝药物(NOAC)疗效肯定、安全性高、使用方便,目前在我院使用的Xa因子抑制剂利伐沙班,口服起效快,相对华法林半衰期短,具有良好的剂效关系,常规使用无需监测,但是与华法林相比, NOAC临床应用经验少、价格高昂,尚未纳入医保范围,急性出血情况缺乏检测手段及拮抗药。因此,研究房颤血栓栓塞与左心耳关系的专家经过探索将左心耳封堵术应用于临床。研究发现非瓣膜病心房颤动左心房血栓90%以上在于左心耳,左心耳中血栓形成使脑卒中发生率增加3倍[2]。根据美国心律学会新公布研究成果,左心耳封堵术在预防房颤脑卒中方面优于药物治疗。现将我院2014年10月4例行左心耳封堵术的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郑丽丽;陈婵婵;林新丹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术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术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月我院骨科收治的脊柱骨折患者90例,所有患者均合并有骨髓损伤,根据骨折的类型实施内固定手术治疗,予以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观察患者的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情况以及术后的康复情况和生活质量。结果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8.3±2.1)d ,术后出现3例伤口感染,3例切口裂开,2例脑脊液漏,并发症的发生率为为8.89%(8/90)。出院时以及出院后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患者的康复状况评分逐渐递增,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6个月患者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独立能力、社会关系四个方面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优于出院后1月,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患者,在术中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加快术后恢复,提高术后生活质量。

    作者:钟传弟;殷巧艮;钟爱红;劳进娟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关节镜下Latarjet手术治疗肩关节前方不稳定的护理体会

    肩关节是人体诸多关节中活动度大的关节,也是脱位发生率高的关节。肩关节前方不稳定的病理基础是肩盂前缘的骨性缺损,和前方关节囊韧带的符合体软组织的损伤,是常见的肩关节运动损伤。肩关节镜下关节囊盂唇修复术(Bankart 修复术)仍是肩关节前方不稳定的常用手术方式,但有文献报道其复发率较高[1],尤其对于存在肩盂前缘严重骨质缺损的患者复发脱位的风险较高[2,3]。切开喙突移位术(Latarjet 术)为这类患者提供了解决方案[2],且获得了良好的效果。随着关节镜技术与器械的不断完善,全关节镜下Latarjet 术亦成为可能[4]。切开做 Latarjet 手术需要剥离许多肌肉间隙,手术操作起来范围比较广泛,创伤比较大,出血比较多,术后恢复比较困难。关节镜下Latarjet 术在国外已经开展多年,关节镜下Latarjet手术治疗肩关节前方不稳定,手术创伤小,促进患者的术后康复,但对术后护理观察要求更为细致,但由于手术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快,从而缩短了平均住院日,相对减少了护士的工作量。而我国起步较晚,我院是全国首家开展这项技术的,我院2012年11月-2013年3月共行18例肩关节镜下Latarjet手术,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春英;季鑫;鲁楠;张爽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自我管理教育在社区中青年临界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自我管理教育对社区中青年临界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健康保健知识及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社区医疗机构健康体检中发现的中青年临界高血压患者40例,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0例,干预组进行5个月的自我管理教育,对照组进行社区常规高血压护理,两组在干预前后分别观察血压变化、高血压健康保健知识评分及自我效能评分的评价。结果干预后,干预组血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组的高血压健康保健知识评分和自我效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我管理教育能增强社区中青年临界高血压患者的健康保健知识水平、提高自我效能、降低血压。

    作者:吴凯楠;库红安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延续护理对Ⅱ型糖尿病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健康行为的影响

    目的:分析延续护理对Ⅱ型糖尿病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4月-2013年10月收治的24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编号分组,对照组(n=120)给予患者常规出院指导和随访;观察组(n=120)实施延续护理模式,将健康教育、定期随访、定期复查等护理工作延续至家庭中。应用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和健康行为量表(HPLP)评估随访期间延续护理效果。结果出院3个月时,观察组ESCA和 HPLP评分分别为(142.8±6.7)分和(152.7±6.6)分,优于出院前和对照组评分(P<0.05);出院6个月后,观察组ESCA和HPLP评分分别为(162.6±6.8)分和(183.7±6.8)分,优于出院前、出院3个月后,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完全依从者比例80.0%(96/120) ,明显高于对照组66.7%(80/12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432,P<0.05)。结论延续护理以患者出院后需求为中心,延伸至日常生活中,协助患者进行自我护理监督,巩固健康行为,能有效控制血糖水平。

    作者:刘丽红;丁静;阎爽;刘圆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及康复护理研究

    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康复指导及训练要点。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4年8月本院收治的168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对其围手术期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康复指导及训练。结果术后随访,168例患者均安全度过围手术期,未发生并发症,Harris评分优77例,良82例,中6例,差3例,髋关节置换术的优良率达94.6%。结论加强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康复指导及训练,能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是手术成功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

    作者:陶妍志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重症早期预警的护理策略在小儿手足口病中的影响

    目的:为降低手足口病(HFMD)重病化转归几率,探讨重症早期预警的护理策略对 HFMD病情转归的影响。方法将240例手足口病小儿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施常规护理策略的小儿分为对照组(120例);加强小儿重病化早期征象的识别,并通过早期预警的护理策略方案贯穿于护理工作中的小儿记为观察组(120例)。观察护理后两组患儿病情缓解时间、血细胞计数等实验室指标变化,以及病情转归情况。结果观察组中,普通型占95.8%(115/120),重型和危重型患儿占4.2%(5/120),前者高于对照组,后者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平均热程(2.5±1.1)d ,症状消退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P<0.05);观察组患儿 NSE (20.5±3.4)μg/L ,FPG(7.1 ± 2.4)mmol/L ,中性粒细胞(78.7±3.6)%,CK和CK‐MB分别为(90.3±39.5)U/L和(24.8±1.6)U/L ,以上指标均优于护理后对照组数值( P<0.05)。结论重症早期预警的护理策略着重于相关早期征象的识别,从而展开针对性护理措施,可稳定病情,阻断重症转化过程。

    作者:曹淑媛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住院老年精神障碍患者跌倒的影响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住院老年精神障碍患者跌倒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10月-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772例65岁以上精神科老年患者按入院时间先后分为两组,将2012年10月-2013年10月住院的367例老年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老年精神科常规护理;将2013年11月-2014年11月住院的405例老年患者作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跌倒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跌倒发生率为1.63%,观察组患者跌倒发生率为0.49%,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1)。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降低住院了老年精神障碍患者的跌倒具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刘文凤;段桂香;马雄英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住院甲状腺相关眼病患者出院准备计划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出院准备计划对甲状腺相关眼病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将住院Ⅲ级以上甲状腺相关眼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观察组实施出院准备计划,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入院第3天、出院前1 d、出院后3个月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得分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得分、自身疾病认知能力量表得分进行评估。结果出院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SAS得分和SDS得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自身疾病认知能力量表得分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眼科对甲状腺相关眼病患者实施出院准备计划,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焦虑、抑郁心理,提高其治疗护理依从性。

    作者:潘兰香;赵燕华;肖思瑜;梁碧云;王艳丽;张柳珍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社区护理学

    3社区健康促进社区护士在开展社区健康管理服务的过程中,需通过社区健康促进及健康教育的方法实施健康管理计划。因此,社区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的效果会直接影响到社区健康管理的质量,掌握社区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的方法就成为社区护士必备的条件之一。

    作者:蔡菊敏;李宁 刊期: 2015年第14期

护士进修杂志

护士进修杂志

主管: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

主办: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