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重症颅脑外伤后脑性盐耗综合征的监护

章水娟;万凯萍;白瑾

关键词:颅脑损伤, 脑性盐耗综合征, 低钠血症, 观察, 护理
摘要:目的 探讨颅脑外伤后脑性盐耗综合征(CSWS)的观察和护理.方法 对34例重症颅脑外伤后发生CSW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观察患者意识变化,监测中心静脉压(CVP)、血钠、血浆渗透压、尿钠、尿量及血ANP等,根据检测结果补钠补液.同时给予适量的抗利尿激素和盐皮质激素,探讨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 31例患者经治疗13~24 d(平均17.9 d)CVP、血钠、血渗透压、尿钠、尿量及血ANP等逐渐恢复正常,无补钠补液治疗相关的并发症发生,生命体征稳定,意识状态好转,3例因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结论 提高临床护士对CSWS的认识,正确监测,及时处理,对提高抢救成功率至关重要.
护士进修杂志相关文献
  •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肿胀程度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 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肿胀,疼痛程度对膝关节屈曲度数的影响.方法 将23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第1天、第3天、第7天的肿胀、疼痛程度记录分析及膝关节屈曲度数进行等极相关分析及t检验分析.结果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第1天、第3天、第7天膝关节屈曲度数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患膝术后第1天肿胀、疼痛不明显,第3天达到高峰,第7天肿胀、疼痛逐渐消退,膝关节屈曲平均90°,无深静脉栓塞现象发生.结论 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膝明显肿胀和疼痛患者的康复速度明显慢于患膝轻度肿胀和疼痛的患者,做好消除肿胀的护理.预防DVT形成,加强营养支持,注意疼痛的护理,可以加速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

    作者:郦伟丽;杨爱丽;周丽青;杨丽萍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颅内动静脉畸形血管内栓塞术后护理

    脑动静脉畸形(AVM)是一种先天性脑血管病,是脑血管畸形中常见的类型.其主要病理学特点是脑的部分动脉与静脉之间缺乏毛细血管,使部分脑动脉与脑静脉直接相通形成脑动静脉瘘性畸形,导致脑血液动力学上的紊乱.临床上以反复颅内出血、抽搐、短暂脑缺血发作及进行性瘫痪为主要表现.本病是引起自发性SAH的常见原因,其发生率较颅内动脉瘤低,只有后者的1/7~1/4.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患病高峰年龄为20~29岁.临床上AVM治疗方案有手术治疗、血管内栓塞治疗、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及非手术治疗.

    作者:卞秀云;廖林玲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重症颅脑外伤后脑性盐耗综合征的监护

    目的 探讨颅脑外伤后脑性盐耗综合征(CSWS)的观察和护理.方法 对34例重症颅脑外伤后发生CSW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观察患者意识变化,监测中心静脉压(CVP)、血钠、血浆渗透压、尿钠、尿量及血ANP等,根据检测结果补钠补液.同时给予适量的抗利尿激素和盐皮质激素,探讨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 31例患者经治疗13~24 d(平均17.9 d)CVP、血钠、血渗透压、尿钠、尿量及血ANP等逐渐恢复正常,无补钠补液治疗相关的并发症发生,生命体征稳定,意识状态好转,3例因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结论 提高临床护士对CSWS的认识,正确监测,及时处理,对提高抢救成功率至关重要.

    作者:章水娟;万凯萍;白瑾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结肠镜下肠梗阻导管置入术的护理配合

    结直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在世界范围内呈逐年上升趋势,世界每年新发病例约85万人.其中7%~28%的病人首发症表现为急性完全或不完全性肠梗阻[1].传统治疗只能急诊行梗阻的近端结直肠癌性造瘘术,待患者全身基本情况得以改善后,再根据梗阻的病因、性质行造口还纳术,这样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增加了经济负担和手术风险.

