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自体血回输在骨科手术后的应用和管理

李晓蓉;朱月妹;陈雷;肖群;茅琼

关键词:血液回输, 骨科手术, 护理
摘要:目前,医疗用血供求矛盾十分突出,而且异体输血可能产生一些过敏反应和并发症.利用自体血回输的方法可达到节约资源,减少异体输血及不良反应的目的.骨科手术中髋、膝关节置换术,手术创伤大,术中不易止血,术后出血量相对较多.我科近一年来对38例行人工关节置换术的病人以自体血回输器进行血液回输,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护士进修杂志相关文献
  •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手术配合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是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的有效方法.经典手术是在体外循环(CPB)下进行的.近年来,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因能避免体外循环带来的一系列病理生理紊乱,减少对病人的创伤,扩大手术适应证,越来越得到心脏外科医生的关注和临床应用[1].我院2003年8月~2006年4月采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55例,收到了比较满意的临床疗效,改善了病人的生活质量.现将手术配合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杜美兰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直肠癌Miles手术围手术期护理

    直肠癌的发病率近年来有上升趋势,到目前为止,外科手术仍是治疗的首选方法,其中相当部分病人需作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Miles手术),即需作永久性腹部人工肛门,这给病人的心理、生理带来巨大创伤,围手术期的护理对直肠癌Miles手术的顺利恢复尤为重要.我院2000年5月~2006年1月共施行了262例直肠癌Miles手术,现将围手术期的护理特点报告如下.

    作者:张汝一;宋瑞娟;钟颖萍;李晶晶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上颌窦提升手术的护理配合

    上颌后牙缺失后常常会出现牙槽骨高度的不足,为种植体植入带来较大的困难.近年来我们采用上颌窦提升植骨种植技术,避免了种植体容易进入上颌窦这一难题.为了保证上颌窦提升植骨种植手术的成功,除了术前合理的设计和轻柔准确的手术操作外,种植前的充分准备、术中、术后的护理以及宣教也直接关系到终的成败.本研究总结我科2002年8月~2005年5月开展上颌窦提升植骨种植的手术配合的护理体会.

    作者:李岭;马建民;童昕;汤春波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医院陪护人员手污染状况调查及两种洗手方法效果比较

    医院感染通常是直接或间接经手传播的,这一途径比空气传播更具有危险性[1].洗手是基本、简便而能有效地控制病原体传播的方法.但在医院感染管理中,往往只强调医务人员手的清洁卫生,而忽视了对病房陪护人员手的卫生情况.为此,我院2005年11月~2006年2月对100名未经培训的陪护人员手进行了微生物学监测,并对普通肥皂流动水洗手法及0.5%洗必泰酒精直接涂手法的消毒效果进行了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罗光英;查筑红;彭再林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自体血回输在骨科手术后的应用和管理

    目前,医疗用血供求矛盾十分突出,而且异体输血可能产生一些过敏反应和并发症.利用自体血回输的方法可达到节约资源,减少异体输血及不良反应的目的.骨科手术中髋、膝关节置换术,手术创伤大,术中不易止血,术后出血量相对较多.我科近一年来对38例行人工关节置换术的病人以自体血回输器进行血液回输,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李晓蓉;朱月妹;陈雷;肖群;茅琼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大面积烧伤患者生活质量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调查分析

    烧伤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意外损伤,烧伤康复后,新生皮肤颜色的改变与瘙痒、疤痕增生挛缩所致的功能障碍和外貌的改变,给病人的生活造成极大不便,生活质量也受到很大影响.随着健康观念和医学模式的转变,生活质量(Qualitylife)已成为评价大面积烧伤病人治疗效果的研究热点.社会心理是影响大面积烧伤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而社会支持(Social support)便是社会心理的主要内容.本文通过对大面积烧伤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社会支持进行调查、分析,探讨大面积烧伤患者与社会支持的关系,更好地促进烧伤病人身心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沈华美;钱芳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美国护理信息学教育的发展现况

    美国的护理信息学教育已经发展了近30年,目前已形成了一套较完整的教育体系及良好的发展环境.我国护理信息学教育仍处于起步阶段,但由于起步较晚,需要借鉴国外的教学经验来发展.本文主要从护理信息学的定义和内容、护理信息学教育的教学层次、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对美国护理信息学教育进行介绍,具体如下.

