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琰;胡苏
儿童由于年龄及生理因素,表现为年幼无知、好动,自控力、耐受性差,在实施手术时,不能很好配合.如果采用局麻手术,可能增加手术的创伤性,导致意外事故的发生,同时有可能将血液、分泌物或术中组织吸入呼吸道,引起窒息的危险;另一方面,患儿由于神志清醒,对术中的血液可能产生恐惧心理,影响其心理感受.因此,耳鼻喉手术患儿大多采用全身麻醉.全麻后气管插管、手术的直接刺激导致术后创面水肿及手术部位渗血,加上苏醒过程中,患儿烦躁哭闹易诱发呼吸道阻塞,如舌后坠、喉痉挛、误吸甚至窒息等并发症.
作者:赵丽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颅脑外伤后脑性盐耗综合征(CSWS)的观察和护理.方法 对34例重症颅脑外伤后发生CSW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观察患者意识变化,监测中心静脉压(CVP)、血钠、血浆渗透压、尿钠、尿量及血ANP等,根据检测结果补钠补液.同时给予适量的抗利尿激素和盐皮质激素,探讨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 31例患者经治疗13~24 d(平均17.9 d)CVP、血钠、血渗透压、尿钠、尿量及血ANP等逐渐恢复正常,无补钠补液治疗相关的并发症发生,生命体征稳定,意识状态好转,3例因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结论 提高临床护士对CSWS的认识,正确监测,及时处理,对提高抢救成功率至关重要.
作者:章水娟;万凯萍;白瑾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经皮肾镜EMS碎石清石术与传统外科开放取石术相比,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的诸多优点[1],因而备受推崇.2008年1~7月,我院泌尿外科共为17例19侧上尿路结石进行经皮肾镜EMS碎石清石术,手术效果良好,无严重并发症,现将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张立国;刘晓伟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比较五年制与四年制护理本科生评判性思维倾向的差异,为加强不同学制护理本科生评判性思维能力培养提供依据.方法 从东北地区五所护理本科院校中选取400名毕业实习前学生,采用香港理工大学翻译改进的评判性思维倾向调查问卷(CTDI-CV)进行调查.结果 被调查学生的整体评判性思维倾向总分282.96±28.58分,其中五年制学生291.75±27.16分,四年制学生275.85±27.76分.两者总分比较P<0.01,7个维度中除分析能力外,其余6个维度均值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7个维度中除开放思想与分析能力外,其余5个维度的正性构成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不同学制的护理本科生在评判性思维倾向方面具有差异,五年制比四年制护理教育更有利于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作者:安力彬;李文涛;王博 刊期: 2009年第03期
下肢血管损伤在临床上不少见,常见于交通事故、工程意外、车祸,特别是地震灾害.除造成骨折外,血管损害更是一种更严重的损伤,是肢体或躯干遭受撞击或重物长时间挤压,导致广泛的血管血流减少、中断或破裂,继而肌肉损伤而引发的横纹肌细胞坏死、解离,细胞内容物入血.当横纹肌溶解、大量的肌细胞内容物外漏至细胞外液及血液循环中,可产生急性肾衰竭、电解质紊乱等一系列并发症,此时即称挤压综合征(Crush Syndrome,CS),往往病情严重.预后差.轻者很快恢复正常,重者造成截肢,更严重者可造成生命危险[1].我院1999年~2008年对47例下肢血管损伤患者行介入血管造影检查,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肖晔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为经周围静脉输注长春瑞滨(NVB)引发的静脉炎提供更好的预防方法,提高肿瘤化疗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 以NP(长春瑞滨加顺铂)方案化疗的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用生理盐水100 ml引导输液,输注NVB前后各予地塞米松5 mg静脉注射,NVB注射完毕予生理盐水250 ml冲洗血管;实验组44例,将地塞米松10 mg加入生理盐水500 ml中,于静点NVB前用100 ml引导输液,NVB输注后余量冲洗血管.两组均第1、8天给药,21 d为一个用药周期,自第一个周期用药后开始评价静脉炎发生情况,至4个周期化疗完毕总体评价静脉炎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静脉炎发生率为25%.实验组静脉炎发生率为6.82%.两组χ2=6.1414,0.010
