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间歇式冲气压力抗栓泵在全麻术后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

肇冰

关键词:间歇式冲气压力抗栓泵, 下肢静脉血栓, 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间歇式冲气压力抗栓泵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方法收集我科2010年2月~2012年12月使用间歇式冲气压力抗栓泵与常规患者的资料。对比分析行间歇式冲气压力抗栓泵对患者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结果干预组和常规组分别为600人。平均年龄分别为[(49.8±13.0)岁、(50.5±12.3)岁,P=0.34)],平均体重指数分别为[(29.1±3.5)、(28.6±6.3),P=0.09)],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3.1±1.5)h、(3.2±1.3)h ,P=0.22)],差异无显著意义。两组采用不同手术方式的患者人数差异无显著意义(P=0.19)。干预组与常规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2)。结论间歇式冲气压力抗栓泵能够有效预防全麻术后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护士进修杂志相关文献
  •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应用及护理

    目的:总结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AMl)合并心源性休克的护理体会。方法对2009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29例AM I合并心源性休克的患者进行IABP循环支持治疗。结果29例应用IABP的患者好转25例,因恶性心律失常、肺栓塞、猝死、二尖瓣腱索断裂原因导致死亡4例。结论IABP治疗尽早施行,有明显的循环支持作用,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为进一步治疗赢得时间及减少了并发症,降低了死亡率。

    作者:孔令超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B raden 量表预测无创正压通气致鼻面部压疮研究

    目的:探讨Braden量表与无创正压通气患者鼻面部压疮发生的相关性,为护理干预提供指导,预防压疮的发生。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设计,入院时对患者进行Braden评分及一般资料调查,入院次日采集空腹血标本进行生化指标检查。对接受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患者,每日进行鼻面部压疮危险的评估,直至患者停机。以发生压疮为因变量,采用单因素及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44例患者中13例(29.5%)发生压疮,发生压疮的患者在Braden量表及其感觉、潮湿、活动、移动及营养维度方面得分均低于未发生压疮者,差异有显著意义。多因素分析中只有Braden评分进入回归方程,评分每增加1分,发生压疮的概率降低19.6%。结论 Braden评分可用于无创正压通气患者鼻面部压疮发生风险的评估,可根据评估结果,对易发生压疮的患者采取预防措施,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使用无创正压通气的依从性。

    作者:曾奕华;崔金波;梁国鹏;吴小玲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冠心病介入诊疗术后个体化调节桡动脉压力止血器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冠心病介入诊疗术后个体化调节桡动脉压力止血器的效果。方法选择住院经桡动脉路径行冠心病介入诊疗术的患者130例,按手术时间顺序,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65例采用常规调节桡动脉压力止血器法,观察组65例采用个体化调节桡动脉压力止血器法,观察两组术后穿刺部位并发症和手部舒适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穿刺点出血、手部肿胀程度及皮肤青紫、麻木、疼痛时间>2h者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χ2=4.795,6.290,4.795,9.286,9.119,P<0.05)。结论采用个体化调节桡动脉压力止血器法,既减少了术后穿刺点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术后恢复时间,又提高了患者的术后舒适度及满意度。

    作者:郭蕾;王琳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腹腔镜 Ro ux-en-Y 胃旁路减肥术后并发症分析及护理

    目的:探讨腹腔镜 Roux-en-Y胃旁路减肥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总结分析我院行腹腔镜Roux-en-Y胃旁路减肥术的156例患者中,术后出现的吻合口漏、出血、肺栓塞、呼吸衰竭、脐部感染、吻合口狭窄等并发症进行原因分析,实施个体化的护理措施,术后加强随访,避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病人早日康复。结果所有患者中,1例爆发急性胰腺炎转院治疗,其余患者均顺利出院,取得满意的效果。结论腹腔镜Roux-en-Y胃旁路减肥术后有一定的并发症,但护理措施得当,大部分并发症是可防可免的,正确认识术后并发症,对患者的康复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作者:马玉华;谢翠媚;杨华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特发性肺纤维化合并胃食管返流患者的护理

    目的:对特发性肺纤维化(IPF )合并胃食管返流患者的护理进行总结。方法对36例IPF合并胃食管返流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进行分析。结果36例IPF合并胃食管返流患者中,3例并发呼吸功能衰竭死亡,其余患者经治疗和护理,均好转出院。结论护理措施及时、得当,能提高IPF合并胃食管返流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

    作者:胡小红;夏淑娇;吴巧珍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内镜下结肠巨大息肉切除术的护理

    目的:探讨内镜下高频电切除结肠巨大息肉术的护理配合。方法对25例内镜下高频电切除结肠巨大息肉术的护理配合进行回顾总结。结果本组25例患者息肉切除效果满意,术中、术后均未发生穿孔、出血等并发症。结论加强内镜下结肠巨大息肉切除术的护理配合,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手术成功。

