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药酒剂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Meta分析

杨亮;张岩;朴春梅;周训蓉

关键词:类风湿性关节炎, 中药酒剂,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摘要:目的:评价中药酒剂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数据库检索文献,运用随机对照试验评估表对文献进行评估,采用改良Jadad质量评分表对文献进行评价,用RevMan 5.2.5软件包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有7篇RCTs共计1080例患者满足纳入标准,对于不同干预方式总有效率OR=9.66,95% CI(6.01,15.54);Z=9.35(P<0.00001);对于治疗前后ESR改善的比较,MD=18.63,95% CI(16.01,21.25);Z=13.94(P <0.00001),且在纳入研究的7篇文献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表明中药酒剂相对于西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结论:现有临床证据表明,中药酒剂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有效.但系统评价纳入的RCT均属低质量文献,其疗效须进一步开展大规模的高质量临床试验研究来验证.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固本舒喘颗粒急性毒性研究

    目的:研究固本舒喘颗粒对实验小鼠的急性毒性,初步探索其毒性靶器官.方法:以大剂量药液灌胃,24h内给药3次,给药后连续观察7天.详细记录小鼠体重、基本状态、活动、饮食、大便、小便、毛色、分泌物及死亡等情况.结果:所有动物无死亡,也无明显中毒反应,测得固本舒喘颗粒大试验药物剂量为206.4g·kg-1,为成人患者拟用量的206.4倍.结论:固本舒喘颗粒对实验小鼠无明显急性毒性作用.

    作者:王文佳;石玉城;欧江琴;张国伦;冯果;田维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电针介入时间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大脑保护作用的研究

    目的:观察电针在不同介入时间点对大鼠脑缺血治疗14d后神经功能缺损状况和缺血半暗带细胞凋亡的变化,探讨电针在对脑缺血治疗中的佳介入时间窗.方法:采用SD大鼠不开颅可逆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模型,分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缺血组和电钎组(按缺血后开始电针治疗的时间分6h、24h、72h、7d四个电针亚组).治疗至第14d后进行神经功能评分(mNSS)并检测缺血半暗带细胞凋亡数.结果:电针能够促进大鼠神经功能的恢复,减少细胞凋亡数量,总体以6h电针亚组差异为显著(P<0.05),24h电针亚组次之.结论:电针治疗可能是通过对缺血半暗带神经元的保护作用以降低细胞凋亡数量,从而促进大鼠神经功能的恢复.且在脑缺血不同时期开展电针治疗均有一定疗效,急性期开展治疗效果尤佳.

    作者:寇云芳;蔡恩丽;张祎;武煜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四君子汤合真武汤加味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ET、CGRP的影响

    目的:观察四君子汤合真武汤加味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血浆内皮素(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0例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均给予利尿剂、强心剂、扩血管药、抑制心室重塑药等治疗.治疗组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四君子汤合真武汤加味.7d为1个疗程,2组均连续治疗2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心功能分级;治疗前后测定左室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每搏输出量(SV)和每分钟心排出量(C0)等心功能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心功能均改善,治疗组LVEF、LVEDd、SV以及CO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血浆ET含量均明显降低、CGRP含量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更优于对照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四君子汤合真武汤加味能显著改善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提高活动耐量、降低ET、升高CGRP,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顾广富;卞震炯;陈旭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垂体发育异常矮小症患儿生长激素治疗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垂体、颅脑发育异常矮小症患儿使用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替代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01月至2013年04月在本院小儿内分泌科门诊确诊为垂体异常导致GH缺乏症的矮小症患儿49名为研究对象.分别对使用rh-GH及未使用rh-GH治疗患儿临床资料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为33名,女性为16名.其中使用rh-GH治疗患儿男性16名为A组,未治疗17名为B组;使用rh-GH治疗患儿女性8名为C组,未治疗8名为D组.分别监测患儿身高标准分值(HtSDS)、年龄与骨龄比值(CA/BA)、3个月生长速率(△h).结果:四组HtSDS、CA/BA的P值>0.05,无显著差异.其中A、C组患儿为应用rh-GH治疗组的P值<0.05,有显著差异,治疗有效.结论:采用国产rh-GH替代治疗,有显著促身高增长作用.建议垂体发育不良患儿尽早诊断,尽早治疗,从而改善患儿终的身高.

    作者:杨莹;靳蓉;张景荣;刘毓;高爱民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引起骨科手术切口感染潜在因素及预防措施探讨

    目的:研究引起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我院自2010年以来进行的3763例骨科手术患者中发生感染的52例患者进行分析研究,找出引起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的潜在因素,并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结果:患者年龄、切口类型、是否有糖尿病、手术类型及部位、手术的时间、手术地点、是否是接台手术、有无参观人员、术前是否给予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是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的潜在风险因素.结论:骨科手术切口感染因素众多,在术前、术中及术后应注意对这些因素加以预防,尽量避免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

    作者:赵松涛;段泽敏;方庆山;韩宇;陈晓鹏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复方肿节风合剂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的验证

    目的:建立复方肿节风舍剂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方法:采用平皿计数法对复方肿节风合剂的细菌、霉菌和酵母菌计数进行加样回收率试验;采用控制菌中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相应检查法进行控制菌检查.结果:通过5种阳性菌的回收实验,复方肿节风合剂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白色念珠菌、黑曲霉菌回收率均高于70%;控制菌测定中,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均可检出试验菌,阴性菌对照组均无生长.结论:本文介绍方法可作为复方肿节风合剂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学验证的依据.

