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瑜
流行病学在社区护理中的应用3流行病学在社区护理中的应用3.2流行病学在社区护理研究中的应用社区护士不仅是社区居民健康的照顾者,同时又是观察者和研究者。社区护士可以自己主持或与他人合作开展社区疾病及健康问题的研究,运用流行病学的调查方法了解社区各种疾病及健康问题的基本状况,分析影响疾病及健康问题的因素,以便有的放矢地制定防治措施和护理对策,并可应用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对社区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验证,探讨积极有效的社区护理方法。结合流行病学研究的步骤,社区护士需要做好研究前的准备、具体实施和总结三个阶段的工作。
作者:李宁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疗效及护理。方法采用武汉维斯第医用科技有限公司一次性使用负压封闭引流护创材料治疗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10例。结果10例患者切口均痊愈,出现新鲜肉芽组织时间为4~12d,平均7.5d。8例切口自然愈合,2例经二期缝合愈合。结论封闭引流负压吸引,可充分引流切口渗液,促进肉芽生长,疗效可靠。
作者:徐小红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探讨间歇式冲气压力抗栓泵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方法收集我科2010年2月~2012年12月使用间歇式冲气压力抗栓泵与常规患者的资料。对比分析行间歇式冲气压力抗栓泵对患者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结果干预组和常规组分别为600人。平均年龄分别为[(49.8±13.0)岁、(50.5±12.3)岁,P=0.34)],平均体重指数分别为[(29.1±3.5)、(28.6±6.3),P=0.09)],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3.1±1.5)h、(3.2±1.3)h ,P=0.22)],差异无显著意义。两组采用不同手术方式的患者人数差异无显著意义(P=0.19)。干预组与常规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2)。结论间歇式冲气压力抗栓泵能够有效预防全麻术后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作者:肇冰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 Roux-en-Y胃旁路减肥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总结分析我院行腹腔镜Roux-en-Y胃旁路减肥术的156例患者中,术后出现的吻合口漏、出血、肺栓塞、呼吸衰竭、脐部感染、吻合口狭窄等并发症进行原因分析,实施个体化的护理措施,术后加强随访,避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病人早日康复。结果所有患者中,1例爆发急性胰腺炎转院治疗,其余患者均顺利出院,取得满意的效果。结论腹腔镜Roux-en-Y胃旁路减肥术后有一定的并发症,但护理措施得当,大部分并发症是可防可免的,正确认识术后并发症,对患者的康复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作者:马玉华;谢翠媚;杨华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探讨SVF注射移植术的护理要点。方法对我科12例SVF注射治疗难愈性创面的患者的护理记录实施观察。结果12例患者的创面均大幅缩小,伤口状况均明显改善,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加强对S V F注射移植术前后创面的护理,以及术前术后的心理辅导知识宣教,有助于促进难愈性伤口的愈合。
作者:王瑜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支架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术前心理干预、术前准备,术后正确指导及护理,同时做好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等。结果手术后患者恢复快,均未发生并发症。结论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支架术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有效方法,精心的围手术期护理,是获得良好预后的重要保证。
作者:李晓华;曹岐新 刊期: 2013年第24期
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 ,PICC )具有减少患者反复静脉穿刺、提高医务人员工作效率以及能长时间留置等优点,而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尤其是肿瘤患者,由于化疗周期较长,反复外周静脉穿刺,易造成机械性静脉炎,以及化疗药物刺激引起的化学性静脉炎或药物渗漏导致局部组织坏死,不但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影响化疗顺利进行,并且在化疗后期极大地增加了护理人员静脉穿刺的难度。因此,PICC置管技术的发展为肿瘤患者提供了一条安全、可持续进行静脉化疗的通路,保证了患者化疗周期顺利完成。但同时我们也观察到长期置管后发生并发症的风险增大,其中主要的并发症是导管相关的感染。导管相关血行感染(Catheter related blood stream infec-tions ,CRBSI)是长期深静脉置管的重要并发症,也是PICC穿刺术后严重的并发症,美国疾病控制中心的数据显示发生 CRBSI后死亡率达12%~25%[1]。肿瘤患者本身免疫力较差,化疗时间长,导致发生导管相关感染的几率更高。本文通过查阅文献,对肿瘤患者留置PICC发生导管相关感染的原因及护理对策做一综述。
