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卡孕栓促进剖宫产术后肛门排气的观察

王萍;张春荣;王红亚

关键词:剖宫产, 卡孕栓, 肛门排气
摘要:剖宫产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对恢复正常饮食、正常泌乳、保证母婴健康有重要作用.为了促进剖宫产术后肛门排气,我们采用过许多方法,在用卡孕栓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时,意外发现卡孕栓起到促进肛门排气的作用.检索文献未发现有关这方面的报道,现报告如下.
护士进修杂志相关文献
  • 留置人工气道术后肺不张患者的护理

    人工气道是重要的抢救和治疗措施,肺不张是人工气道术后常见的并发症.由于术后继发肺部感染,分泌物增多,咳嗽反射的破坏等因素,使气道清除功能降低,分泌物潴留在管腔内以及机械通气者气道湿化的不足可导致痰栓的形成,均可阻塞支气管而导致肺不张[1].

    作者:孙明珠;王彬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脑卒中患者全程康复护理效果的比较

    目的研究全程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患侧肢体感觉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1人和对照组39人.实验组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并持续至出院后3月,于入院时、出院时和出院后3月分别行患侧肢体感觉运动功能评估;于出院后1周和出院后3月行生活质量评定.结果康复组患者患肢运动功能(A部、B部、C部、D部、G部)明显提高,生活质量亦有明显提高,统计学检验有意义(P<0.05或P<0.01),而感觉功能、关节疼痛分值(E部、F部)经检验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全程康复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脑卒中患者患肢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

    作者:梁月香;严翎;步红兵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股动脉穿刺置管术后卧床时间的研究

    目的探讨股动脉穿刺置管术后3 h以内,改变体位以改善术后排尿困难,对穿刺部位出血有无影响.方法采用改变患者卧位的方法,在护士的指导、协助下,用座位或站立位的方法,对术后任何时间,在床上排尿困难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观察两组病人排尿困难的改善情况以及护理干预是否对出血和压迫带移位有影响.结果护理干预使术后尿潴留由对照组的31.67%下降到4.17%、导尿由8.33%下降到1.67%,术后3 h以内体位的改变、压迫带移位与出血没有关系(P>0.05).结论术后3h以内改变患者的卧位以解除其排尿困难,不会因此而导致出血的发生.

    作者:先升萍;贺葵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腹部交通伤的急救与护理

    近年来,随着城市交通建设的迅猛发展,车辆引起的交通伤已成为外科创伤的主要原因.腹部交通伤病人就诊时往往病情急、重、危、难,抢救必须争分夺秒.腹部伤除做好对症处理外,护士能准确地判断伤情,与医师密切配合,快速纠正休克,术前准备,争取尽快进行手术救治,这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我院2000年1月~2005年6月共收治69例腹部交通伤的病人,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季卿;韩蔚;吴文元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无菌线绳预防血液透析过程中穿刺针眼渗血的研究

    目的探讨简便有效的预防血液透析过程中动静脉内瘘穿刺针眼渗血的方法.方法对15例(穿刺3 120次)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针处以研制的无菌线绳紧紧包绕穿刺针,并以邦迪医用创可贴覆盖,以15例患者(穿刺3 120次)作对照,常规以邦迪医用创可贴覆盖针眼,观察针眼渗血情况一年.结果两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研制无菌线绳,可简便有效的预防血液透析过程中针眼渗血,经济实惠,值得推广.

    作者:田李清;陈晰敏;申卫华;赵亚红;樊丽君;郝捷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机械通气患者的口腔护理干预现状

    机械通气性肺炎(ventilated associated pneumonia,VAP)是指机械通气48 h后,患者肺实质发生的感染[1].作为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和医院肺炎的重要类型,国外报道其发病率达9%~70%,病死率高达50%~69%.国内某医院发病率为43.1%,病死率为51.6%[2].

    作者:王荣梅;尚少梅;张海燕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肺手术后预防肺不张的护理对策

    肺不张是胸外科行肺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保持气道的通畅和胸腔的负压状态是确保肺良好膨胀状态的基本条件.术后由于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被破坏而造成肺泡不能通气和灌注,促使气道关闭,而出现肺不张.

    作者:于萍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妇科手术前口服恒康正清替代清洁灌肠的临床观察

    我科自2001年开始在妇科手术前采用口服恒康正清(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进行肠道准备观察其肠道清洁的效果及患者的耐受情况和并发症,并与肥皂水清洁灌肠的肠道准备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訾聃;文平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血管吻合术后的观察与护理

    我科1989年~2004年8月共施行血管吻合手术治疗各种疾病42例,现将护理观察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42例中男性37例,女性5例,年龄17~67岁,断指再植24例,断掌再植6例,断腕再植3例,断肢2例,游离胸脐皮瓣移植修复组织缺损6例,第2足趾再造拇指1例.吻合血管术后成功38例,成功率90%.术后出现血管危象4例.