    作者:梁晨;梁会;朴春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浅谈我国老年护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当前老年护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有:老龄人口多,老年护理社会化服务程度低;家庭小型化,老年护理需求增加;社区卫生建设在老年社会化护理方面的作用尚未完全得到体现;迄今为止的医疗保险改革与老年人口的医疗需求还有不小的差距.解决措施为:大力发展老年护理院及家庭护理,完善医疗保险体制,大力培养专门从事老年护理的人员.

    作者:楚丽英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整体护理干预对小儿腹泻疗效的影响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对小儿腹泻疗效的影响.方法:对我院40例在医疗全程中实施整体护理的小儿腹泻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7.5%,家长护理满意度为(116.3±2.7)分,干预后家长知识掌握率与干预前比较,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患儿在用药、行为、饮食、运动方面的依从性明显高于干预前,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加强小儿腹泻的整体护理,有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保障护理质量,改善患儿健康水平,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齐红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PI3K/Akt信号通路在大鼠心肌缺血后处理中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PI3 K/Akt信号通路是否参与了大鼠心肌缺血后处理过程中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选取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和缺血后处理组,每组各10只.观察各组大鼠心肌梗死面积并测定各组大鼠血清中乳酸脱氢酶和磷酸肌酸激酶的含量;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组织中总Akt、磷酸化Akt(p-Akt)的表达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缺血-再灌注组大鼠心肌梗死面积、血清中乳酸脱氩酶和磷酸肌酸激酶的含量均显著增高,而心肌组织中总Akt及p-Akt的表达则明星减少;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缺血后处理组大鼠心肌梗死面积、血清中乳酸脱氢酶和磷酸肌酸激酶的含量均有所降低,而心肌组织中总Akt及p-Akt的表达显著高于缺血-再灌注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PI3K/Akt信号通路可能在大鼠心肌缺血后处理中发挥重要的保护作用.

    作者:李旭;封承会;舒义竹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康艾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肺癌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康艾注射液对晚期肺癌患者化疗的增效和减毒作用.方法:64例晚期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康艾注射液联合化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化疗,至少化疗2周期.观察2组患者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客观反应率分别为为34.4%、21.9%,疾病控制率分别为84.4%、75.0%,两组间无显著差异.白细胞减低及疲劳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艾注射液联合化疗有一定的增效作用,能明显降低白细胞减少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邱冬;李馨;姜桂林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苗医验方“四大血”对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目的:观察“四大血”不同剂量提取物对急性血瘀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采用大剂量注射肾上腺素加寒冷刺激的方法制备大鼠急性血瘀模型,给予不同剂量的“四大血”提取物,测定实验动物的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四大血”的水提醇沉液的高(4g/kg)、中(2g/kg)、低(1g/kg)剂量组在切变率为1/s、5/s、50/s时可显著降低全血黏度;其高、低剂量组可显著降低全血还原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而对红细胞压积和血浆黏度无明显影响.结论:“四大血”能够改善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的相关指标,具有一定活血化瘀作用.

    作者:田振华;黄国华伶;张翔云;张逊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血液灌流加血液透析治疗百草枯中毒的疗效观察及体会

    目的:探讨常规内科治疗加血液净化(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百草枯中毒的疗效.方法:分析我院急诊科32例百草枯中毒患者,按是否行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0例,在内科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对照组12例,为常规内科治疗.结果:对照组12例患者中死亡7例,好转2例,治愈3例,有效率为41.7%;治疗组20例患者中死亡7例,好转5例,治愈8例,有效率为65%;两组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百草枯中毒可有效清除毒素,减轻组织损害,降低病死率.

    作者:吕霞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梨状肌阻滞加手法治疗复发性老年梨状肌综合征17例疗效观察

    对17例复发性老年性梨状肌综合征患者运用牛痘疫苗致炎兔皮提取物注射液梨状肌阻滞加手法二联治疗,4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治疗总有效率达94.11%.

    作者:李路;杨翔宇;郭礼跃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肝硬化合并低氧血症患者的护理体会

    总结37例肝硬化失代偿期合并低氧血症患者的护理经验体会,37例中除5例因经济原因放弃治疗外,其余患者均病情好转出院.

