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云南地区2型糖尿病患者线粒体tRNALeu(UUR)3243A/G突变的筛查

石柔;雷又鸣;宋滇平;普玲;韩睿

关键词:2型糖尿病, 线粒体DNA, 突变
摘要:目的 探讨线粒体tRNALeu(UUR)基因3243位点A/G突变在云南地区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的发生率.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DNA测序技术,对235例T2DM患者和128例糖耐量正常的健康对照者进行检测.结果 在235例T2DM患者及128例对照者中未检出线粒体tRNALeu(UUR)3243 A/G突变.结论 线粒体tRNALeu(UUR)基因3243位点A/G突变在云南地区T2DM人群中并不常见,可能不是该地区T2DM的常见遗传易感因素.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GEMOX方案联合调强放疗治疗局部晚期胰腺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GEMOX方案联合调强放疗治疗局部晚期胰腺癌的疗效和毒性反应.方法 回顾性分析陕西省森工医院院2006年1月至2011年7月共收治的46例局部晚期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46例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和联合组,每组2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局部调强放疗,联合组患者采用GEMOX方案联合调强适形放疗(IMRT).结果 所有患者均完成放化疗.放疗结束时对照组和联合组总有效率分别为43.4%和78.2%,P<0.05.骨髓抑制发生率分别为4.3%和100.0%,P<0.05.疼痛缓解率分别为69.6% (16/23)和82.6%(19/23),生活质量明显改善,无治疗相关性死亡.对照组和联合组1 a生存率分别为34.70%、65.21%.2 a生存率分别为21.73%、39.13%.消化道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6.1%和95.6%,P<0.05.经对症处理后均可缓解.结论 GEMOX方案联合调强放疗治疗局部晚期胰腺癌疗效显著,优于单纯放疗,能提高局部控制率,延长生存期,缓解疼痛,提高生活质量,毒副反应较单纯放疗大,但能够耐受.

    作者:周九鹏;秦天洁;孙红;杨海霞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高尿酸血症与高脂血症的相关分析

    近年来,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脂及高嘌呤饮食在人们一日三餐中的比重不断增加,由此导致高脂血症和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也明显身高,痛风发病率也有增高的趋势.痛风患者,体内可能会存在代谢功能改变,会出现血脂和血糖的异常,高脂血症是痛风发生的诱发因素,临床上有很多病例提示高脂血症与高尿酸血症之间有某种相关[1],为明确这种相关性,笔者对门诊500例患者进行了统计分析,以了解二者之间含量之间是否有关,如有相关,再了解他们之间的相互影响,以便更好的指导临床.

    作者:王国梁;王福科;张红;李彦林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年龄、性别因素对高原地区高尿酸血症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年龄、性别因素对高原地区高尿酸血症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500例高原地区高尿酸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年龄、性别等因素对高原地区高尿酸血症患者的影响.结果 本次研究选取的500例高原地区高尿酸血症患者中,男性发病率为36.02%,女性发病率为7.11%,对比分析高原地区高尿酸血症发病率同性别之间的关系,男性发病率显著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在41~ 70岁之间患者的发病率显著高于年龄在22 ~ 40岁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原地区高尿酸血症具有显著年龄、性别差异性,应引起医护人员重视.

    作者:梅雪;王福科;张红;周洁;李彦林;普丽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肛窦炎178例治疗分析

    肛窦炎是肛肠科临床中的常见病,多发病,而且复发率高.目前对其治疗多以抗炎镇痛等保守治疗为主,但临床效果不佳.笔者在诊疗过程中,重新从解剖、生理、病理的角度去梳理对肛窦炎的认识,对178例肛窦炎患者进行了分型和个性化治疗,现总结如下.

    作者:蔡碧波;吴鹏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云南地区2型糖尿病患者线粒体tRNALeu(UUR)3243A/G突变的筛查

    目的 探讨线粒体tRNALeu(UUR)基因3243位点A/G突变在云南地区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的发生率.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DNA测序技术,对235例T2DM患者和128例糖耐量正常的健康对照者进行检测.结果 在235例T2DM患者及128例对照者中未检出线粒体tRNALeu(UUR)3243 A/G突变.结论 线粒体tRNALeu(UUR)基因3243位点A/G突变在云南地区T2DM人群中并不常见,可能不是该地区T2DM的常见遗传易感因素.

