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HtrA1及其相关因子MGP、BMP-2在人牙周膜细胞体外成骨分化和矿化过程中的动态表达

姚寒曦;刘小田

关键词:人牙周膜, 成骨分化, 矿化, 成骨诱导
摘要:目的 研究HtrA1、MGP、BMP-2在人牙周膜细胞成骨分化中的生物学作用,初步探讨HtrA1与MGP、BMP-2在这一过程中的表达关系.方法 首先用矿化诱导剂(β-磷酸甘油钠、地塞米松和抗坏血酸等)对人牙周膜细胞进行矿化诱导,建立体外牙周膜细胞矿化模型.然后通过检测碱性磷酸酶(ALP)活性,茜素红染色检测矿化结节形成,o-CPC法检测胞外基质钙沉积,以及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成骨分化指标ALP、骨唾液酸蛋白(bone sialoprotein,BSP)、骨钙素(osteocalcin,OCN)、胶原蛋白(COLI)和核心结合蛋白因子2(runt-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2,RUNX2),来证实人牙周膜细胞成功进行了成骨分化以及体外矿化模型成功建立.采用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的方法检测HtrA1与MGP、BMP-2的动态表达,研究3者的表达变化规律和相互表达关系.结果 人牙周膜细胞在矿化诱导组中的ALP活性显著升高;从矿化诱导的第7天到第14天,可见钙沉积的数量出现陡增,而后钙含量增加则趋于平缓,说明在这一阶段牙周膜细胞发生了较为明显的成骨分化特征改变.而在对照组中,细胞外基质中的钙沉积没有明显变化,与矿化诱导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在矿化诱导的第0、3、7、11、14、21、28天中,HtrA1蛋白水平表达则呈现逐步升高趋势,而MGP和BMP-2的蛋白表达模式相似,呈现整体逐渐下降的趋势.结论 对人牙周膜细胞进行体外成骨诱导的过程中,发现HtrA1的表达水平增高,而其相关信号分子MGP、BMP-2的表达则呈现下降趋势,推测HtrA1、MGP、BMP-2三者共同参与了人牙周膜细胞成骨分化过程,并且HtrA1可能通过调节MGP、BMP-2来发挥作用.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维生素D3在2型糖尿病人群中的性别差异

    目的 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维生素D3水平在不同性别组中的差异.方法 按WHO1999年关于糖尿病的诊断标准诊断糖尿病.检查生化指标、甲功和人体参数等.按不同性别分组,比较不同性别组间维生素D3水平与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维生素D3与性别、糖尿病病程、T3、FT3、吸烟史呈正相关(P<0.05),男性2型糖尿病组中维生素D3与FT3有相关性(P<0.05),女性2型糖尿病组中维生素D3与T3有相关性(P<0.01).结论 维生素D3水平2型糖尿病代谢指标中存在性别差异.

    作者:梁赟;韩文菊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超导可视人流后及月经间期植入O型IUD的对比研究

    目的 分析超导可视人流后及月经间期植入O型IUD (intrauterine device,IUD)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超导可视人流后及月经间期植入O型IUD的已婚育龄妇女147例,分为观察组(74例)和对照组(73例),观察组与超导可视人流后即时放置,对照组于人流后月经间期放置,对各组进行植入后不良反应、女性性生活质量及痛经评估.结果 观察组发生带器妊娠、环器脱落、月经异常、出血分别为1、2、3、2例,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性生活质量较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痛经评分较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导可视人流后植入O型IUD与月经间期放置均安全可靠,早期放置对于落实避孕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孙美玲;李牧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346例孕晚期初产妇血压变化与年龄及心率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妊娠晚期初产妇血压变化与年龄及心率的相关性.方法 对346例不同年龄段的妊娠晚期初产妇进行动态血压及心率的观察,对比分析活动期与静息期血压变化与年龄及心率的关系.结果 随着妊娠年龄增加,高血压的发生率增高.在同一年龄阶段,随着血压的升高,心率逐渐加快,活动期血压升高组心率与血压偏低组心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血压正常组心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静息期血压升高组心率与血压偏低组及血压正常组心率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晚期血压变化与年龄及心率有一定的相关性,心率加快可促进高血压的发生发展,血压变化可作为预防并发症的一个指标.

