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立国;刘晓伟
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出现心包积液的病例较少见,当出现大量心包积液时,患者往往有胸闷、气急、端坐呼吸、咳嗽等症状,短期内心包大量积液可造成急性心脏压塞,危及患者生命.我科2007年11月对1例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并发心包积液的患者,采取心包穿刺留置导管间断抽液和引流的治疗方法,经精心护理,取得明显效果.
作者:董月红;潘世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监护3 重型颅脑损伤的加强护理3.2 护理3.2.1 体位护理低颅内压患者取平卧位,因头高位时头痛会加重;颅内压增高时宜取头高位,有利于颈静脉回流,降低颅内压.脑脊液漏时取平卧位或头高位.重度昏迷患者应取平卧位、侧卧位,以利口腔与呼吸道分泌物引流,保持呼吸道通畅.除休克和脊髓损伤外,颅脑损伤术后血压正常的情况下都应采取头高位,床头抬高30°,有利于静脉血和脑脊液回流,减少颅内血容量和降低颅内压.幕上开颅术后,应卧向健侧,避免切口受压;幕下开颅术后,早期宜去枕侧卧,若患者的后组脑神经受损,吞咽功能障碍,则只能取侧卧位,以免口咽部分泌物误入气管;去骨瓣减压窗处禁止受压.
作者:郎黎薇 刊期: 2009年第03期
下肢血管损伤在临床上不少见,常见于交通事故、工程意外、车祸,特别是地震灾害.除造成骨折外,血管损害更是一种更严重的损伤,是肢体或躯干遭受撞击或重物长时间挤压,导致广泛的血管血流减少、中断或破裂,继而肌肉损伤而引发的横纹肌细胞坏死、解离,细胞内容物入血.当横纹肌溶解、大量的肌细胞内容物外漏至细胞外液及血液循环中,可产生急性肾衰竭、电解质紊乱等一系列并发症,此时即称挤压综合征(Crush Syndrome,CS),往往病情严重.预后差.轻者很快恢复正常,重者造成截肢,更严重者可造成生命危险[1].我院1999年~2008年对47例下肢血管损伤患者行介入血管造影检查,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肖晔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比较五年制与四年制护理本科生评判性思维倾向的差异,为加强不同学制护理本科生评判性思维能力培养提供依据.方法 从东北地区五所护理本科院校中选取400名毕业实习前学生,采用香港理工大学翻译改进的评判性思维倾向调查问卷(CTDI-CV)进行调查.结果 被调查学生的整体评判性思维倾向总分282.96±28.58分,其中五年制学生291.75±27.16分,四年制学生275.85±27.76分.两者总分比较P<0.01,7个维度中除分析能力外,其余6个维度均值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7个维度中除开放思想与分析能力外,其余5个维度的正性构成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不同学制的护理本科生在评判性思维倾向方面具有差异,五年制比四年制护理教育更有利于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作者:安力彬;李文涛;王博 刊期: 2009年第03期
危重新生儿往往处于生命垂危状态,需要进行包括临床观察和应用监护仪器、微量快速检验等生命信息和病理生理变化连续不断的监测,及时发现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便于准确分析病情,在危重新生儿急救中血液检查是必不可少的.
作者:陈华琴;蒋红霞;谢晓莉;朱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唑来膦酸治疗乳腺癌骨转移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探讨本病的护理方法.方法 32例病人均为乳腺癌骨转移.唑来膦酸4 mg加生理盐水50 ml静脉滴注15 min,每4周1次,共3次.记录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给予心理护理,用药护理及治疗后不良反应的处理.结果 骨疼痛CR 51.7%,有效率达78.1%.不良反应主要为发热、感冒样症状、低钙血症.经护理干预,病人心理状态较好.能积极配合治疗,对护理及治疗表示满意.结论 唑来膦酸对乳腺癌转移性骨痛有较好疗效.治疗时应给予积极的专科护理.
