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潘瑞丽
目的 探讨反思学习法在专科护理实习生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00名进入医院的专科护理实习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名.对照组采取常规实习,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反思学习法,书写反思日记及进行反思小组讨论,将日记进行归类,应用护理专科生临床能力评价表进行临床能力的自评、他评,并比较实习6个月后,两组实习生理论成绩及操作成绩.结果 1136篇日记中,关于学习方法占11.27%,学习内容占30.36%,实践情感占37.45%,自我评价占24.65%;实习护生实习6个月后,两组临床能力自评、他评得分、理论成绩、操作成绩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反思学习法有助于带教老师全面了解学生,提高护生实习效果.
作者:陆晓华;田萍;杨荣;朱晖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在整形外科难治创面的应用与护理.方法 观察13例患者,使用VSD敷料负压引流治疗整形外科难治创面后的疗效和护理方法.结果 13例患者,8例1次VSD敷料负压引流后5~7 d开启创面,创面肉芽新鲜无分泌物,进行Ⅱ期缝合或植皮进入Ⅲ期愈合期;2例经2次VSD敷料负压引流后开启创面,创面肉芽新鲜无分泌物,进行Ⅱ期缝合或植皮而进入Ⅲ期愈合期;该10例患者Ⅲ期愈合时间均为10~14 d;其余2例颌面手术患者使用VSD敷料负压引流3~5次后,局部皮肤逐渐移植覆盖达完全愈合.结论 使用VSD敷料负压引流治疗整形外科难治创面,效果良好,做好各种护理是促进良好愈合,缩短愈合时间的重要保证.
作者:孙敏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小儿先天并指畸形术后动力性支具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方法 对2009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30例小儿手部先天并指手术拆线后即佩戴自制动力支具9个月~2年,支具内垫以压力垫,可以是薄型海绵或疤痕贴或elastomere,起到软化疤痕,减少指蹼瘢痕增生作用.使用时注意压力的调整,观察患指皮肤血液循环,加强患指功能锻炼.结果 30例并指畸形患儿未发生瘢痕挛缩,手指关节伸屈自如.结论 小儿先天并指畸形术后常规佩戴低温热塑功能支具,对预防术后瘢痕挛缩、瘢痕增生及手功能恢复疗效显著,且简便易行.
作者:傅育红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无痛胃镜下胃石取出术治疗胃石症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15例胃石症患者行无痛胃镜下胃石取出术,并给予精心围术期护理.结果 14例患者一次碎石、取石成功,1例患者二次碎石、取石成功.全部病例均未出现并发症.结论 经无痛胃镜取胃石方法安全,快捷简便、成功率高,做好围术期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杨晓璐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烧伤并吸入性损伤的急救和护理措施.方法 对53例火灾烧伤并吸入性损伤的急救和护理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火灾中化学气体致中、重度吸入性损伤,应常规进行支气管纤维镜检查,及时发现呼吸道吸入性损伤,尽早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呼吸功能不全,进行性低氧血症者(高浓度吸氧后,PaO2仍低于7.8 kPa或PaCO2大于6.5 kPa),应用呼吸器辅助呼吸,改善通气和换气功能,纠正缺氧,防止二氧化碳潴留.结果 治愈轻度吸入性损伤22例;中、重度吸入性损伤29例;死亡2例.结论 严密的病情观察,及时正确地抢救处理和有效的气道护理措施是抢救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邓庆萍;刘捷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索追踪方法学在提升内科个案护理查房内涵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由大内科组织主持各专科病区个案护理查房的方法,根据病人具体情况成立跨专业团队并责任分工,负责对个案实施护理服务及质量跟踪督导,并参与查房讨论.结果 病人得到了跨专科护理照护,疑难问题得到了专业指导,护士的临床护理能力显著提高,专业水平得到了扩展,各专科护士能力得到了发挥与应用,团队协作精神得到体现.结论 追踪方法学应用于个案护理查房,可使病人获得跨专业优质护理照护,是培养与提高护士临床护理综合能力的有效手段.