    作者:凡秀娥;魏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早期血管内介入治疗出血性椎动脉夹层动脉瘤

    椎动脉夹层动脉瘤(vertebral artery dissecting aneurysms,VADA)常见且严重的临床症状为蛛网膜下腔出血,易发生再出血,致死致残率很高.因此对于破裂动脉瘤应积极行手术或介入治疗以避免致命的再出血[1].本文回顾分析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2007年1月至2014年5月采用血管内介入治疗的出血性椎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18例,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陈昱云;谷震;王磊;李亚捷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重复经颅磁刺激对抑郁症患者防御方式的影响

    目的 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对抑郁症患者防御方式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 将入住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医院的166例抑郁症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别编入对照组(n=83)和研究组(n=83).对照组采用抑郁症常规治疗,研究组采用重复经颅磁刺激.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防御方式问卷(DSQ),对抑郁症患者的症状改变和防御方式变化进行评估.结果 对照组和研究组治疗前后HAMD、HAMA评分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前后消极应对分、掩饰型因子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2组间比较,消极应对分、掩饰型因子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复经颅磁刺激可以改善抑郁症患者应对方式及防御方式.

    作者:雷莹;魏腊梅;陈元堂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Y”型吻合预防吻合口瘘3例报告

    肠坏死、肠破裂、肠道恶性肿瘤伴急性肠梗阻治疗较困难,在手术治疗中,术式的选择对患者的预后有较大的影响.在出现上述紧急情况下一期近端肠管单腔造瘘被认为是首选和安全的手术干预[1],但是在恢复肠道通畅性的二次手术中对术者在技术上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同时二次手术行肠肠吻合术后肠瘘的并发率为4%~16%,死亡率更是高达7%[2],因此,笔者提出“Y”型吻合预防性造瘘的方法,在一期近端造瘘的同时,远端肠管与近端肠管行端侧吻合术.在对不能行一期肠切除肠吻合的病人行“Y”型吻合预防性造瘘,3例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舒杰;王歌;王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全科医师临床技能培训中PBL教学模式的应用

    目的 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模式在全科医师临床技能培训过程中的效果及运用.方法 研究对象为参加全科医师临床技能培训医师80人,随机分为传统教学(lecture based learning,LBL)组和PBL组各40人,2组均由相同的临床技能专职教师进行综合培训,采用技能考核评分、发放问卷调查及个人深入访谈等方式对临床技能培训效果及影响因素进行综合评估,统计结果并处理相关数据.结果 PBL组分析和处理临床问题的能力有一定程度的提高(P<0.05),学习主动性有所增强(P<0.05),处理及分析病例的能力有一定提高(P<0.05),技能考核总成绩评分无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 在全科医师的临床技能培训教学过程中运用PBL教学模式效果较好,对全科医师培训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及借鉴意义.

    作者:林雁;浦玉秀;吕琳;袁莹;何晓光;孙承欢;张京晶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人工流产后合并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1例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多见于辅助生殖促排卵治疗的过程中,发病率约为20%,中、重度OHSS的发病率为1%~10%[1].而发生于自然妊娠行人工流产后少见,国内仅见李明玉报道1例[2].笔者报告1例自然妊娠人工流产后并发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病例,同时复习OHSS的相关诊治要点.

    作者:王超群;张燕萍;高然;伍荣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苯基咪唑类Pin1抑制剂的2D-QSAR研究

    目的 为苯基咪唑类化合物建立一个有效的2D-QSAR模型来预测其抑制Pin1的活性,对其抑制Pin1机理研究和发现高活性的苯基咪唑类化合物提供参考和帮助.方法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分子力学、和统计学相组合的方法,对21个具有抑制Pin1的苯基咪唑类化合物进行了二维的定量构效关系(2D-QSAR)的研究.结果 所建立的2D-QSAR模型方程的复相关系数较大(R达到0.667),具有良好的似合度.结论 苯基咪唑类化合物分子的低未占据空轨道能越小和化合物R2基团的表面积(SR2)越大对Pin1的抑制活性越有利.

    作者:宋新焕;谢惠定;陈丽君;邱开雄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慢性心力衰竭2106例药物治疗分析

    目的 分析三甲医院慢性心衰药物治疗现状.方法 回顾分析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第1次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内科住院诊断为慢性心力衰竭且心功能NYHA Ⅱ-Ⅳ级的患者2 106例.根据出院后是否按医嘱定期找相对固定的医生优化药物治疗分为规范化治疗组和非规范化治疗组,随访2组患者药物治疗及生存情况.结果 (1)住院期间维持服用药物以利尿剂、ACEI/ARB、β受体阻滞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为多;(2)出院后维持使用心衰药物中,规范化治疗组的比例高于非规范化治疗组;(3)出院后规范化治疗组预后均高于非规范化治疗组(P< 0.005).结论 (1)云南省三甲医院心衰药物治疗使用率与其他地区相仿;(2)规范化药物治疗能够改善患者心功能、降低心血管事件率、改善预后.

