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湖北赤壁地区296例儿童头癣临床及病原菌分析

周敬;雷玲;谢平忠;石玉

关键词:头癣, 皮肤癣菌, 儿童, 病原菌分析
摘要:目的 了解鄂南赤壁地区儿童头癣近12年的病原菌分布情况.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01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皮肤科门诊及住院的儿童头癣患者进行分析.结果 296例儿童头癣,男140例,女156例;年龄3月~14岁;主要病原菌为紫色毛癣菌129株(43.58%)、犬小孢子菌122株(41.22%)、须癣毛癣菌19株(6.42%).结论 鄂南赤壁地区儿童头癣的病原菌主要为紫色毛癣菌和犬小孢子菌;紫色毛癣菌的构成随年龄增长有增高趋势.
皮肤病与性病杂志相关文献
  • 案例教学在皮肤性病学见习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信息技术环境下案例教学法在皮肤性病学见习教学中的意义.方法 在皮肤性病学见习教学中,将学生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案例教学法组,共123人;另一组为传统教学方法组,共124人.两组为同一老师带教.将采用案例教学法的小组与采用传统讲授法(LBL)教学的小组进行对比性研究.结果 在见习结束时,案例教学组与传统教学组考试成绩相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案例教学组进行问卷调查中,案例教学组学生认为案例教学模式对巩固理论知识、训练临床思维、培养自学能力、提高学习兴趣、拓展创造思维、自主学习及处理病人上有较明显的帮助.结论 案例教学法能提高皮肤性病学见习同学的学习成绩和临床技能,对培养皮肤科人才有一定意义.

    作者:姜福琼;毕云凤;周晓鸿;王文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218例慢性湿疹疗效观察

    慢性湿疹是临床常见的难治性皮肤病,尚缺乏特效药物治疗.2011年3月以来,笔者对本中心皮肤科门诊就诊的慢性湿疹病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缪仕栋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二期妊娠梅毒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女,23岁,孕25周,双手掌、足底红斑2月,肛周斑块1月于2012年11月22日到我院就诊.患者2月前无明显诱因于双手掌、足底出现散在分布红斑,无自觉症状,未在意,后皮疹渐增多,近1个月来肛周出现多个赘生物,自觉潮湿,有渗液,增大明显,部分融合成斑块.为进一步明确诊断即到我科就诊.在病程中患者无发热、肌肉、骨骼、头痛等病史,精神、饮食、睡眠尚可.患者发病前否认肛周、外阴破溃史、不洁性交史及输血史.患者丈夫未有不适.

    作者:苏顺琴;李文仓;石定凤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穿通性毛囊炎1例

    穿通性毛囊炎是一类真皮内成分经表皮排出的穿通性疾病,本病多由于作用于毛囊的原发性刺激所引起,产生毛囊漏斗异常角化,毛干滞留在毛囊内,卷曲的毛发产生机械性刺激,引起毛囊壁破裂.70年代初常见报道,但之后几乎再未见报道[1].现将我科收集到1例报道如下.

    作者:成琼辉;张道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皮肤性病专科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是指当实验人员操作具有感染性的微生物,为防止实验人员感染及感染因素外泄而导致环境危害所采取的一系列防护和管理措施,目的是保护实验室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态环境[1].近年来,随着禽流感、疯牛病、艾滋病、SARS、甲流等疾病的出现和蔓延,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新加坡、我国台湾以及北京的实验室相继发生的病毒泄漏造成工作人员感染的事件,使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管理隐患变成了现实损害[2].

    作者:景海霞;王震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湖北赤壁地区296例儿童头癣临床及病原菌分析

    目的 了解鄂南赤壁地区儿童头癣近12年的病原菌分布情况.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01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皮肤科门诊及住院的儿童头癣患者进行分析.结果 296例儿童头癣,男140例,女156例;年龄3月~14岁;主要病原菌为紫色毛癣菌129株(43.58%)、犬小孢子菌122株(41.22%)、须癣毛癣菌19株(6.42%).结论 鄂南赤壁地区儿童头癣的病原菌主要为紫色毛癣菌和犬小孢子菌;紫色毛癣菌的构成随年龄增长有增高趋势.