作者:龚翠平;李青山;吕喜英;高春艳;郝玉静;王淑平;肇爽 刊期: 2009年第03期
脊柱骨折中常受累的节段是胸腰段.由于胸腰段脊椎是胸椎后凸与腰椎前凸的转折点,又具有较大的活动度,因此,容易因传导暴力造成损伤,其中垂直压缩暴力导致的爆裂骨折较多见,常由于高处坠落伤所致.该型损伤的特点是椎体呈爆裂样裂开.椎体后侧骨折片常连同椎间盘组织突入椎管引起椎管狭窄,导致脊髓或马尾神经损伤[1].我院2006年6月~2008年1月对23例腰椎爆裂骨折患者采用前路骨折椎体后上角切除减压单节段固定融合手术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将手术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洪瑛;黄文霞;李关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术前补液对心导管介入治疗穿刺部位血管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将2006年6月~2007年12月的470例行心导管介入治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35例)采用常规术前准备方法;实验组(235例)在常规术前准备的基础上,于患者禁食水2 h后给予静脉输入5%葡萄糖氯化钠溶液,术后分别统计两组患者穿刺部位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并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术后穿刺部位血管并发症发生率为4.25%(10例),对照组为7.23%(17例),P<0.05.结论 科学的术前补液能够有效预防血容量不足,维持血管的充盈度,增强患者的舒适感,提高心导管介入治疗术穿刺成功率,降低周围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吕桂玲;王静;高义双;申红;周彩霞;卢艳娥 刊期: 2009年第03期
急性心肌梗死(AMl)是威胁人类生命的严重疾病,早期的合并症主要是心律失常,其中缓慢心律失常发生率40%~60%,出现于发病后的12 h内,病死率较高[1].此时,预先植入临时起搏器予以保护,再予以支架植入,能成功挽救患者的生命.在此过程中,做好临床观察和护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增加安全性,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我院心血管内科2006年8月~2008年8月共成功救治此类患者16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陈丽萍;袁晓丹;靳娟 刊期: 2009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LMWH)和普通肝素(standard heparin,SH)对血液透析患者的脂质代谢、出血倾向等方面的影响,总结日常护理的心得.方法 回顾性分析低分子肝素组和普通肝素组患者透析前后凝血功能的变化,并对比两组患者一年内的血脂代谢和出血倾向变化.结果 低分子肝素和普通肝素在透析过程中抗凝效果无明显差异,长期使用低分子肝素导致患者的出血倾向较小,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浓度变化较小.结论 长期使用低分子肝素对患者的出血倾向和脂质代谢的影响明显优于普通肝素,但对长期使用低分子肝素的患者仍需要严密观察其出血情况及透析管路凝血情况.
作者:黄巍;陈舜杰;吴谷奋;顾惠娟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吹氧联合疮面换药治疗Ⅲ期压疮的疗效.方法 选择Ⅲ期压疮病人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7例)和对照组(35例),观察组用吹氧联合清创胶、减压贴换药;对照组不吹氧,其它步骤同观察组,观察两组疮面3 d显效率及压疮愈合时间.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3 d显效为78.04%和52.63%(P=0.000);平均愈合时间为12.89 d和20.21 d(P=0.045),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 吹氧联合疮面换药是治疗Ⅲ期压疮病人的有效方法.
作者:罗帼英;王姣玲;赵灿 刊期: 2009年第03期
在进行五官科内窥镜手术时.为了保持内窥镜视野的清晰,要将镜子放在50℃左右的无菌蒸馏水中加热,且术中要加热数次.过的方法是在量杯底部垫一块小纱布,但纱布遇水后沉入杯底,操作时还是会经常触到底部.久而久之,撞击与磨擦易使镜面受损.现介绍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可有效防止镜面磨损.