作者:杨意双;马驰;刘志清;黄丽梅;吴如花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调查和分析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相关因素,探讨有效控制和降低下呼吸道感染发病率的措施.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我院口腔颌面外科病区1998年4月~2007年3月361例院内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病例进行调查、RXC表卡方检验、分析.结果 手术出院病人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感染率为3.0%.住院时间和年龄是下呼吸道感染的相关因素.随着住院时间的延长,感染率显著增高.幼儿和老年组的感染率高于其他年龄组.结论 重视术前健康教育及术后的护理、做好呼吸道管理、采取针对幼儿和老年患者的控制对策,是降低下呼吸道感染的有效措施.
作者:游杰;周春兰;周望梅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吸入性损伤经鼻气管插管患者正确的吸痰程序和方法,提高气道护理质量.方法 将62例经鼻气管插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实验组32例,对照组按临床一般吸痰、湿化方法;实验组控制吸痰管插入深度,加强物理疗法,利用体位引流,加强气道湿化,适时吸痰、减少吸痰次数,进行气道灌洗等;比较两组患者呼吸道黏膜损伤、出血、细菌培养、肺感染、痰液性状、痰痂形成、吸痰次数情况.结果 对照组呼吸道黏膜损伤占63%.出血占40%,细菌培养阳性占86.6%,肺部感染占80%,黄色黏稠痰占36.6%,痰痂形成占60%,吸痰次数20±12;而实验组分别为25%、12.5%、62.5%、56.2%、15.6%、18.7%、12±5,P<0.05.结论 实验组可有效减少呼吸道黏膜损伤、出血、感染和痰痂形成,减少吸痰次数,提高吸入性损伤经鼻插管患者气道护理质量.
作者:张静涛;张秀龙;庞久玲;刘丽 刊期: 2009年第03期
脊柱骨折中常受累的节段是胸腰段.由于胸腰段脊椎是胸椎后凸与腰椎前凸的转折点,又具有较大的活动度,因此,容易因传导暴力造成损伤,其中垂直压缩暴力导致的爆裂骨折较多见,常由于高处坠落伤所致.该型损伤的特点是椎体呈爆裂样裂开.椎体后侧骨折片常连同椎间盘组织突入椎管引起椎管狭窄,导致脊髓或马尾神经损伤[1].我院2006年6月~2008年1月对23例腰椎爆裂骨折患者采用前路骨折椎体后上角切除减压单节段固定融合手术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将手术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洪瑛;黄文霞;李关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肿胀,疼痛程度对膝关节屈曲度数的影响.方法 将23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第1天、第3天、第7天的肿胀、疼痛程度记录分析及膝关节屈曲度数进行等极相关分析及t检验分析.结果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第1天、第3天、第7天膝关节屈曲度数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患膝术后第1天肿胀、疼痛不明显,第3天达到高峰,第7天肿胀、疼痛逐渐消退,膝关节屈曲平均90°,无深静脉栓塞现象发生.结论 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膝明显肿胀和疼痛患者的康复速度明显慢于患膝轻度肿胀和疼痛的患者,做好消除肿胀的护理.预防DVT形成,加强营养支持,注意疼痛的护理,可以加速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
作者:郦伟丽;杨爱丽;周丽青;杨丽萍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对社区护士岗位培训进行绩效分析,为进一步完善培训机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制问卷对长春市2007年社区护士岗位培训班5期628名学员进行调查.结果 62%的学员认为社区护士岗位培训非常必要;86%的学员对培训方式给予积极的正性评价;81%的学员认为培训内容与工作联系很紧密;74%的学员认为自己学习态度端正、学习非常认真;认为通过培训所获新知识在自己全部专业知识构成中所占比例达50%以上者,占总人数的61%;有86%的学员认为社区护理工作前景看好,并十分愿意从事社区护理工作.结论 社区护士岗位培训是普及社区护理理念、知识及强化社区护士角色的有效途径,而培训的科学性则是取得良好培训效果的基本保障.