    作者:石柔;雷又鸣;宋滇平;普玲;韩睿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甲状腺及生殖系统多原发癌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甲状腺及生殖系统多原发癌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甲状腺及生殖系统多原发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头颈外科共收治甲状腺及生殖系统多原发癌患者38例,其中乳腺与甲状腺多原发癌19例,宫颈与甲状腺多原发癌11例,卵巢与甲状腺多原发癌6例,子宫内膜与甲状腺多原发癌2例.19例乳腺癌中导管癌12例、小叶癌7例,雌激素受体阳性17例.11例宫颈癌中鳞癌10例、腺癌1例,HPV均为阳性,雌激素受体阳性8例.6例卵巢癌及2例子宫内膜癌均为腺癌,雌激素受体阳性例数分别为4例和2例.38例甲状腺癌中,乳头状癌33例,滤泡状癌5例,雌激素受体阳性21例.结论 甲状腺及生殖系统多原发癌中常见的是甲状腺-乳腺多原发癌,其次是甲状腺-宫颈多原发癌;甲状腺及生殖系统多原发癌的发生可能与雌激素受体相关;临床上对生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行甲状腺超声检查有助于甲状腺癌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

    作者:张楠;李国萍;孙瑞梅;赵留芳;陈绍春;李晓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血清SCCA及MMPs水平在宫颈癌患者检测宫颈癌的临床分析

    目的 研究血清SCCA及MMPs检测对宫颈癌进展的判断意义.方法 选择定州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就诊的103例宫颈鳞癌患者,Ⅰ期40例,Ⅱ期51例,Ⅲ期患者12例,同时选择40例健康女性作为对照组.结果 Ⅰ期患者SCCA及CA125较对照组有显著升高(P<0.05),Ⅱ期患者SCCA较Ⅰ期及对照组均出现显著升高(P<0.05),CA125较对照组出现升高(P<0.05).Ⅲ期患者SCCA较其余3组组均出现显著升高(P<0.05),CA125较Ⅰ期及对照组出现升高(P<0.05).Ⅰ期患者MMP-9较对照组有显著升高(P<0.05),Ⅱ期患者MMP-3较对照组组均出现显著升高(P<0.05),MMP-9、TIMP-1较对照组及Ⅰ期患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Ⅲ期患者MMP-3、MMP-9较其余3组均出现显著升高(P<0.05),TIMP-1较对照组及Ⅰ期患者显著下降(P<0.05).SCCA与MMP-3、MMP-9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TIMP呈显著负相关(P<0.05),CA125与MMP-9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 宫颈癌分期的进展与MMPs的紊乱密切相关,与SCCA等结合有助于判断疾病的进展.

    作者:段敬;段钊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膝关节置换术后广泛性张力性水疱患者的护理体会

    张力性水疱形成原因常见于局部皮肤过度肿胀和受压过久,血液循环障碍,静脉回流受阻,局部静脉瘀血,血管的通透性增大致表皮产生小水疱.而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由于手术切口大,手术时对小血管、软组织损伤大,导致局部组织血液循环受阻,组织肿胀而常常发生张力性水疱.出现张力性水疱,不仅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更重要的是若不及时处理,水疱破裂后很容易引起感染,严重影响伤口的愈合和患者的康复.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运动医学科针对张力性水疱患者应用激光治疗仪联合生理盐水湿敷对膝关节置换术后张力性水疱10例患者进行护理,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冯睿;王建伟;高菲;沈亚飞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Brdu标记VECs和ADSCs构建组织工程骨体内增殖研究