作者:仇春勤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探讨Braden量表与无创正压通气患者鼻面部压疮发生的相关性,为护理干预提供指导,预防压疮的发生。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设计,入院时对患者进行Braden评分及一般资料调查,入院次日采集空腹血标本进行生化指标检查。对接受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患者,每日进行鼻面部压疮危险的评估,直至患者停机。以发生压疮为因变量,采用单因素及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44例患者中13例(29.5%)发生压疮,发生压疮的患者在Braden量表及其感觉、潮湿、活动、移动及营养维度方面得分均低于未发生压疮者,差异有显著意义。多因素分析中只有Braden评分进入回归方程,评分每增加1分,发生压疮的概率降低19.6%。结论 Braden评分可用于无创正压通气患者鼻面部压疮发生风险的评估,可根据评估结果,对易发生压疮的患者采取预防措施,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使用无创正压通气的依从性。
作者:曾奕华;崔金波;梁国鹏;吴小玲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照顾者家庭负担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问卷、Zarit照顾者负担量表(Zarit Burden Interview ,ZBI)和家庭关怀度指数量表(APGAR),对2012年7~12月在北京某三级甲等精神专科门诊就诊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照顾者100人进行调查。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照顾者负担总分为(35.330±19.588)分,76例(76%)照顾者存在照顾负担,其中轻度负担38%、中度负担24%、重度负担14%。50岁以上照顾者负担高于50岁以下者,身体健康状况好者负担低于身体健康状况不好者。照顾者负担中个人负担、责任负担、ZBI总表负担和家庭关怀度指数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r值分别为-0.455、-0.346、-0.44),差异有显著意义( P=0.000)。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照顾者普遍存在照顾负担,负担程度以轻中度为主,照顾者年龄、身体状况、患者的关系以及家庭关怀度等因素影响照顾者负担水平。
作者:王珍宝;吴艳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根据阴式输卵管切除术的特点,开展围手术期护理,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选择2009年5月~2013年4月我科收治的68例行阴式输卵管切除术的输卵管妊娠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针对手术特点进行围手术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肠功能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肠功能恢复正常时间(16.2±2.1)h ,早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针对阴式输卵管切除术特点,加强围手术期护理,能够促进患者恢复,改善护理质量。
作者:田晓勤 刊期: 2013年第24期
颈椎动态稳定器(Dynamic cervical implant , DCI)是美国新思维脊柱公司设计生产的一种 U 形钛合金颈椎植入稳定装置。该器械在保留手术节段部分活动功能的同时,还加强了颈椎的稳定性[1],是介于ACDF和CDP之间的一种椎体间固定装置,手术操作方便快捷,适应症广[2]。我院2011年6月~2012年6月对15例患者行颈前路DCI植入术,效果良好。该手术属于新技术,存在一定风险,如颈部血肿将导致窒息,硬膜外血肿可引起四肢瘫痪,对护理提出了新的挑战,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李辉;张雪 刊期: 2013年第24期
肝炎病人的休息指导Instructions on Resting for a Hepatitis Patient背景病人刘先生,26岁,苏州人,中专文化。因急性肝炎入院,治疗一月余准备明日出院。小刘对出院后如何正确掌握活动量心中无数,于是他问他的护士有关这问题。
作者:吴玉芳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中的护理效果。方法所选100例脑梗死患者为我院2008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病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两组患者治疗和护理干预后,均根据中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订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进行评定。结果观察组护理干预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中疗效评定后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患者中疗效评定后总有效率为80.0%。观察组治疗后的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 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在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中的护理效果显著,有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借鉴。
作者:潘贤妃 刊期: 2013年第24期
