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虹;邹红;周振旭;蒋飞照
近年来,我科对前列腺术后膀胱过度活动症分别采用双氯芬酸钠保留灌肠和微量泵硬膜外持续给药两种方法,取得良好效果.本文就两种方法在临床应用的效果及优缺点比较如下.
作者:张爱萍;曹桂英;柴文玲 刊期: 2008年第03期
作者:钱红英;钮美娥;王美德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Pillar软腭支架植入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护理要点.方法 通过对10例采用Pillar软腭支架植入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进行相关的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并对护理体会进行总结、归纳.结果 所有患者中除一例有一根植入物排出外,其余均无并发症发生,短期效果表明,多数患者的打鼾现象显著地、持续地减少.结论 Pillar软腭支架植入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良好的护理对病情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作者:姚雪榕;黄银芝;沈俊瑛;林海燕;陈水英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总结三次同时两台同种原位心脏移植手术的管理与护理配合的经验,为更好的开展此类手术方式提供经验.方法 对我院2005年4月~2006年6月三次共6例同时实施两台心脏移植手术的管理要点、手术的护理配合进行总结.结果 6例患者均存活,患者术后未发生急性排异反应.6例患者术后随访1~14个月,心功能均为I级,4例已恢复工作.结论 心脏移植是治疗终末期心脏病的有效方法,两台心脏移植手术同时开展对医院尤其是手术室是一个严峻的考验,需要经过严密组织,严格管理,明确分工,充分的准备,使手术顺利完成,提示各科室密切配合,统一认识,提高护理人员整体素质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关键.
作者:梁爱群;阮思美;连绮文;林汉英;肖剑雅;陈满彩 刊期: 2008年第03期
为克服传统夹板中的不足,我们设计了一种新型输液夹板,此种输液夹板不仅能将输注药液的肢体与输液夹板固定,而且可将输液夹板与其下的床侧梆、床护栏或坐椅扶手等物件相互固定,使昏迷病人或躁动的精神病人的肢体得以妥善固定,保证了输液的顺利进行,现介绍如下.
作者:姜惠敏 刊期: 2008年第03期
创伤性窒息是一种较为少见的胸部创伤综合征[1],多发骨折合并创伤性窒息,临床更为少见.由于其发生突然,病情危重,常危及病人生命,如观察不全面或护理方法不当,易致死亡.我院2000年1月~2006年12月共收治多发骨折合并创伤性窒息6例,经治疗护理均痊愈出院.现将临床观察和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尹志改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糖尿病与感染感染是糖尿病严重并发症之一,是引起糖尿病发病率和病死率明显上升的重要原因.胰岛素和广谱抗生素问世前,感染常是糖尿病的主要死因.近年来,虽然因感染而死亡的糖尿病患者逐渐减少,但糖尿病合并感染的发生率有所上升.
作者:李明子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在抢救急性呼吸衰竭中的应用价值和意义.方法 对31例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在床边采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总结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 31例患者均一次成功置入气管插管,并及时进行呼吸机辅助呼吸,成功率100%,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插管时间30 s~5 min.结论 纤维支气管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快速、准确、安全,在抢救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中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而我们认为,医生娴熟的操作技巧和护士良好的配合是取得成功置入的重要保证.
作者:夏利萍;周一平;陈小可;彭蕻琳 刊期: 2008年第03期
重症脓疱型银屑病是银屑病的一个严重类型,临床上并发症较多,预后较差,治疗不当严重者可危及生命.该型银屑病起病急骤,目前尚无特殊治疗药物.我们应用维甲酸、抗生素、复方甘草酸胺联合短期丙球冲击治疗本病,疗效显著,无明显副作用.现将治疗观察与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王慧;张娟;刘向农 刊期: 2008年第03期
妊娠急性脂肪肝(acute fatty liver of pregnancy AFHP)是一种发生于妊娠末期的妊娠合并症,主要特点是肝细胞在短时间内大量、快速脂肪变性,急性肝功能衰竭,多伴有多脏器功能损害.血浆置换是通过膜式血浆分离器,分离出血浆并弃去,清除血中增高的胆红素、脂质及肿瘤坏死因子、白介素-6等炎症介质和细胞因子,同时补充因肝功能不全所缺乏的凝血因子、调理素、白蛋白、Ig分子等多种活性物质,改善免疫和凝血功能.血液滤过是模拟肾小球的滤过原理,连续、缓慢、等渗地清除水分、炎症介质、免疫复合物、毒素等溶质,迅速有效地缓解病情,明显提高救治率.本中心2001年1月~2006年6月共救治了9例重症妊娠急性脂肪肝患者,在行剖宫产手术和内科常规治疗处理后,进行血浆置换联合血液滤过治疗,均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潘恬;程亚菲;王晓梅 刊期: 2008年第03期
冠心病介入治疗(PCI)是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手段,能降低恶性心律失常及严重心功能不全等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患者死亡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生活质量.但PCI术后急性和亚急性血栓形成是困扰临床医师的一大难题.急性和亚急性血栓一般发生在支架术后24 h及2周内[1],PCI术后强力抗凝治疗已成业内的共识.欣维宁作用于血小板粘附、聚集的后通路,有良好的抗凝效果,能有效降低急性和亚急性血栓的形成,提高手术成功率,但也增加了出血的危险.本文针对欣维宁在PCI术后应用过程中出血的发生原因,探讨如何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降低出血的发生.