    作者:罗维珍;刘祺;苏冀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是近年来临床推广并可供选择的治疗颈椎病的方法之一.与传统的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相比,它可保留颈椎前方减压融合以后的节段运动功能,同时提供颈椎所需要的稳定性,防止和延缓邻近节段的退变.我科2004年10月~2007年10月,共完成30例33个节段的人工颈间盘置换,现将临床资料及围手术期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马清华;赵金彩;安永慧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护理教学质量控制小组在临床护生带教质量考核中的应用

    临床实习是护理教育的后阶段,也是培养护生成为实用型护理人才的重要阶段.护生临床实习是理论联系实际,巩固和提高已学知识的有效途径,是一种锻炼服务思想,培养专业素质,提高技术水平,培养工作能力的综合性教学环节.护理质量控制是护理工作的核心,而质控管理是护理管理的重点.基于护理教育将临床实习作为培养护士的重要环节,使临床护生带教质量成为医院护理质量建设和控制的一项重要内容,不断促进护生带教质量提高,也是护理管理者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作者:朱凌燕;胡三莲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巧用塑料袋防止镜面磨损

    在进行五官科内窥镜手术时.为了保持内窥镜视野的清晰,要将镜子放在50℃左右的无菌蒸馏水中加热,且术中要加热数次.过的方法是在量杯底部垫一块小纱布,但纱布遇水后沉入杯底,操作时还是会经常触到底部.久而久之,撞击与磨擦易使镜面受损.现介绍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可有效防止镜面磨损.

    作者:胡黎敏;徐敏;王灵英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神经外科患者经口留置胃管的方法与护理

    在神经外科临床护理工作中,留置胃管是常用的护理操作方法.留置胃管是保证不能经口进食患者实施肠内营养的有效手段,对于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保护肠道的正常功能,减少并发症和促进患者康复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常规的经鼻置胃管方法已不能完全满足神经外科特殊患者的需要,有一部分患者需经口留置胃管.现将经口留置胃管在神经外科实践中的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刘琰;胡苏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不同学制护理本科生评判性思维倾向差异的比较研究

    目的 比较五年制与四年制护理本科生评判性思维倾向的差异,为加强不同学制护理本科生评判性思维能力培养提供依据.方法 从东北地区五所护理本科院校中选取400名毕业实习前学生,采用香港理工大学翻译改进的评判性思维倾向调查问卷(CTDI-CV)进行调查.结果 被调查学生的整体评判性思维倾向总分282.96±28.58分,其中五年制学生291.75±27.16分,四年制学生275.85±27.76分.两者总分比较P<0.01,7个维度中除分析能力外,其余6个维度均值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7个维度中除开放思想与分析能力外,其余5个维度的正性构成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不同学制的护理本科生在评判性思维倾向方面具有差异,五年制比四年制护理教育更有利于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作者:安力彬;李文涛;王博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危重新生儿动脉留置针应用技巧及护理探讨

    危重新生儿往往处于生命垂危状态,需要进行包括临床观察和应用监护仪器、微量快速检验等生命信息和病理生理变化连续不断的监测,及时发现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便于准确分析病情,在危重新生儿急救中血液检查是必不可少的.

    作者:陈华琴;蒋红霞;谢晓莉;朱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唑来膦酸治疗乳腺癌骨转移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目的 观察唑来膦酸治疗乳腺癌骨转移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探讨本病的护理方法.方法 32例病人均为乳腺癌骨转移.唑来膦酸4 mg加生理盐水50 ml静脉滴注15 min,每4周1次,共3次.记录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给予心理护理,用药护理及治疗后不良反应的处理.结果 骨疼痛CR 51.7%,有效率达78.1%.不良反应主要为发热、感冒样症状、低钙血症.经护理干预,病人心理状态较好.能积极配合治疗,对护理及治疗表示满意.结论 唑来膦酸对乳腺癌转移性骨痛有较好疗效.治疗时应给予积极的专科护理.

    作者:杨意双;马驰;刘志清;黄丽梅;吴如花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腹透相关性腹膜炎合并低钾血症的临床原因分析及护理

    腹膜透析(PD)是慢性肾衰竭(CKD5期)替代治疗方法之一,具有价格低廉、操作简便,患者可在家自行透析等优点,是一种有效治疗尿毒症的方法[1].但PD相关性腹膜炎是透析的主要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透析失败和影响透析开展的重要原因.在20世纪80年代,腹透相关性腹膜炎发病率平均约为1.3次(患者·年),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连接系统、消毒措施和无菌操作技术的不断改进,腹膜炎的发生率平均已降至1.0(患者·年)左右[2].