    作者:程慧琳;李鸿艳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康复团队在脑卒中早期患者家庭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在脑卒中患者的家庭康复期间,充分发挥医护人员团体的专业经验和医患协调作用,延续医院治疗效果和医疗服务,提高照顾者的护理知识和技能,调动患者自我康复的意识和潜能,加快康复速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 通过跟踪24例脑卒中患者,把他们分成两组进行对照试验,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干预组实施康复团队护理计划,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通过患者、家属、医师、护士、物理治疗师等组成的康复团队共同执行.结果 应用康复团队护理计划进行训练的患者在肌力测定、日常生活能力及社会行为功能评定等方面的恢复情况良好,较对照组取得了更好的康复效果.结论 在家庭护理中实施康复团队护理计划,有利于为早期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提供科学的、系统的、持续的训练方法 ,调动患者的自我护理意识和潜能,提高照顾者的护理能力,使患者的机体功能和身心健康都得到大限度的恢复;相对于长期住院接受康复治疗而言,有助于减轻患者的家庭经济负担.

    作者:王晓云;崔虹;钟华荪;李远红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唇腭裂患儿全麻手术后恢复期的护理

    唇腭裂患儿全麻术后,因为手术部位是呼吸道开口处,故极易出现各种通气不畅的危险.另外患儿年纪小,生理代偿能力较弱,对全麻药物的代谢和耐受力有限,因此麻醉恢复期是并发症的高发期,医护人员此时对患儿进行严密监测,细心观察,正确的治疗和精心地护理就显得格外重要.本文总结了2000年1月~2005年12月我院全麻观察室收治的全麻术后的唇腭裂患儿436例,全部安全度过麻醉恢复期.

    作者:董雅光;金丽鸥;边捷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复发卵巢癌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本文通过研究复发性卵巢癌病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以期提高临床医护人员对这种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重视,及时消除其不良情绪,改善其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作者:李秀杰;郭玉林;李变梅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多普勒引导下痔动脉结扎治疗痔疮的护理配合

    痔疮是常见病,患了痔疮易反复发作给患者造成很大痛苦,影响生活质量.1995年日本Morinaga等报道采用一种新方法(DGHAL)治疗痔疮,该方法用一种特制的带有多普勒探头的肛门镜识别痔动脉,缝扎痔动脉治疗痔疮,取得很好的效果[1].我院2005年4月~8月以来使用该技术治疗痔疮患者22例,收到满意效果.现将护理配合介绍如下.

    作者:李承惠;秦澎湃;于永革;乔东红;李明香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护士长在临床护理安全管理中的作用

    目的 通过护士长在临床护理管理中所起的作用,达到护理安全,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方法 完善各项护理制度,通过患者知情同意书和输液巡视卡,进行护理人员职业道德教育,法律知识培训.结果 通过培训,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法律观念得到提高,两年来无护理纠纷,达到了零投诉.结论 护士长规范化的管理是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护理安全的关键.

    作者:王克华;佟丽芳;张全英;张桂华;麻薇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儿童寰枢椎旋转半脱位牵引治疗的护理

    寰枢椎旋转半脱位是儿童时期特有疾病.上呼吸道感染是常见发病诱因,头颈部的轻微外伤是常见病因,上颈椎发育畸形或后天性疾病(如寰枢椎嗜酸细胞肉芽肿、结核等)尽管很少见,但一旦发病则症状较重,常产生神经压迫症状甚至危及生命[1,2].本病肯定有效的治疗方法是绝对卧床、持续枕颌吊带牵引.