作者:王海荣;张春来;刘长青;郑淑梅;曹宏霞 刊期: 2008年第03期
随着血液净化治疗手段的不断发展,透析质量不断提高,透析越来越充分,尿毒症患者的生存期越来越长,顽固性皮肤瘙痒已成为维持性血透患者的一个较突出的临床问题,患者常因皮肤瘙痒影响睡眠,从而引起烦躁、精神不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我院血透室2004年2月~2007年4月开展血液灌流(HP,Hemoperfusioon)联合血液透析(HD,Hemodialysis)治疗35例维持性血透患者合并顽固性皮肤瘙痒,近期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邢月珠;周玉坤;李如意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经导管封堵成人膜周部室间隔缺损的效果、并发症,并总结护理经验.方法 对20例接受经导管封堵术治疗患者的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封堵成功率95.2%(19/20),19例封堵成功病例的术后即刻完全封堵率100%.术后并发血管迷走神经反射1例(5.3%),穿刺处少量出血2例(10.5%),心律失常4例(21.1%).结论 应用PMVSD封堵器经导管封堵成人PMVSD安全、有效.细致的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及术后观察和护理对于保证封堵术的成功、预防或减少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徐静;赵武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因其操作简单、安全、导管留置时间长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1].肿瘤病人应用PICC置管,不仅可以减少重复静脉穿刺的痛苦,更重要的是可以避免化疗药物对外周静脉的损伤和局部组织的刺激,从而保护外周静脉,减少局部不良反应,保证化疗全过程的顺利进行.我科2004年8月~2007年5月对187例肿瘤患者进行了PICC置管,在置管不同时期制定了系统的健康教育计划,并进行全程的观察指导,有效地减少了并发症,取得了较好的健康教育效果,保证了导管的护理质量.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莉;李任萍;李馨悦 刊期: 2008年第03期
术后病人的搬运是手术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好的方法既能将手术后的病人安全、舒适的送回病房,又能够保证平车及病床的清洁,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我们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总结出了一些方法,现将一次性中单搬运法介绍如下.
作者:铁芹萍 刊期: 2008年第03期
传统的开放性肾切除术创伤大,患者术后恢复较慢.随着腹腔镜技术在泌尿外科领域的逐渐开展,传统的开放性手术方式逐渐被腹腔镜技术所代替.我院2002年lO月~2007年7月开展后腹腔镜肾切除术52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其具有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等优点.现以同期的传统开放手术为对照,将两者的护理体会进行比较.
作者:项雪燕;杨素清;林菊芬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ICU呼吸机依赖患者适时撤机的影响.方法 将40例使用呼吸机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实验组进行心理干预,对照组常规操作.结果 实验组在生理及心理各个方面均好于对照组r结论心理干预可以提高ICU患者撤离呼吸机成功率,减轻患者的依赖性,缩短住院天数.
作者:高玲;董雪 刊期: 2008年第03期
颅咽管瘤是鞍区常见的先天性良性肿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多见于儿童、青年,男性略多于女性.颅咽管瘤占成人颅内肿瘤的2.5%~4.0%,占儿童鞍区肿瘤的50%.患者多表现为颅内压增高、视野缺损、视力障碍、垂体功能低下和下丘脑损害[1].其首选治疗为手术治疗.术后可出现尿崩症、体温控制失调、下丘脑损害及垂体功能减退等并发症.为提高其手术治疗效果,做好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极为重要.现将我科2002年1月~2007年1月对83例颅咽管瘤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童孜蓉;任兴珍;叶桂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下肢静脉曲张是血管外科常见的疾病,其治愈的方法是手术治疗.传统手术方法是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曲张静脉剥脱术,手术创伤大、并发症多,恢复时间长、瘢痕多、影响美观.自1999年以来,我院应用940 nm半导体激光连续发射模式,静脉腔内激光治疗(endovenous laser treatment,EVLT)下肢静脉曲张30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手术配合报告如下.
作者:王振香;刘美霞;栾瑞红;郑昕 刊期: 2008年第03期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或探查后,给予缝合胆总管,不摆放T管,称一期缝合.我科于2003年起对53例胆管结石病人行腹腔镜加术中胆道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并按专科特点进行针对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林虹;邹红;周振旭;蒋飞照 刊期: 2008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