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冰马铃薯片结合氦氖激光照射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的疗效观察

廖金莲;姚璎芝;孙爱平

关键词:低能量氦氖激光, 静脉炎, 马铃薯片
摘要:目的 探讨冰马铃薯片结合氦氖激光照射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的疗效.方法 将60例PF方案化疗出现,化疗性静脉炎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应用冰马铃薯结合氦氖激光治疗(实验组)和传统的50%硫酸镁湿敷治疗(对照组).结果 实验组有效率达96.6%,对照组有效率达66.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3).结论 应用冰马铃薯片结合氦氖激光照射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疗效显著,经济实用、操作简单、且安全可靠,无不良反应.
护士进修杂志相关文献
  • 呼吸波形监测在清理呼吸道分泌物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监测呼吸波形变化与呼吸道分泌物相关性,利用呼吸波形对呼吸道分泌物的数量、性质,定位进行监测的临床护理意义.方法 根据呼吸机螺纹管、气管导管可见部分中的分泌物蓄积情况,以及在吸痰操作吸引出痰液时吸痰管所插入呼吸道深度,随机将病人为四组.分别观察这四种情况下呼吸道分泌物在呼吸波形上的不同变化以及在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吸痰)前后的改变.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当呼吸道有分泌物蓄积时,呼吸波形与正常形状相比,有特征性改变.呼吸波形上的特定部位的波形改变与分泌物蓄积在呼吸道特定部位有相噜关性.波形改变的大小与分泌物的性质,数量等有相关性.结论 当呼吸道分泌物蓄积时,呼吸波形与呼吸道分泌物有显著的相关性,呼吸波形监测对呼吸道分泌物的数量、所在的部位有重要的临床护理意义.呼吸波形结果分析,可作为临床呼吸道护理管理、清除分泌物的客观质量指标.

    作者:李玉华;杜一平;徐跃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快速检查急救药品失效期的技巧

    为了有效地避免使用过期药品情况的发生,我院对所有'急救药物采用一种快速检查法.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周立平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布加氏综合征术后心衰及胸腔内大出血的护理

    布加氏综合征指由肝静脉和/或其开口以上段下腔静脉阻塞性病变引起的一种肝后性门脉高压症[1].我院2002~2006年共收治239例患者,通过运用护理程序,全面评估患者身心状况和手术方式,有目的加强术后监测与护理,大部分病人预后较好.

    作者:周雪妃;倪红霞;陶刚梅;齐晓艳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冰马铃薯片结合氦氖激光照射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冰马铃薯片结合氦氖激光照射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的疗效.方法 将60例PF方案化疗出现,化疗性静脉炎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应用冰马铃薯结合氦氖激光治疗(实验组)和传统的50%硫酸镁湿敷治疗(对照组).结果 实验组有效率达96.6%,对照组有效率达66.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3).结论 应用冰马铃薯片结合氦氖激光照射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疗效显著,经济实用、操作简单、且安全可靠,无不良反应.

    作者:廖金莲;姚璎芝;孙爱平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住院老年期精神病人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人民健康水平的提高,老年人口日趋增多,老年期精神疾病的康复护理愈来愈受到精神卫生工作者的重视.

    作者:刘文英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不同护理干预措施预防胸部手术后心肺并发症的研究

    目的 探讨传统拍背咳痰与改进的护理干预排痰方法对胸部手术后心肺并发症的预防、排痰效果及改善呼吸功能的作用.方法 在582例胸部手术患者中选择120例,按随机原则分为改进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发生低氧血症、需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介入吸痰、发生室上性心律失常的情况,同时观察并记录两组病例的排痰感受,对排痰前后动脉血气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发生低氧血症、肺不张、需纤支镜介入吸痰与发生室上性心律失常的情况,改进组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改进组患者在感受舒适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对照组感受到剧痛、能忍受的疼痛、出现恶心感与改进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术后48 h的PaO2、PaCO2与排痰前即术后6 h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1),pH值两者前后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改进组术后48 h与术后6 h的Pa02、PaC0.差值与对照组术后48 h与术后6 h的差值相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意义.结论 改进后的护理干预措施对胸部手术后心肺并发症能够取得理想的预防与治疗效果.

