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王世业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注射液、山莨菪碱佐治新生儿硬肿症的疗效.方法:对1991年2月~2000年3月住院的72例新生儿硬肿症随机分为两组,在复温、防治感染、支持等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山莨菪碱.结果:治疗组治愈率及硬肿消退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山莨菪碱能提高新生儿硬肿症的治愈率.
作者:王慧;王世业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PRIMARY OSTEOPOROSES简称POP),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松质骨小梁变细,断裂,数量减少,皮质骨多孔、变薄),致使骨的脆性增加及骨折危险性增加的一种全身性骨病(1).随着社会的日趋老龄化,骨质疏松症已列为三大老年性疾病之一.目前国内外对POP均非常重视,其基础研究已经深入到分子生物学和基因水平.治疗POP的药物亦可分为骨吸收抑制剂、骨形成刺激剂和骨矿化促进剂等三类,诸如雌激素、氟化物、二膦酸盐、钙制剂、活性维生素D等(2),但人们发现长期使用副作用大(如雌激素等),远期疗效不肯定(如氟等)、价格昂贵(如活性维生素D、降钙素等)缺点.祖国医学从整体出发,发挥辨证论治的特点,藉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在本症的治疗上取得了可喜的成就.现将近年来中医药在治疗POP应用情况加以综述.
作者:黎喜平;沈冯君 刊期: 2001年第04期
三叉神经痛以老年患者为多见,一般多由受寒、精神刺激、口腔牙齿感染等所诱发,病程漫长、病情顽固,给病人的身心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及沉重的经济负担.自1997年1月至2000年6月,笔者采用小柴胡汤加大剂量石膏合电针治疗三叉神经痛52例,并与西药组治疗48例作对照,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希 刊期: 2001年第04期
金属烤瓷修复体具有牙体外形逼真、颜色与邻牙协调、生动、舒适、经久耐用、方便、咀嚼效率高等优点,在临床上被患者接受.我科自2000年6月起在都匀地区开始开展此项新技术,现将在临床上具有完整资料记载,观察半年至1年的53例148颗金属烤瓷修复体,经总结分析结果如下:
作者:谢雄伟;丁舒;常智玲;李洪波 刊期: 2001年第04期
临床上,儿童股骨干骨折是较常见的骨折,多见于学龄前儿童或入学不久者.由于患儿年少体弱,不能很好地配合或不适应某些治疗方法;或因为反复整复;或因治疗方式的选择不当;均会导致疗效差甚至失败.再因为多数患儿家属不谙医道,要求复位率达到百分之百,这加大了治疗难度,增加了医患间的不合谐音.我科在1987年2月至1994年8月共收治儿童股骨干骨折236例,从中解析出了在治疗中需要明确的几个问题.
作者:肖亚平;李玉雄;李贵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便秘是指排便间隔时间过长(每周少于3次)或间隔时间不长但排便时间过长或排出困难者.从中医的角度看,老年人因生理机能逐步下降,表现为气血两亏,肠燥津炽;中气不足,运化无力;气机不畅,传输失调;脾肾阳虚,失于温化等多种因素致使大肠传导功能失常而致便秘难解.笔者就老年便秘的辨证分型谈谈体会:
作者:唐伟节 刊期: 2001年第04期
肩周炎是以肩关节周围软组织发生病变后,关节周围疼痛、活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症状的疾病.我科门诊自1993年3月~1998年5月,采用小针刀配合中药外敷治疗141例,疗效良好,现总结如下:
作者:王振国 刊期: 2001年第04期
作者根据自己对痰病及参阅有关资料从痰病的概念、形成、病理生理特点及治则治法,系统论述了痰病的现代研究进展.并提出了痰病的现代研究思路和方法,对痰病的研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作者:廖荣鑫;黄礼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鉴于丙种球蛋白价格较高,不利于临床推广应用的现状,作者选用中草药制剂血康口服液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并与激素治疗进行疗效比较,结果表明血康口服液组效率高于激素组.