    作者:余贵菊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专科护士现状及我院专科护理的发展

    随着社会及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世界护理进人了一个加速专业化发展的阶段,许多先进国家如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兴起了高级护理实践活动,这一世界性的崭新的护理实践活动使护理专业的职能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了很大的拓展.

    作者:陈伟菊;周佩如;王妤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计算机在供应室管理中的应用

    计算机具有精度高、速度快、记忆强、自动化强度高等特点,已广泛应用到各行各业的管理中.为了提高供应室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我院供应室在计算机技术人员的协助下,自行开发了医院供应室物品管理信息系统,经过4年的运行,我们发现了该系统具有安全性,实用性、高效性、准确性等特点,现将该系统的应用介绍如下.

    作者:叶秀菊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腹腔镜类手术配合中常见问题的探讨

    随着微创外科的迅速发展,采用腹腔镜方法进行各种外科手术比较普遍.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微创事业的发展要求手术室护士不仅要掌握过硬的操作配合技术,而且要对腔镜手术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有预见性的评估,并了解发生原因,掌握正确的处理方法.我院手术室2002~2004年对3 096例患者实行腹腔镜下手术,现将手术过程中常见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共同探讨.

    作者:邢春凤;周月辉;张龙秋;高春霞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循证护理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实施体会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之一,是公认的缺血性卒中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近期频繁发作的TIA,常是急性脑梗死的特级警报,未经治疗的TIA患者约1/3以后发展为脑梗死,约1/3继续发作,另约1/3可自行缓解[1].加强对TIA患者的护理,是提高其生活质量,延长寿命的关键.

    作者:徐萍;王轶娜;于慧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储液囊埋植引流在早产儿脑室出血中的应用与护理

    脑室内出血(IVH)是早产儿颅内出血的常见类型,重度IVH死亡率高达50%,其后遗脑积水发生率达80%[1].近年来,主张对出血后脑积水患儿进行连续腰穿放液治疗,达到阻止脑室进行性增大、避免手术治疗的目的,但存在腰穿损伤、腰穿不成功或引流量不足的问题[2].脑室腹腔分流术仍是目前主要治疗方法,但较多并发症困扰此手术的效果[3].

    作者:吴小花;车月苹;沈志鹏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前路Centaur钉板系统治疗胸腰段脊柱爆裂性骨折的护理

    目的探讨前路Centaur钉板系统治疗胸腰段脊柱爆裂性骨折的临床护理方式及特点.方法对23例利用钉板系统经前路行胸腰段脊柱爆裂伤椎次全切除、椎管减压、椎间植骨内固定病人做好心理护理,术前准备,生命体征,肢体功能的观察,管道护理,功能锻炼,出院指导等.结果23例病人随访1~3年,疗效满意.结论对前路Centaur钉板系统治疗胸腰段脊柱爆裂性骨折病人采取正确有效的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及促进病人早日康复的重要措施.

    作者:李秋兰;陈衬兴;刘景英;张淑芳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围刺烧针治疗寻常疣疗效观察

    寻常疣为临床常见皮肤疾患.多发于青少年.常见于手,足,指,(趾),头部和面部.皮损为针头至豆大灰色或正常肤色角质突起,表面粗糙或刺状,孤立,散在.部份病人有搔痒或压痛.笔者在临床中采用围刺并烧针的方法治疗寻常疣20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隆长泉;马嘉瑾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水床干预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护理体会

    呼吸暂停(Apnea)是早产儿常见的临床症状,发生率高,主要是因为早产儿呼吸中枢发育不成熟,易引起呼吸调节障碍.由于原发性呼吸暂停出现频繁,使患儿处于低氧状态,长时间的缺氧必将导致患儿呼吸衰竭,形成不可逆转损害甚至死亡.

    作者:许敬;江静;陈小蓓;吴翠蓉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结核病合并全血细胞减少患者护理体会

    结核病引起全血细胞减少在临床上较少见.除表现结核中毒症状外,还同时表现为感染、出血和贫血,增加护理难度,现将我院收治的14例患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熊玉芝;房贵菊;杨红英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实用重症监护护理

    ICU人员配置与素质要求ICU收治的病人病情危重,涉及各个专科,ICU内使用的各种监护仪器和设备,要求从事危重医学的医护人员熟练掌握,并能结合临床症状和体征综合分析.ICU工作人员的配置主要取决于ICU的规模和类型,ICU人员的组成由经过培训的医生、护士和其他相关工作人员组成.要求具备良好的医德医风和专业技术素质.

    作者:朱晓玲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强化口腔清洁措施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作用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 VAP)是机械通气治疗中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它使机械通气患者病死率上升,明显延长患者机械通气时间.VAP的发病率与口咽部的革兰氏阴性菌的定植相关.

    作者:李君歆;李然伟;高岚;昝涛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护士进修杂志

护士进修杂志

主管: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

主办: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