坏死性筋膜炎(N F )是一种罕见的、潜在威胁生命的进行性感染性疾病,表现为感染沿深浅筋膜播散,在累及的血管内形成血栓,引起相应皮肤、皮下组织及筋膜组织坏死,多伴有毒血症[1]。N F可继发于任何皮肤损伤或血源性传播,之后快速扩展至整个肢体。因此,早期控制感染,正确处理伤口,是保住患者肢体,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关键。
作者:李玉兰;代琴玲;朱元真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观察冠心病介入诊疗术后个体化调节桡动脉压力止血器的效果。方法选择住院经桡动脉路径行冠心病介入诊疗术的患者130例,按手术时间顺序,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65例采用常规调节桡动脉压力止血器法,观察组65例采用个体化调节桡动脉压力止血器法,观察两组术后穿刺部位并发症和手部舒适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穿刺点出血、手部肿胀程度及皮肤青紫、麻木、疼痛时间>2h者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χ2=4.795,6.290,4.795,9.286,9.119,P<0.05)。结论采用个体化调节桡动脉压力止血器法,既减少了术后穿刺点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术后恢复时间,又提高了患者的术后舒适度及满意度。
作者:郭蕾;王琳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比较公立医院与民营医院间护士留职意愿、护理组织公正和组织信任的现状与差异;分析护理组织公正和组织信任对护士留职意愿的影响。方法对北京某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的313名护士进行护理组织公正、组织信任与护士留职意愿的调查。结果在不同体制医院中,护士留职意愿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民营医院护士在人际关系公正、信息公正、上级信任、同事和下级信任方面低于公立医院;护士留职意愿的影响因素包括收入满意度和程序公正感。结论护理管理者应在制度、程序的制定与其执行方面,鼓励护士更多地参与管理与分享权力,并重视护士薪酬的合理分配。在民营医院,管理者尤其要注重维护人际关系和谐,以增强护士与组织的紧密联系,稳定队伍。
作者:王维;王黎;叶世清;谢红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内镜下高频电切除结肠巨大息肉术的护理配合。方法对25例内镜下高频电切除结肠巨大息肉术的护理配合进行回顾总结。结果本组25例患者息肉切除效果满意,术中、术后均未发生穿孔、出血等并发症。结论加强内镜下结肠巨大息肉切除术的护理配合,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手术成功。
作者:朱霞琴;孙英;王敏芬;吴兵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调查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现状和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并诊断为AMI的16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编问卷、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PSQI)进行调查,用 Logistic回归分析焦虑与抑郁情绪的危险因素。结果46.43%(78/168)的患者有焦虑情绪,49.40%(83/168)的患者有抑郁情绪,28.57%(48/168)的患者同时存在焦虑抑郁情绪。焦虑情绪的危险因素有:经济状况差、自费治疗、工作压力大、存在睡眠问题;抑郁情绪的危险因素有:工作压力大和睡眠问题。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会出现焦虑抑郁情绪,其焦虑抑郁情绪受多种因素影响。在临床工作中,应采取心理干预为主的措施,减少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
作者:傅燕飞;马敏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探讨JC I评审在我科质量管理与改进中的作用。方法根据JC I的评审标准,对照科室存在的问题进行持续质量改进。结果 JC I评审完善了科室各个环节的管理工作,保证了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为今后三级综合医院的评审工作奠定了基础。结论 JC I评审不但提高了医院的管理水平,也提高了人员的素质与能力。
作者:贾少英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生育期癫痫女性妊娠结局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6月于我科住院分娩的生育期癫痫孕妇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围产期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妊娠结局;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产妇剖宫产率、胎盘早剥率、产后出血率均低于对照组;胎儿窘迫率、新生儿窒息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生活质量各指标评分均高于护理前和对照组护理后水平,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对生育期癫痫女性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妊娠结局,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柳德睿 刊期: 2013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