    目的 研究联合培养的血管内皮细胞(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VECs)和脂肪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romal cells,ADSCs)构建组织工程骨,在体内增殖和分化情况.方法 (1)用猪椎骨制备部分脱蛋白骨,纤维粘连蛋白修饰制成部分脱蛋白生物骨,电镜扫描生物骨表面情况; (2)选用大鼠脐血单个核细胞诱导分化的血管内皮细胞和大鼠脂肪干细胞,体外1∶1浓度联合培养; (3)分别用Brdu标记的血管内皮细胞、脂肪干细胞和联合培养细胞体外复合部分脱蛋白生物骨,体外培养6d后植于SD大鼠两侧股部肌袋处;2周、4周、8周、12周取材,硬组织切片中Brdu抗体免疫荧光染色,观察植入的种子细胞在机体内的增殖分化情况.结果 (1)猪椎骨制备部分脱蛋白骨孔隙分布均匀,由大量的羟基磷灰石纤维编织而成;部分脱蛋白生物骨表面可见大量颗粒状蛋白结晶; (2) Brdu免疫荧光染色各组植入种子细胞开始呈分散状分布,细胞逐渐增殖呈巢状,血管内皮细胞组和联合培养细胞组植入内皮细胞增殖形成大量新生血管;未标记Brdu空白组未见阳性细胞出现.结论 组织工程骨植入种子细胞在体内能大量增殖,参与新组织和新生血管的形成.

    作者:赵玉鑫;王福科;李彦林;张红;王国梁;何川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原发性孕期乳腺非霍奇淋巴瘤1例报道

    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NHL)是起源于淋巴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全球常见癌症的前十位[1],NHL发生于乳腺较少见,原发于孕期乳腺的更罕见[2].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12年4月收治了1例原发性孕期乳腺NHL患者,经过完整的综合治疗,包括化疗和放疗,患者预后良好,随访至今无复发,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行志;洪亚然;沈丽达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血清胱抑素C和血清肌酐、尿素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 (Cystatin C,CysC)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日立718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别检测75例已确诊的糖尿病肾病患者(实验组)、75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中的血清胱抑素C和血清肌酐(Crea)、尿素(Urea)的含量.结果 实验组中的血清胱抑素C和血清肌酐、尿素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中血清胱抑素C的阳性率与血清肌酐和尿素的阳性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中血清肌酐和尿素的阳性率两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胱抑素C的检测能更早反映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肾功能损伤,在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中比血清肌酐、尿素的检测具有更加重要意义.

    作者:杜兴华;尤云彩;符赛琼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TBL教学法在呼吸内科临床实习教学中应用的探讨

    目的 探讨以团队为基础的学习(TBL)教学模式在呼吸内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本校08级临床专业学生作研究对象,在临床实习教学中使用TBL教学法,对成绩统计分析并对教学效果实施评估.结果 TBL教学后,学生测验的平均成绩(7.75±0.96)分明显高于教学前的平均成绩(4.38±1.2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明显提高.结论 开展TBL教学模式效果良好,值得在今后的临床教学中继续开展.

    作者:王蕾;舒敬奎;傅炜萍;刘凌;方利洲;郭伟昌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经皮肾镜取石后肾出血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SRAE)治疗经皮肾镜取石(mPCNL)后肾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287例mPCNL术后肾出血患者,采用Seldinger技术,经肾动脉造影寻找肾动脉损伤的部位及损伤程度,行超选择性插管至肾动脉出血部位,选用弹簧钢圈+乙烯醇颗粒栓塞或弹簧钢圈+明胶海绵进行肾动脉栓塞.结果 282例患者DSA造影阳性,5例患者DSA造影阴性.257例患者经1次栓塞后停止出血;26例患者第1次栓塞后再发出血,经第2次栓塞后止血;1例栓塞后仍继续出血,经第3次栓塞出血停止;3例患者栓塞后未止血,行开放性手术,其中1例行肾切除,2例行肾修补术后止血.上述患者止血后随访6~12个月,无血尿复发、脓肾、肾性高血压病例.1例长期高血压并肾萎缩,行外科肾切除后血压恢复正常.结论 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为mPCNL后出血提供了一种快速有效止血地方法、并很好的保留了患侧肾功能、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同时也为临床开展mPCNL提供有力保障.

