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边境缅甸女性性工作者高危性行为与使用甲基氨非他明(ATS)现况调查

朵林;刘济;罗志;李彩风;姜荻;常杏林;李双花;张煜;杨佳;张苗云

关键词:缅甸, 女性性工作者, 甲基氨非他明(ATS), 高危性行为
摘要:目的 了解边境缅甸女性性工作者新型毒品使用及与HIV相关高危性行为基本情况,为下一阶段中缅跨境综合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2年3月,由缅甸外展人员在边境缅甸某城市调查所有110名缅籍女性性工作者,其中承认使用ATS为调查对象,共调查22人.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上月ATS使用情况与高危性行为等,同时尿检ATS.SPSS117.0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2人中1周使用ATS超过4次占45.5%,上月ATS药效期内接客人数(11.7±4.5)人( 23.4%);31.8%药效期内与固定性伴、28.6%与嫖客发生性关系时不使用安全套.结论 边境地区缅甸女性性工作者ATS滥用情况普遍,ATS使用后存在与固定性伴和嫖客不使用安全套的高危行为,应重视跨境合作,应对边境女性性工作者ATS使用后无保护高危性行为进行干预.
皮肤病与性病杂志相关文献
  • 地奈德乳膏联合薇诺娜柔润保湿霜治疗慢性湿疹疗效观察

    湿疹是一种复发性、瘙痒性、皮疹多形性的慢性皮肤病.皮肤脂质合成减少,角质层含水量降低,屏障功能破坏是其反复发病的重要因素,改善病情预防复发是治疗该病的难点.临床研究证实,医学护肤品对湿疹等皮肤病有一定辅助治疗作用[1].笔者于2010年10月至2011年12月采用地奈德乳膏联合薇诺娜柔润保湿霜治疗慢性湿疹,使该病的疗效得到明显提高,结果报告如下:内

    作者:徐学武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孟鲁司特联合依匹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

    慢性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瘙痒性皮肤病,病因复杂,治疗较为困难.笔者于2012年2月至2013年3月使用孟鲁司特联合依匹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患者60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来自本院皮肤科门诊,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男31例,女29例,年龄(18~ 63)岁,平均32.1岁,病程3个月~7年,平均2.2年;对照组58例,男30例,女28例,年龄(16 ~ 65)岁,平均31.8岁, 病程3个月~ 7年, 平均2.1年.

    作者:袁永贵;凌丽芬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皮肤性病专科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是指当实验人员操作具有感染性的微生物,为防止实验人员感染及感染因素外泄而导致环境危害所采取的一系列防护和管理措施,目的是保护实验室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态环境[1].近年来,随着禽流感、疯牛病、艾滋病、SARS、甲流等疾病的出现和蔓延,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新加坡、我国台湾以及北京的实验室相继发生的病毒泄漏造成工作人员感染的事件,使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管理隐患变成了现实损害[2].

    作者:景海霞;王震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扁平疣65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索扁平疣治疗的好方法.方法 治疗组65例,盐酸左旋咪唑+中药口服,配合中药外洗+ɑ-2b干扰素乳膏外涂;对照组38例,给予盐酸左旋咪唑口服,外涂ɑ-2b干扰素乳膏.结果 治疗组治愈36 例,显效21例,有效6例,无效2 例,对照组治愈9例,显效11例,有效13例,无效5例,治疗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 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均P<0.05).结论 中西药结合治疗扁平疣,中西互补,标本兼治,治愈率高,副作用小,有较好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王爱东;牛红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淋巴管型孢子丝菌病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男 53岁,因右手外伤后反复溃疡伴结节半年于2011年12月来我院就诊,患者于半年前右手背外伤后逐渐出现局部溃疡,当地诊断为外伤感染,给予抗感染治疗(具体药物不详),无明显效果,皮损面积逐渐增大呈浸润性生长,同时右手臂从手背皮损处至右腋下逐渐出现多处同形溃疡以及结节,伴右手轻微肿痛.患者自患病以来无明显畏寒发热等症状,既往体健,无传染病史及系统病史.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

    作者:李娜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白癜风治疗进展

    本文对近年来有关白癜风治疗的新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夏飞;邵现周;王西京;李立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穿通性毛囊炎1例

    穿通性毛囊炎是一类真皮内成分经表皮排出的穿通性疾病,本病多由于作用于毛囊的原发性刺激所引起,产生毛囊漏斗异常角化,毛干滞留在毛囊内,卷曲的毛发产生机械性刺激,引起毛囊壁破裂.70年代初常见报道,但之后几乎再未见报道[1].现将我科收集到1例报道如下.