    作者:徐冬梅;张莉;邢昌赢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APS小组在剖宫产术后自控镇痛管理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APS小组在剖宫产术后自控镇痛中的管理效果,解除疼痛对患者造成的负面影响.方法 对772例剖宫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麻醉医师负责制)和实验组(APS小组负责制),观察镇痛效果.结果 实施APS小组管理模式后,镇痛效果指标(VAS值)显著降低(P<0.01);患者对镇痛效果满意度显著提高(P<0.01);24 h和48 h睡眠时间显著增加(P<0.01);首次泌乳时间显著缩短(P<0.01).结论 对剖宫产患者的术后镇痛实施APS小组管理模式可有效提高镇痛效果,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柳春华;颜军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不停泵回血对透析器残血的观察

    透析器残血是引起维持性血液透析尿毒症患者常见的贫血原因之一.为了减少患者的血液丢失量,每次透析结束时应尽量把体外循环的血液输入体内,为此特别要减少透析器中的残血量.尽管目前采用合适的抗凝治疗、加大血流量等方法,透析器仍有不同程度的残血.因此,寻找一种尽可能减少透析器残血的回血方式是十分必要的.我们通过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观察,不停泵回血方式较传统回血方式有效减少了透析器的残血,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邢淑巧;王雪梅;张艳;肖萍;初岩;姜茂秀;姜秋红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泪道激光联合泪道植管治疗泪道阻塞的护理

    目的 探讨泪道激光联合泪道植管术治疗泪道阻塞的护理.方法 通过应用泪道Nd:YAG激光成形联合泪道植管治疗泪道阻塞共68人(85只眼),总结分析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措施.结果 通过术前、术中、术后的各项护理,随访6月,泪道阻塞治疗的有效率为98.8%,通畅率为90.6%.未出现明显并发症.结论 对泪道激光成形联合泪道植管治疗的患者行相应的护理措施极其重要,能大限度地减轻患者手术的痛苦,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大大提高本法治疗的成功率.

    作者:陈又珍;李慧香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妇科实习生临床带教的特点

    临床护理实习是护理教育中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后教学阶段,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院作为本地区唯一一所三级妇产科医院,一直承担着本地区护生的妇产科临床教学工作.通过近几年对护生的带教,总结出护生妇科实习中的几个特点,并采取了相对应的带教对策,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章红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术前补液对心导管介入术穿刺部位血管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 探讨术前补液对心导管介入治疗穿刺部位血管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将2006年6月~2007年12月的470例行心导管介入治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35例)采用常规术前准备方法;实验组(235例)在常规术前准备的基础上,于患者禁食水2 h后给予静脉输入5%葡萄糖氯化钠溶液,术后分别统计两组患者穿刺部位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并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术后穿刺部位血管并发症发生率为4.25%(10例),对照组为7.23%(17例),P<0.05.结论 科学的术前补液能够有效预防血容量不足,维持血管的充盈度,增强患者的舒适感,提高心导管介入治疗术穿刺成功率,降低周围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吕桂玲;王静;高义双;申红;周彩霞;卢艳娥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局部麻醉鼻内窥镜手术的护理

    鼻内窥镜手术采用局部麻醉者,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要低于采用全身麻醉者[1].我院2005年以来,成功完成局部麻醉鼻内窥镜手术67例(80侧),经术后随访,无并发症发生,效果满意.现将手术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袁小兰;叶天容;周华丽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降低腹膜透析病人腹膜炎发生的护理体会

    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是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一体化替代治疗中的重要一环,其操作简单、方便、费用低.近些年来随着腹透技术的改进,腹透患者腹膜炎的发生率已有明显下降,但是腹膜炎的发生仍然是腹透病人退出腹透治疗的一个重要原因[1].因此,如何进一步降低腹透病人腹膜炎发生率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我院2006年1月~2008年10月对收治和随访的45例腹膜透析病人发生腹膜炎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护理措施.现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马成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患者下呼吸道感染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和分析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相关因素,探讨有效控制和降低下呼吸道感染发病率的措施.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我院口腔颌面外科病区1998年4月~2007年3月361例院内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病例进行调查、RXC表卡方检验、分析.结果 手术出院病人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感染率为3.0%.住院时间和年龄是下呼吸道感染的相关因素.随着住院时间的延长,感染率显著增高.幼儿和老年组的感染率高于其他年龄组.结论 重视术前健康教育及术后的护理、做好呼吸道管理、采取针对幼儿和老年患者的控制对策,是降低下呼吸道感染的有效措施.

    作者:游杰;周春兰;周望梅 刊期: 2009年第03期

护士进修杂志

护士进修杂志

主管: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

主办: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