    作者:张娟;王慧;杨慧芳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一例成人肾母细胞瘤术后肠外瘘的皮肤护理与营养支持

    肾母细胞瘤(nephroblastoma)是儿童常见的恶性肿瘤,成人肾母细胞瘤则罕见[1],国内成人肾母细胞瘤报告很少,肠瘘是一种严重的腹部外科疾病,有内瘘和外瘘之分.2006年12月我科收治一例左肾母细胞瘤术后14个月切口感染小肠、结肠混合肠瘘患者,经过医护人员精心治疗护理,患者痊愈出院.现将护理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李玉红;许浩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一例血友病甲患者行左侧腮腺瘤手术的围术期护理

    血友病是一组因遗传性凝血活酶生成障碍引起的出血性疾病,以自发性出血或轻度外伤后出血不止为临床特征.临床上以血友病甲常见[1],患病率为1/5 000.

    作者:赵小明;郑春荣;宋艳凤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儿科肺炎患儿医院感染轮状病毒肠炎的护理干预

    轮状病毒(RV)肠炎是秋冬季婴儿腹泻的主要病原,占婴幼儿肠炎的70%~80%.其引起的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常危及婴幼儿的生命,在以往观点中认为轮状病毒感染为粪-口-粪传播,忽视了经呼吸道的传播途径.

    作者:赖香菊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一例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出现缄默症患者的护理

    全脑血管造影(DSA)在脑血管性疾病及某些脑肿瘤的诊断上具有重要价值,术前行DSA可以了解脑血管的形态、病变的血供、病变与血管的关系、病变的性质、范围和程度,并对占位病变定位,从而可以明确诊断,术后行DSA可以了解治疗是否有效.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DSA已成为一种相对安全的检查方法,目前临床上进行DSA的方式有经股动脉、肱动脉、桡动脉穿刺.

    作者:王宏;孟蕾蕾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乳腔镜腋淋巴结清扫术后患侧上肢功能锻炼的探讨

    腋淋巴结清扫术(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ALND)是乳腺癌手术中一个重要环节,常规ALND需要分离切除腋窝部大量脂肪,手术创面大,术后常会引起患侧胸部皮肤的坏死、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淋巴水肿、感觉异常及疼痛等不适,且机体恢复慢.

    作者:蔡立春;刘健;郑力;刘红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先天性三尖瓣下移畸形术后循环系统的监护

    三尖瓣下移畸形又称Ebstein畸形,是指部分或整个三尖瓣向下移位于右心室腔,伴有三尖瓣瓣膜的畸形和右心室结构的改变,是较少见的先天性,心脏畸形,发病率在先天性心脏病中占0.5%~1%[1].本文报道我院2001年5月~2007年5月收治的12例三尖瓣下移畸形,现将术后循环系统的监护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朱双萍;陈秋丽;姚建爱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原发性肝癌患者合并糖尿病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合并糖尿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近2年来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HCC)合并糖尿病者28例,为糖尿病组;随机抽取同期手术切除的HCC 3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探讨其护理措施.结果 糖尿病组术前空腹血糖(FBS)明显高于对照组;糖尿病组术前准备的时间、术后平均拆线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均显著长于对照组.术后糖尿病组的FBS亦显著高于对照组.术后糖尿病组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14.3%,高于对照组的3%.结论 术前控制血糖、作好健康宣教,术中合理应用抗生素,监测血糖的变化;术后加强基础护理,特别是各种管道的护理;作好出院指导是保证患者顺利康复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

    作者:戚超英;廖培娇;马育璇;罗桂元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血液灌流在小儿急性中毒中的应用与护理

    血液灌流(HP)是利用合成树脂的吸附作用,通过体外循环,直接清除人体内生性和外源性有害物质的一种血液净化治疗方法.近年来,血液净化装置在小型化、高效、安全性能等方面得到了很大改进,其应用领域迅速拓展,接受治疗的患儿年龄也越来越小,过去一些无法救治的病例能得以挽救.我院2005年3月~2007年7月为31例中毒患儿进行39次血液灌流治疗,取得了显著疗效.