    作者:成琼辉;张道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的护理体会

    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drug hypersensitivity syndrome.DHS )是一种伴随着药物的严重不良反应.是以全身广泛出皮疹,发热,淋巴结增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及肝、肾损害等多器官受累为特征的一种全身反应综合征.磺胺类药物、别嘌呤醇和抗惊厥类药物是常引起DHS的药物.是一种严重的药物反应,皮疹开始时多表现为轻型药疹,但大多数病人很快向重症转化[1].护理作为临床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减轻患者的痛苦、改善患者病情、配合治疗和提高治疗效果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现将临床治疗中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丁雯;周金玲;吴先林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白癜风55例治疗体会

    白癜风属于临床常见色素脱失性疾病,对人体的美观及心理健康产生影响.对于该病的发病机制,普遍认为发挥主要作用的是人体自身的免疫因素,而有研究也发现该病患者中皮损部分含有CD8+、CD4+、T淋巴细胞等异常表达,这些可能参与到了白癜风的发病机理中,而这也为采用免疫调节剂来治疗该病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1].为了探究白癜风的临床治疗方法及疗效,我院针对55例白癜风患者进行了研究,现将相关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尹玉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218例慢性湿疹疗效观察

    慢性湿疹是临床常见的难治性皮肤病,尚缺乏特效药物治疗.2011年3月以来,笔者对本中心皮肤科门诊就诊的慢性湿疹病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缪仕栋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新视野、新平台、新模式-皮肤镜在皮肤性病诊治中应用体会和展望

    皮肤病是形态学为基础的临床学科,皮肤科医生对皮肤病的诊断是建立在对患者的病史和体征(各种原发皮损和继发皮损)的认识基础上.对临床表现不典型或不清楚的皮损,要通过刮取鳞屑做真菌直接镜检或手术取病变组织(活检)做皮肤的病理学检查,在门诊诊疗的过程中,医生需询问和记录病历、开处方、其它诊疗方案(活检、美容治疗等),特殊患者由医生根据需要对皮损拍照,由患者拿到处方签取药或接受相应治疗,将病例自己保管下次复诊时带来.

    作者:冉玉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洁悠神辅助治疗泛发型葡萄球菌烫伤样综合征1例

    葡萄球菌烫伤样综合征(SSSS)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的表皮剥脱毒素引起的一种全身皮肤出现泛发性红斑、松弛大疱及表皮剥脱的急性感染性疾病,早期系统、足量使用敏感抗生素的治疗以及外用药物的使用对本病的转归极为重要.2013年10月20日-10月26日我科应用洁悠神辅助治疗1例泛发型SSSS幼儿,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文仓;苏顺琴;石定凤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二期妊娠梅毒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女,23岁,孕25周,双手掌、足底红斑2月,肛周斑块1月于2012年11月22日到我院就诊.患者2月前无明显诱因于双手掌、足底出现散在分布红斑,无自觉症状,未在意,后皮疹渐增多,近1个月来肛周出现多个赘生物,自觉潮湿,有渗液,增大明显,部分融合成斑块.为进一步明确诊断即到我科就诊.在病程中患者无发热、肌肉、骨骼、头痛等病史,精神、饮食、睡眠尚可.患者发病前否认肛周、外阴破溃史、不洁性交史及输血史.患者丈夫未有不适.

    作者:苏顺琴;李文仓;石定凤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驱虫斑鸠菊注射液局封联合卤米松乳膏治疗白癜风疗效观察

    笔者2008年8月-2012年8月年应用驱虫斑鸠菊注射液(安徽金太阳药业有限公司)皮损内散在点状注射联合外用卤米松乳膏(澳能乳膏,香港澳美制药有限公司)治疗头颈部白癜风,取得较为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大雷;曹冰青;孔岩;郝伟丽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局封和冷冻治疗瘢痕疙瘩疗效比较

    目的 筛选适合基层医院开展的治疗瘢痕疙瘩较优方法.方法 将245例瘢痕疙瘩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分别采用得宝松加2%利多卡因局部封闭治疗和冷冻治疗.结果 123例局部封闭组有效率(治愈+显效)81.3%;122例冷冻组有效率47.5%.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 得宝松加2%利多卡因局部封闭治疗瘢痕疙瘩优于冷冻疗法.

