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股骨干骨折钢板内固定术的优化方案

张亚莉;李仲铭;文小玲;孔维云;詹东;陈英杰

关键词:股骨干, 骨折, 钢板内同定, 生物力学
摘要:目的 研究钢板治疗股骨干骨折的优化方案.方法 利用6根新鲜成人离体股骨标本制作骨折内固定模型,分别模拟2种受力状态:模拟骨折愈合后的受力状态(未锯断);骨折后加压钢板坚强内固定组(锯断后).利用力学测试仪,测试螺钉在大受力500 N时的位移和应变情况.结果 b状态下钢板上各枚螺钉的位移和应变均显著大于a状态(P<0.05).近骨折线两端的螺钉(第5、6枚螺钉)的位移和应变大(P<0.05).结论 采用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时,应尽可能的保证每孔都固定螺钉,并且螺钉足够长均穿透双侧骨皮质;靠近骨折线两端的螺钉,应采用偏心固定,其余螺钉则骨孑L钻在钢板孔的中央,使钉帽以大面积与钉孔缘接触.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恙虫病并多脏器损伤1例报道

    恙虫病是由恙虫的幼虫(恙螨)为媒介而散播的急性传染病[1].病虫为东方主克次体,其临床特征为持续性发热、皮疹、恙虫幼虫叮咬处有焦痂或微小坏死性溃疡及局部淋巴结肿大,如诊治不及时,可并发多器官损伤.

    作者:陈明友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左房粘液瘤的外科治疗51例报道

    目的 探讨左房粘液瘤的诊治及疗效.方法 51例左房粘液瘤,在体外循环下行粘液瘤摘除,2例同时行三尖瓣成形.结果 死亡2例,死亡率3.9%;术后并发血管拴塞4例,出现中度二尖瓣关闭不全1例,2 a后原位复发1例.结论 左房粘液瘤一经确诊应立即手术.超声心动图是左房粘液瘤简单、可靠的诊断方法 .

    作者:陈磊;张昌来;宋惠民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Rh阴性血型筛查及其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 对Rh阴性血型的筛查及其抗体的检测,为临床预防溶血性输血反应和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 用抗D(IgM)血型定型试剂对13 208例受检者进行Rh血型鉴定.通过盐水法、聚凝胺法、间接抗人球蛋白法检测Rh阴性血中的抗体.结果 13 208例受榆者中,检出Rh(D)阴性75例,其中检出Rh血型免疫性抗体5例.结论 常规对Rh阴性血型进行筛查及其抗体的检测,对预防溶血性输血反应,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及安全输血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董伟群;何洁;詹淑芬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老年急性脑血管病合并多器官衰竭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脑血管病合并多器官衰竭的临床特点及防治措施.方法 分析153例老年急性脑血管病合并多器官衰竭的病凶和临床特征及相关性因素.结果 153例入院时均无颅外器官功能衰竭的表现,入院后发生2~5个器官功能衰竭,共累及器官504次,平均每人3.2个.结论 老年急性脑血管病合并多器官衰竭发病率高;病死率高;首要诱发因素为感染;相关性因素与病人的年龄、原发病的性质、伴存病种类及数目、器官衰竭时间、衰竭器官的数目有关.

    作者:朱金生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经纤维内镜补片内堵术成功治疗十二指肠瘘2例报道

    十二指肠瘘仍然是胃肠手术后的严重并发症,尽管随着对肠瘘病理生理的深入研究,营养支持快速发展,以及各种堵漏制剂的应用,但肠瘘的病死率至今仍在15%~20%[1],而且肠瘘病理过程长,费用高.我科采用经瘘管胃镜放补片堵漏治疗十二指肠瘘2例,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岑云云;徐鹏远;吴佩弢;李为明;刘剑;孙大力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无管经皮肾镜取石术6例报道

    长期以来,术后放置肾造瘘管一直是PCNL的标准方法.随着临床实践的深入,放置肾造瘘导致的疼痛、漏尿以及延长住院等问题已引起了人们的关注.PCNL术后是否要常规放置肾造瘘管已成为了现代腔内泌尿外科讨论的热点问题之一.我院2007年9月至2008年6月对6例上尿路结石患者实施了术后不放置肾造瘘管的无管MPCNH手术,现报道如下.