    作者:周敬;雷玲;谢平忠;石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白癜风55例治疗体会

    白癜风属于临床常见色素脱失性疾病,对人体的美观及心理健康产生影响.对于该病的发病机制,普遍认为发挥主要作用的是人体自身的免疫因素,而有研究也发现该病患者中皮损部分含有CD8+、CD4+、T淋巴细胞等异常表达,这些可能参与到了白癜风的发病机理中,而这也为采用免疫调节剂来治疗该病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1].为了探究白癜风的临床治疗方法及疗效,我院针对55例白癜风患者进行了研究,现将相关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尹玉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1例种痘水疱病样皮肤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护理

    种痘水疱病样皮肤T细胞淋巴瘤(hydroa vacciniforme-like cutaneous T cell lymphoma )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少见的皮肤T细胞淋巴瘤,儿童多见.皮损部位以颜面和四肢皮肤曝光部位为主[1],也可累及躯干和臀部等非曝光部位,目前暂定为结外NK/T细胞淋巴瘤[2].皮损呈多型性,可表现为水肿性红斑、水疱、溃疡和残毁性疤痕.可伴有发热、淋巴结病和肝脾肿大等全身症状,发病与EB病毒感染有关.有明显的季节性,冬季轻夏季重.本病预后差,2年生存率为36%[1].我科住院部于2012年2月14日收治1例种痘水疱病样皮肤T细胞淋巴瘤患者,经过精心治疗护理,好转出院.现将护理体会做一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付甜甜;徐玉梅;周晓鸿;张佩莲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麻风合并HIV感染2例报告

    1 病例资料贺某某,男,出生于1971年7月12日,傣族,农民,已婚,文盲,耿马孟定镇人,2009年7月9日诊断为麻风病,同时皮防科医生怀疑他有艾滋病.建议他到医院抽血做HIV化验(因2001年以前的皮防科医生兼搞性病和艾滋病),经化验后确诊为HIV阳性.体检:,身高:168cm,体重60K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体温36℃,脉搏:70次/min,呼吸:17次/min,血压130/1104mmHg神志清晰,面容与表情安静,体位自主,步态稳定,查体合作,实验室查抗酸杆菌阳性,LL型麻风,2009年7月9日开始抗麻风联合化疗.2012年12月31日死亡.死前1个月体重为43Kg.

    作者:张柱明;杜银花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淋巴管型孢子丝菌病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男 53岁,因右手外伤后反复溃疡伴结节半年于2011年12月来我院就诊,患者于半年前右手背外伤后逐渐出现局部溃疡,当地诊断为外伤感染,给予抗感染治疗(具体药物不详),无明显效果,皮损面积逐渐增大呈浸润性生长,同时右手臂从手背皮损处至右腋下逐渐出现多处同形溃疡以及结节,伴右手轻微肿痛.患者自患病以来无明显畏寒发热等症状,既往体健,无传染病史及系统病史.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

    作者:李娜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37例HIV不确定结果随访观察及WB带型分析

    目的 分析HIV抗体不确定者的WB带型,监测和了解我区HIV不确定人群WB带型的变化特征,预示HIV感染的意义.方法 对本辖区内2007年1月-2012年12月报告的HIV抗体不确定WB带型进行统计分析,观察HIV抗体的发展和变化.结果 37例HIV抗体不确定者的WB带型中(共计58条次),出现p24带型29例,占总病例的78.37%(29/37),占总条带数的55.77%(29/52);其次是带型gp160和op66,分别出现11条次和5条次,各占总条带数21.15%(11/52)和9.62%(5/52).各带型之间R×C表计数资料假设检验,p24带型出现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59,P<0.01).3个月后追踪检测共计15例,HIV抗体由不确定转变为阳性4例,阳转率为26.67%(4/15).结论 在进行抗HIV筛查后,再进行HIV-1抗原的检测,尤其是在我区献血员的筛查中,对缩短HIV感染检测的窗口期,对控制HIV经血传播意义十分重大;env类不确定预示HIV感染的意义较大,特别是gp160+p24.

    作者:朱荣华;向信春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孟鲁司特联合依匹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

    慢性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瘙痒性皮肤病,病因复杂,治疗较为困难.笔者于2012年2月至2013年3月使用孟鲁司特联合依匹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患者60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来自本院皮肤科门诊,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男31例,女29例,年龄(18~ 63)岁,平均32.1岁,病程3个月~7年,平均2.2年;对照组58例,男30例,女28例,年龄(16 ~ 65)岁,平均31.8岁, 病程3个月~ 7年, 平均2.1年.