作者:胡黎敏;徐敏;王灵英 刊期: 2009年第03期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监护3 重型颅脑损伤的加强护理3.2 护理3.2.1 体位护理低颅内压患者取平卧位,因头高位时头痛会加重;颅内压增高时宜取头高位,有利于颈静脉回流,降低颅内压.脑脊液漏时取平卧位或头高位.重度昏迷患者应取平卧位、侧卧位,以利口腔与呼吸道分泌物引流,保持呼吸道通畅.除休克和脊髓损伤外,颅脑损伤术后血压正常的情况下都应采取头高位,床头抬高30°,有利于静脉血和脑脊液回流,减少颅内血容量和降低颅内压.幕上开颅术后,应卧向健侧,避免切口受压;幕下开颅术后,早期宜去枕侧卧,若患者的后组脑神经受损,吞咽功能障碍,则只能取侧卧位,以免口咽部分泌物误入气管;去骨瓣减压窗处禁止受压.
作者:郎黎薇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唑来膦酸治疗乳腺癌骨转移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探讨本病的护理方法.方法 32例病人均为乳腺癌骨转移.唑来膦酸4 mg加生理盐水50 ml静脉滴注15 min,每4周1次,共3次.记录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给予心理护理,用药护理及治疗后不良反应的处理.结果 骨疼痛CR 51.7%,有效率达78.1%.不良反应主要为发热、感冒样症状、低钙血症.经护理干预,病人心理状态较好.能积极配合治疗,对护理及治疗表示满意.结论 唑来膦酸对乳腺癌转移性骨痛有较好疗效.治疗时应给予积极的专科护理.
作者:杨意双;马驰;刘志清;黄丽梅;吴如花 刊期: 2009年第03期
我院1986年8月~2008年2月共收治椎管内肿瘤132例,其中资料完整的高颈段椎管肿瘤28例,手术治疗效果较理想.现就其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李桂英 刊期: 2009年第03期
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是近年来临床推广并可供选择的治疗颈椎病的方法之一.与传统的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相比,它可保留颈椎前方减压融合以后的节段运动功能,同时提供颈椎所需要的稳定性,防止和延缓邻近节段的退变.我科2004年10月~2007年10月,共完成30例33个节段的人工颈间盘置换,现将临床资料及围手术期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马清华;赵金彩;安永慧 刊期: 2009年第03期
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病,其发病率有逐年增高趋势,其中以神经根型颈椎病发病率高.占60%~70%,主要是压迫和刺激单侧或双侧神经根而产生的症状与体征.临床表现为颈痛并向肩部和同侧上肢放射.颈部僵硬,活动受限,积久累及上肢麻木、手部肌肉萎缩.我院2004年10月~2006年8月共收治95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经腹针治疗后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作者:屠晓辉 刊期: 2009年第03期
临床实习是护理教育的后阶段,也是培养护生成为实用型护理人才的重要阶段.护生临床实习是理论联系实际,巩固和提高已学知识的有效途径,是一种锻炼服务思想,培养专业素质,提高技术水平,培养工作能力的综合性教学环节.护理质量控制是护理工作的核心,而质控管理是护理管理的重点.基于护理教育将临床实习作为培养护士的重要环节,使临床护生带教质量成为医院护理质量建设和控制的一项重要内容,不断促进护生带教质量提高,也是护理管理者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作者:朱凌燕;胡三莲 刊期: 2009年第03期
在神经外科临床护理工作中,留置胃管是常用的护理操作方法.留置胃管是保证不能经口进食患者实施肠内营养的有效手段,对于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保护肠道的正常功能,减少并发症和促进患者康复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常规的经鼻置胃管方法已不能完全满足神经外科特殊患者的需要,有一部分患者需经口留置胃管.现将经口留置胃管在神经外科实践中的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刘琰;胡苏 刊期: 2009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