    作者:袁华苑;韩明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经皮椎体成形术联合内固定治疗多节段脊柱转移癌

    目的 比较单纯经皮椎体成形术和内固定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柱转移癌的疗效.方法 2007年1月至2013年12月,43例多节段脊柱转移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及内固定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术前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骨折椎节段和骨密度等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进行疗效评价,摄X线片、CT评估肿瘤复发情况.结果 全部病例随访24~ 59个月,平均34.1个月.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经皮椎体成形术组分别为(2.9±0.8)、(1.4±1.2)分,经皮内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术组分别为(0.9±0.6)、(0.4±0.6)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经皮椎体成形术组分别为(29.2±8.1)%、(14.6±8.4)%,内固定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组分别为(17.9%±4.7)%、(8.1±5.0)%.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X线片、CT提示经皮椎体成形术组肿瘤复发1例,内固定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组肿瘤复发2例.结论 对多节段脊柱转移癌,内固定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相对于单纯经皮椎体成形术能更加有效地缓解疼痛症状、恢复脊柱稳定,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张晋煜;王少云;袁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利用无创性观测指标推断食管静脉曲张程度的探索

    近年来,随着消化内镜的诊断和治疗的技术迅速发展,食管静脉曲张的准确诊断危险性小、成功率高,操作简便,并发症少等,但是,消化内镜在操作中时间长,内镜多次反复通过咽部,增加病人的痛苦,产生紧张、心里恐惧导致操作过程中病人躁动不适,影响操作并增加诊断后并发症发生.食管静脉曲张(esophageal varices,EV)大部分是由于肝炎病症导致肝硬化后肝门静脉压高的并发症.如果EV控制不好,就会导致食管大出血,食管大出血后的70% ~ 80%的患者在1~2 a内还会发生大出血,每次出血的死亡率达到25%~50%[1,2].食管静脉曲张除了采用电子胃镜和腹部B超为确诊并诊断其曲张程度外,经过多年积累得207个病例,整理回顾性分析了18项非创伤性观测指标在推断EV及其程度上的判断情况.尝试着能为临床判断EV及程度上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和预防提供参考.

    作者:王艳萍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染色体9p21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冠心病/心肌梗死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AD)及其严重临床类型心肌梗死是当今社会造成人类死亡的首要原因,其病因复杂,目前研究认为CAD是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而发病的多基因遗传病.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发现了许多与CAD相关的易感基因位点,其中染色体9p21多态性和CAD及心肌梗死相关性成为研究热点,但目前基因造成CAD高发的具体作用途径仍不清楚,对近年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刘丽丽;光雪峰;张富荣;何亮;王芳;马元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人性照护理论对中晚期胃癌化疗患者的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人性照护理论对中晚期胃癌化疔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中晚期胃癌患者9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分别有47、50例.分别对不良反应、心理状态、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随略低于对照组但未见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及观察组干预后SAS、SDS、DAS评分均有显著性下降(P<0.05),观察组干预后SAS、SDS、DAS较对照组均有显著性下降(P<0.05).观察组治疗后自觉症状、心理情绪状态、躯体功能、日常生活等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社会活动评分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人性照护理论可显著改善中晚期胃癌化疗患者焦虑、抑郁状态,并提高生活质量,是提高该类患者护理质量的良好方式.

    作者:王园园;宁琳;李小宁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5S护理模式对手术室普外科患者护理质量提升的影响

    目的 评估5S护理模式对手术室普外科患者护理质量提升的影响.方法 选择自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于铜川矿务局中心医院手术室接受外科治疗的普外科患者134例,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分别有67例.对照组术前及术后采用常规方案进行处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5S护理模式进行处理.对护理后护理质量、职业素养、护理综合评分、护理满意度及SCL-90评分.结果 对照组器械准备、巡回护士配合、仪器管理、消毒隔离质量等评分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职业素养、护理综合评分、护理满意度等较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抑郁、躯体化、焦虑及恐惧等症状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精神病性、人际关系、偏执、强迫症状、敌对等症状较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5S护理模式可提高手术室普外科患者护理质量,是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状态的重要方式.

