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媛媛
目的:探讨使用空气加湿器提高吸入气体湿度对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患者术后疼痛及舒适度的影响。方法将42例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21例。对照组患者在病房接受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常规护理至出院;干预组21例患者除常规护理外,使用空气加湿器,提高患者吸入气体的湿度,使病室相对湿度控制在60%~70%。两组患者术后48 h进行疼痛及舒适度评估,出院时进行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干预组患者中度以上疼痛及不舒适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满意度调查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患者病室使用空气加湿器,提高患者吸入气体的湿度,将相对湿度控制在60%~70%,能有效降低患者的疼痛等不适,提高患者舒适度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张琪英;张菊英;费建美;董利英;慎飞飞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探讨无创通气患者经面罩置入鼻胃管行肠内营养期间减少误吸发生的方法。方法对11例无创通气患者经面罩置入鼻胃管行肠内营养期间寻找可能发生误吸的原因,通过正确评估病情,正确实施无创通气、合理胃肠营养等措施来避免误吸的发生。结果本组11例急性呼吸衰竭行无创通气患者经面罩置入鼻胃管行肠内营养治疗后均未发生误吸。结论对急性呼吸衰竭行无创通气患者经面罩置入鼻胃管行肠内营养治疗期间,针对其可能发生误吸的原因,采取合理的措施,误吸是可以预防的。
作者:刘丽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研究老年血透患者直接照顾者在照顾患者期间的心理感受,了解照顾老人对照顾者造成的影响。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对14例老年血透患者直接照顾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并用现象学分析方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通过阅读、分析、反思、分类和提炼,得出6个主题:照顾者生活模式改变;情感状态;接受现实但对未来不确定;照顾者缺乏关于血透相关护理专业知识;家庭和社会支持系统缺乏;体现自我价值。结论在研究和关注老年血透患者的同时,需关注直接照顾者的身心压力,对其提供专业的居家照护知识指导及心理疏导,以减轻照顾者心理负担,提高其健康水平。
作者:纪婕;赵卫红;魏婷;陶彤 刊期: 2014年第23期
氧气疗法是指用各种方法使患者吸入气体中的氧浓度高于大气氧浓度,以提高肺泡内氧分压,改善和纠正低氧血症的治疗措施[1]。在临床氧气疗法过程中,不同疾病的患者所需氧流量不同。然而,控制多少氧流量为合理氧疗,目前尚无统一认识。故此,笔者收集了临床常用氧流量的使用方法及经验总结,以期指导科学规范地选择适当氧流量,达到佳治疗目的。
作者:龙玉娟;王梓得;刘帆 刊期: 2014年第23期
2013年3月~2014年2月,笔者作为访问学者在韩国加耶大学交流学习了一年。现将在韩国的护理见闻与我国的护理现状作一比较,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对我国护理的发展提出自己的看法,以供各位同行参考。
作者:余菊芬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探讨不同气腹压力对应用达芬奇机器人行腹部手术患者术中呼吸、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6~9月行机器人手术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实验组1:气腹压力10 mmHg ;实验组2:气腹压力12 mmHg ;实验组3:气腹压力14 mmHg。观察三组患者在气腹前、气腹后即刻、气腹后0.5 h、1 h、1.5 h、2 h、4 h、6 h不同时间点的潮气末CO2(ETCO2)、气道压峰值(PEAK)的数值变化及并发症。结果三组患者ETCO2在气腹后均呈现逐渐增加趋势,实验1组ETCO2在气腹后增加幅度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气道峰压在气腹后增加幅度较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在高碳酸血症、苏醒时间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保证安全操作和不影响手术视野的情况下,调低CO2气腹压,可减少对病人呼吸系统的影响,降低ETCO2和气道峰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刘娜;李湘萍;巩燕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规范神经外科术后发生顽固性呃逆患者的护理流程,减少精神类药物的使用量。方法针对神经外科术后发生顽固性呃逆的原因进行分析,设计标准护理流程图与相应的操作规范,对护士进行护理流程与技术培训。在神经外科术后发生顽固性呃逆的患者中严格按照标准护理流程进行护理。结果20例术后发生顽固性呃逆患者的症状全部得到控制,同时降低了精神类药物使用量的55%,所有患者均未发生药物依赖。结论标准护理流程能够有效控制神经外科患者术后顽固性呃逆的发生,减少精神类药物的用量,预防药物依赖的发生。