    作者:陈富坤;王家平;邓智勇;刘鹏杰;龙超;张淮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泰国全科医生培养模式的研究

    目的 了解泰国合艾医学教育中心全科医生课程设置体系、教学模式及泰国全科医生培养模式.方法 对泰国40名全科医学方向的临床毕业生进行课程满意度和报考意愿等内容进行问卷调查,对教学主任进行个人访谈.结果 在课程内容设置、知识与技能掌握、课程衔接、教学目标和专业课与基础课比例的满意度的比例,分别达到了59%、74.4%、79.5%、51.3%和30.8%;有69.2%的学生选择报考的意愿是为国家基层卫生服务做贡献.结论 学校应适当调整全科医学课程,并且教学上以学生为中心.实行强制的服务计划,同时选拔制度增加面试,选拔出能够长久为基层服务的学生.

    作者:马双;姜润生;赵文兰;周梅;孙惠颖;刘延峥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重型颅脑损伤伴发高钠血症的临床分析及预后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伴发高钠血疰的原因、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及防治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至2013年6月资料完整的格拉斯哥评分≤8分的13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伤后急性期血清钠的变化,依据血清钠水平将患者分为3组,分组比较高钠血症发生率、死亡率等情况.结果 13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有81例伴发高钠血症(61.36%),其中高钠血症150~ 160 mmol/L组32例,12例死亡(37.50%);高钠血症> 160 mmol/L组49例,43例死亡(87.75%);无高钠血症组51例,4例死亡(7.84%),组间死亡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高钠血症发生率高,伴发高钠血症是死亡的高危因素,临床上血钠> 160 mmol/L预后极差.

    作者:陈飞雄;申林娜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脊柱外科无痛病房工作模式的实施效果

    目的 构建以护士为主导的疼痛管理模式,提升护士疼痛管理理念.方法 通过统计分析患者的疼痛评分、平均住院日、住院费用、并发症等情况,与未建立该模式时进行比较.结果 开展无痛病房后患者的术后疼痛评分明显降低(P<0.01),平均住院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住院费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满意度、医生的满意度、患者疼痛宣教合格率、护士执业成就感分别提高到98.56%、96.22%、100%、93.34%.结论 脊柱外科无痛病房以患者为中心,实施规范化的疼痛管理,提高了护士的疼痛管理知识和技能,患者得到了优质的无痛护理服务.

    作者:许丽芬;刘雁;董亚萍;姚丹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七叶皂苷对体外培养大鼠神经元生长的作用及其与BDNF的关系

    目的 探讨七叶皂苷对体外培养大鼠大脑皮质神经元生长的作用及其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其受体(TrkB)的关系.方法 取新生SD大鼠大脑皮质进行神经元原代培养,随机分为正常组、对照组和七叶皂苷组.七叶皂苷组加入20 mg/mL七叶皂苷(生理盐水稀释),对照组加入等量生理盐水,正常组不作任何处理.显微镜下观察各时间点(24 h、48 h)神经元数目、胞体面积、突起长度.采用MTT检测细胞活力.RT-PCR检测BDNF和TrkB mRNA的表达.结果 正常组、对照组各时间点神经细胞数、胞体面积、突起长度及细胞活力无明显差异(P>0.05),但随时间点延长,各指标明显增加(P<0.05).七叶皂苷组各指标均明显高于正常组、对照组(P<0.05).BDNF和TrkB mRNA在正常组、对照组各时间点上无明显差异(P>0.05),而七叶皂苷组明显高于正常组、对照组(P<0.05).结论 七叶皂苷可促进SD大鼠脑源性神经元的生长,其作用可能与上调BDNF及TrkB的表达有关.