作者:陶静 刊期: 2001年第04期
下腰椎不稳是指下腰部椎间关节正常负荷情况下不能保持其生理对合关系,并引起松动、失稳,是引起中老年下腰痛的常见原因之一.本文就1998年1月至1998年6月收治的38例下腰椎不稳症,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胡伟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本文结合中医传统理论和现代医学理论,对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中医发病要理进行探讨,并提出了“解毒为标,治肾为本,参与活血化瘀”的治疗再障三大法,并有临床报道相印证。
作者:赵新广;刘丹卓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我科自1997年成立腰椎间盘突出症专科门诊以来,笔者应用头针与推拿整骨手法治疗23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尚好.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向开维;梁永瑛 刊期: 2001年第04期
通过苦碟子注射液对常见心脑血管疾病血瘀证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及血管内皮素水平的观察,进一步探寻苦碟子的作用机理.将62例心脑血管疾病血瘀证患者随机分成2组,分别观察其疗效及治疗前后全血比粘度、血浆粘度、相对粘度、红细胞聚积指数及血管内皮素的水平;结果显示:血瘀证组血液流变学及血管内皮素指标显著增高,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苦碟子注射液组与复方丹参注射液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及血管内皮素相关指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或P<0.01),有显著性差异.苦碟子注射液组总有效率84.496,复方丹参注射液组总有效率80%,两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血瘀证患者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与血管内皮素水平增高,是导致血瘀证成因之一,而苦碟子注射液能降低心脑血管疾病血瘀证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管内皮素的水平,且与活血化瘀疗效确切的复方丹参注射液相比无显著性差异,证实了苦碟子确切的活血化瘀功效.
作者:卫蓉;林港祥;秦忠明;付汝林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炮制对党参中醇溶性浸出物的含量影响.方法:按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项下的热浸法测定党参及其炮制品浸出物的含量.结论:不同的炮制方法对党参中的醇溶性浸出物的含量有显著影响,这对阐述党参的炮制理论和中医用药具有一定意义.
作者:靳凤云;田源红;龙安治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温病闭证是指邪热内陷心营(血),闭阻包络,扰乱神明,以高热、神昏、舌蹇、肢厥等为主症,来势凶猛,病情险恶,病死率高的危急重症.历代医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为了使临证辨证施治更加系统、完备,体现中医药治疗危急重症的优越性,有必要对其病因病机予以澄清.为此,笔者不揣浅陋,以为抛砖引玉.
作者:周茂福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本文选用中成药太极通天液为治疗组,西药西比灵为对照组,治疗偏头痛并进行疗效比较.结果表明: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有效率方面虽无统计学意义,但在副反应方面则明显低于对照组.
作者:张郑平;王政 刊期: 2001年第04期
老年女尸一具,身长143cm,盲肠和升结肠从左下向右上斜行,连于腹后壁(见图所示),盲肠长79.4mm,自第五腰椎体前面起始向右上方到第四腰椎体右侧移行为升结肠,其盲端跨越小骨盆上口伸入盆腔,此处右侧距右髂前上棘112mm,左侧距左髂前上棘92mm.
作者:屠声荣;宋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笔者用六味地黄汤合八珍汤加味治疗骨折延期愈合50例,效果良好,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50例中,男30例,女20例;年龄大72岁,小20岁;高处跌伤16例,平地滑跌伤10例,车祸伤24例;属开放性者18例,粉碎性的6例;股骨干骨折13例,其中手术切开内固定5例;胫腓骨骨折15例,其中手术切开内固定6例;肱骨干骨折6例;内外踝骨骨折8例;其它骨折8例.病程短4个月,长10个月.X线片检查:均有不同程度骨质疏松,骨折线明显,无连续骨痂形成.临床症见:局部肌肉萎缩,伴假关节活动、肢体末梢肿胀、皮肤温度低等症状.
作者:杜洪刚;刘金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笔者从事中医古文教学10多年,加之近年的出版工作实践,深感正确的理解词义对准确地把握中医古籍、学习历史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故特将部分常见的中医古籍词语注释存在的一些不足摘出,不揣浅聘,略陈管见,以就正于方家.
作者:刘磊 刊期: 2001年第04期
运用中药灌肠配合针刺三合穴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36例,并设立西药灌肠组(即对照组)35例,共治疗2疗程,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有明显差异性(P<0.001).结论:中药灌肠配合针刺三合穴治疗本病是一种有效方法,优于对照组.
作者:何坚 刊期: 2001年第04期