    作者:高志勇;李炯明;陈戬;刘建和;王光;张劲松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95例HIV感染者焦虑、抑郁心理自评量表的评价

    目的 对云南省某市95例HIV感染者的焦虑、抑郁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并了解其心理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通过偶遇抽样法采用一般情况问卷、心理自评抑郁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对95例HIV感染者进行调查.利用统计方法 如单样本t-检验、多因素回归分析、Logistic回归对调查结果 进行分析.结果 感染者焦虑和抑郁的发生率分别为28.4%(95%CI:19.4%~37.4%)和63.2%(95%CI:53.6%~72.8%);SAS评分与中国常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HIV感染者焦虑程度比正常人、神经衰弱者均显著增高,其焦虑程度与焦虑症患者较接近;SAS评分与SDS评分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r=0.645,P<0.01);影响SAS标准的多重回归分析,HIV阳性指出时间进入方程,呈负相关(偏回去归素数-0.212,P<0.05);影响抑郁的Logiztic回归分析,经济收入进入方程(偏回归系数0.703,X2=6.701,P<0.05).结论 云南省某市95例HIV感染者焦虑、抑郁状况严重,两者之间存在相关性,应加强对检测阳性初期者的心理关怀和对感染者的经济支持与关怀.

    作者:李保刚;祝芸;莫军力;张建萍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对1例机械性窒息合并颅脑损伤死亡推断失误的分析

    在法医学检案中,颅脑损伤及机械性窒息死亡者屡见不鲜,单纯性的一种死亡方式对尸体确定死因及案件性质的推断并不困难,但对于合并作用而致人死亡的尸体,其死亡征象不是很明显,造成对死因及案件性质的定性产生误差,但全面细致的法医学检验仍能发现某些征象为确定死因及案件性质的定性提供确凿的证据.笔者曾遇1例颅脑损伤合并机械性窒息死亡尸体,其死因及案件性质的定性产生较大的误差,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云;周桂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阿霉素处理早期对大鼠心肌组织和血浆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目的 探讨在阿霉素处理早期大鼠心肌组织和血浆的抗氧化能力和氧化应激状态的改变.方法 总抗氧化力测定采用高铁还原法,基因表达测定采用RT-PCR.结果 (1)在阿霉素处理早期的大鼠中,心肌组织和血浆的抗氧化能力下降,心肌组织脂质TBARS增加;(2)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表达降低、过氧化氢酶(CAT)表达升高.GSHPx和CAT活性均下降.而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表达和活性均没有改变;(3)相关性分析发现,阿霉素处理组心肌组织和血浆的总抗氧化能力与GSHPx和CAT活性均负相关.结论 阿霉素处理早期可诱导心肌和血浆氧化应激状态增加,GSHPx和CAT表达和活性降低可能是主要原因之一.

    作者:宋怡;沈霏;杨百晖;白向锋;陈穗云;思永玉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2003年和2007年昆明市官渡区0~6岁儿童健康状况变化趋势

    儿童是祖国的末来,儿童的健康状况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了解7岁以下儿童健康状况及变化趋势,及时发现儿童健康成长中存在的问题,为更科学合理地确定儿保工作重点,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提供依据,现将昆明市官渡区2003年和2007年0~6岁儿童健康检查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李金莲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股骨干骨折钢板内固定术的优化方案

    目的 研究钢板治疗股骨干骨折的优化方案.方法 利用6根新鲜成人离体股骨标本制作骨折内固定模型,分别模拟2种受力状态:模拟骨折愈合后的受力状态(未锯断);骨折后加压钢板坚强内固定组(锯断后).利用力学测试仪,测试螺钉在大受力500 N时的位移和应变情况.结果 b状态下钢板上各枚螺钉的位移和应变均显著大于a状态(P<0.05).近骨折线两端的螺钉(第5、6枚螺钉)的位移和应变大(P<0.05).结论 采用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时,应尽可能的保证每孔都固定螺钉,并且螺钉足够长均穿透双侧骨皮质;靠近骨折线两端的螺钉,应采用偏心固定,其余螺钉则骨孑L钻在钢板孔的中央,使钉帽以大面积与钉孔缘接触.