作者:李玲玲;杜春玲;王学梅;戚玉娟;左勇 刊期: 2013年第01期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护理学的发展,严格管理、完善护理程序、强化护理高度责任感都是不可缺少的要素,然而,贯穿这些要素中,护士礼仪已成为当前临床护理中需解决的问题,是临床工作的内在品质和灵魂.我院为了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对护士进行了一系列的礼仪服务培训,使护士具备了良好的形象及行为,并在骨科特需病房实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具体的应用方法和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杨京春;张慧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血液净化中心护理管理新方法.方法 通过五常法(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常自律)来进行护理管理,制定出具体方案及相应护理措施,按制度办事,形成良好习惯.结果 实施五常法后,护理工作效率明显提高,区域管理更具规范、设备及操作用品标识更加清楚,患者安全更加牢固.结论 血液净化中心应用“五常法”管理模式,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白玉萍;马莉;刘淑敏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复发性多软骨炎(Relopsing polychondnits RP)为一种累及全身多处软骨的发作性和进行性炎症,临床可表现为耳、鼻、喉、气管、支气管及关节软骨的软骨炎,并可累及眼、内耳等[1].病因未明,可能是一种在遗传易感性基础上由多种诱发因素刺激导致的自身免疫性疾病[2].其发病率为3.5/100万,男女发病比例无差异,约50%的患者终可出现呼吸道病变[3],喉和会厌炎症可导致上呼吸道塌陷,形成窒息,需行气管切开术.
作者:李敏;潘瑞丽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总结临床护理教学路径的实施过程,探讨其在护理本科生后期实践教学中的运用效果.方法 将30名入科实习护生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综合教学,实验组采用临床护理教学路径进行教学.结果 实验组护生的出科考试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护生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带教老师对护生的满意度及学生学习兴趣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 临床护理教学路径的应用,提高了整体带教能力,使护理教学质量管理得以持续改进.
作者:张春玲;陈露;张帆;李雪;胡莎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调查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自我管理水平现状,为促进患者实施规范、系统的运动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多中心横断面调查,在全国范围内选择各省市有代表性的50家中心,共纳入2型糖尿病患者5961例,进行运动自我管理现状问卷调查.结果(1)运动认知:患者受过运动方面健康教育为84.67%;运动作用答题全部正确率为43.45%,胰岛素治疗时运动知识答题全部正确率为12.79%;(2)运动依从性:遵循运动方案的患者为75.40%;(3)运动习惯:每天持续锻炼者44.88%;每天进行专门锻炼者33.83%;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对运动知识的掌握较薄弱,运动持续性及规范性较差.建立持续有效的运动方案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作者:戴霞;郭晓蕙;楼青青;袁丽;孙子林;沈犁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通过两种压力滴定技术的比较,探讨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佳压力滴定方式.方法 将60例愿意接受压力滴定的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使用手工压力滴定技术;对照组使用自动压力滴定技术.两组治疗后进行多导睡眠图各项参数比较.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实验组治疗后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低血氧饱和度、<90%的氧减时间等参数均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实验组治疗后各项参数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 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应首选手工压力滴定技术.
作者:董万里;宋葆云;王海播;杨巧芳;牛红丽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探讨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巡回护士工作特点,设计工作程序表,实现巡回护士工作程序化.方法 选择96例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其中48例运用自行设计的巡回护士工作程序表实施手术配合,并总结实施经验,同时与传统方法配合的手术48例比较,观察两组手术患者满意率以及手术医师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手术患者满意率和手术医师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工作程序表,有效地提高了手术室护士的工作质量,实现了手术护理配合有序、高效、安全.