    作者:袁永贵;凌丽芬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驱虫斑鸠菊注射液局封联合卤米松乳膏治疗白癜风疗效观察

    笔者2008年8月-2012年8月年应用驱虫斑鸠菊注射液(安徽金太阳药业有限公司)皮损内散在点状注射联合外用卤米松乳膏(澳能乳膏,香港澳美制药有限公司)治疗头颈部白癜风,取得较为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大雷;曹冰青;孔岩;郝伟丽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红蓝光联合他克莫司软膏治疗面部脂溢性皮炎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红蓝光联合0.03%他克莫司软膏治疗面部脂溢性皮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入选的86例面部脂溢性皮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3 例,每周光疗2次,红光与蓝光交替进行,同时给予外用0.03%他克莫司软膏,2次/d;对照组43例,仅外用0.03%他克莫司软膏,2次/d.两组均治疗4周后判定疗效,并随访2月,观察复发率.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和复发率分别为92.50%和10.71%,对照组有效率和复发率分别为73.17%和39.13%,有效率和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 (P均<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红蓝光联合0.03%他克莫司软膏治疗面部脂溢性皮炎安全,有效,复发率低.

    作者:王相华;赵林栋;张金凤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红光配合药物治疗囊肿性痤疮疗效观察

    囊肿性痤疮是痤疮中较为严重的类型之一,发生于面部的囊肿性痤疮常难以治愈,易复发及遗留疤痕,严重影响美观,为临床常见的美容问题.2010年2月-2013年5月采用红光结合药物治疗囊肿性痤疮,取得满意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邹晓辉;梁俊琴;普雄明;罗东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洁悠神辅助治疗泛发型葡萄球菌烫伤样综合征1例

    葡萄球菌烫伤样综合征(SSSS)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的表皮剥脱毒素引起的一种全身皮肤出现泛发性红斑、松弛大疱及表皮剥脱的急性感染性疾病,早期系统、足量使用敏感抗生素的治疗以及外用药物的使用对本病的转归极为重要.2013年10月20日-10月26日我科应用洁悠神辅助治疗1例泛发型SSSS幼儿,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文仓;苏顺琴;石定凤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扁平疣65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索扁平疣治疗的好方法.方法 治疗组65例,盐酸左旋咪唑+中药口服,配合中药外洗+ɑ-2b干扰素乳膏外涂;对照组38例,给予盐酸左旋咪唑口服,外涂ɑ-2b干扰素乳膏.结果 治疗组治愈36 例,显效21例,有效6例,无效2 例,对照组治愈9例,显效11例,有效13例,无效5例,治疗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 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均P<0.05).结论 中西药结合治疗扁平疣,中西互补,标本兼治,治愈率高,副作用小,有较好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王爱东;牛红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白癜风治疗进展

    本文对近年来有关白癜风治疗的新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夏飞;邵现周;王西京;李立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薇诺娜医学护肤品联合倒膜治疗寻常痤疮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薇诺娜医学护肤品清痘系列联合倒膜治疗轻中度痤疮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2年10月门诊就诊的按痤疮pilsbury分类属轻中度痤疮患者,应用薇诺娜医学护肤品清痘系列联合倒膜治疗80例.结果 总有效率为83.8%,治疗时及治疗后无不良反应.结论 薇诺娜清痘系列联合倒膜治疗痤疮疗效高、安全、无痛苦、患者依从性高.

    作者:左川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云南省2007-2012年麻风流行状况及防治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近年云南省麻风流行特征,探索有效的麻风防治措施,为麻风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7-2012年全省新发现麻风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新发现麻风1 939例,儿童病例55例,儿童病例占2.84%,男女之比为2.25:1,发病人群以青壮年为主,发现率分别为0.76/10万、0.88/10万、0.87/10万、0.61/10万、0.62/10万、0.50/10万,平均发现率0.70/10万;平均延迟期为2.4年;平均Ⅱ级畸残率21.45%;发现方式以门诊发现和报病为主,占63.1%.结论 云南省麻风流行总体呈下降趋势,但防治任务依然艰巨,麻风在云南省仍然是较为突出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为达到消除麻风危害的目标,仍需要持续多年的不懈努力.

    作者:李庆生;熊立;张柱明;周玉祥;何珺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皮肤病与性病杂志

皮肤病与性病杂志

主管:昆明报业传媒集团

主办:昆明报业传媒集团 中华医学会昆明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