    作者:张亚莉;李仲铭;文小玲;孔维云;詹东;陈英杰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53例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皮损特点分析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可累及全身多系统多器官的病谱性疾病,其皮肤表现多样但有其特点.笔者仅就我院1994年1月至2006年12月间收治的53例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住院病例皮损表现作回顾性分析.

    作者:王敏华;邓丹琪;付萍;张佩莲;周晓鸿;李晓岚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微创经皮肾取石术后迟发大出血原因及处理

    目的 探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后迟发大出血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8年6月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后9例迟发大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9例均行介入性血管造影诊断和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寒治疗.结果 患者出血时间为术后4~18 d,肾动脉造影显示7例为假性动脉瘤,2例为动静脉瘘,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5~31 h后尿液转清.随访肾功能保留良好.结论 术后迟发大出血是经皮肾镜取石术严重并发症之一,出血原因大部分为穿刺通道的小动脉损伤,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是治疗经皮肾穿刺取石术后迟发性出血的有效方法 .

    作者:张建华;官润云;龙江;申吉泓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GCSF治疗脑出血大鼠的行为学观测

    目的 (1)观测脑出血大鼠经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治疗后的行为学变化,为GCSF治疗脑出血提供行为学支持; (2)验证神经行为学实验Cylinder Test和Narrow-alley Corner Test对神经功能损伤/恢复检测的适用性.方法 30只SD大鼠分为三组.GCSF组:10只,先制成脑出血模型,然后给予GCSF治疗;SAUNE组:10只,先制成脑出血模型,然后给予生理盐水作为安慰治疗;SHAM组:10只,仅按脑出血模型制作过程施予假手术,不给予其它干预.手术后第1、3、7、11、15天用神经行为学实验RotarodTest、Cylinder Test和Narrow-alley ComerTest检测三组大鼠的行为学变化,比较结果 的异同.结果 (1)Rotarod test:手术后第1、3天三组大鼠的运动功能均明显下降,术后第7天开始,GCSF治疗组和SHAM组大鼠运动功能逐渐恢复,第7天时与安慰治疗组(SALINE组)相比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1天时已恢复至接近手术前的水平.而安慰治疗组运动功能一直处于较低水平;(2)Cylinder Test:SHAM组术后第1天不对称分值(对侧前肢使用率)稍有下降,之后恢复至正常水平;ICH大鼠术后1~7d不对称分值明显下降(P<0.05),第11天后恢复至正常水平;GCSF组与SALINE组不对称分值无显著性差异;(3)Narrow-alley ComerTest:术后第1天GCSF组大鼠和SALINE组大鼠呈现了高度的不对称分值,之后不对称分值随时间逐渐降低,但恢复缓慢,至第15天时仍未达到正常水平(P<0.05);GCSF组大鼠不对称分值比SALINE组大鼠一直略低,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1)Rotarod Test结果 显示GCSF治疗对ICH大鼠早期运动功能康复有促进作用;(2)CylinderTest能敏感地检测出ICH鼠随时间的神经功能恢复;(3)Narrow-alley ComerTest对神经功能损伤的检测较敏感.

    作者:陈绍春;潘伟生;冯曜宇;路钢;冯忠堂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肝移植治疗终末期自身免疫性肝病7例的经验分析