    作者:赵丽端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康复护理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康复护理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在我院进行非手术治疗的10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n=53)和康复组(n=53).常规组只给予常规护理,康复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康复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复发率、住院时间、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腰腿功能评分的差异.结果:康复组总有效率92.45%,复发率15.09%,住院时间(26.3±3.5)d均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康复组JOA评分与常规组JO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康复组JOA评分为(16.7±2.6)分,常规组JOA评分为(10.4±2.1)分,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康复护理能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总有效率、降低复发率、缩短住院时间和改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秀琴;赵志海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氧疗机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气道内环境的影响

    目的:观察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脱机后给予氧疗机支持治疗对气道内环境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集的5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实险组采用新西兰费雪派克医疗保健公司生产的氧疗机进行气道湿化给氧;对照组采用传统人工鼻进行气道湿化给氧.结果:实验组患者气道内环境指标、呼吸频率、痰液黏稠度、二氧化碳分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1),实验组患者肺部感染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性显著(P<0.01).结论:氧疗机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气道内环境的湿化和维持作用较传统人工鼻要强,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肺部感染率.

    作者:魏迎兵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基于任务授权控制模式应用于肾内科护理管理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基于任务授权控制(Task-Based Authorization Control,TBAC)模式在肾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自2013年4月起实施TBAC授权控制模式进行肾内科护理管理,逐级建立授权、成立监督管理小组,在实施整改计划的同时通过考核的方式进行护理管理效果的评价.结果:从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安全护理、护理文书管理、病房质量管理、综合质控以及出院病人满意度等方面来看,实施TBAC后的评分均要显著高于实施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BAC授权控制模式改善了传统的护理管理模式,提高了护理人员的自我满意度,满足了护理人员实现自我意识的意愿,提高了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各项护理指标均有显著改善,在护理管理工作中是一种新型、有效的管理模式.

    作者:李佩丽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益气温阳活血方含药血清对肥大心肌细胞儿茶酚胺、钙调神经磷酸酶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益气温阳活血方含药血清对鼠肥大心肌细胞儿茶酚胺、钙调神经磷酸酶的影响.方法:30只Wistar大鼠分为中药组(益气温阳活血方灌胃)、卡维地洛组(卡维地洛灌胃)、空白血清组(蒸馏水灌胃)各10只,每日给药2次,共8周.末次灌胃后处死动物,分离血清,将血清经微孔滤膜灭活、滤菌后与DMEM培养基配成10%浓度.取新生乳鼠心室肌,用0.25%胰蛋白酶消化分离,经差速纯化2h,接种于10%血清DMEM培养液中,取上述细胞加入AngⅡ作用48h诱导心肌肥大后,分为正常组(正常心肌细胞加空白血清培养)、模型组(肥大心肌细胞加空白血清培养)、中药组(肥大心肌细胞加入益气温阳活血方含药血清培养)、西药组(肥大心肌细胞加卡维地洛舍药血清培养).检测各组心肌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Ca2+]i)、儿茶酚胺(CA)、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含量、活化的T细胞核因子3(NFAT3)核蛋白活性、CaN mRNA及蛋白质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心肌细胞[Ca2+]i、CA、ET-1含量、CaN mRNA的表达水平以及NFAT3核蛋白活性明显升高,NO含量明显降低.结论:益气温阳活血方能够明显减少心肌细胞[Ca2+]i、CA、ET-1含量,升高NO含量,抑制CaN 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水平及NFAT3核蛋白活性,其机制可能与经由CaN信号通路活化抑制交感神经兴奋有关.

    作者:王里;顾广富;罗建华;杨冬花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何首乌有效成分不同配比对高脂血症大鼠抗氧化能力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何首乌总苷、多糖、游离蒽醌3个成分不同配比对高脂血症大鼠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均匀设计法,观察不同配比对高脂饲料喂养大鼠血清SOD、MDA、NO和T-GSH的影响,研究何首乌总苷、多糖、游离蒽醌不同配比对高脂血症的作用.结果:应用均匀设计法结合药效学实验筛选何首乌有效成分不同配比的变化,2号、3号、4号、5号、7号药物组血清SOD的活性高于模型组(P<0.01);模型组MDA高于其他组(P<0.01);3号、4号、5号药物组血清T-GSH含量高于模型组(P<0.01);空白组、1号、6号和7号组血清NO低于模型组(P<0.01),则有何首乌佳配比分别为3号、4号、5号、7号药物组.结论:何首乌有效成分不同组合能减轻高脂血症引发的脂质过氧化反应而具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

    作者:李宏;林昶;马球霞;王世姣;王和生;陈云志;杨长福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中药酒剂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Meta分析

    目的:评价中药酒剂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数据库检索文献,运用随机对照试验评估表对文献进行评估,采用改良Jadad质量评分表对文献进行评价,用RevMan 5.2.5软件包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有7篇RCTs共计1080例患者满足纳入标准,对于不同干预方式总有效率OR=9.66,95% CI(6.01,15.54);Z=9.35(P<0.00001);对于治疗前后ESR改善的比较,MD=18.63,95% CI(16.01,21.25);Z=13.94(P <0.00001),且在纳入研究的7篇文献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表明中药酒剂相对于西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结论:现有临床证据表明,中药酒剂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有效.但系统评价纳入的RCT均属低质量文献,其疗效须进一步开展大规模的高质量临床试验研究来验证.

    作者:杨亮;张岩;朴春梅;周训蓉 刊期: 2014年第04期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杂志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贵阳中医学院

主办:贵阳中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