    作者:郑艳;周亚妮;戴晓玲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人性化护理措施对于提高宫颈糜烂患者治疗效果的临床观察

    目的 分析人性化护理措施对于宫颈糜烂患者治疗效果的提高.方法 选择上海市同仁医院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宫颈糜烂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2组患者均行LEEP刀宫颈环切术治疗,观察组给予人性化护理,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比较2组应用不同护理措施后的治疗有效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为7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0%,对照组为3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护理前SAS、SD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评分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措施能够帮助提高宫颈糜烂患者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身心健康的恢复,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张文艳;张玥;高丹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胃癌阑尾转移并发急性阑尾炎1例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然而阑尾转移癌非常少见[1].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于2014年5月收治1例以发热、腹痛为主的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并穿孔患者,行手术治疗后病理证实为阑尾低分化腺癌,局部印戒细胞癌改变,结合免疫组化考虑转移癌,后患者经PET-CT检查、胃镜取材病检证实为胃癌阑尾转移并发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并穿孔,现报道如下.

    作者:寇智勇;王志强;李文亮;文政琦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术中使用右美托咪定对肺叶切除患者全麻苏醒期的影响

    目的 探讨术中使用右美托嘧定(dexmedetomidine,DEX)对开胸肺叶切除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的影响.方法 50例开胸手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A组,25例)和右美托嘧啶组(B组,25例).所有组患者以丙泊酚、瑞芬太尼等麻醉诱导及维持,B组患者于麻醉前10 min持续泵注右美托嘧啶1μg/kg (10 min)继以0.3 μg/(kg·h)至手术结束前10 min.患者呼吸恢复后带管进入术后恢复室(PACU).记录患者入室后(P1)、拔管前(P2)、拔管后(P3)、拔管后30 min (P4)、拔管后1 h(P5)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动脉血氧分压(PaO2)、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呼吸频率(f)及潮气量(TV);记录拔管前镇静躁动评分(sedation-agitation scale SAS)、苏醒时间及PACU驻留时间;记录拔管后、拔管后30 min及1 h VAS评分及芬太尼使用人次数.结果 (1)B组患者入室后、拔管前及拔管后MAP及HR均明显低于A组(P<0.05,P<0.01);(2)B组入室后BIS值明显低于A组(P<0.05);B组入室后、拔管前及拔管后TV均明显高于A组(P<0.05),入室后及拔管前f明显低于A组(P<0.05);B组患者入室后及拔管后的PaO2明显高于A组(P<0.05);(3)与A组相比,B组患者SAS评分明显降低(P<0.05);(4)B组患者拔管后及拔管后30 min的VAS评分明显低于A组(P<0.05),B组拔管后30 min及拔管后1h使用芬太尼的人数均明显低于A组(P<0.05,P<0.01).结论 右美托咪定可以明显降低开胸手术患者苏醒期血压及心率,改善苏醒期通气,减轻术后疼痛并减少术后躁动.

    作者:李治贵;董发团;张萍;魏辉明;杨云丽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265名文昌市妊娠妇女口腔健康知识及行为调查

    目的 了解文昌市妊娠妇女的口腔健康知识和行为及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文昌市人民医院妇和文昌市庆龄妇幼保健院265名产检妇女进行调查.结果 265名被调查者中,孕期口腔健康知识平均得分2.2分(总分5分),婴幼儿相关口腔健康知识2.1(总分6分).孕妇在怀孕前后每天刷牙次数均在2次以上占总人数的87.5%,而怀孕前后每天使用牙签次数都在2次以上20.0%,18.5%在怀孕前做过口腔检查,38.1%的孕妇认为口腔检查没有问题或没有必要.结论 该地区妊娠期妇女口腔健康知识和妊娠期口腔保健行为有待加强.

    作者:郑旭;王小丹;赵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奥沙利铂化疗对荧光HepG2肝癌细胞裸鼠原位移植瘤侵袭转移潜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化疗对肝癌裸鼠原位移植瘤侵袭转移潜能的影响.方法 选用稳定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HepG2人肝癌细胞株构建肝癌裸鼠原位移植模型,成瘤后实验组给予10 mg/kg奥沙利铂腹腔注射化疗,每周1次,共3次.后1次化疗后第7天,将2组裸鼠体内的残余肿瘤修剪成相同大小的瘤块再接种于新的裸鼠肝脏内.再接种后第6周,测量肿瘤大小,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肿瘤的侵袭转移情况.结果 对照组和化疗预处理组裸鼠肿瘤体积分别为(2 376.29±573.69) mm3和(1 637.23±338.68) mm3 (P<0.05).对照组裸鼠肿瘤均未发生肝脏、腹腔和肺转移,化疗预处理组裸鼠肿瘤发生肝内转移率为83.3% (P=0.015),腹腔转移率为50%(P=0.182),肺转移率为50% (P=0.182).结论 HepG2肝癌细胞在奥沙利铂化疗后生物学行为显著恶化.

    作者:熊伟;任正刚;刘珊;朱小东;张岚;沈沪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云南省教委

主办:昆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