    目的 总结肝移植治疗终末期自身免疫性肝病(ESALD)的临床经验.方法 7例接受肝移植ESALD患者,1例为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1例为自身免疫性肝炎,5例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供肝植入均采用改良背驮式肝移植术;术后免疫抑制治疗采用他克莫司(tacrolimus)、骁悉(MMF)和激素三联免疫抑制方案.结果 7例患者随访至今仍健在,肝功能良好,长存活2年;但具有一定的并发症.结论 肝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自身免疫性肝病的唯一有效手段,手术时机的正确把握和有效的围手术期治疗是减少肝移植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陈刚;刘其雨;温小明;白建华;李晓延;李立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云南部分城市居民社区卫生服务需求与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城市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需求及影响服务利用的因素,促进社区卫生服务持续发展.方法 采用非概率方便抽样的方法 ,运用自编的结构式问卷和个人深入访谈调查205位居民,所得资料采用Epidata3.1录入,用SPSSl3.0进行分析.结果 有32.2%的被调查居民中不知道社区卫生服务;接受过服务的居民中大约40%对服务技术和项目不满意,70%对服务的态度和时间较满意;被调查居民对摹本医疗服务、健康教育和保健服务需求较高;服务价格、技术等8个因索是主要影响因索.结论 满足城市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需求,降低影响服务利用的不利因素,才能保障社区卫生服务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作者:赵文兰;姜润生;孔毅;张先娇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摩梭族青年男性主动脉瘤破裂死亡1例报道

    1 临床资料张某,男,34岁,摩梭族,云南省宁蒗县人.7月某日人住某酒店,夜间在浴室中蒸桑拿后进行冲凉时,突然大叫并倒地,急救人员到事发现场时张某已死亡.

    作者:张丽华;兰云殿;李利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破裂颅内动脉瘤的早期显微手术与介入治疗的比较研究

    目的 分析颅内破裂动脉瘤显微手术与血管内栓塞治疗的临床疗效,探讨对不同形式的颅内动脉瘤及不同病情的病人的治疗适应征.方法 144例颅内动脉瘤病人,分为显微手术组72例,介入治疗组72例.根据病人人院时的Hunt-Hess病情分级结合出院时病人的GOS评分分析其治疗结果 .结果 72例显微手术者中院内死亡2例;6个月后GOS评分:5分(恢复良好)51例,4分(轻度残疾)10例,3分(严重残疾)6例,2分(植物生存)3例,1分(死亡)0例.72例血管内栓塞治疗者中院内死亡2例;随访6个月,COS评分:5分58例,4分4例,3分4例,2分4例,1分0例.两组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显微手术与血管内栓塞治疗动脉瘤这两种治疗方法 疗效无明显差异,部分患者联合应用两种方法 效果更好.远期疗效还需要长期随访.

    作者:白鹏;余化霖;刘文春;倪兰春;马以骝;陈建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1株滇重楼内生真菌的研究——抑真菌活性及分离鉴定

    目的 分离滇重楼内生真菌,研究其抑制病原性真菌的作用并进行分类鉴定.方法 从滇重楼植株中分离培养内生真菌.在体外,用指示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沙门菌、普通变形杆菌、痢疾杆菌、大肠埃希菌及白色念株菌进行抑菌活性筛选.对具有抑制白色念珠菌的内生真菌菌株进行培养,观察显微形态特征,确定其分类地位.结果 从滇重楼的根中分离到一株内生真蒲菌株,对白色念株菌有较强抑制作用,鉴定为尤孢菌群.结论 滇重楼内生真菌无孢菌群菌株LRF4具有抑制白色念珠菌的作用.

    作者:宣群;张才军;张玲琪;张愉;施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典型遗传性非息肉性大肠癌1例家系分析

    目的 探讨遗传性非息肉性大肠癌(HNPCC)的临床特点、病理特点,提高早期诊断和治疗水平,提出HNPCC在临床和基因水平上的筛查策略.报道1例典型的HNPCC家族的临床资料.方法 提取肿瘤组织、正常组织DNA,进行微卫星不稳定性分析、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检测1个家系3例HNPCC患者的肿瘤组织微卫星不稳定状态、错配修复基因hMSH2及hMLH1蛋白水平的表达变化.结果 3例先证者3个肿瘤组织均表现为高度微卫星不稳定性,3例均表现为hMSH2蛋白表达舁常.结论 典型的HNPCC病例中错配修复基因突变率较高,hMLH1、hMSH2蛋白免疫组化的检测可作为HNPCC可疑家系的临床筛选,以及DNA测序前的筛选手段.

    作者:珠珠;李文亮;李云峰;叶盛威;陈明清;董坚 刊期: 2008年第06期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云南省教委

主办:昆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