    作者:朱霞琴;孙英;王敏芬;吴兵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社区护理

    流行病学在社区护理中的应用3流行病学在社区护理中的应用3.2流行病学在社区护理研究中的应用社区护士不仅是社区居民健康的照顾者,同时又是观察者和研究者。社区护士可以自己主持或与他人合作开展社区疾病及健康问题的研究,运用流行病学的调查方法了解社区各种疾病及健康问题的基本状况,分析影响疾病及健康问题的因素,以便有的放矢地制定防治措施和护理对策,并可应用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对社区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验证,探讨积极有效的社区护理方法。结合流行病学研究的步骤,社区护士需要做好研究前的准备、具体实施和总结三个阶段的工作。

    作者:李宁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分层责任包干制在优质服务示范病房中使用的有效性研究

    目的:验证护士分层责任包干制护理模式在优质服务示范病房中使用的有效性,改变护理模式,大程度地满足病人的护理需求,提高护理人力的使用效率和患者的满意度。方法全院实行护士分层级管理,设立专科护士(N4)-责任组长(N3)-高级责任护士(N2)-初级责任护士(N1)-助理护士(N0)五层分层级管理模式,做好护士分层级培训与考核,职责明确,实行责任包干制,改革护士排班模式,实施层级的工作权限与绩效考核。比较实施前后护理工作质量、患者满意度、直接护理时间、护士的职业价值观等改善情况。结果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后,基础护理合格率、健康教育落实率、护士对患者病情掌握率、护理差错缺陷发生率等各项护理工作质量较实施前显著提高(P<0.01),患者的满意度明显提高(P<0.01),护士对患者的直接护理时间明显增加(P<0.01),护士的职业价值观得到明显提高(P<0.05)。结论实施护士分层责任包干制护理管理模式,可以有效提升护理质量、病人满意度、直接护理时间及护士的职业价值观,提高了护理人力的使用效率。

    作者:宋晓萍;姜丽萍;盛芝仁;周红娣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PBL教学法在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与分析

    目的:探讨在工学结合模式下开展 PBL教学法的效果。方法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将参与本研究的2012级护理专业学生102名分为实验组50人和对照组52人,实验结束后,分别对两组护士进行理论和操作考试以及对实验组护生采用自制量表问卷调查。结果实验组护生理论平均成绩高于对照组约9分,操作平均成绩高于对照组约6分,两组成绩对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问卷调查显示护生对PBL教学法满意度高。结论 PBL教学法能提高护生自主学习能力,促进护生综合素质提高。

    作者:卞龙艳;潘红宁;宗永忠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五苓散冷热浸泡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讨免煎中药加味五苓散冷热浸泡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的影响。方法将入选的病例80例随机分成常规组和观察组各40例。常规组按神经内科常规治疗护理、良肢位设计、针灸、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常规组基础上,采用免煎中药加味五苓散冷热交替浸泡患手,并同时对患手进行按摩、拍打、活动掌手指关节,治疗4周后评定疗效。结果观察组消肿止痛效果、上肢运动功能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免煎中药加味五苓散冷热浸泡结合康复训练,能提高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康复治疗的效果。

    作者:包艳;刘海兰;周晓燕;陈晓峰;蔡超群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认知行为干预对颅骨缺损修补术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颅骨缺损修补术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将择期行颅骨缺损修补术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认知行为干预措施,分别在入院、出院时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对76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观察和评估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抑郁及焦虑状态的改变情况,同时在患者出院时调查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焦虑和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 P>0.05),治疗后干预组焦虑评分为(40.13±8.26)分,低于对照组(46.07±9.01)分,差异有显著意义(t=2.98,P<0.05),治疗后干预组抑郁评分为(38.97±8.23)分,低于对照组(45.60±8.72)分,差异有显著意义( t=3.41,P<0.05)。结论认知行为干预可以有效地控制和缓解颅骨缺损修补患者焦虑及抑郁的发病率,降低其发病程度,进而改善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同时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潘承云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老年患者颅内破裂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的护理

    目的:总结老年患者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的护理。方法对73例行介入治疗的老年破裂动脉瘤患者,术前加强多方位观察,控制合并症,积极准备,术中默契配合,术后严密观察,预防并发症。结果73例患者均成功实行血管内弹簧圈栓塞治疗,其中动脉瘤致密栓塞91.2%(65例),大部栓塞8.8%(8例),患者术中术后出现脑血管痉挛5例,术后再破裂出血2例,并发肺部感染24例,电解质紊乱9例。出院时GOS评分:完全恢复55例,轻残7例,重残6例,植物状态3例,死亡2例。结论血管内介入治疗作为一种微创、有效的颅内动脉瘤的治疗方法,做好围手术期护理,有利于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延长老年患者的生命,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张菊华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阴式输卵管切除术特点分析及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根据阴式输卵管切除术的特点,开展围手术期护理,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选择2009年5月~2013年4月我科收治的68例行阴式输卵管切除术的输卵管妊娠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针对手术特点进行围手术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肠功能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肠功能恢复正常时间(16.2±2.1)h ,早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针对阴式输卵管切除术特点,加强围手术期护理,能够促进患者恢复,改善护理质量。