    作者:杨宝甲;王淑香;叶婷婷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云南省2007-2012年麻风流行状况及防治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近年云南省麻风流行特征,探索有效的麻风防治措施,为麻风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7-2012年全省新发现麻风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新发现麻风1 939例,儿童病例55例,儿童病例占2.84%,男女之比为2.25:1,发病人群以青壮年为主,发现率分别为0.76/10万、0.88/10万、0.87/10万、0.61/10万、0.62/10万、0.50/10万,平均发现率0.70/10万;平均延迟期为2.4年;平均Ⅱ级畸残率21.45%;发现方式以门诊发现和报病为主,占63.1%.结论 云南省麻风流行总体呈下降趋势,但防治任务依然艰巨,麻风在云南省仍然是较为突出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为达到消除麻风危害的目标,仍需要持续多年的不懈努力.

    作者:李庆生;熊立;张柱明;周玉祥;何珺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麻风病复杂性足底溃疡患者的手术护理与心理分析

    目的 探讨麻风复杂性足底溃疡患者的手术及有效护理措施.方法 对2006年1月-2012年12月的211例麻风足底复杂性溃疡患者的手术护理与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通过心理护理、手术护理、术后功能锻炼指导等措施,可减轻麻风畸残者的痛苦,改善患者机体功能,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结论 对麻风溃疡患者实施手术等护理工作,能够切实提高麻风患者的康复水平与生存质量.

    作者:张位惠;刘绍荣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案例教学在皮肤性病学见习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信息技术环境下案例教学法在皮肤性病学见习教学中的意义.方法 在皮肤性病学见习教学中,将学生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案例教学法组,共123人;另一组为传统教学方法组,共124人.两组为同一老师带教.将采用案例教学法的小组与采用传统讲授法(LBL)教学的小组进行对比性研究.结果 在见习结束时,案例教学组与传统教学组考试成绩相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案例教学组进行问卷调查中,案例教学组学生认为案例教学模式对巩固理论知识、训练临床思维、培养自学能力、提高学习兴趣、拓展创造思维、自主学习及处理病人上有较明显的帮助.结论 案例教学法能提高皮肤性病学见习同学的学习成绩和临床技能,对培养皮肤科人才有一定意义.

    作者:姜福琼;毕云凤;周晓鸿;王文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更昔洛韦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病毒性皮肤病, 易遗留疱疹后遗神经痛, 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 尤其是老年人其发病率和后遗神经痛发生率都较高[1].所以治疗时机及治疗方法的把握,对于本病的恢复及预后将会产生很重要的影响,我科在治疗本病方面有了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书忠;王忠芬;尹逊国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姚安县HIV/AIDS死亡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目的 通过对姚安县HIV/AIDS病例死亡情况的回顾性分析,了解与AIDS相关死亡病例和非AIDS死亡病例的分布情况,以改进防治措施,降低AIDS病例的死亡率.方法 对姚安县2004年-2012年艾滋病疫情数据库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累计确认HIV/AIDS病例161例,男性占53.4%,女性占46.6%;死亡23例,死亡率14.3%,其中男性占60.9%(14例),女性占39.1%(9例);HIV感染者在不同的性别,年龄、民族、职业、文化程度、感染途径等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3例死亡病例中,确诊后1年内死亡的占34.8%,超过5年以上死亡的占34.8%;累计确认HIV/AIDS病例中订正为AIDS的病例38例,死亡率为13.2%(5例);参加抗病毒治疗的占总感染人数的42.9%(69例),死亡率14.5%(10例);主要的死亡原因为艾滋病相关综合征的占43.5%(10人),吸毒过量死亡占26.1%(6人),死于心脏病占8.7%(2人),其他死亡占21.7%(车祸、自杀、妊娠、醉酒、外伤各死亡1人);说明AIDS本身并不是HIV感染者的唯一死因[1];年死亡率由2004年的25.0升高到2012年的33.3%;参加抗病毒治疗死亡10人,占死亡构成比43.5%,未参加抗病毒治疗13人,占死亡构成比56.5%,死因为艾滋病相关综合征的10例病人中,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死亡4例,占40%,接受抗病毒治疗的6例,占60%.结论 说明姚安县早期发现的HIV/AIDS病例大部分已经进入发病期,抗病毒治疗病人的服药治疗较晚,病人的服药依从性较差,为提高HIV/AIDS病例的生存年限及存活率,做好早期诊断、加强感染者的流调、随访和及时治疗、提高病人的服药依从性教育是关键.

    作者:李筱娴;白光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皮肤病与性病杂志

皮肤病与性病杂志

主管:昆明报业传媒集团

主办:昆明报业传媒集团 中华医学会昆明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