作者:周艳;刘晓丹;李勤;边巍巍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应用健康教育光盘在支具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制作健康教育光盘前后来我科进行支具治疗的脊柱侧弯患者分成两组:实验组44例,对照组48例.实验组给予观看健康教育光盘及文字资料,并辅以口头讲解及实践指导.对照组给予阅读文字资料及口头宣教.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功能锻炼的正确掌握率及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44例患者中,有42例患者脊柱畸形外观及cobb's角均有改善,总有效率为95.5%.结论 应用健康教育光盘对支具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及家长进行健康教育,能明显提高健康教育效果和质量,从而提高佩戴支具的疗效.
作者:何燕;余宁先;何晓红;曾伟萍;卢春秀;方菊飞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LMWH)和普通肝素(standard heparin,SH)对血液透析患者的脂质代谢、出血倾向等方面的影响,总结日常护理的心得.方法 回顾性分析低分子肝素组和普通肝素组患者透析前后凝血功能的变化,并对比两组患者一年内的血脂代谢和出血倾向变化.结果 低分子肝素和普通肝素在透析过程中抗凝效果无明显差异,长期使用低分子肝素导致患者的出血倾向较小,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浓度变化较小.结论 长期使用低分子肝素对患者的出血倾向和脂质代谢的影响明显优于普通肝素,但对长期使用低分子肝素的患者仍需要严密观察其出血情况及透析管路凝血情况.
作者:黄巍;陈舜杰;吴谷奋;顾惠娟 刊期: 2009年第03期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功能的康复训练,对提高手术疗效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关节持续被动活动器(CPM)常常被作为一种常规的康复手段,以提高关节活动功能.但CPM的确切疗效仍有一定的争议,CPM还可能造成伸膝装置松弛、肿胀和股四头肌反射抑制等不良影响.
作者:徐晓静;朱月英;杨胜武 刊期: 2009年第03期
鼻内窥镜手术采用局部麻醉者,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要低于采用全身麻醉者[1].我院2005年以来,成功完成局部麻醉鼻内窥镜手术67例(80侧),经术后随访,无并发症发生,效果满意.现将手术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袁小兰;叶天容;周华丽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ICU中心静脉置管时间与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率的因果关系.方法 分析ICU中心静脉置管151例患者的导管相关感染(CRI)情况.结果 共发生感染23例,感染率15.2%;导管相关血行感染(CRBSI)发生3例,感染率1.98%;感染发生率2.1/千导管置管日.感染病原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为主.回归分析显示:导管留置时间与感染率之间存在一定联系(r2=0.81),但差异无显著意义(P=0.29).结论 未发现ICU中心静脉置管时间与导管感染有明确相关性.
作者:曾影红 刊期: 2009年第03期
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是近年来临床推广并可供选择的治疗颈椎病的方法之一.与传统的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相比,它可保留颈椎前方减压融合以后的节段运动功能,同时提供颈椎所需要的稳定性,防止和延缓邻近节段的退变.我科2004年10月~2007年10月,共完成30例33个节段的人工颈间盘置换,现将临床资料及围手术期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马清华;赵金彩;安永慧 刊期: 2009年第03期
随着血液净化治疗手段的不断发展,透析质量不断提高,尿毒症患者的生存期越来越长,顽固性皮肤瘙痒也己成为维持性血透患者的一个较突出的临儋床问题.患者常因皮肤瘙痒影响睡眠,从而引起烦躁,精神不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我科采用血液透析(HD)联合血液灌流(HP)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俞丽敏;杨慧芳;卢秀琴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吹氧联合疮面换药治疗Ⅲ期压疮的疗效.方法 选择Ⅲ期压疮病人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7例)和对照组(35例),观察组用吹氧联合清创胶、减压贴换药;对照组不吹氧,其它步骤同观察组,观察两组疮面3 d显效率及压疮愈合时间.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3 d显效为78.04%和52.63%(P=0.000);平均愈合时间为12.89 d和20.21 d(P=0.045),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 吹氧联合疮面换药是治疗Ⅲ期压疮病人的有效方法.
作者:罗帼英;王姣玲;赵灿 刊期: 2009年第03期
我科于2007年12月4日成功为一例重症病毒性心肌炎及时应用IABP辅助及安装临时起搏器,使患者赢得抢救时间及机会.现报道如下.
作者:吕丽君;林丽霞;陈秀梅 刊期: 2009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