    作者:田晓勤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POEM治疗贲门失弛缓症术后并发症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讨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OEM )治疗贲门失弛缓症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措施。方法收集2011年4月~2012年12月开展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患者23例,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发症,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术后并发症得到了有效控制和缓解,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运用科学的方法对PO EM治疗贲门失弛缓症患者进行有效护理,可提高治疗效果,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陈德花;石秀菊;王静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腹腔镜治疗新生儿胃肠外营养相关胆汁淤积症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道冲洗术治疗胃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PNAC)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1月~2013年1月我院进行腹腔镜胆道冲洗治疗术的PNAC患儿临床资料,总结患儿围术期护理情况。结果19例诊断为PNAC的患儿,术前注重基础护理,术中注重生命体征监测和手术配合,术后每天用生理盐水冲洗胆道,治愈出院7例,好转出院11例,自动出院1例。患儿经随访4~44个月,19例患儿均恢复良好。结论腹腔镜辅助胆道冲洗治疗PNAC ,具有操作简单、直观、微创的优点,经胆道冲洗2周以上,加强围手术期的护理,对治疗PN AC疗效肯定。

    作者:金晓晓;陈卫兵;王爱春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深静脉置管感染后的护理

    目的:探讨2例患者安装植入式深静脉置管后引起感染的护理体会。方法总结分析2例住院患者深静脉置管局部感染的伤口护理过程。结果加强深静脉置管输液的护理,可以一定程度地减少发生局部感染的危险性。结论护士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加强深静脉置管的危险因素的评估及处理。出现局部感染并发症后,能及时分析原因并采取积极有效措施,避免进一步造成严重后果。

    作者:赵烜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一例膝关节置换术后并发肺栓塞患者的护理

    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replacement , T KR)是治疗骨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所致膝关节损伤的方法,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1]。人工膝关节置换术起始于本世纪40年代[2],而真正进入临床阶段,是在1970年以后[3]。由于T KR能有效缓解疼痛,提高肢体的功能状态,使患者大限度地恢复关节功能,因此,在短短的40年里,无论在国际或在国内,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随着T KR的发展与成熟,其并发症的防治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肺栓塞是 TKR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常见的致死原因。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 ,PE)是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阻塞肺动脉引起肺循环功能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4],肺动脉血栓栓塞(PTE)是 PE常见的类型,引起PTE的血栓主要来源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 )。美国全髋或膝关节成形术后PTE 发生率为0.9%~28%,致命性PE发生率达0.1%~2%[5]。由于 P E 缺乏特异性症状和体征,误诊率、漏诊率高,抢救成功率低,病人的猝死不仅给家属带来痛苦,也不可避免地增加了医疗纠纷,因此必须引起医护人员足够重视。2012年4月,我院矫形骨科病房成功护理了一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并发肺栓塞的病人,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现报告如下。

    作者:董秀丽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幼儿头皮静脉穿刺约束带的制作与应用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和静脉采血是门诊注射室常见的一项基本操作,常用于小儿疾病的治疗和抢救中,但是绝大多数患儿在穿刺时因疼痛的刺激或恐惧,出现躁动或用手伸抓穿刺部位,从而影响了穿刺成功率。当不使用约束带穿刺时需要家属或其他护理人员一起协助,但由于经验不足,经常导致穿刺失败,而且浪费时间和人力,目前临床上使用的其他约束带由于设计不针对头皮静脉输液和静脉采血,因此,不适用于婴幼儿头皮静脉穿刺。我院制作了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可靠、省时省力的婴幼儿头皮静脉穿刺约束带,应用于临床,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作者:金美兰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SVF注射移植治疗难愈性创面围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SVF注射移植术的护理要点。方法对我科12例SVF注射治疗难愈性创面的患者的护理记录实施观察。结果12例患者的创面均大幅缩小,伤口状况均明显改善,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加强对S V F注射移植术前后创面的护理,以及术前术后的心理辅导知识宣教,有助于促进难愈性伤口的愈合。

    作者:王瑜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护理组织公正和组织信任对护士留职意愿影响的研究

    目的:比较公立医院与民营医院间护士留职意愿、护理组织公正和组织信任的现状与差异;分析护理组织公正和组织信任对护士留职意愿的影响。方法对北京某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的313名护士进行护理组织公正、组织信任与护士留职意愿的调查。结果在不同体制医院中,护士留职意愿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民营医院护士在人际关系公正、信息公正、上级信任、同事和下级信任方面低于公立医院;护士留职意愿的影响因素包括收入满意度和程序公正感。结论护理管理者应在制度、程序的制定与其执行方面,鼓励护士更多地参与管理与分享权力,并重视护士薪酬的合理分配。在民营医院,管理者尤其要注重维护人际关系和谐,以增强护士与组织的紧密联系,稳定队伍。

    作者:王维;王黎;叶世清;谢红 刊期: 2013年第24期

护士进修杂志

护士进修杂志

主管: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

主办: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