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虹;邹红;周振旭;蒋飞照
目的 对休克早期患者的有创和无创血压监测值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休克患者血压监测的佳方法.方法 对56例休克早期患者选择同侧肢体动脉进行有创和无创血压监测,将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休克早期患者在早期(48 h内)有创血压明显低于无创血压,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在后期(48 h后)两者无显著差异.绪论休克早期患者,在早期(48 h)应采用有创血压监测,以提供更准确的依据,在后期(48 h后)可以用无创血压监测代替有创血压监测.
作者:林小红 刊期: 2008年第03期
下肢静脉曲张是血管外科常见的疾病,其治愈的方法是手术治疗.传统手术方法是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曲张静脉剥脱术,手术创伤大、并发症多,恢复时间长、瘢痕多、影响美观.自1999年以来,我院应用940 nm半导体激光连续发射模式,静脉腔内激光治疗(endovenous laser treatment,EVLT)下肢静脉曲张30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手术配合报告如下.
作者:王振香;刘美霞;栾瑞红;郑昕 刊期: 2008年第03期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或探查后,给予缝合胆总管,不摆放T管,称一期缝合.我科于2003年起对53例胆管结石病人行腹腔镜加术中胆道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并按专科特点进行针对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林虹;邹红;周振旭;蒋飞照 刊期: 2008年第03期
在肝移植手术中,切取无损伤、有良好功能的供肝是临床肝移植的关键[1].为确保供体修整质量,我们特研制了新型器官修整台.
作者:刘春英 刊期: 2008年第03期
为克服传统夹板中的不足,我们设计了一种新型输液夹板,此种输液夹板不仅能将输注药液的肢体与输液夹板固定,而且可将输液夹板与其下的床侧梆、床护栏或坐椅扶手等物件相互固定,使昏迷病人或躁动的精神病人的肢体得以妥善固定,保证了输液的顺利进行,现介绍如下.
作者:姜惠敏 刊期: 2008年第03期
随着科学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目光正在转向疾病的大预防,作为预防医学组成部分的健康教育在全球迅速发展.健康教育在卫生保健总体战略中的地位已受到全世界的关注.产妇在妊娠期和分娩时消耗大量体力,宫内尚有较大创面,同时伴有一系列内分泌改变,以致身体虚弱,抵抗力下降,易于感染疾病.因此,应用临床路径在正常产褥期妇女健康教育中十分重要.本文应用临床路径对我院正常产褥期妇女进行健康教育,取得了明显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宜;孙贵豫;吴钰;申晓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近年来腹腔内粘连而形成的粘连性肠梗阻已成为肠梗阻常见的原因,约占30.0%~44.0%.粘连性肠梗阻多表现为单纯性肠梗阻,少数也可转化为绞窄性肠梗阻[1].常规的治疗方法是禁食,胃肠减压,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抗感染及肥皂水灌肠治疗,症状无缓解则行外科手术治疗.我院2005年1月~2007年3月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泛影葡胺口服或胃管注入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叶永红;向煜;雷聪云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气管切开气囊上吸引加0.2%呋喃西林气囊上冲洗在预防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90例气管切开行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A组):常规吸痰,对气囊滞留物不做处理;囊上吸引组(B组):对气囊滞留物进行吸引,8 h1次;0.2%呋喃西林冲洗组(C组):对气囊滞留物进行吸引,同时进行0.2%呋喃西林冲洗,8 h1次;记录三组患者3 d、6 d、9 d、12 d、15 d气管切开气囊上和气囊下滞留物的细菌培养结果,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的例数,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C组细菌总量明显少于A组和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B组细菌量少于A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3 d、6 d、9 d后,发生VAP的例数A组为4、6、9例,B组为2、3、4例,C组为0、1、2例.三组比较,C组发生率明显低于A、B两组(P<0.05).结论 气管切开气管插管气囊上吸引加呋喃西林冲洗,可预防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
作者:陈桂芝;高晓风;安丽红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经导管封堵成人膜周部室间隔缺损的效果、并发症,并总结护理经验.方法 对20例接受经导管封堵术治疗患者的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封堵成功率95.2%(19/20),19例封堵成功病例的术后即刻完全封堵率100%.术后并发血管迷走神经反射1例(5.3%),穿刺处少量出血2例(10.5%),心律失常4例(21.1%).结论 应用PMVSD封堵器经导管封堵成人PMVSD安全、有效.细致的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及术后观察和护理对于保证封堵术的成功、预防或减少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徐静;赵武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Pillar软腭支架植入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护理要点.方法 通过对10例采用Pillar软腭支架植入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进行相关的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并对护理体会进行总结、归纳.结果 所有患者中除一例有一根植入物排出外,其余均无并发症发生,短期效果表明,多数患者的打鼾现象显著地、持续地减少.结论 Pillar软腭支架植入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良好的护理对病情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作者:姚雪榕;黄银芝;沈俊瑛;林海燕;陈水英 刊期: 2008年第03期
重型颅脑损伤是颅脑外科常见急、重症病,此类病人常需要气管切开和机械通气、营养支持等,由于需要多系统监护,病人身上常置有多个管道,破坏了原有的保护屏障;加之病人机体处于损伤应激状态,长期卧床,抵抗力低下,极易发生各种并发症,加速病人的死亡.为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我们通过早期护理干预,对预防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症的发生起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韦咏坊;覃艾新;左凤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体位护理及肠内营养干预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我院神经内科2002年11月~2007年6月收治的61例首发脑卒中患者分成两组,实验组31例为康复体位及早期肠内营养护理组;对照组30例为常规护理组.观察两组患者住院1个月内发生医院感染、偏瘫肢体后遗症(肩痛、肩关节半脱位、肩手综合征、肢体痉挛)等并发症的情况.结果 两组肩痛、肩关节半脱位、肩手综合征、下呼吸道感染及并发症总数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5.28、3.99、4.79、6.14、14.47、P<0.05).结论 早期康复体位护理及肠内营养干预能有效地降低脑卒中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预后.