    作者:代少君;董秀丽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一次性引流袋保护帽在留置胃管病人中的巧用

    临床上对于昏迷、吞咽困难、手术后置入造瘘管等不能经口进食的病人以及拒食者,一般通过胃管供给营养丰富的流质饮食,保证病人摄入足够的蛋白质和热量.胃管末端的固定与清洁也是护理操作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对于胃管末端反折后外包无菌纱布以夹子固定有一定的弊端.临床上,我们巧用一次性引流袋上的保护帽,对胃管末端的处理方法进行了改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顾俭花;姜海鹰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科学配置护理人力资源中的问题与对策

    目的 探讨当前医院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寻求合理的对策,以保证护理服务的质量,提高医院的综合竞争实力.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分析近5年来医院护理人力资源的配置状况.结果 目前医院护理人力资源相对缺乏;护理梯队结构不够合理,骨干队伍学历偏低;护理人力资源缺乏与浪费现象并存;重使用,轻培养,护理人力资源的工作效率低下.结论 护理人力资源是医院卫生技术力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条件.护理人力资源的科学配置,是护理质量与服务的基本保证,是医院合理投入护理人力成本的科学依据.

    作者:许燕玲;曹建文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芬必得不同时点给药对α-1b干扰素发热时间的影响

    基因工程α1b干扰素是临床上应用广的抗病毒药物,也是目前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具有确切和长期疗效的药物之一,但由于该药在使用过程中常引起较多的不良反应,特别是发热反应更为常见,患者往往因首剂的发热反应而中止抗病毒治疗,给患者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及机体影响.长期大量的临床实践证实,不同类型、不同剂量的干扰素治疗期间,发热开始时间、高热持续时间、退热时间存在着很大差异,并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我们已经研究了临床上常用的α1b干扰素不同剂量状态下,体温波动情况,从中寻找了发热的规律[1].

    作者:刘国华;龚钰清;熊晓美;叶宝霞;张咏红;白红霞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微创非体外循环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护理

    目的 探讨微创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16例经微创非体外循环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病例顺利度过围手术期,术后恢复快,无一例死亡.结论 术前护理重在消除病人的焦虑;术后护理重在对可能发生的并发症进行有针对性的观察并进行治疗性护理.从而达到高质量的护理配合.

    作者:唐梦琳;龚仁蓉;曾玲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食管癌术后并发幽门梗阻的护理

    食管癌切除术后并发幽门梗阻是一种发生率不高,但预后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率为0.53%~1.82%[1],虽然少见,但如不及时处理,将造成严重后果.此并发症大多与手术操作不当有关,只有通过再次手术才能查清问题所在,给予适当处理,同时在治疗护理上要采取积极有效措施.1995年1月~2006年3月,我科共发生12例,经再次手术,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孙晓文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工作量分析法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在护理管理工作中除了对护士工作进行定性分析外,还需要做细致的定量分析,才能够全面掌握护理工作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做到优化资源,合理配置,减少人力资源投入,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满足现代护理需要.我们在2004~2005年期间对我院颌面外科三个病区的护理工作量进行了统计分析,从中发现了一些平时不被注意的问题并提出了整改措施,现总结如下.

    作者:李秀娥;李文秀;杨悦;尹丽娜;梁瑞芬;苏丽华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门诊应用硝酸酯类药物病人的护理

    目的 探讨门诊应用硝酸酯类药物病人的护理,提高用药安全性.方法 对门诊应用硝酸酯类药物的病人进行用药前评估,用药中加强观察,整个用药过程贯穿健康教育.结果 患者对硝酸酯类药物的认知程度有了显著提高,能积极配合用药,提高了用药安全性.结论 针对门诊应用硝酸酯类药物病人施行全过程护理,对提高用药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丹;李冰;程纪文;吕振荣 刊期: 2006年第11期

护士进修杂志

护士进修杂志

主管: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

主办: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