作者:任琳;殷志雯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答:此标本是从咽部及扁桃体采取分泌物准备作细菌培养之用。护士将带有棉签的培养试管贴上标签,用压舌板将病人的舌向下压,并使之发出“啊”声,以试管中的长棉签擦拭咽后壁或扁桃体。速将试管口在酒精灯上消毒后,再将棉签放入试管中,立即加塞送检。
作者:《护士继续教育手册》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研究真空高负压引流瓶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的应用疗效及护理要点。方法将2009年3月~2013年12月入住我院的108例乳腺癌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在改良根治术后,分别用 REDON 真空负压引流瓶(实验组)和传统负压引流瓶引流(对照组),对两组病人的皮下积液及术后引流情况等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病人无论在皮下积液发生率、引流总量及引流时间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REDON真空高负压引流能明显减少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皮下积液的发生,缩短引流及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作者:陈素兰;洪天姿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答:女性内分泌和生殖系统功能复杂,易受主、客观因素的干扰影响。在女性一生中,经历月经、妊娠、分娩、哺乳各期的生理变化,尤其是青春期、更年期,是两个内分泌急剧变化的阶段,较易引起显著的心理冲突。青春期女病人易产生羞怯、紧张、恐惧不安的心理,更年期女病人易引起焦虑、失眠、抑郁、悲观的情绪状态。
作者:《护士继续教育手册》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通过研究社会综合支持度对患者PICC带管期间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以正确选择静脉通道,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减少留管期间并发症的发生。方法采用自制综合支持度评定量表对2010~2012年95例PICC置管患者的综合支持状况进行测量,根据得分情况分为低支持组(<20分)、中支持组(20~30分)和高支持组(>30分),并对每一位患者进行带管期间全过程跟踪记录。了解不同综合支持度对PICC带管期间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结果低支持组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中支持组和高支持组高,分别为χ2=9.93(P<0.01),χ2=5.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支持度是影响PICC置管者出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的重要因素,对于低支持组患者应协助提高支持度,给予重点健康教育。
作者:陈海红;李灵萍;蔡静丹;林安瑜 刊期: 2014年第23期
职业心理素质的发展伴随从业个体职业生涯的全过程,护生完成全日制职业教育后,其职业心理素质优化的外在动力便由职业教育转至职业管理。相对于职业教育,职业管理对护士职业心理素质的影响更深入、更持久。单以护士接受全日制教育数年与其工作至退休需从业数十年相比,二者时间之悬殊,即可知职业管理对护士职业心理素质影响之深。职业管理同样涉及社会、组织、个体多个层面,但护士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才是其职业心理素质优化的根本所在。本节主要阐述护士职业心理素质的自我管理。
作者:刘晓虹;裴艳;王琳;曹晓翼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病人:(由衷地)大姐,好多了。真的好感谢你。现在我对明天的手术充满了信心,我一定听你的话做好手术前准备,吃好睡好,勇敢地接受明天的手术。护士长:祝你手术成功!手术后我还会来为你作术后复健指导的。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23期
根本原因分析法(root cause adalysis ,RCA)是一种回溯性失误分析工具,分析已发生的不良事件,从错误中找出系统中的弱点并加以矫正,以避免类似事件再发生[1]。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 ,CVC)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已经逐渐成为一项成熟的技术,尤其对极重症患者在长期输液、静脉营养支持、输入刺激性药物及急救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使用过程中,常因多种因素引起导管堵塞,其堵管率可达21.3%~30.76%[2]。虽然目前对于如何预防或减少中心静脉导管堵管的研究报道众多,但其仍是护理同仁研究和探讨的热点。