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启鲜;吴妮
长期气管切开的患者,由于切口大、病程长、患者抵抗力低,常诱发细菌感染,分泌物从切口渗出,给患者造成痛苦,我科2010年9月~2011年3月应用济安舒能喷涂切口周围皮肤,经23例患者临床观察,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马欣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总结一例行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患儿出现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皮肤型、肝脏型损伤的护理体会.方法 通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采用相应的护理措施,同时给予患儿及家属必要的心理支持.结果 经过精心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结论 良好的护理措施能提高患者满意度,促进其康复.
作者:董霜;李丽杰;颜霞;王丽娟;王琳楠;潘雯 刊期: 2011年第14期
颅内动脉瘤是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hemorrhage,SAH)常见的原因[1],动脉瘤可反复多次破裂,导致再出血,病死率和致残率很高.过去多施行外科开颅瘤颈夹闭术治疗动脉瘤,但因其手术创伤大,病程长,很多病人不能耐受.而在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DSA)引导下的介入治疗是一项创伤小、病人痛苦小、疗效好的新兴治疗方法.
作者:易萍;吕美云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结肠慢传输性便秘(Slow Transit Constipa-tion,STC)是因结肠传输功能减弱致使肠内容物滞留于结肠而引起的顽固性便秘,病因不明,症状顽固,治疗困难.随着社会老龄化、现代生活节奏和饮食习惯的改变,STC日益成为影响现代人生活质量的重要疾病之一[1].
作者:王奂生 刊期: 2011年第14期
开放性骨折常伴有大面积皮肤或软组织缺损、骨和肌腱外露,易并发感染.临床上促进创面愈合,常用植皮、开放换药等方法,但创面处理仍是棘手问题.我科于2010年3月8日收治一例右小腿大面积软组织缺损伴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患者,经过3次手术,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顾明;王微微;楼燕凤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在体外循环下行肺动脉切开取栓或肺动脉内膜剥脱术的护理配合.方法 总结1994年10月~2010年5月54例行外科手术治疗肺动脉栓塞的手术配合.结果 术后住院10~20 d,平均20 d出院.经随访术后长期生存40例,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高.结论 54例肺动脉栓塞患者术前做好充分准备,熟悉手术配合要点,严把无菌操作,是手术的成功的重要步骤.
作者:王桂卿;宋玲;许斌;刘志英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可调节精密输液器在持续气道湿化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80例开放气道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用可调节精密输液器持续气道滴入湿化,对照组用微量注射泵持续气道滴入湿化,观察两组患者的气道湿化效果及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均能达到理想的湿化效果,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 使用可调节精密输液器持续气道湿化湿化效果好,具有操作简单,安全可靠,疗效确切,并发症少,经济等优点.
作者:赖玉莲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护理.方法 对收治的63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进行密切观察及护理,及时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痊愈62例,1例因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结论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变涉及全身各系统,病情复杂,临床表现多样,易发生多脏器功能受损而危及生命,有效的护理措施至关重要.
作者:孔祥珍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了解成人牙周病的临床特点,为临床上成人牙周病正畸治疗及护理配合选择合适治疗方法的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2~-2009年我院正畸科收治的成人牙周病正畸患者25例,通过牙周基础治疗、固定矫治器正畸治疗及术中、术后的护理配合,了解成人牙周病正畸治疗的特点及效果.结果 25例患者平均疗程为10个月,经牙周及正畸联合治疗,内收唇向散开的前牙,关闭散隙,患者开唇露齿、前牙覆殆覆盖均明显改善,牙周炎症及牙齿松动度明显减轻.结论 对于成人牙周病患者,采用牙周及正畸联合治疗,配合良好的口腔卫生护理,能得到满意的矫治效果.
作者:郑之峻;母红;韦雪;李丹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脑深部电刺激(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治疗帕金森病围手术期配合和护理要点.方法 分析我院2006年8月~2010年9月脑深部电刺激治疗的21例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在护理过程中,重点关注病人术前心理护理和宣教、术后做好病情观察、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注意事项的宣教等.结果 21例术后早期均有不同程度的临床症状改善.持续时间约至术后1周(称微毁损效应).19例术后2~3 d可下地行走,2例术后早期出现幻觉,3 d后自行缓解.开期异动症加重3例,通过调整药物量缓解.无颅内血肿、颅内及头皮感染、电极位置不当、脑脊液漏等并发症,没有与机械有关的并发症,仅有针道少量出血和囊袋积液各1例,出院时已痊愈.结论 DBS治疗帕金森病的护理中,注意加强术前管理及宣教,有利于病人术中的良好配合、缩短手术时间、术后指导病人早期康复训练,对提高DBS治疗帕金森病术后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作者:蔡友锦;严凌燕;国宁 刊期: 2011年第14期
手术患者术中压疮的发生,不仅给病人造成痛苦,对手术室护理和术后临床护理工作也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因此如何预防围术期压疮的发生愈来愈受到重视.