    作者:符瑞玲;张新萍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巧启聚丙烯袋装液体盖

    我们现在输液用的液体是直立式聚丙烯袋装液体,开盖时常规是用手指头从拉环的上面套入拉环开盖,配液中心和科室集中配液时,液体较多,开盖后手会很不舒服,甚至会有疼痛的感觉.

    作者:段成花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外科换药法在骨牵引针眼护理中的运用

    针眼护理是骨牵引技术中重要、时间长、难度高的一项护理,其目的就是预防针眼感染,保证骨牵引正常进行,直至骨痂生长稳定.笔者2005年6月~2007年6月在110例骨牵引患者的针眼护理过程中,根据针眼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法,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一平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非定时吸痰技术及护理对气管切开患者的影响

    目的 探讨非定时吸痰技术及护理对气管切开患者的影响.方法 对24例各种原因导致气管切开患者采用非定时吸痰技术以保持呼吸道通畅,对照组27例气管切开患者给予定时吸痰,两组患者其它护理相同.结果 治疗组24例患者气管套管内痰痂形成5例(20.8%),肺部感染3例(12.5%),平均每天经气管套管吸痰量62.2±7.8 ml,吸痰频率2.42±0.52 h,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非定时吸痰技术及护理较定时吸痰能有效地吸出痰液,保持各种气管切开患者呼吸道的通畅,减少肺部感染等并发症.

    作者:何秀曼;许倩茹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利多卡因混合液与甘露醇混合液治疗放射性食道炎的观察比较

    鼻咽癌(NPC)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放射治疗是鼻咽癌有效的治疗方法,只要是没有多发远处转移的初治患者,都应首选放疗或放疗加化疗.而放射性食道炎黏膜炎症是放疗中常见的并发症.若不及时防治,则有可能中断治疗,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从而影响其治疗计划顺利进行.目前,我们采用甘露醇混合液含服,可明显减轻其症状,且无明显毒副作用,现报道如下.

    作者:邓前红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术中不同冲洗液对腹膜炎腹腔细菌存活的影响

    目的 探讨术中不同冲洗液对腹膜炎腹腔细菌存活的影响,从而配合临床医生选择合理高效的腹腔冲洗液.方法 选择外科住院的急性腹膜炎的急腹症手术病人195例,按病人入院手术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三组:A组:生理盐水冲洗腹腔;B组:0.5%聚维酮碘液冲洗腹腔;C组:0.5%甲硝唑溶液冲洗腹腔.比较术中冲洗前后腹腔渗液细菌培养阳性率,观察比较各组不同冲洗液术后患者的腹腔残余感染发生率变化.结果 0.5%聚维酮碘液冲洗组和0.5%甲硝唑溶液冲洗组腹腔细菌存活和腹腔残余感染明显低于生理盐水冲洗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而0.5%聚维酮碘液冲洗组和0.5%甲硝唑溶冲洗组在腹腔细菌存活和腹腔残余感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0.5%聚维酮碘液冲洗液和0.5%甲硝唑冲洗液在急性化脓性腹膜炎患者术中有显著的疗效,能达到抑菌抗感染,在临床上有应用推广价值.

    作者:魏茜茜;朱莉敏;杨海蔚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提高门诊输液室工作效率的方法和体会

    工作效率是指在单位时间内完成工作的数量,它是考核一个工作者是否能有效利用有限的工作时间作出更多工作成绩的量.工作效率提高了,你就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只要对自已的工作方式进行认真思考,任何人都可以提高工作效率[1].为解决患者输液高峰期等候问题,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的护理服务.我们总结出几种有效的方法,经过临床实践,大大提高了输液室的工作效率,现介绍如下.

    作者:陶方利;徐锦红;梅爱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护士进修杂志

护士进修杂志

主管: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

主办: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