我科于2013年12月收治1例“肺癌伴全身多处转移、肺部感染、Ⅰ型呼吸衰竭、左侧肢体偏瘫”患者,该患者前一次入住我科是2013年10月14日,行中心静脉置管,后因抽吸无回血、静脉推注受阻,考虑堵管,予以拔管。此次入院,患者行右侧锁骨下中心静脉置管,针对此患者,我们应用RCA 预防患者再次发生中心静脉导管堵塞,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蒋丽;曾奕华;曹晓琳;吴小玲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Roux‐en‐Y胃转流术治疗2型糖尿病的术后效果及护理措施。方法回归性分析2011年5月~2013年5月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行腹腔镜Roux‐en‐Y胃转流术的44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4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腹腔镜Ro ux‐en‐Y胃转流术,术后均未出现其他并发症,术后2型糖尿病治愈率达95.2%。无论术前患者是否肥胖,血糖及其并发症均有明显改变。术后2周停止使用降糖药物并不再限制饮食。术后1年(截至20013年4月)随访27例,按糖尿病诊断标准做葡萄糖耐量试验、胰岛素抵抗及糖化血红蛋白,均提示糖尿病治愈。所有患者末再出现新的糖尿病并发症,也未发现营养不良等。结论腹腔镜Roux‐en‐Y胃转流术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术后细心有效的护理对患者的治疗效果也至关重要。
作者:肖玲;姜傲;刘丽秀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答:标准差是衡量观察值之间离散程度的标准尺度,用符号“S”来表示,对一组观察值进行分析时,不仅要计算平均数,反映平均水平,还要用一些指标反映其变异程度大小。
作者:《护士继续教育手册》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探讨伴发抑制物的血友病患者严重出血时的治疗及护理。方法对12例血友病A伴抑制物患者采取积极的治疗及精心护理。结果12例患者(32例次住院)出血症状全部好转,痊愈出院。结论血友病突出的临床表现是自发性出血或轻微损伤后出血不止,而伴发抑制物使出血更严重。因此,密切观察患者出血情况,准确、及时实施治疗,做好症状护理、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尤其重要,使患者从心理和生理上得到佳康复。
作者:崔岩;逯秀玲 刊期: 2014年第23期
床边交接班制度是病区常规工作之一,交接班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当天的医疗护理质量和医疗护理安全[1]。重症监护病房作为危重病人集中治疗的单位,其病人病情危重、变化快,治疗、护理项目多且连续性强,尤其是各种管道多且复杂,使交班者无条理,导致接班者不得要领。因此,管道滑脱等不良事件、管道护理并发症的发生率也较高,给病人带来了身心痛苦。为了避免以上弊端,我科监护室根据重症患者外接仪器多、管道多的特点,结合临床实际情况,设计了一张床边管道护理交接班表,经临床应用,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朱丽萍;任玉娇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探讨三腔喂养管应用于重度烧伤合并应激性溃疡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烧伤科2012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42例重度烧伤合并应激性溃疡出血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21)和对照组(n=21)。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抗休克、创面处理及给予抑制胃酸、禁食、胃肠减压治疗。对照组患者休克期过后行肠外营养治疗;实验组给予留置三腔喂养管,胃肠减压的同时行肠内营养。观察血性胃液恢复至正常胃液所需时间,入院时及伤后20 d进行血清总蛋白、白蛋白、转铁蛋白、氮平衡检测。结果对照组患者经过胃肠减压引流血性胃液恢复正常时间为(16.8±3.2)d ,实验组为(13.46±2.7)d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第20天时,实验组患者总蛋白、白蛋白、转铁蛋白及氮平衡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三腔喂养管能够在持续胃肠减压的同时行空肠营养,有利于重症烧伤合并应激性溃疡出血患者恢复。
作者:梁云 刊期: 2014年第23期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 )是经由外周静脉穿刺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因其操作、维护简单,留置时间长,能安全地输注刺激性药物,保护患者血管且能携管出院等优点,已在临床广泛应用。但是在患者携管过程中,常发生导管相关性压疮,压疮多见于肝素帽压迫处。主要表现为局部皮肤红肿、疼痛,甚至破溃、感染。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在维护时改进固定方法,有效地预防了导管相关性压疮的发生,现报告如下。
作者:吕友红;黄丽玉 刊期: 2014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