作者:胡美华;孟琳 刊期: 2011年第14期
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是严重的致盲性眼病之一.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充填术是目前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的主要方法.2007年9月~2010年10月,我院对42例行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硅油充填术的患者应用循证护理理念提出护理措施,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留晓霞;吴芳;陈建静 刊期: 2011年第14期
膀胱黏膜上皮增生性病变包括VonBrunn巢、囊性膀胱炎、腺性膀胱炎、鳞状上皮化生和移行上皮增生,是同一病理过程的不同阶段表现,可发生于整个尿路系统.大部分学者认为其中部分或全部病变为癌前病变,应予高度重视,及时治疗[1].
作者:章敏;魏琳琰;沈琢琴;曹校平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糖尿病呈逐年上升趋势,而糖尿病引起的各种并发症也在不断上升.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一种严重并发症,也是糖尿病的四大血管并发症之一,主要是由于动脉闭塞性病变、周围神经营养性病变以及容易合并骨和软组织感染等一系列病变引起的[1].
作者:程晶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共情的沟通方式对肝移植受体手术恐惧的影响.方法 将60例肝移植受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肝移植患者手术耐受配合度、手术前后恐惧情绪方面进行调查.结果 两组患者在手术耐受配合度、手术前后恐惧情绪方面进行比较,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共情的沟通方式能够提高肝移植患者的手术耐受配合度,降低了恐惧情绪,值得推广.
作者:陈付英;刘志华;邱艳芬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动脉瘤栓塞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应用电解可脱性弹簧圈介入治疗15例该病患者,对其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病情观察及并发症进行护理.结果 无一例出现并发症,其中9例眼部症状消失,6例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 良好的护理措施能提高手术成功性.
作者:丁亚男;万艳慧;李云霞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矽肺患者生命质量(HRQoL)的影响.方法 采用健康自评量表(SF-36)对矽肺患者综合护理干预前后的HRQoL进行评价.结果 矽肺患者接受护理干预后HRQoL中除生理功能(PF)、总体健康(GH)外,生理职能(RP)、躯体疼痛(BP)、活力(VT)、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精神健康(MH)、生理健康总测量(PCS)、心理健康总测量(MCS)均有显著提高(P<0.01).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矽肺患者的HRQOL.
作者:张萍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了解健康教育对稳定期偏头痛患者认知状况和治疗依从性的作用.方法 91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Ⅰ组42例,Ⅱ组49例;Ⅰ组患者接受2周健康教育,Ⅱ组接受5周(5周以上)关于偏头痛的健康教育.以问卷调查、随访的方法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及4个月后对偏头痛的了解程度、规则用药情况及松弛训练的情况.结果 健康教育可明显提高患者对偏头痛的认知程度,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同时健康教育能明显提高患者规则用药和松弛训练的比例,效果与健康教育的次数呈正相关.结论 健康教育能显著提高稳定期偏头痛患者对偏头痛的认知程度,以及规则用药及松弛训练的比例,对延缓偏头痛患者头痛的反复发作和提高生活质量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王恒飞;何玥;杨璐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心脏手术患儿术前基础麻醉两种不同给药方式对患儿的影响.方法 选取104例全麻患儿术前给药(抗胆碱药长托宁,基础麻醉药盐酸氯胺酮和镇静药咪达唑仑),根据不同给药方式分为A,B两组,A组(肌肉注射组,n=43),B组(分次静脉注射组n=61).在手术转接室给予长托宁、盐酸氯胺酮和咪达唑仑,观察给药时患儿哭闹情况.待患儿意识丧失后送入麻醉准备间,面罩吸氧(配备有麻醉机和监护仪,急救药物),常规行动、静脉穿刺,观察并记录患儿心率、SpO<,2>、呛咳及不良事件.结果 术前给药,B组哭闹例数明显比A组少,呛咳(误吸)和-过性SpO<,2>下降例数比A组少(P<0.05).结论 心脏手术患儿术前基础麻醉通过静脉分次给药途径,可明显减少患儿惊恐、哭闹和一过性SpO<,2>下降的发生率,分次静脉注射先给予长托宁,使呼吸道分泌物减少,稍后再给予盐酸氯胺酮和咪达唑仑,可减少呛咳(误吸)和一过性SpO<,2>下降等不良事件发生率,既提高了麻醉安全性又降低了护理风险,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映华;瞿三郎 刊期: 2011年第14期
我科2007年12月~2010年12月收治臀部、会阴部烧伤患儿72例,占小儿烧伤的46%.小儿臀部、会阴部烧伤极易被大小便污染,常规可卧人字形床,使创面充分暴露,便于大小便.但临床上无现成的小儿人字床,一般多采用木制或铁制人字形夹板固定,存在一定缺陷,如:质地硬、透气性差等.我科采用普通中等硬度海绵自制小儿臀部会阴部烧伤体位垫应用于临床.
作者:韩宪芳;任改瑛;吴芳;徐慧芝;范宝玉 刊期: 2011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