作者:梁玉议;张凤清;秦玉梅;韦莲丝;韦孟怀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究骨科医院不同人群引发医疗风险的特征因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规避措施.方法 运用Microsoft Excel和Access软件,以2007~2011年共五年的医疗纠纷(投诉)档案记录为字段建立数据库,并运用Microsoft Excel和Spss 15.0统计分析院内不同医务人员组成的三个群体,即医生群、护士群和管理群易发医疗风险的薄弱环节.结果 不同人群引发的医疗风险具有明显的人群特征.结论 针对不同人群引发医疗风险的不同特征,分别制定防控措施,对有效规避风险、遏制纠纷、保证医疗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石荣光;李冬梅;牛雅君;王琳;郭玉芬;张瑞红;邢爱春;周月爽;崔明武;董丽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驱铜治疗及护理干预对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疗效.方法 根据治疗情况,分为疗前组、短期治疗组及长期治疗组;采用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护理干预,比较各组间临床症状评分有无差异.结果 短期治疗组症状评分与疗前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长期治疗组症状评分与疗前组比较明显减低(P<0.01).结论 在常规驱铜治疗的基础上,针对患者的临床特点,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可促进患者的临床症状恢复.
作者:孙国;杨海燕;汪萍;金艳;韩永升;胡文彬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股骨近端髓内钉(PFN)术后,系统化训练患者的移动技巧对预防老年股骨粗隆间再骨折的影响.方法 选择粗隆间骨折单侧行PFN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物理康复训练,观察组采用与对照组相同的常规物理康复训练程序和系统化移动技巧训练.于术后1年内发生再骨折例数比较.结果 对照组患者出院后1年内发生再骨折13例,而观察组仅发生5例,两组再骨折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系统的移动技巧训练能有效降低老年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再骨折的发生.
作者:谢青梅;高兴华;张成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静脉套管针已在临床广泛应用,在使用过程中,小儿手足部用弹力绷带固定,往往易滑动,造成折管、脱管、透明敷料脱开,为此,我们制作了弹力绷带开孔法固定套管针.临床应用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1材料与制作采用美迪邦牌弹力绷带、剪刀.取弹力绷带一块(根据患儿手足大小取宽5~10 cm),对折,在弹力绑带中间剪一圆形孔,直径1~2 cm.
作者:王艳艳;沙影丽;董波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并发症体验对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检测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在我院住院并符合入选标准的116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并发症体验干预方式,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方法.比较出院后3个月两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检测依从率.结果 两组患者在出院后61~90 d HbA1c检测依从率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在出院后0~60 d内两组HbA1c检测人数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 并发症体验干预方式可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检测依从率,但未使患者出现过度使用医疗资源的现象.
作者:李延飞;陈伟菊;许万萍;周佩如;黄洁微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对体外循环术后病人进行多部位体温监测,探讨更便捷、更有效反应体温变化的测温方法.方法 对体外循环术后病人同时监测腋温(AT)、直肠温(RT)和膀胱温(UT).各记录时点分别为术后入监护室即刻(T0)、入室后4 h(T1)、入室后12 h(T2)、入室后24 h(T3).结果 四个记录时点膀胱温和直肠温均呈显著的正相关性(P<0.05),腋温和直肠温的正相关性相对较差(P<0.05).结论 体外循环术后病人膀胱温监测是一种可行、便捷的体温监测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许旸晖;陈小潍;姜云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雾化用氧气吸入器和扶舒清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我院呼吸内科2012年4月~ 2012年8月使用雾化用氧气吸入器和扶舒清一次性使用吸氧管的60例患者进行吸氧和雾化吸入治疗及护理,观察患者使用后的感觉及效果.结果 多功能雾化用氧气吸入器既能配合扶舒清进行吸氧,又能独立进行雾化治疗,同时能减轻临床护士工作量,提高护理质量.结论 扶舒清一次性使用吸氧管的应用提高了湿化效果,减少了氧气湿化瓶及湿化液的污染,避免了院内感染,保障了患者用氧安全.
作者:齐向飞;王千 刊期: 201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