作者:汪莉;李新萍;黄文迪;马红英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并提出喉环状软骨上部分切除及喉功能重建术这一喉癌功能性外科新技术方法施行分期护理的重要性.方法 总结27例喉癌患者施行此技术的护理体会,提出了该技术在术前、术后各个时期的护理要点及其方法.结果 27例施行不同喉环状软骨上部分切除及喉功能重建术术式的喉癌患者经过规范的专科分期护理,术后均恢复了全喉功能.结论 术后保持患者的保护性低头位及其呼吸道等专科护理极其重要,这是尽早拔管减少误咽以及嗓音训练等功能恢复的重要基础.
作者:杨洪;熊欣潞;罗丽;杨娴;彭红;邓光丽;张蓉 刊期: 2008年第03期
妊娠急性脂肪肝(acute fatty liver of pregnancy AFHP)是一种发生于妊娠末期的妊娠合并症,主要特点是肝细胞在短时间内大量、快速脂肪变性,急性肝功能衰竭,多伴有多脏器功能损害.血浆置换是通过膜式血浆分离器,分离出血浆并弃去,清除血中增高的胆红素、脂质及肿瘤坏死因子、白介素-6等炎症介质和细胞因子,同时补充因肝功能不全所缺乏的凝血因子、调理素、白蛋白、Ig分子等多种活性物质,改善免疫和凝血功能.血液滤过是模拟肾小球的滤过原理,连续、缓慢、等渗地清除水分、炎症介质、免疫复合物、毒素等溶质,迅速有效地缓解病情,明显提高救治率.本中心2001年1月~2006年6月共救治了9例重症妊娠急性脂肪肝患者,在行剖宫产手术和内科常规治疗处理后,进行血浆置换联合血液滤过治疗,均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潘恬;程亚菲;王晓梅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总结三次同时两台同种原位心脏移植手术的管理与护理配合的经验,为更好的开展此类手术方式提供经验.方法 对我院2005年4月~2006年6月三次共6例同时实施两台心脏移植手术的管理要点、手术的护理配合进行总结.结果 6例患者均存活,患者术后未发生急性排异反应.6例患者术后随访1~14个月,心功能均为I级,4例已恢复工作.结论 心脏移植是治疗终末期心脏病的有效方法,两台心脏移植手术同时开展对医院尤其是手术室是一个严峻的考验,需要经过严密组织,严格管理,明确分工,充分的准备,使手术顺利完成,提示各科室密切配合,统一认识,提高护理人员整体素质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关键.
作者:梁爱群;阮思美;连绮文;林汉英;肖剑雅;陈满彩 刊期: 2008年第03期
传统的腹腔穿刺针尾(高压灭菌的腹穿包)连接橡胶管,以便和注射器相连,采用腹腔穿刺抽液,如此反复穿刺既增加了病人的痛苦,又增加了感染的机会.我科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进行腹腔穿刺抽液并留置导管,克服了传统穿刺的缺点,现介绍如下.
作者:崔英姬 刊期: 2008年第03期
应用游离的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创面是临床比较实用的方法,有利于手部功能的恢复[1].该皮瓣具有供区隐蔽、供皮面积大、皮瓣质量较好、血管蒂长、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径粗、恒定等优点,在整形外科中得到广泛应用[2].我院整形科2002年3月~2005年10月应用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27例,效果理想.现将手术配合报告如下.
作者:冯伟琴;陆莉萍;张羽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因其操作简单、安全、导管留置时间长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1].肿瘤病人应用PICC置管,不仅可以减少重复静脉穿刺的痛苦,更重要的是可以避免化疗药物对外周静脉的损伤和局部组织的刺激,从而保护外周静脉,减少局部不良反应,保证化疗全过程的顺利进行.我科2004年8月~2007年5月对187例肿瘤患者进行了PICC置管,在置管不同时期制定了系统的健康教育计划,并进行全程的观察指导,有效地减少了并发症,取得了较好的健康教育效果,保证了导管的护理质量.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莉;李任萍;李馨悦 刊期: 2008年第03期
为了提高慢性盆腔炎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改善患者的遵医行为,控制疾病的复发,提高患者生活质量,2005年10月~2006年9月对入住我科的慢性盆腔炎患者40例进行系统健康教育,并与同期住院的行常规健康宣教的慢性盆腔炎患者40例进行了比较,发现经过系统健康教育后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遵医行为、住院期间满意度明显提高,症状复发率明显降低.现介绍如下.
作者:肖正安;孟婷婷 刊期: 2008年第03期
小肠是消化道长的器官,其迂曲、折叠、深在的解剖特点一直是消化道内镜检查的盲区.
作者:周建勤;刘彦;周超 刊期: 2008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