    作者:李俊彦;张月宁;杨金伟;茹金;赵楠;郭建辉;刘俊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多b值弥散加权成像对胰腺癌术前诊断的价值

    目的 探讨多b值弥散加权成像在胰腺癌术前诊断的价值.方法 对33例胰腺癌及12例胰腺良性肿瘤的常规MRI及DWI图像特点及b值做回顾性分析.结果 33例胰腺癌中,16例在T1WI表现为胰头肿块,局部或弥漫性信号降低,可见异常强化不明显区.10例为胰体部肿块,边界欠清,信号降低.7例为胰尾部占位并胰腺实质萎缩,信号不均性降低.8例发生肝转移,13例侵犯或包绕肠系膜血管,4例发生骨转移,10例淋巴结转移.DWI图上表现为不均匀的高信号,边界欠清楚,部分含中央坏死组织呈不均匀低信号.当b=1 100s/mm2,病灶显示为高信号,但解剖结构显示较差.当b=700 s/mm2时,胰腺良性肿瘤和胰腺癌所测得ADC值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当b=50、350、400、450、1 100 s/mm2时,所测得ADC值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DWI是一种较好的方法,对胰腺癌的术前诊断提供了更多的信息.

    作者:章维;尹芳;郝金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云南省楚雄州2010年至2012年性病疫情分析

    目的 掌握楚雄州2010年至2012年性病(STD)的发病趋势,找出流行特征及影响因素,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楚雄州2010年至2012年性病疫情报告资料及人口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10至2012年全州共报告性传播疾病(不包括HIV阳性和艾滋病)1 268例,年发病率为15.6/10万,2011年报告的病例数多(540例);2010年至2012年上报的女性病例数(653例)高于男性病例数(615例),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20~29岁、30~39岁组,职业主要集中于农民、家务及待业人群,地区分布主要在禄丰县(224例)、大姚县(127例)、楚雄市(107例)、姚安县(103例).结论 2010年至2012年楚雄州性病报告病例主要集中在女性、青壮年、农民和家务及待业这一群体.建议加强这部分人群性病预防知识和健康教育管理工作.

    作者:邹雅琴;贾曼红;郭艳;朱强;张晓冰;陆林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运动医学——新兴的朝阳学科

    运动医学(Sports medicine)是医学与体育运动相结合的一门基础和临床多学科综合性应用医学学科,研究和体育运动有关的医学问题,包括参加运动训练和缺乏运动对健康和病人身体的影响,防治运动伤病,运动在疾病防治和康复中的作用等,以促进生长发育,增强体质,提高运动能力和技术水平.它与骨科、康复医学、运动学、材料科学、生物力学和内镜微创技术十分相关.运动医学大致可分为4部分:(1)运动医务监督.研究人体对体育运动的适应能力和体育锻炼对机体的影响,运用生理学、病理学、卫生学、临床医学等方面的知识对运动者的健康进行监督,对其机能好坏进行医学评定,指明什么是良好的运动训练状态,解决运动性疾病的防治、运动员选材、运动与环境、运动员的自我监督以及体育运动竞赛的兴奋剂问题等;(2)运动营养学.主要研究各项运动员热量的消耗以及运动员的营养卫生等问题;(3)运动创伤学.研究运动创伤的发生规律、机理、防治措施以及伤后的训练安排等问题;(4)医疗体育.主要研究用医疗体操、气功等体育手段防治疾病的适应症、作用原理和体育疗法,特别是常见病的体育疗法.目前,运动医学着重研究如何大限度地提高人的运动能力,防治运动技术性伤病,指导群众体育,应用体育锻炼加速伤病后的功能恢复以及防治运动不足病和老年病等.与广大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是“运动损伤”,只要有“运动”就会有“运动损伤”,运动损伤主要累及四肢,而这是传统骨科学研究的范畴,所以运动创伤学和骨科学联系紧密.随着专业分工越来越细,运动创伤学逐渐从创伤骨科学中分离,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目前国际上通用“骨科运动医学(Orthopedic sports medicine)”这一名称,骨科运动医学(Orthopaedic sports medicine)也称骨科运动创伤或运动创伤学(Orthopaedic dports injury or dports yraumatology),是现代骨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枝,是继手外科、关节外科、脊柱外科后,又一门发展迅速,充满机会和挑战的专科,在关节镜微创手术、腱病和骨骼肌损伤治疗、术后康复和非手术疗法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进展,成果令人振奋,观念更新的新兴学科.

    作者:李彦林 刊期: 2014年第03期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云南省教委

主办:昆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